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阙-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所谓太子,自然是霍禹妾室的儿子了!
  霍夫人显不愧是想出给宫女穿内裤的宫斗鬼才,她自觉这个计划天衣无缝,小女婿是个老实孩子,应该能瞒过去,只求大将军在天之灵保佑。
  “大将军。”
  “半年,妾只要半年时间,完成这桩偷梁换柱的大事后,就听你的话,这宫禁宿卫之权要让,我霍氏也就让了!”
  ……
  不知不觉,时间已入五月仲夏。
  大将军薨后两个月,长安城没有出现各方势力在灵前束甲相攻的名场面,一切似乎平静,霍家和以前一样受宠,只是亦有暗潮在各方涌动。
  茂陵以东,大将军墓的封土,一日高过一日,右扶风任弘对工程很上心,为了保证工期顺利完成,召来的民夫也越来越多。
  霍家的霍云时不时过去看看,发现皆是普通的荷土民夫,以及三河卒,每日伴随着金鼓匆匆去来,铲锸高举,挥汗如雨,确实没有做五兵训练,任弘对待大将军之墓也尽心尽力,故霍氏未曾有疑。
  未央宫长定宫中,皇后霍成君的肚子,也一天天大了起来,与天子绝了房事,深居简出,专心养胎,霍家的女人们也就多了入宫照顾她的理由,频繁出入未央。
  而四月份时,有好消息从东方传来:“凤皇集鲁,群鸟从之。”
  这是祥瑞,祥瑞啊,刘询遂根据大将军遗言,以此为借口,大赦天下。
  五月份时,去年都以言获罪的魏相和梁丘贺二人也得到了赦免,一起出狱,梁丘贺曾预言了大将军之薨,如今果然应验,遂得了加官,代替其师傅,已经垂垂老矣的田王孙,为《易》学博士。
  让人惊奇的是,连弹劾任弘,以为不当让其久在西域的魏相,也并未被免为庶民,而是做了“侍御史”,和先前的谏大夫一样,仍有弹劾之权。
  魏相上班第一天,就被顶头上司,御史大夫杜延年唤了去。
  魏相与杜延年,交情匪浅,杜延年当年奉劝霍光开启盐铁之会,而会议上贤良文学中嘴炮第一人,便是魏相,与桑弘羊多次责难,不落下风。
  到了后来,魏相在河南太守任上被豪强弹劾下狱,是杜延年为他说话,方得出狱,复为扬州刺史。
  眼下他获赦后进了御史府,或许也靠了杜延年。
  “弱翁啊,我知道你是良吏,为人严毅,刚正不阿,但容易得罪人,仕途不顺,屡起屡落,今日,老夫便要送你一桩好前程!”
  “御史大夫。”魏相不坐,只朝杜延年拱手:“下吏上次进谏言不可使西安侯久在西域,应该避嫌归朝,亦是出于公论,而非私心,如今亦不愿掺和党争之事,给任何人做刀!”
  “想要置身事外?谈何容易!”
  此处并无他人,杜延年只笑道:“君不闻左右袒之事乎?”
  “昔日高皇帝驾崩,吕后称制,诸吕封王,以危刘氏。后高后亦崩,太尉周勃入军中,行令军中曰,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军中皆左袒为刘氏!”
  而眼下,又到了站队的时节了,但他杜延年,却已经没了选择的权力。
  作为大将军的左膀右臂,杜延年身上霍氏印记太浓。
  念着旧主知遇之恩,杜延年有心帮霍氏一把,但当他看到霍家对他的警告不理不睬时,就知道事情不妙了。
  看来愿意拿他当“镜子”的,终究只有大将军一个人啊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一去,镜子蒙尘,无人肯照。看来,还是为了自己不在争斗中被打得粉碎,自求多福吧。
  虽然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以杜延年的智慧和才干,加上其少子杜佗与天子相善,想要保全自己,摇身一变成为皇帝亲信,办法多得是。
  但杜延年有底线,不屑于做那样的人,也不忍在大将军尸骨未寒之时,就对他的家族落井下石。
  当然,跟着霍家陪葬他也不乐意。
  于是留给小杜的,只有一条路了。
  杜延年看着魏相,笑道:“我想让你弹劾一个人。”
  “谁?”魏相已经准备拒绝。
  “我!”
