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山野闲云-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要给这两种修行方式寻找一些共同点的话,那可能就是两者修行之初所具备的那种状态了。
  上古先民们的修行之法告诉他,要静气凝神,方能从天地间感受到那种神秘的能量。
  而那些原始人前辈们则告诉他,想要感受到气血之力,就必须要练拳,练到某种程度,就能感受到自身体内沸腾的气血之力了。
  而这某种程度,就是心无旁骛,要是能进入某种空灵状态,那就更好了。用上古修行法中的说法,其实就是进入极度的心静状态。
  至于其他地方,他暂时还没能发现有什么相似之处。或许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它也属于道家的‘修命’范畴吧!
  研究了几天,云不留默默总结了下上古先民们的修为等级,发现他们的修为划分翻译成他所能理解的文字释意来看,那就是‘宇宙洪荒,天地玄黄’。
  当然,这个划分的前四个层次是他自己加上去的。
  因为在他看来,在‘天地玄黄’这四个层次之上,肯定还存在着更为强大的存在,修行之法中也略有提及,只是未能看到详诉。
  如果按这几个级别来划分修为的话,他现在的实力,似乎连最低级别的黄级都没达到。因为想要达到黄级,得要用那种神秘能量洗涤己身,让自己体内出现金色骨头,这才能算是进入黄级。
  按这个标准来算的话,炎角也就刚刚进入这一级别罢了。


第110章 平心静气,凝神定性
  平心静气,静气凝神,凝神定性……
  这是一个能够让人们感受到那种神秘能量的过程。
  用道家的说法,其实就是不断斩去自己脑海里出现的念头。
  佛家用‘斩去三千烦恼丝’的比喻,就比较形象和贴切。
  但是,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多难,试过就知道。
  云不留很难想象,一个人要如何才能进入那种无思无想无念的奇妙状态当中,他甚至觉得这根本不可能。
  他试过夜中静坐在小楼外的露台上,但入耳的不是鹅村傻勇们时不时的鹅鹅声,就是草丛里的虫鸣声,又或远处山林中的夜枭声。
  等好不容易将这些声音渐渐忽略掉,入耳的却是大湖湖水的呜咽声,大河水流注入大湖时的轰隆声,以及夜风过耳的呼呼声。
  他也试过早上的时候爬上那座高崖,坐在上面静心凝神,看能否借登高远望而心旷神怡之机入定。
  又或迎着朝阳,倾听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看能否成功。
  但可惜,入耳的不仅有风声鸟声,还有鹅村傻勇们的鹅鹅声,以及隔壁鸭寨的水鸭嘎嘎声。
  他也试过用笛声来让自己进入宁静状态,但显然,这个方法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因为他的心神全都投入到吹奏当中去了。
  几天时间折腾下来,他也没能试出个所以然来。倒是他那天劈的那些柴火在烈日的暴晒下,已经晒干,可以准备烧炭的事宜了。
  他收拾了下遗憾的心情,准备先将修行的事情放一放。
  修行这种事情,确实不宜操之过急。
  修行,哪有一蹴而就的道理?
  即便是自己这种充电就能变强的古怪体质,不也需要一天天慢慢成长,而无法一口气吃成胖子吗?
  这么想想,云不留便决定顺其自然,以后早上的时候就像以前那样锻炼,晚上就打坐,凝神静心,看能否有所收获。
  因为相比白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更容易让人平静。
  拿好主意后,他便将那些劈好晾干的坚硬木柴塞入那个早就挖好的,一米长宽高的洞穴之中,竖着码好。
  等堆好木柴之后,他便将点火物塞到木柴表面,又在洞口砌上一层泥砖,只留下一个不到二十厘米长宽的点火口,然后点上火。
  这种烧炭法,其实和他烧陶时所用的堆烧法极其相似。
  不少乡下人烧炭,也都是这么烧的。
  还有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在地上挖个坑,将柴火堆到那个坑里面,等木柴彻底烧起来之后,再用泥土将其埋起来。
  当然,他需要的炭,肯定不止这么多。但是烧炭这种事,他也是第一次干,以前只是见过别人干,而且人家还不止一个人。
  当时看到出炭时,一个人拎着锄头破窑门,几个人专门拎着水桶提水往炭窑里泼水灭炭火,那场面可热闹了。
  但这种事情搁给一个人来做,那就有些麻烦了。
  不过他要烧的是白炭,不是黑炭,倒是不需要泼水。
  可烧白炭,出炭时也需要沙土覆盖,这种事,要是放在普通人身上的话,一个人也是忙不过来的。
  好在他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普通人。
  等窑火点着之后,他便跑去和稀泥,用木盆装着拿回来,等窑火完全燃烧,烟囱里的冒出来的烟从浓浓的白烟变成青烟后,他用土块将那个点火口堵上,再用湿泥糊住,然后默默等待。
  等到底下几个通气口冒起火光的时候,他便将通气口一个个都给堵上,最后烟囱也给堵上。
  大概夕阳快要西下的时候,云不留将肉放到石锅里炖上,然后才将之前砌起来的洞口打开,进行炼炭。
  感觉到洞窑中的温度越来越高,云不留便用做好并浸泡在池塘里的大竹夹子将火窑中燃烧的火炭拉出,扔向早就准备好的那个土坑。
  土坑长宽三米,里面全都是松好的泥土拌上草木灰。
  火炭被他从火窑中拉出,扔到土坑之中,扔了有一小堆之后,他才跳过去,飞速将拌着草木灰的泥土覆盖到火炭上。
  这些拌着草木灰的泥土,就是用来给火炭冷却之用的。
  等覆盖结束,他继续如法炮制。
  直到那些大块的木炭都被埋入土中,而一些小块的木炭,则被他用水直接泼湿。泼湿的木炭,其实就是黑炭。
  相比之下,黑炭要比白炭重,但却没有白炭耐烧,燃烧的温度也没有白炭高。想要用黑炭来炼铁的话,基本上很难。
  当然,用火炉加风箱,用黑炭将铁烧红,进行打铁的话,却是没有问题。云不留见过许多打铁铺用的就是这种黑炭。
  用白炭的打铁铺反而很少,估计是白炭比较贵的原因吧!
