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陛下以美镇国-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丹樨下,身着文官朝服之人与安风擦肩而过,挺直了松竹似的身姿,走入朱门之内。但他并不知晓,在擦肩而过的刹那,安风脚步一顿,犹疑一瞬,可终归不曾开口说话。
  风波一旦卷起,总有无辜之人要被卷入其中,绞得连骨渣都不剩。也不知这意气风发的叶文卿,能在风暴里撑到何时?
  不到一个时辰,朱门再度打开,恍如瘦竹的青年人迈出门槛,面色泰然。
  安风方要走进去伴驾,便听王公公低声道:“陛下有旨,命安大人送尚书郎一程。”
  安风不知萧玉山葫芦里究竟卖什么药,狐疑地领了旨,快步跟上叶文卿:“陛下命我送叶大人一程。”
  “陛下费心了。”叶文卿朝安风施一礼,继而同行。
  安风自知说不得那案子背后的要害,沉默半晌,又终归忍不住提点他:“叶大人,萧山矿场一案关乎晋安王,半分马虎不得。”
  叶文卿也不表露心迹,口头应下,俨然做的是表面文章:“下官明白。”
  人说文人多傲骨,自视甚高,安风瞧着眼前的白面书生,心道,只怕经不得刺客一拳半掌。犹豫再三,他驻足说道:“如若叶大人有需要,只管开口,安风必定相助。”
  “多谢安大人。”叶文卿素来重视礼节,得了此言,自然免不了再施一礼,“也替下官谢过陛下。”
  原来,他将此话全当做皇帝之命。安风垂下眼,无声叹息,但不露一丝失望之色。
  此时,萧玉山好巧不巧自殿里走出来,遥遥望着那并肩同行的二人,笑而不语。王公公瞅着皇帝面色,心道怎跟狐狸似的,那安护卫定然有事。
  “谁言少年不风流?”萧玉山说罢,轻笑离去。
  圣意当真揣测不得,这毫无由头的一句话说出来,又教王公公好一番猜测——风流?难道安护卫看上叶大人家妹妹了?
  安大人家世煊赫,虽比不得章太尉、晋安王之流,但娶一名公主还是够的上的。叶家破落数代,才好不容易出个尚书郎,陛下当真要保这一对媒?
  ………………………………………………………………………………………………………………………………………………………………………
  翌日,尚书郎叶文卿奉皇命去往萧山矿场,专查暴/乱一案。晋安王命世子萧玉琮鼎力相助,必要将此案办妥,也好将功折过。
  行□□之举总要有个起因,尤其是此案爆发于大赦前夕,若说是巧合,岂非太过凑巧了些?可在押的百余人中,没有哪个说得清楚原因,多是盲从领头之人,端的是从众之心。
  现如今,三名领头人逃匿在外,审一群从犯毫无意义,一时之间,叶文卿也犯了难。
  萧玉琮早对这位尚书郎有所耳闻,如今见得真人,不过是瘦条条白面书生一名,也瞧不出究竟有怎样的本事,当年竟能在一众士族子弟之中拔得头筹。现如今,他又得陛下重用,真不知走了哪来的好运头。
  “卷宗都在此处,请大人过目。”萧玉琮一挥手,便有仆从将卷宗放在案桌之上,自数百人口中得来的供词。还有账簿数十册,用以查验近日矿石开采之量,判定是否如某几名苦役所言那般,劳作委实辛苦,故而生了罢工之心。只是如此一来,放眼望去,卷帙堆叠如山。
  如此卷帙浩繁,纵使叶文卿有三头六臂,不眠不休,也得看上三天三夜。萧玉琮默不吱声地睥着他,虽未显露刁难之意,可此举分明存心戏弄,只等着看笑话。
  “多谢世子相助。”叶文卿恍若浑然未觉,不卑不亢地施上一礼,与萧玉琮道谢,继而伏案阅卷。
  这样一来,倒教萧玉琮看不出他是当真不通人情世故,抑或装傻充愣。
  当今陛下有五日之限,五日以后,若是叶文卿没有审出个所以然来,定会拿他是问。可是,叶文卿偏生不急,稳坐在案桌前,一页一页仔仔细细翻阅案卷。
  转眼之间,红日西沉,窗外云霞似火,天际恰有两行归雁鸣啼回巢,美景正如山水画卷。只可惜,伏案埋首之人难有闲心欣赏,案卷连篇累牍,看得人头昏脑涨。
  叶文卿却不敢稍稍松懈,晋安王世子将如此冗长繁杂的文书送来,难道当真只是存了刁之心?
