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大亨崛起-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位在聊什么呢?”正当徐志与李嘉成继续闲聊之时,包玉钢与霍营东二人走了过来。
  徐志笑道:“也没什么,只是聊一聊地产生意上的事情罢了。”
  包玉钢开玩笑说道:“哈哈,那我可得好好听听了,两位的商业眼光可都是香江一流,说不定能够学到不少好东西呢。”
  徐志笑着说道:“包生你这可就说笑了,论起商业眼光,在场的可没几个可比得上你,听说香江的几位船王之中,也就包生你现在最潇洒了。”
  香江虽然面积狭小,但二战以后,凭借着优势的地理位置以及内地商品的窗口,贸易及运输也变的极为发达,其中以海运业最为强大,小小的香江,诞生了排名前十的数个船王,在世界商业史上,也算是一个奇迹。
  70年代末,英国泰晤日报评出全球十大船王,包玉钢以2000万吨的航运吨位位居世界第一,这份吨位重量,超过了当时苏联的国家船队。
  而在香江,同时还有数位其他船王,如东方海外的董家、赵从衍、许爱周等等,除了华人船队之外,英姿财团也有数家涉及航运,和黄原本也有船队,但徐志入主之后就已经全部卖掉,怡和、太古、会德丰也都拥有自己的船队,只不过除了会德丰,其他三家的规模都不算大,并非整个集团的主业。
  70年代末,包玉钢预测到了航运业将会进入一次前所未有的大低潮,于是开始进行“弃舟登陆”的事业大转移,以极低的价格卖掉手中的海轮,再与怡和在资本市场硬碰硬干了一场,成功的将家族的资产转移到了陆地之上。
  而其他的船王则没这么好运,董家创始人董浩云心也看出了航运业即将到来的危机,不但没有清理船只,反而逆向操作,大规模扩大自己的船队规模,结果去年突然脏病发去世,为两个儿子留下了一堆烂摊子,公司濒临破产。
  另一个船王赵从衍自发家以来一直就有收购古董的爱好,然后这次航运危机,逼的他套现了手中大部分古董,获得3亿港元的资金,最后慢慢经营,熬了过去。
  英资洋行会德丰则也与几大船王一样,航运业务亏损严重,不过好在会德丰早就实现了业务多元化,其他行业的利润还能够填平船运业务的亏损。
  另外两家洋行怡和与太古因为船队不大,损失较小。
  当初包玉钢白菜价出手手中海轮之时,无数吃瓜群众坐井观天般的大肆嘲笑,直到最近,所有人才明白当初包船王的策略是多么的有远见,于是,一堆媒体又开始吹捧起来。
  包玉钢摇头道:“也算不了什么潇洒,海上的劫难逃过去了,可陆地上又来了一场,日子也一样不好过啊!”
  “包生,这地产市场价格下跌,也只是账目数字的损失罢了,顶多在损失一些租金,哪天经济恢复了,这些自然会回来。”霍营东在一旁笑着说:“可这海轮可不一样,每过一天价格就降低不少,而且即使没生意,这维护成本可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是啊,相比而言,房地产的确要安全很多。”包玉钢叹气说道。
  “的确,香江的房地产要安全很多,只要不进行大杠杆投资就好。”徐志喝了一口红酒说道,香江的不少船王,据说在晚年时,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利用资金在香江购置房产。
  “徐生,董浩云董家的情况不知道你听说了没有。”霍营东突然转移话题问道。
  “知道一点。”徐志点头说道,最近一段时间,香江财经周刊之中报道最多的,就是关于董家是否会破产的新闻,甚至坊间还有不少赌局,押注董家将来的命运,而破产的赔率要低得多。
  虽然目前不少地产公司及金融机构受困于目前几乎被腰斩的房价,但倒闭的公司一般都是一些小企业,大的公司即使负债累累、亏损严重,但一般也都熬的过去,回顾整个83/84年的地产危机,除了巨骗佳宁公司,其他的地产巨头倒闭的非常少,还有几家受损严重的也就规模被大幅度缩小。
  但航运市场却更是血雨腥风,这是一场席卷全球的危机,无数航运巨头在这次危机中彻底倒下。
  航运业是一种比房地产更看重金融杠杆的行业,正常情况下,买一艘轮船需要几千万美金的资金,所有船务公司都是通过银行贷款来支付这笔资金,船到手后再经营还债。
  海而运行业是一个波动极大的行业,造一艘大型轮船周期需要2…3年,但经济的起伏不需要,全球经济发展良好之时,货运量会迅速上升,货轮或者油轮数量立刻捉襟见肘,这种时候,运价暴涨,一艘10万吨的集装箱货轮去一次美国就可以获利数百万美元,一艘轮船,3年时间就能回本。
  70年代,一艘20万吨的远洋运输油轮造价高达6000万美元,当时的包玉钢旗下有8艘这种巨型油轮,任何一个价值都堪比中环的摩天大厦,当年的怡和集团,曾经意图以康乐大厦(70年代香江最高大厦)与包玉钢交换一艘这种大型油轮,却被后者拒绝,因为当时油轮价值远超过当时的康乐大厦。
  这件事,据说包玉钢后悔了一辈子!。
  但相反的船运危机就是之前轮船吨位不足,导致了大量船务公司向造船厂下订单,几年之后,大量的新船下海,而这时,全球经济却开始缩水,货运量大幅度降低,海运危机就正式降临。
  80年代初,只是欧洲,轮船吨位过剩就超过一亿吨。
  而且轮船不像大厦,是必须投入资金大量维护的,停在海上更容易损坏,甚至连停船都是一笔巨额投入。
  因此,危机降临之时,大量的船务公司根本就养不起那么多停在海边的货轮,只能排着队,将轮船送去拆掉。
  董家的情况就是如此,旗下轮船大量搁置在全球各大港口之外,订单萎靡,而且董浩云去世之前,为了超过上一任世界船王包玉钢,不惜大幅度借贷购买新船、吞并海外船务公司,因此,欠下了14亿美元的债务,按照目前东方海外公司的规模,早就已经资不抵债。
  董浩云去世后,其二儿子董建华接手了整个公司,他可以说是最苦逼的“富二代”,最近一年,为了还债,几乎费尽了一切心思。
  霍营东说道:“老董的突然去世,给他们家族留下了不小的麻烦,我准备注入一笔资金,帮他们公司走出困境,所以想问一下三位,有没有兴趣一起投资?”


