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国金融-第4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大家子大大小小八口人,聚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偶尔来齐了,挤在一百多平的房子里还挺热闹,最开心的还要属沈佳妮,人越来就越高兴。
  小丫头最近已经能站稳了,放在学步车里一会跑到这,一会跑到那,人多热闹,无知秩童也跟着热闹,一会拿块饼干往大妈嘴里塞,一会拿颗糖给大大嘴里塞。
  走路明显有点晚了,但语言比较早。
  大大大妈叫的贼溜,姑姑啥的也能叫上。
  虽然发音不准,但确实会叫了。
  一大家子三代就这么一个宝贝,都宠得不得了。
  沈辉抱着小丫头狠狠亲了两口,才将她放在学步车里,问:“咋说下了?”
  沈立国道:“十一定婚,年前结了。”
  沈辉心里瞬间不太舒服,好不容易养大的白菜要被猪拱了,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虽然这个妹子不是他养大的,但在感情上却没有什么分别。
  好好的一家人,结了婚就是变成两家人。
  那种感觉还真不是一般的糟糕。
  可女大当家,这种事情谁也阻止不了。
  沈璐不吭声,就安安静静的吃水果听着老爹老妈和哥哥嫂子们聊。
  沈辉转了几个念头,又问“房子收拾好了吗?”
  沈璐说:“收拾好了。”
  房子就在天汇佳苑,韩江一穷二白的,房子也是这边准备的,这两年陆陆续续在天汇佳苑买了几十套房,沈璐名下有两套,都是新装修好了,还没住过人呢!
  沈辉琢磨了几下道:“你名下的两套房子过一套到韩江名下。”
  沈璐点点头,没有说话。
  其他人也没有意见,一套房子不算啥,韩江没爹没娘一穷二白也不是沈家考虑的,一家人唯一要考虑的就是沈璐结婚之后小两口能不能把日子过好。
  婚前财产什么的那就是个笑话,但凡有一点可能引发夫妻矛盾的潜在因素,都肯定要提前解决掉,而最容易引发矛盾的无疑就是财产的问题。结了婚就是一家人,不管婚前财产是谁的,结了婚就应该是夫妻共同的,这跟法律没关系,而是观念上的认知。
  家产全部在沈璐名下,韩江会怎么想。
  沈辉又对老妈道:“那些门面也给小璐转上几套,直接转到韩江名下,等结了婚你就不要管了,让他们自己处理去,安宁商厦的二层也转给小璐。”
  老妈嗯了声,没说什么。
  老爹在地上烧钱,老妈同样也没闲着,这两年在县城买了不少商铺,刚开始还只是买临街的小门面,几十平上百平的,后来太多了嫌麻烦,就整栋楼或整层商场的买。
  闺女出嫁嫁妆肯要有的,张金花早想好了,要把手里的门面商铺啥的分成三份,给闺女给一份,剩下的两份是两个儿子的,不管儿子看不看得上这些门面,一碗水得端平。
  至于闺女嫁过去能不能把日子过好,会不会离婚被人分走家产,这些不是她这个当妈的考虑的,只要闺女日子过好,就算把家产全放到韩江名下也没意见。
  离婚分家产?
  那样的事情不存在。
  真到那时候,还有老大在呢!
  空手套白狼的事情在沈家是不存在的。
  商量了一阵,定下嫁妆的事,又聊了一阵,眼看快十一点了,才各自休息。
  沈辉也懒得去青河园了,和黄佩佩到旁边单元去睡觉。
  次日,早上吃了早饭去老丈人家。
  沈辉坐了会,九点多出来又去了县里。
  先到李国峰那坐了一会,又去了徐佑平办公室。
  汪海峰去市里后,李国峰接了班,徐佑平则接了李国峰的班。
  老徐这两年异军突起,不少人私下都议论,是沾了某人的光。
  徐佑平自己心里也有数,认识沈老板两年多了,基本上没有不能说的。
  说了一会县里的情况,沈辉吐槽了下一些看不怪的现象:“你们这些父母官别搞那些形而上的东西,跑到农村检查什么卫生啊,跑去检查牛圈卫生,这不是闲的蛋疼么,谁家牛圈天天扫,那玩意能扫干净?这就是典型的官僚主义!”