  如若想藏住一颗金石,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将它投入无数黄铜里,形如大海捞针,即便放在眼前,也因眼花缭乱而挑不出。
  “还真是个实心眼儿的。”掌灯时分,萧玉琮站在窗外窥视良久,心道谅他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再者,即便他有火眼金睛的本事,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一名朝中/无人的小小尚书郎,焉有捅破天的胆子?
  一晃三日过去,叶文卿沉浸于卷宗之内,似乎毫无头绪,而追查三名主犯一事也毫无进展。就在萧玉山都以为案子进入僵局,叶文卿难担重任之时,忽得秘报,萧山矿场一案应是另有隐情。
  萧玉山听闻此事,灼灼眸光都暗了三分,犹如感知到风雨将至。只不知,这骤来的风雨,将倾覆哪一艘船只?
  事情果真不出萧玉山所料,风雨的确如约而至。可又出乎众人所想,因为这一回,风波席卷之人,竟是尚书郎叶文卿。
  不出半日,尚书郎遭歹人推入深山一事便已传遍京畿,可恨凶手无踪,有心追查也无处着手。
  一时之间,将阳城内流言四起,说的多是“朝中无人不当官”、“寒门贵子难出头”。
  不想第一步棋尚未落子,便已赔付了人命,萧玉山有心抑制权贵士族,怎容得如此流言纷起流窜?他当即下令寻找叶文卿,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再者,还要捉拿嫌犯,必要将其中隐情查个水落石出。


第6章 
  六、伴君如伴虎 (下)
  将阳城里风波滔天,将阳城外却安宁如世外桃源,晨钟暮鼓,一如往昔。
  晨钟悠长,将沉眠的山鸟唤醒,略过树梢飞入云间。迷蒙山雾间,身着灰蓝布袍的道士提了木桶与扁担,下山提水。
  储栖云终年如此,不问春夏秋冬,不管风雨飘雪,每日清晨必往山下提两桶清泉水,为师傅苍阳道人煮茶。此泉名为“忘忧”,甘冽清甜,委实与别处的不同。
  昨日一夜春雨忽至,如今风雨虽已停歇,可山路依然湿滑着,踩得储栖云满鞋泥泞,连布袍衣角也站了泥点子。今日的晨雾格外浓,笼罩在蜿蜒山路间,直至山下也不见淡去。
  饮下忘忧泉水能否忘忧,储栖云不得而知,但就眼下而言,怕是有人要无比忧戚了——
  忘忧泉里,漂着一角红黑相间的官袍,等到储栖云扒开河边半人高的杂草,定睛一看,竟是个男人!
  不知此人是是死是活,也不知为何漂流至此,储栖云来不及细想,顾不得清早春寒,脱了外袍便跳下水救人。
  “文官……”自先帝当储栖云为太子命中“贵人”之时,他便有许多机会出入宫闱,断不会认错官袍。
  世上从没有不透风的墙,纵使虚鹤观青墙再高,也挡不住将阳城内的风言风语。不消得片刻思忖,储栖云就已猜到几分隐情,当即拽下昏迷之人的袍服,再将那灰蓝道袍给他裹上,一路背上虚鹤观去。
  常言道医同源,储栖云虽不精通歧黄之术,却也会看些小灾小病。他将人背回观里,又不敢声张,只道是偶然救得的溺水村民,喂几剂药便好,无须劳烦师傅亲自看诊。
  好在此人命中不该有此一劫,储栖云给他灌了三次药,还当真就给救回来了。
  病榻上,叶文卿虽已睁开双眼,但浑身上下无一处不痛,连骨节都似裂开:“我……”嗓子里都好似吞过火炭,才说出一个字,便刀割似的疼。
  储栖云赶忙将人按回床榻,拿温水给他润喉:“命是保住了,病却未好,你躺着为妙。”
  一口气饮尽杯中水,喉咙才略略好受些,叶文卿清了嗓子,低声问道:“你是何人?”