  看到云不留烧炭,小奶虎还觉得挺好玩,结果看到出炭时,火星四溅的画面,小奶虎便吓得直接就遛回了小竹楼。
  小毛球和小白就很聪明,没来凑这个热闹。
  事实上,这也是他烧的炭不多,火窑不大,否则的话,开窑时冒出的有毒气体诸如一氧化碳这些东西,就足够他喝一壶的了。
  如果不是他早就屏住呼吸的话,他应该用湿布或湿巾裹住自己的口鼻的。只不过,这些东西他都没有,只能用屏住呼吸这招了。
  不过,在出炭时,这火窑的温度也给了云不留一个启迪,让他知道这火窑里的温度似乎高得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他不知道炼炭时火窑内的温度可以达到多高,但是,他准备拿那些赤铁矿石试上一试,看能不能用火窑的温度将其炼化成铁水。
  如果可以的话,那就可以省去他许多麻烦了。
  当然,火窑的规模得扩大一些,这样木柴才能装得多些,才能烧得更久一些,温度应该也能更高一些。
  他一边思索着,一边嚼着鳄鱼肉,喝着鳄鱼汤。
  半个多小时后,他才跑到泥土坑里,翻开那些泥土。
  此时,坑中的火炭早已冷却,太阳也早已下山,但是在篝火的火光下,那些火炭的表面,却有着一层如同白灰一样的东西。
  这个,就是白炭,他一次就烧制成功了。
  PS:求个票票,谢谢!


第111章 五心朝天,雷霆海洋
  拿着早就编织好的竹筐,将这些白炭和黑炭装起来后,云不留洗漱了下,便开始夜间的功课——研究上古修行法,以及打坐入定。
  研究上古修行法,这是每日必做的事情之一,温故而知新,时常琢磨一下,也许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至于打坐入定,不是说他已经懂得如何修行了,而是依然处在摸索阶段,他现一学做不到无思无想这种事。
  他现在很怀疑,那些原始人可以轻易感受到自身气血之力,不是因为他们比他有天赋,而是他们思想太过单纯,杂念较少的原因。
  云不留觉得,自己的杂念比较多,主要是因为见识的东西多了。
  在那个物欲横流,信息爆炸的世界里呆的时间久了,念头要是还能保持纯粹的话,那才叫怪事吧!
  所以说,他觉得这不是自己没有修行天赋,也不是自己不如那些原始人,主要是那个世界的诱惑太多了。
  要不然,那些修道修佛之人,为何要远离尘俗呢?
  他们其实就是去寻找清静之地的。
  至于那些清静之地后来又为何变成了热闹的旅游圣地?
  咳咳……这里就不分析个中原因了,人总是要生活的嘛!
  总之,云不留觉得,自己肯定不是没有天赋之人,只是曾经那个世界给他的诱惑太多了,让他的思想明镜沾满了无数尘埃。
  想要让这块明镜散发出应有的光芒,他得先把那些尘埃擦去。
  打坐,就是这个擦拭尘埃的过程。不论什么姿势,或坐或卧,只要能够加快这个过程,什么都可以。
  然而,他试来试去,还是觉得这个五心朝天的姿势更好些。
  这在他看来,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仿佛这个姿势有着某种魔力似的,可以让他更快静下心来。
  这个姿势,其实是道家修行者打坐时比较高端的一种坐势。
  五心,即两个脚掌心,两个手掌心,外加脑袋顶。据说,这个坐势可以与宇宙之气接轨,达到快速聚气的目的。
  能否与宇宙之气接轨,这个……云不留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宇宙之气。
  或许这个世界的宇宙之气,就是那种神秘能量‘炁’吧!
  但这个坐势,确实能够让他更容易静下心来。他现在已经能够沉下心来,摒弃纷乱繁杂的杂念,去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了。
  虽然聆听心跳与呼吸于修行而言,其实没毛用。
  但能够长时间做到这一点,就说明他的注意力可以长时间集中在一个点上,脑海之中的那些杂念也不会动不动就跳出来作祟一番。
  这其实就是一种进步,比起一开始时,坐上几分钟就感觉心浮气躁的境况,已经算是好的多得多了。
  下一步,就是由这个点,慢慢深挖,看能否感应到外界的那种神秘能量——炁,又或者感应到自身体内的气血之力。
  在他看来,这应该算是一种入微级别的感知力了。
  感应气血之力,可以说是对内,可视为‘内视’。感应外界神秘能量‘炁’,则可称之为‘外观’,算是对外的。
  两者一内一外……或许那些原始人前辈们将上古先民们的修行之法衍变成如今这番模样,可能就是因为掌握了对内的感知力。
  是以,这才从原本的‘外练’,走向了‘内练’。
  这里的‘外练’,不是指外练筋骨皮的外练,而是指借外力来凝练自身,这里的外力,则是指那神秘能量‘炁’。
  而‘内练’,则是指炼化己身气血之力。
  内练一口气,和这个倒是有着异曲同中之妙。
  不知何时,仿佛有一声‘嗞’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只一刹那,他便仿佛觉得眼前的世界一变,整个人似乎置身于一片雷霆的海洋当中。
  四周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