  徐佑平苦笑道:“我们也没办法啊,坐在这个位置上好多时候都身不由己。”
  沈辉也知道这是实情,就不再吐槽,道:“那抓一抓交通总可以吧,你看大街上多少老头老太太骑着电瓶车在对向车道逆行的,前阵子我还看到微信公众号上的新闻,县里重拳出击专门整治电瓶车、行人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怎么一点效果都没有?”
  徐佑平也无奈:“抓的时候会好上一阵,过了就恢复原样了。”
  沈辉道:“坏习惯想要改过来确实难,不过我觉得县里得从源头解决问题,去年我在小区门口还被人碰瓷,现在交通法不是更规范了吗,出了事谁的责任就让谁承担,南方已经在转变,我觉得县里也得转变一下,人家开车的没责任,就别让人家赔了,不然那些骑电瓶车和过马路不看信号灯的人是不会长记性的,只会助长这种恶习。”
  徐佑平叹着气:“哪有那么容易。”
  沈辉也跟着叹口气,有些问题要解决,的确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的。
  制定规则容易,可实施起来却会遇到各种阻力。
  别的不说,就说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开着电三轮在对向车道逆行,交警抓住了能把人家咋样,讲道理得还能听几句,不讲道理的往地上一躺,交警能怎么办?
  这样的人大有人在。


第571章 门不当户不对
  从县里出来后,沈辉接上黄佩佩,去了青河园。
  青河园的人员已经全部到位,除了之前的园丁,还有二十多名接受过专业陪训的家政人员也全部上岗,统一订制的服装,大管家苗青青是国际管家专业的硕士。
  沈辉各屋里看了看,然后交待苗青青准备晚饭。
  明天沈璐订婚不去酒店,放在青河园,晚上家人要过来吃饭。
  深秋的青河,黄叶遍地,园子里却还是一片绿意昂然,夏天的时候不显眼,到了冬天就很扎眼,长的最快的竹子已经超过了五米,估计明天路上就照不到阳光了。
  园子里很安静,只有各种蛐蛐声此起彼伏。
  “再过几年就成公园了。”
  黄佩佩忽然就喜欢上了青河园,觉得住在这里心能安静下来。
  沈辉道:“一年到头也住不了几天,其实有点浪费了。”
  黄佩佩道:“我觉得不浪费,等你退休了就在这养老,过上二三十年,园子里到处是参天大树,环境肯定比现在还好,哎,沪市要是有这么个大园子就好了。”
  沈辉笑道:“你喜欢就盖一个。”
  黄佩佩问:“得多少钱?”
  沈辉道:“这个看地价,好点的一亩四五千万,关键地不好买,地块太小,盖不了这么大的,多数是几十亩的,上百亩的都少,除非买连在一起的。”
  黄佩佩道:“五百多亩的园子,光买地就得几百亿,还是算了,太贵。”
  沈辉道:“五百亩的大园子就别想了,盖个一百多亩的还能想一下。”
  黄佩佩问:“一百多亩的也批不下来吧?”
