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之系统总是在坑我-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退吧。”老太君重重的叹息一声:“也是我那孙儿不争气,你若是跟了他,日后不一定能幸福,老太君也是看着你长大的,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跳进火坑里。”
“谢谢老太君,老太君你真疼我。”阎小鱼狠狠地在桌下掐了自己一把,瞬间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个亲事是林大夫和侯爷亲自定下的,越是想要退婚,还得侯爷回来以后再定夺吧。”心知自家丈夫非常看重这门婚事,所以侯夫人心里惴惴,不敢想象等丈夫回来了会如何斥责她教子无方。
“好。”老太君是辈分最大的,既然她都答应了退婚,那肯定能退,时间拖得久一点也没关系,阎小鱼不在意,反正到时候蓝蓝肯定已经在她身边了,到时候出了事儿都有蓝蓝担着。
奶奶和母亲都同意了,赵伯仁当然也不能说一个不字,况且这件事也确实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余地,自家弟弟理亏,自然不能让姑娘家继续受委屈。
钟蓝此时正和镇守北地的士兵一起往京城赶,就在刚刚,她和阎小鱼的感应更深了,虽然还没有办法互相联系,但是钟蓝已经确定了阎小鱼此时此刻在哪一个方位,现在只需要赶过去就行。
至于为什么和大将军一起感动,这还要从她出草原的那时候说起,当时她都要出边界了,却从后面接下来一队金人,凶神恶煞的,估计是打算去岳国抢掠一番,钟蓝本来没打算管这闲事,特意的给他们让开了路。
可谁知道那领头的眼睛实在是太锐利,居然看见了钟蓝,拉弓就想要射她。
这还能忍?
钟蓝灵活的躲开了那只弓箭之后,当即冲了上去把人咬死,恰好在此时一个百夫长带着人马来巡逻边境,看见钟蓝如此的凶猛一个个警惕万分。
钟蓝不想搭理他们,径直走开了,谁知道这些人又远远的跟在了她身后,并且做出了各种陷阱想要诱捕钟蓝,被钟蓝识破之后,上报给了大将军。
钟蓝看起来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野猫,却能干翻十几个身强力壮且装备精良的金人,比之草原上的老虎狮子也不遑多让,如此猛兽进入了国境,为防钟蓝伤人,大将军也重视了几分,带着自己的亲兵亲自来围剿钟蓝。
他来的时候钟蓝正和几个小娃娃一起玩耍,一直盯着她的那几个士兵焦急如焚,就怕钟蓝突然发狂咬死几个小娃娃。
那士兵正嘀咕着家长也太不小心了,不是都说有猛兽出没让他们好好看着自家孩子吗?怎么一个个的都那么心大?
不是家长心大,实在是阎小鱼这幅身躯缩小之后,长得太不像猛兽了,和家猫差不多,而且毛色罕见,模样娇憨可爱,小娃娃们见了就想摸一把。
钟蓝当然不会让他们去摸,钟蓝这小孩子一向有耐心,躲着他们玩儿了一会儿捉迷藏,连爪子都不曾亮出。
大将军来的时候听到那士兵的汇报,顿时对钟蓝感兴趣起来,挥退了众人一个人上前和钟蓝打招呼,钟蓝没理他,扭头就走了,并且很快的就把跟在身后的士兵甩开了。
钟蓝进入岳国之后都没有传说什么猛兽伤人的传言,又亲眼鉴定过钟蓝的危险程度,大将军把钟蓝定义为那种算是比较温和的猛兽,不会轻易伤人,甚至极有可能是家养的猫变异以后拥有了一身的怪力才如此的强大。
左右他手下的士兵也抓不到钟蓝,更追不上她,确定了钟蓝没什么危险性,大将军也就没去管她了。
钟蓝没有办法像人一样去客栈里休息或者是能家借宿,到了晚上便只能偷偷摸摸的混进去,却和从北境赶往京中送信的士兵误打误撞遇上了。
