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阙-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件事很快就传了出去,一时间,太学一百多名博士弟子、如弟子和贤良文学咸聚于此,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派,平日里斗得很厉害,唯一能让他们团结到一起的,便是废盐铁,止征伐了。
  “只能指望圣天子了,天子还是英睿的。“有人提议道:“上疏吧。”
  “上疏有什么用,恐怕会被尚书台拦下,根本到不了天子面前。”
  “没错,得喊出来,让天下人知晓!”
  “诸位!”
  这次事件里,被伤害得最深的祝生猛地站了起来,提了个主意。
  “吾等不如叩阙!”
  “叩……叩阙?”
  哪怕如刘子雍,也被这个提议吓到了,想要拦住祝生,可祝生正在被霍光辜负的气头上,哪里喊得住,大声道:
  “汝等可知魏相?”
  众人皆答:“济阴定陶魏弱翁,举为贤良,参加过盐铁之议,舌辩桑弘羊,使之默然无对,名满天下,当然知道!”
  魏相是当年六十多个入京的贤良文学里,唯一不止会耍嘴皮子,还有治才的人,官也做得最大。他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在桑弘羊还位高权重时,便曾抓了其犯法的门客,收捕弃市,茂陵大治。后迁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畏服。
  不过前几年,因为被当地豪强怨恨举报,下有司审理,结果引发了一次轰动朝野的叩阙事件。
  “当时,河南郡的卒戍在长安治水任都官的有二三千人,听说魏相被捕下狱,便在苍龙阙前阻拦大将军,自言愿意多在军队服役一年,来赎河南太守魏相的罪。”
  “河南郡的老弱者有万余人,也守着函谷关,想要进去给天子上书。”
  此事导致朝廷迫于压力,仔细审理了魏相被告一案,让他无罪出狱,再为茂陵县令,再迁扬州刺史。
  在祝生看来,这是舆情倒逼朝廷做出让步的好事,也是他们这些清流贤良能够做到的唯一反抗。
  “大将军欲起大兵伐匈奴,不知又会耗费多少钱粮,有多少骨肉离散,尸骸不返,父母延颈而西望,男女怨旷而相思,此事甚于魏相被捕。”
  “而吾等太学博士弟子、贤良文学,难道连河南郡戍卒、都官、老弱的胆气都不如么?”
  “祝生此言甚是!吾等叩阙去!”
  也亏得是祝生悲愤之下说出,此言极具煽动性,这呼声越来越高,哪怕几个如桓宽般还保持理智的人劝阻,也已经拦不住了,而最先将此事告诉贤良文学们的刘子雍,此刻已经傻眼了。
  事情,已经完全脱离了他的掌控,大鸿胪韦贤只是让他来煽动煽动太学弟子,让他们悲愤之余,背地里骂霍光一通,慢慢造势,如此而已。
  但他低估了太学生们的热血,甚至有人提出了更激动人心的口号。
  “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朝廷养士一甲子,今有权臣误国,废轮台之诏,欲重蹈亡秦之迹,焉能坐视不理?我愿从祝生!”
  “我愿从祝生!”
  群体让人的判断变得盲目,仿佛站在人群里,就无所不能。个人的思想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这就是乌合之众。
  无数只手推攮下,祝生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成了这次运动的领袖,他从未感到如此痛快,振臂一呼:
  “吾等这就进长安,于苍龙阙下叩阙,请陛下准许,再开一次盐铁之议,将征伐匈奴的弊端,给诸公和天下人,说个明白!”
  ……
  而等到午后,当温室殿中,正在喝药的刘弗陵,从匆匆来报的金建处得知,有太学弟子百余人,聚集在苍龙阙叩阙时,登时大惊,连药碗都摔了。
  “谁让他们去的!?”