  沈辉点头:“不好批,得想办法。”
  黄佩佩道:“那还是别盖了,松园也挺好的,盖这么大园子其实没多大用处,再说咱俩老了肯定还得回青河,有个青河园就够了,房子多了以后都是麻烦事。”
  怎么都行。
  沈老板没有意见,只要活的轻松就好。
  青河园的面积足够大,能彻底隔绝外界的喧嚣,不想被吵闹的话,在园子里散步的确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比人挤人的公园要好的多了。
  青河园建好之后,老娘偶尔会过来住几晚,但不常住。
  这里好是好,但对慢慢喜欢上跳广场舞和时不时要逛个商场的老娘来说很不方便,最多偶尔过来享清静的时候住上一晚,就得回天汇佳苑。
  下午五点多,家人和亲戚陆续过来了。
  吃过晚饭商量了一下明天订婚的细节,亲戚们才离开。
  沈辉一家都没有,今晚都住这边。
  隔天起来就开始忙活,订婚一般都是男方家过来到女方家订,之所以放到酒店,是因为家里没条件,所以才要将吃饭安排在酒店,沈家自然不用去酒店。
  青河再好的酒店,也比不上青河园啊!
  准备酒菜什么的,自有厨房忙活,打扫卫生什么的也轮不到家里人干,所以其实没啥好忙活的,就确认下准备的红包和回礼啥的有没有错漏。
  忙活一阵,亲戚们也过来了,又检查一遍才消停。
  “走吧,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去门口接一下。”
  沈立民招呼一声,带着沈立伟和几个姑爹出去了。
  以往家里来客人,最多下楼接一下,或者酒店门口等一下就行,青河园太大,在院子门口接显然不行,要到园子门口去,走过去太远,还得开车过去。
  沈辉没去,坐在院子里问沈超和沈渊的音乐烤吧经营情况。
  沈璐订婚是沈家的头等大事,能来的都来了,来不了的也来了。
  “还可以!”
  沈超挺有干劲:“青河第一家,好多年轻人图个新鲜,愿意消费的人多,一天能有一万多的营业额,周末高点,能有两万多,快的话七八个月就能回本。”
  沈谦笑呵呵道:“要是赔了我可就惨了,老爸得抽死我。”
  沈辉道:“你才投了五十万,至于么?”
  沈谦道:“把家底都掏空了,我爸我妈怕赔了,天天晚上睡不着觉呢!”
  沈辉听的出来这是实话,二叔一个人拿工资养一家,其他收入其实并不多,车房除掉能存下五十万已经算是不错了,万一沈谦和沈超干赔了确实要伤筋动骨。
  大门口。
  “这么大的园子,我估计全国也没有几个。”
  亲戚们到园子门口下了车,还忍不住感慨。
  接个人还得坐车过来,也真是没谁了。
  “可不是。”
  二姑父附合了一句,又羡慕道:“不过住到这样的园子里,少说能多活十年,你看看光是做饭打发析,就有几十号人,那些大领导活的也没有这么舒服。”
  沈立民道:“所以啊,人这辈子没啥都行,但一定得有钱!”
  小姑父笑着问:“二舅这两年挣了不少啊!”
  沈立民弹了下烟灰道:“都沾了儿子的光,今年干了一个多亿的活,能挣一千万。”
  大父姑道:“不止吧,一个多亿的活才挣一千万?”
  沈立伟道:“现在工程越来越透明,利润也不高,能挣一千万算不错了,关键是得能拿到钱,再一个干工程垫资太大,光给那些放高利贷的打工了。”
  沈立民道:“明年小青山的工程就基本完了,再干几年我也干不动了。”
  三姑父道:“南安的那个汽车基地干个五六年不成问题吧,我听说沈辉又要在南安建个学校,工程也不少,再能干个五六年,你和二舅妈也能退休享福了。”
  “享啥福,一辈子劳碌命。”
  沈立民道:“花销太大,现在还背着上千万的高利贷呢!”
  二姑父推推眼镜道:“那叫啥问题,工程干完钱就来了,沈涛欠谁的也不能把你的欠着不给,那个药厂听说沈辉也有股份,要钱应该不难吧?”
  沈立民道:“不难,都是按照进度结款。”
  聊了一辆,两辆车开了过来,众人就停下交谈,看着过来的车。
  一台哈弗,一台吉利。
  车开到大门口停下,两辆车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