一开始那些士兵很警惕,后来发现钟蓝没有想要攻击他们,只是恰巧摸进房里里借宿,便放松了警惕。
后来钟蓝发现去京城的路正好是她要去找阎小鱼的路,便直接搭上了这几个士兵的马,让他们带着自己,不用自己的一双小短腿去跑了。
发现这只猫大概是赖上他们了几个士兵哭笑不得的同时却也接纳了钟蓝,偶尔还会把自己的吃食给钟蓝,确认他们没在里面下毒或许迷药的时候,钟蓝也会很给面子的吃上两口,路上休息的时候,钟蓝还会从树林里抓来两只小动物给大家解解馋。
于是钟蓝和这几个士兵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话也时不时多了起来,士兵们惊奇钟蓝不仅厉害,而且极通人性,钟蓝则是对他们所讲述的京城里的风土人情,以及那些高门大户感兴趣,并且在心里盘算着阎小鱼会出现在哪里。
钟蓝没有往那些贫苦人家里筛选,以阎小鱼的福分,就算没有身躯,钟蓝也相信她不会过的差,肯定是那种锦衣玉食,有仆从伺候的大户人家。
就算不是,阎小鱼也会想方设法的把它变成大户人家。
第417章 命运弄人10
“这一次入京,再回来估计金人就要大举入侵了。”送信的士兵在溪边一边给水壶装水一边说道。
“喵”钟蓝应和了一句,她在草原里待过好长时间,仗着无处不在的探子,对金人的一举一动再了解不过,金人大汗已经在招兵买马打造兵器了。
“小鱼也知道。”
为了方便称呼,这几个士兵便打算给钟蓝取一个名字,不过他们取的名字一个比一个土,钟蓝索性指着一条鱼让他们喊阎小鱼的名字,这样等到来日她们换回来也不会叫错。
和钟蓝相处了好几句,士兵知道钟蓝听得懂人话,而且智商并不低,那士兵于是赶紧问道:“你在金人那边待过对吗?”
钟蓝点了点头。
“你知道他们那边现在有多少兵力吗?”
钟蓝再地上画了一个二十万。
“居然有20万!”士兵的脸色凝重起来,竟然有20万的大军儿,他们镇守在边境的士兵也有20万,但是金人一向勇猛,再体格上要略胜他们一筹,所以士兵有些担心。
“别太担心了,金人勇猛,我们也不差,况且我们的武器比金人要精良多了,而且攻打城池可不是一件易事,他们若是想来就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另一个士兵说道。
“你说的没错,不可长他人气势,灭自己威风。”对方赞同的点点头,在战场上,比拼的可不仅仅只是人数,还有各方面,他们的人数相等,但是武器精良,还有城池防卫,大将军排兵布阵运筹帷幄,战争又有诸多的猛将,若是金人来袭也不必那么担心。
然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金人大汗不想和前几次一样小打小闹,知道若是只有二十万的兵力肯定打不下岳国,并不打算独自出兵,而是联系了邻近的胡人,西夏人以及蒙古人,打算一起发动战争。
四国的兵力加起来足足有60万人,60万对上北境的20万,足以击溃岳国的镇北君,长驱直入,打入岳国,吞并越国的土地了。
不过合作还在磨合之中,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真正发起战争还要再往后推一下。
比如四国联盟由谁来领头就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金人大汗手中有20万的兵力,胡人有15万稍逊,西夏人有10万但是家里有矿装备比较精良,蒙古人有15万,看起来金人比较占优势,但是四国首领野心都不小,一个不让一个,争执不下。
胡人和蒙古人主张各自作战,反正他们的兵力加起来足足有60万,足够荡平镇北军了,金人与镇北军打交道最多,深知镇北大将军在兵法上造诣极高,运筹帷幄,擅长以少胜多,坚决不同意各自作战,以免被逐个击破,西夏人则主张轮流出动,用车轮战将镇北军拖死。