第266章 苍龙阙
  虽然东西市有斗鸡走马,角抵百戏,但整体来说,长安城的百姓娱乐生活是匮乏的,所以平时没事干的,就爱看个热闹。
  最平常的热闹莫过于秋冬杀人,那是长安人最情不自禁踊跃向往的热闹,甚至从鸡鸣后天没大亮就涌向东市,占好位置,一直站到午后,也要看到那刽子手磨刀霍霍的斧钺在秋天的淡淡阳光下,一道血光将死刑犯的头颅斩落的那一刻,欢呼沸腾响起。
  当然,一些年迈的老人会摇头说起,还是没有他们小时候见过斩晁错大夫时那般热闹:
  “朝服衣冠,直接被接他上朝的御车拉到东市杀了,汝等见过?”
  “晁错大夫被腰斩后,上半身拖着肠肚还动了会,表情仍是惊诧,根本不敢相信是孝景皇帝下令杀的他,那场面,汝等见过?”
  在春夏之际,因为按照规矩不杀人,热闹是稀缺的,所以但凡外国使节入朝,将军远征归来,长安人都会从横门就跟起,为其喝彩叫好,让将军们飘飘然,觉得不枉辛苦。
  其实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将军在外立了多大功,只知道他给长安带来了久违的喧嚣。
  偶尔也有突发性事件,诸如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旐,衣黄襜褕,戴着黄帽子,直诣北阙,自称是卫太子。
  那天看热闹的简直人山人海,长安中吏民聚观者数万人,从早上站到中午,直到那人被京兆尹拿下才陆续散去。经历过的人至今难忘,关于那人究竟是不是卫太子,仍是长安人喝完小酒后低声谈论的八卦。
  此外还有几个八卦:“今上是不是如燕王派人传言的,是大将军霍光的种?”
  女人们低声议论:“宫人穿多带的穷绔,会不会小解时来不及解?”
  男人们则大笑着多嘴,说做那事也不方便,再不能扛腿就上了。
  性与屎尿屁,这是巷尾八卦永远不变的主题。
  而元霆元年四月癸未这日正午,苍龙阙前,又在上演一场大热闹。
  上百名太学生、贤良文学,身着素服至此,为首者举赤黄幡,跪于苍龙阙下,向朝廷诸公请命,希望朝廷收回派遣大军征讨匈奴的命令。
  苍龙阙遂戒严,大门紧闭,而不明真相的群众则在周围越聚越多,指点着儒生们议论纷纷。
  长安人也分不同阶级,故而态度不一:五陵少年和轻侠向往战争,跃跃欲试,对儒生不齿,认为他们是胆小。
  市井的小老百姓,对战争远不如凉州人那般拥护,他们忧心自己被征召入伍,失了生计或死于异域,也担心一旦打仗,口赋要不要加?粮食会不会涨?
  百官诸卿当然不会为他们考虑这些,故对儒生敢站出来为民请命,小民倒是挺支持的。若能安稳过寻常日子,谁愿意去吃沙子啊,一时间喝彩声连绵不绝,倒是让儒生们更加有底气了。
  声浪渐渐越过高高的宫墙,传入未央,甚至传到了皇帝的耳畔。
  ……
  “朕没让他们去,他们怎么自己去了?”
  刘弗陵已经从这困惑中回过神来了,金建还在苍龙阙与温室殿来回跑,禀报最新消息,这让刘弗陵得知,太学生虽然只有百数,但看热闹的百姓,已聚集了数千人!而且越来越多。
  “小民无知。”
  刘弗陵很生气,又想起上一次类似的经历,是他十三岁那年的假卫太子诣阙事件。
  那是刘弗陵的噩梦,当他骤闻其事时,完全没有长兄可能尚在人世的喜悦,而是深深的恐惧。
  从他做皇帝那天起,便从未有过安全感。
  年少时,某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正在宫里教他玩河间藏拳游戏的母亲钩弋夫人,忽然被父皇召走,再也没回来,宫人来禀报说是不在了。
  而当几年后,已为天子的他意识到,自己才是导致父皇狠心杀死母亲的原因时,更陷入了无穷的自责与悲哀。
  还不等从这悲伤里缓过来,新的危机紧随其后,燕王派人宣扬,说他不是孝武皇帝的种,而是霍光的儿子!