  杜延年指着自己鼻尖,笑容满是讽刺:“杜延年为太仆期间,苑马多死,官奴婢缺乏衣食;又明知田延年贪墨,知而不报;为御史大夫时,所任官吏多不法。诸罪并罚,当削爵,免官为庶民!”
  ……
  


第444章 要多想
  “那魏弱翁,果然十分刚烈啊,刚出狱为侍御史,就将他的上司杜延年弹劾了!”
  “不过此举会不会是在针对吾等?杜延年再怎么说,也是大将军故吏,俗话说得好,打狗也要看主人,伯父,这奏疏,是否要压下来?”
  自诩为“主人”的的乐平侯霍山领尚书事,倒是不贪权,百官吏民所进的奏疏,不但常与霍氏名义上的当家人霍禹分享商量,甚至还和霍家的门客僚吏商量,毕竟太多了他看不过来,虽然这理论上是泄密违律的。
  “这是好事。”
  霍禹却是想起母亲所言之事,杜延年提议霍家让出许多权力,其实是为了让他儿子杜佗能上位,由此杜氏也能有更多人跻身朝堂。而杜延年在大将军在世时,也常常与他相悖,有时候甚至气得大将军暴跳如雷,公然在家里骂杜延年。
  霍禹甚至翻出当初皇帝刘询论策立之功的文书来,上面写着:“大司马大将军光功德过太尉绛侯周勃;车骑将军安世、丞相杨敞、大司农田延年功比丞相陈平;前将军韩增、御史大夫蔡谊功比颍阴侯灌婴;太仆杜延年功比朱虚侯刘章。”
  “杜延年被比作刘章,这还不明显么?刘章明明被吕氏所宠,却又带头害了吕氏,杜延年亦是忘恩负义之辈。陛下很信任他,出即奉驾,入给事中,居九卿位十余年,常得赏赐赂遗,訾数千万。这是被收买了啊,所以大将军才出殡,他这做狗的,就打算带头朝吾等叫唤了。”
  霍禹出着主意道:“依我看,不必压着,一来可向天子证明,霍氏绝无勾连大臣结党之心,二来,递入温室殿试试天子的态度,看他是否维护杜延年。”
  霍山有些迟疑,但还是答应了,而在奏疏送入温室殿不久后,天子立刻批准了针对杜延年的弹劾与调查。
  “制曰:可!”
  ……
  廷尉府对御史大夫杜延年的调查异乎寻常的顺利。
  虽然弹劾他做御史大夫期间“官职多奸”没有找到证据,但为太仆时苑马多死,官奴婢乏衣食确实有那么几人作证,加上他也承认了为田延年打掩护,隐瞒其贪污之事,数罪并罚,杜延年坐免官。
  不过,皇帝念其策立之功,到没有直接废除侯国,只是削户二千。
  当初杜延年是继丙吉之后,第二个提议皇曾孙德美继位的,毕竟他通过中子杜佗,颇知皇曾孙为人,所以得到褒奖较多,封食邑凡四千三百户。
  这一削,身价跌了一半。
  五月中,被皇帝下诏代御史大夫事的于定国来到御史府,要接收杜延年的官印,于定国今日破天荒没喝酒,还对杜延年格外恭敬。
  “旁人皆以杜公获罪,唯定国深知,君侯乃国家栋梁,论议持平,合和朝廷,常与两府及廷尉分章,十余年来皆如此,劝大将军举贤良,议罢酒榷、盐、铁,皆自杜公而始,名为太仆、御史,实为宰相。又有策立之功,今虽获罪免职,但假以时日,定能重回朝堂。”
  杜延年摇着头,解印免冠,苦笑道:“承蒙曼倩之言。但退下来也好,我父所修《大杜律》太过严苛,我卸下案牍之劳后,可以好好修修我的《小杜律》了。”
  他的父亲杜周也做过汉武帝时御史大夫,为政严苛,弄了不少夷三族的大案出来,而长子次子皆为郡守,都是遭世人诟病的酷吏。
  唯独作为少子的杜延年为政宽厚,是家族的异类。
  杜延年一一带着于定国交待御史府之事,于定国发现,杜延年的坐卧办公之处,都不在正儿八经的厅堂,而是换了地方,因为这些都是其父杜周曾经待过的地方,杜延年不敢当旧位。