争执来争执去都没有一个好结果,最后金人大汗提议四国各自推选出一位勇士来一次比试,赢了的人便可以发号施令,这主意公平,于是各自在自己的队伍里选拔最强大的勇士,把这场比试搞得轰轰烈烈的。
大概是觉得四国联盟兵力强盛,所以大家都没想着要瞒着,镇北军安排的探子很容易的就把消息打探了回来,于是镇北军如临大敌,大将军直接派兵去京城,请求陛下增援。
传令兵一路奔袭,路上跑死了好几匹马,后来居然追上了钟蓝这行,由于钟蓝跟着的这几个士兵是侯府的亲兵,此去京城是给侯府带家书的,所以路上走的并不急,碰上了传令兵,问明原委之后,便不敢再耽搁,即刻上马往京城赶去。
连夜跑了三天,终于赶到了,传令兵去找皇帝,亲兵则去了侯府。
“快告诉老太君,夫人,世子,大事不妙!”亲兵还没进门就开始大呼小叫。
“出了什么事儿快说!”老太君和侯夫人急匆匆的赶过来。
“世子呢?”赵伯仁部不在,亲兵于是问道。
“在城卫兵那里训练士兵,我这就派人喊他回来,究竟出了什么大事?”侯夫人问。
“老太君,夫人,金人联合了胡人、西夏人和蒙古人,打算一起攻打镇北军,集齐了60万的兵力,大将军已经派传令兵来求援了。”亲兵言简意赅的说的。
“什么!”老太君和侯夫人大惊失色。
在亲兵和老太君报信时,钟蓝径直冲向了后院,与感应的自身的存在匆匆跑出来的阎小鱼撞在了一块儿。
“啊啊啊啊!”阎小鱼抱起钟蓝就是一顿猛亲,“蓝蓝你终于来了,我等了你好久。”
跟在钟蓝后面跑的下人一看阎小鱼认识,立马不说话了,小声的提醒了一句:“林小姐,侯爷派人传来消息说是大事不好,您要不去前厅看看?”
阎小鱼还想和钟蓝多说一会儿话呢,不过钟蓝拉了拉她的袖子,便又改了主意。
比如四国联盟由谁来领头就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金人大汗手中有20万的兵力,胡人有15万稍逊,西夏人有10万但是家里有矿装备比较精良,蒙古人有15万,看起来金人比较占优势,但是四国首领野心都不小,一个不让一个,争执不下。
胡人和蒙古人主张各自作战,反正他们的兵力加起来足足有60万,足够荡平镇北军了,金人与镇北军打交道最多,深知镇北大将军在兵法上造诣极高,运筹帷幄,擅长以少胜多,坚决不同意各自作战,以免被逐个击破,西夏人则主张轮流出动,用车轮战将镇北军拖死。
争执来争执去都没有一个好结果,最后金人大汗提议四国各自推选出一位勇士来一次比试,赢了的人便可以发号施令,这主意公平,于是各自在自己的队伍里选拔最强大的勇士,把这场比试搞得轰轰烈烈的。
大概是觉得四国联盟兵力强盛,所以大家都没想着要瞒着,镇北军安排的探子很容易的就把消息打探了回来,于是镇北军如临大敌,大将军直接派兵去京城,请求陛下增援。
传令兵一路奔袭,路上跑死了好几匹马,后来居然追上了钟蓝这行,由于钟蓝跟着的这几个士兵是侯府的亲兵,此去
第418章 命运弄人11
赵伯仁急匆匆赶到侯府,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听到了这个消息便匆匆的往皇宫赶去:“我去进宫面圣!”
四国60万大军联合攻打岳国的消息第二天就传遍了整个京城,一时间人人自危,有人已经携家带口准备迁去南方,不少人都着急给自己留条后路。
事态紧急,赵伯仁主动请缨,除了让他带着三万多城卫兵,皇帝还准许他调派北境各州各府的人都出兵前去增援,户部兵部工部齐齐出动,花了三天的时间凑足了足够20万人吃上一年的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