第395章 鸿门宴(4)
  “投资东方海外?”徐志没有直接回答,沉默了片刻。
  李嘉成皱了皱眉头,说道:“霍生,我这一辈子都没有和航运业打过交道,对航运也是一窍不通,对于不了解的行业,我不想随意投资。”
  霍营东笑道:“当然,投资第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风险,所以今天我特意和包生一起,包生可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两位可以听一下他的意见,如何?”
  徐志道:“专业方面的知识我们也听不懂,我就想先问一下,包生你准备投资多少?”
  包玉钢笑着摇头道:“我没有投资。”
  “这样的话可没有什么说服力。”徐志轻笑道,旁边的李嘉成也轻轻的点点头,显然同意徐志的观点,大家都是商人,你这个专业人士都不投资,凭什么让别人去投资啊!
  包玉钢解释道:“并不是我不愿意投资,而是我的身份,与当年的董浩云就是竞争对手,如果我这个时候提出入股东方海外,估计传媒极有可能会造谣我意图吞并东方海外,董家现在的两兄弟也有可能有同样的想法。
  现在的东方海外已经负债累累,最重要的是团结一心想办法解决目前的困难,我这个时候去入股,只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反而可能会导致公司出现更大的问题。”
  徐志道:“包生考虑的的确很全面,不过东方海外目前的负债太高,整个航运业也是一片死寂,这种时候,可不是投资的好时机。”
  霍营东道:“徐生,东方海外的负债的确高昂,可它的资产也一样丰厚,150艘大型轮船,包括远洋油轮、集装箱货轮、散装货轮以及豪华旅游邮轮,总吨位超过一千万吨,现在这段时间因为航运市场不景气,导致所有的海轮估价偏低,这个时候入股,价格可是非常的低廉,只要熬过这场航运寒冬,那么必然可以获得非常可观的回报。”
  徐志笑道:“既然有这么高的回报,霍生为什么要带上其他人一起玩呢?”
  霍营东说:“徐生,东方海外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订单,也不是没有业务,而且庞大的银行负债,因为整个国际市场运价降低,导致公司利润率大降,目前所有的利润都必须用来还贷。
  同时,日本、加拿大、美国的数家银行一直在大力催债,银行这边的事不解决,那么整个东方海外根本就没有办法安心的渡过这一场危机。”
  徐志明白了一点,说:“所以董家喜欢能够获得一笔资金来稳住背后的银行?”
  “是也不是!”霍营东道:“需要钱自然是真,不过也希望能够有强力背景人够进入”进来,以稳住催债银行。”
  徐志接着问道:“就算稳住了又如何,现在的航运市场,什么时候能够恢复,也是个未知数,董家一百多艘轮船,所有的维护成本都远高于每天的营收,即使目前还有业务,但未来可是未知,我们投入了一大笔资金,又怎么能保证东方海外能够支撑到航运市场恢复的那一天?”
  霍营东道:“徐生考虑的的确很周到,不过订单方面,徐生不用担心,因为这次入股,我只是明面上的人,这背后可另有其人。”
  徐志问:“什么人?”
  霍营东笑道:“什么人不方便说,不过我可以保证,只要这次入股成功,那么整个东方海外集团会接到大量来自内地的巨额运输订单,足以支持整个集团正常的运营。”
  此话一说完,所有人都明白了过来,这背后之人必然就是内地政府。
  内地收益于改革开放,近年来每年的进出口货物总量连破新高,每年以,30%的速度高速增长,虽然国内已经有了一家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以及一些省级的船运公司,但总规模远不足以支持整个内地的需求。
  同时,国内刚刚改革开放,中远航这种大型国企即使想大规模扩张也不太可能,主要是受限于资金,国内目前造船业虽然发展迅速,已经能造万吨的轮船,但目前国际市场上的主流运输皆是10万吨货轮,而如果是油轮,早在70年代,国际造船公司就已经在生产20万吨以上的油轮。
  不能自产,那就只能外购,在80年代之前,远洋运输轮船的价格非常的昂贵,动辄几千万美元,只拥有几十亿美元外汇的内地政府不可能随意将美金花在这种地方。
  但现如今,海运危机爆发,船灾降临,对于内地政府来说,或许是一个难得一遇的好机会。
  对于商业船王来说,船灾降临之时,最大的麻烦就是没有足够的订单来维持整个船队的运营,资金链易断裂,银行一旦催债,就是鸡飞蛋打的结局。
  不过对于内地来说,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运输订单,在这种时候,以低价入股甚至控制一家大型远洋货轮,好处非常之多。
  第一,虽然目前的造船业也收到了海运危机的影响,但国际船厂即使零利润造船,这成品价格也不会低太多,大量购买新船也极为的消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