  其念旧笃孝如此,霍家兄弟以为他“忘恩负义”,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切交待完毕后,杜延年离开了御史府,等回到府邸,家人已经收拾好了东西,装载于牛车之上,要回南阳郡老家,杜延年希望能让家族避开接下来长安可能会发生的动荡。
  杜延年行走在有些空旷的府邸中,走进居室,亲自将一枚挂在卧榻旁的铜镜取下,这是大将军赠他的。
  他尤记得,当初大将军秉政,以杜延年为三公之子,吏材有余,补大将军府军司空时,对他说的话。
  “老夫总有冲动做错的地方,还望幼公为吾镜。”
  杜延年哈了口气,用袖口仔细擦了擦那铜镜,揣进了怀里贴身处,只感慨:“大将军,下吏纵有范增之智,然君子侄之刚愎愚昧,胜过项羽远矣。下吏不能救之,只幸得以骸骨归故乡,还望大将军勿怪。”
  如今回想起来,真是二十年如一梦。
  而霍家的梦,又有多久才会醒呢?
  ……
  杜延年前脚离开了御史府,有人后脚也来到了此处,坐到了仅次于于定国的位置上。
  却是因为弹劾杜延年有功,又被丞相丙吉举荐为御史中丞的魏相,上个月还是廷尉诏狱囚徒,如今却又复为比二千石,真是升得飞快,很符合魏相这一生骤然起落的风格。
  让人好笑的是,这项任命,霍家伯侄居然很支持!让丙吉的举荐送入温室殿,又让皇帝批阅了一个“可”字。
  霍禹霍山的理由只有一个:魏相当初是因弹劾任弘而入狱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啊!
  其对政治的愚钝不敏感,可见一斑。
  然而,魏相在御史府众人窃窃私语和讥讽的目光中进入厅堂后,却开始书写他复出后的第二封奏疏。
  出狱后第一炮打倒了杜延年,那是杜延年自己的恳求。
  而第二炮,却是魏相想做很久的事,而权衡形势,时机已经成熟了!
  “臣御史中丞魏相稽首再拜言!”
  “《春秋》讥世卿,恶宋三世为大夫及鲁季孙之专权,皆危乱国家。自后元以来,禄去王室,政由冢宰。”
  “今光死,子霍禹复为左将军,兄子霍山秉枢机,昆弟、诸婿据权势,掌兵权,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
  “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
  随着日子进入六月盛夏,长安的水温,已经在慢慢变热,再加把火,就能沸腾!
  而就在长安朝堂产生微妙变化的同时,任弘却也进了一次未央宫,向天子禀报了大将军墓的中期进度,而出来的时候,心里骂骂咧咧。
  “这什么馊主意?”
  却是刘病已的那个故交,自认为看透皇帝与任弘计划的戴长乐又出主意了。
  他以为擒拿霍氏的时机已到,纵观关中驻军,多是霍氏党羽,唯独陇西属国赵汉儿不然,应该发一道密诏,让赵汉儿将陇西属国休屠匈奴兵入京勤王……
  猪队友两边都有啊。
  非要西凉军入京你才舒服是吧?
  任弘看得出来,刘询这次是彻底看清戴长乐的愚蠢了,只是出于某种考虑,故意问了任弘意见。
  任弘是坚决反对的,进言道:“征伐于天子出,名正言顺,天下大义也。如今缓图,乃是望霍氏醒悟而长安免刀兵之灾,以全大将军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