  “你的救命恩人。”说罢此话,储栖云蓦然轻笑,眼中似落进星辰,“你们皇帝陛下的命中贵人。”
  叶文卿本不曾自报家门,眼前男人虽也未点明,却又主动提及当今陛下,言下之意俨然是已知晓他的来历。刚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的人,戒心格外重些,顿时警铃大作。
  听得此话,叶文卿只以为他居心叵测,纵使此刻病弱,神情也愈发冷厉起来:“你究竟是何人?我现下身在何处?”
  “你现下身处东离山上虚鹤观,贫道乃观中无名小卒。”储栖云笑容依旧,说话间又多了几分谐谑之意。
  “叶文卿大人,你便在此好生将养,贫道断言,歹人断不会到此地行凶。”
  叶文卿本已戒心稍减,却又听储栖云直言点破自己遭人暗害一事,顿时眉眼一凛,冷声问道:“你是如何知晓此事?”
  “大人不会当真以为,虚鹤观一道青墙能阻隔外头的风起云涌?”说话间,储栖云言辞间谐谑意味更胜方才,“还请叶大人将一整颗心放回肚子里去,贫道可不是那贼人,更不敢忤逆当今陛下。”
  “你这小道士可不像出家人。”叶文卿本以为,道士清修必然不问红尘俗务,不听山下风雨。可眼前之人除却身穿道袍,就没有一处像出家人的,三言两语点出当今时政,通透得很。
  储栖云生来伶牙俐齿,遇事总忍不住辩上几句,眼下听得此人讥讽之言,如何能忍得下?一时之间,他少不得说上许多诡辩之词:“不染尘俗的都是天上神仙,贫道无缘仙班,自是要看清红尘俗务。”
  “再者,不入世焉能出世?贫道唯有看透了喧嚣红尘,才能当个世外高人。”
  这一番唇枪舌剑之下,提笔杆子的文官都被辩得哑口无言。叶文卿还病着,再无闲心与他说下去,得知已然安全,疲乏之感再度游走于周身上下,不多时,便又昏昏睡去。
  ………………………………………………………………………………………………………………………………………………………………………………
  再说萧玉山这处,正因寻不到叶文卿而进退维谷——明晓得事情另有隐情,甚至知晓幕后定有黑手,却因叶文卿失踪而断了全部线索。
  “启禀陛下,东离山虚鹤观奉上符箓一枚。”说话之间,有小宫女捧着锦盒,跟随王公公走到皇帝跟前。
  自打东离山虚鹤观成了萧玉山的“福地”,自先帝在位之时,便会间或奉上符箓。只是在此关口送符箓来宫中,难教人不往别处想,不说萧玉山,连王公公都知晓事情必不简单。
  萧玉山抽开绳结,将这锦囊打开一看,入鬓长眉微挑,转瞬之间,忽而流露出几许笑意:“这‘命中贵人’之称,他倒是实至名归。”
  耳闻陛下自言自语,王公公实在揣测不出圣意,只好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萧玉山攥紧锦囊掩入袖中,大步迈向门外,边走边吩咐:“摆驾趟东离山,那里有贵人能掐会算,定能算到叶文卿的下落。”
  也不知那符箓之上是否当真有神仙法力,竟让陛下即刻下令去东离山。王公公伴驾多年,自诩比旁人懂得陛下之心,如今这光景,竟也看不透,恍如置身云里雾里。
  萧玉山走到门前,又似想起一事,吩咐道:“再者,让安护卫一同前往虚鹤观。”
  “安护卫还在查叶大人遇刺一案,想必此刻脱不得身。”
  自昨日得知叶文卿掉落山崖,安风立时与萧玉山请命,知道想为陛下分忧解难,协助晋安王寻找尚书郎。萧玉山本不想遣他前去,却又思及此案必与晋安王有所关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