  而将他抚育长大,一直被刘弗陵视为“母亲”的姐姐鄂邑公主,以及岳父上官氏一族,居然也欲为此佐证。
  “这是六国抹黑秦始皇帝乃吕不韦之子的烂招!”
  再度遭到亲人背叛,让刘弗陵发现,兄弟、宗室都信不过,自己除了霍光,竟无其他能依仗的人了,而霍光也只有背靠天子,才能继续行使大将军之权。
  那之后,他和霍光的关系,与其说是周公和成王。
  不如说是吕不韦和秦始皇帝,最初一口一个“仲父”,但随着皇帝日壮,而霍氏愈发恋权跋扈,迟早,是要闹掰了。
  可刘弗陵有自知之明,他政令不出温室殿,从郎中令到中郎将再到两宫卫尉,都是霍光的亲信、女婿。
  空有皇帝之名,却无兵无权,实力较之平定嫪毐之乱前的秦始皇帝大为不如,只能暗暗布置,绝不可与霍光公开对抗。
  但这些叩阙的儒生,却将皇帝与大将军的矛盾,公开化了!
  “他们说什么?”
  刘弗陵让自己镇定,事情还没到无法收拾的局面。
  金建一一禀报:“劝阻对匈奴征伐。”
  “罢免主战功利之臣。”
  “请求再开一次盐铁之议!将利弊辩个明白!”
  “还有……”
  “还有什么?”
  金建说话时,牙齿都在打颤:“一些人喊着,要大将军立刻归政于天子!”
  “愚蠢!”
  一阵心悸,刘弗陵感觉天旋地转。
  失控了,失控了。
  那把他藏在袖子里,准备好好打磨后,再在打完匈奴,合适的时机里,刺向霍氏的匕首。在这场混乱中,在儒生们的高声喧嚣中,被人哐当一声碰掉到了地上,所有人都看见了!
  这一刻,皇帝脸上无比尴尬,而大将军霍光的表情,又是什么呢?
  “竖儒。”
  刘弗陵骂道:“朕今日方知,高皇帝为何不喜彼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刘弗陵当然不认为,上百个太学生振臂高呼,真能让霍光撤销对匈奴的用兵计划,至于归政,更是做梦。
  这些儒生在大将军看来,完全没有几年前,河南郡那些为魏相请命的戍卒有分量。而以霍光的能耐,随手一个布置,便能将其平息。
  关键是这场风波后,他们君臣要如何相处?
  情况与元凤元年不同了,现在,刘弗陵自认为不再需要大将军保护,亦能君临天下。
  而已经树大根深,前几年甚至有借泰山立大石异象传出“禅让”风声的霍光,还需要他么?
  刘弗陵知道,这件事必须立刻解决。
  金建下拜道:“臣立刻去让大鸿胪来,将诸生劝走?”
  “不。”
  刘弗陵却止住了金建。
  “去将汝兄金赏招来。”
  接下来的话,刘弗陵说得很轻:“令他带着期门侍卫及羽林郎出去,持甲兵,驱骑从,将太学生统统逮捕下狱,将看热闹的百姓强行轰走!”
  金建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陛下,这……”
  “不惜动武!若诸生顽抗,杀人也未尝不可!”
  不,是最好能死许多人!
  事已至此,只能让它朝最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
  “太学生们不是说,国家养士一甲子,用在一时么?不是愿为道义捐躯么?”
  这些话,从刘弗陵嘴里说出来,格外冰冷,那个因为悟出父皇杀母立子而痛哭流涕的他,那个屡屡遭到亲人背叛的他,也有了帝王的铁石心肠。
  刘弗陵笑道:“朕待诸儒不可谓不厚啊……现在,该是他们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让鲜血印在苍龙阙前!流淌在横门大街上!
  这笔账,会被记到霍光头上,会让全天下的士人义愤填膺!
  而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