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玩宝大师-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锡器的出现很早,但普及大致是从宋代开始的,明代是个大发展时期,开始出现制锡名家;清代变化发展更大,诗画刻印大量出现,承载了文人之风,艺术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余耀刚对杨锐附耳说完,这个瓜形罐就被放倒了。
 真有底款。四字篆书印款,阴文。
 却又不像是作者名款,很怪:
 无肉亦欢。
 放倒之后,还会有个一分钟左右,老头儿才会宣布“开席”。
 杨锐不由眉头紧皱。这算是个什么落款儿啊?看着配合这是个茶叶罐,好像是在抒发爱茶的情绪。
 不仅杨锐眉头紧皱,围在瓜形罐附近,似乎同有兴趣的几个人,也都露出了犹疑的表情。
第298章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这个锡制瓜形罐,眼力到位的人,能看出是清代的名家作品。
 但,清代不少名家的锡罐锡壶,从靠谱的拍卖纪录来看,五十万已经算是少有的高价。
 余耀一时也无法从“无肉亦欢”关联到谁。不过,经过进一步的参详,他将这件瓜形罐的年份定为明末清初。
 同时,这瓜形罐工艺复杂而又精美,尤其是刻字刻款,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名家作品,应该是顶级名家。
 这些算是新的确定,可若是只靠这些来出手,仍是有些草率。
 八九不离十,还是差一点。
 其他人的眼力,还没有余耀这么精到,只是觉得是清代的没问题,看工手不弱,像是名家的东西。
 但没落名款啊!底上像是个闲章一般。
 没落名款,谁敢冒这个险?
 老板和掌眼定价时,料想必定也是盘算过的,他们也确定不了是谁的作品,就按照常规名家的到顶高价来了。
 杨锐看了看余耀,余耀还是在琢磨。而且因为琢磨这个,都没去看那件梨形紫砂壶的底款。
 杨锐这次没有附耳,只是侧了侧头,低声道,“算了,我放弃。”
 余耀愣了一下。
 转而也心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放弃也行。如此想着,便移了几步,过去扫了扫紫砂壶的底款。
 结果,紫砂壶的底款居然也不是个明确的名款,而是“白云道人”。
 历史上用过这个名号的多了,而这件紫砂壶不过四五十年的光景,余耀想不出哪位紫砂名家也用过这个名号。这把紫砂壶,如此一看,就更没意思了。
 余耀惦记瓜形罐,迅速又回到近前。
 这时候,杨锐已经放弃了,旁边和对面,靠瓜形罐最近的几个人,从表情来看,似乎也都有所松弛了,像是已有无心争抢的状态。
 见余耀回来了,杨锐看了看他,眼神中带出的意思,像是:难不成你想出手?
 余耀回看他一眼,转而又盯着这个瓜形罐,心说,就凭这年份和工手,五十万,其实可以赌一把!
 “谢谢各位老板,开席!”此时,老头儿的声音响了起来。
 洪亮的声音一响,余耀脑袋里乱七八糟的思绪一下子竟然串联了起来!
 白云道人?
 紫砂名家他没听说过白云道人,但,制锡名家,好像有一个白云道人!
 而且,他还有另外一个号:竹居主人!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无肉亦欢?难道说的不是茶,而是竹?
 这个款儿,像是竹居主人一时兴起,用来代替了名款!
 对!也只有他,年份和工手都能完全符合!
 若是竹居主人的作品,如此复杂的形制,如此别具一格的落款,五十万那也算捡漏!
 瞬息之间的闪念之下,余耀迅速出手,抓起了瓜形罐旁边的塑料牌。
 实际上,也没人和他抢。除他之外,反应最快的,只有对面一个中年人,刚刚犹疑着抬起了手而已。
 杨锐有点儿吃惊,这怎么一哆嗦又出手了?
 这个流水席,可以当即结账拿上东西,也可以走的时候凭手里的塑料牌结账取东西。余耀没有立即结账。
 趁着中间的空当,杨锐拉着余耀到了一边,悄声问道,“怎么回事儿?”
 “我突然想起来了,这可能是沈存周的作品!”
 “沈存周?”
 沈存周是明末清初的人物,制锡的顶级名家。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匠名家,他的诗书造诣也很高,可以称为文人艺术家。
 他最擅长的就是锡制茶具,以雕刻诗句和图印最为令人称道。可以说,沈存周是承前启后的人物,开了文人锡器艺术品的先河。
 沈存周的锡器落款,除了名字之外,还有两个号也比较常见,一个是竹居主人,一个是白云道人。
 刚才余耀看到紫砂壶的底款“白云道人”的时候,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太多,一时还没转过来,等到回来再度审视这件瓜形罐,其实已经有点儿隐隐约约要关联上了。
 而老头儿一声洪亮的“开席”,像是助燃剂一般,脑中火光突起,烧掉了乱草,露出了灵芝。
 沈存周的锡器,存世极少,大量带他的款儿的锡器,说好听点儿,叫托款,说难听的,那就是仿造。沈存周的传世真品锡器,中规中矩的造型,也得大几十万;特殊的造型,过百万不难。
 这个瓜形罐,工艺复杂,造型别致,而且刻制诗文字数偏多,冲到两百万也不是没有可能。
 五十万拿下,对于经常捡漏的余耀来说,不算大漏儿,但也不能不说不是漏儿。
 “问题是,没有正儿八经的名款,只有个‘无肉亦欢’,怕是不容易得到公认。”杨锐沉吟。
 “不需要公认,我说是就是。”余耀微微一笑,“因为这东西,我不打算出手。年份到位,工手符合,本就八九不离十,加上这一点关联性推断,恰好足够了!”
 杨锐想了想,忽而叹了口气,“我还是过不了这个坎儿!不过,这是玩宝的境界问题啊!不服你都不行。”
 “谦虚了不是?”余耀接口道,“我当然也盼着锦上添花。外面的资料估计是查不到的,你们肯定有资料室吧?你要是有空,帮我查查,看看沈存周有没有过类似落款。”
 “这当然没问题。”
 余耀此时也叹了口气,“这个流水席,实在太难捡漏了。他们的眼力未必胜过所有买家,但定价权在他们手里,这件锡器,也只是打了个擦边球。你别说,拿下之后,我真有点儿想走了。”
 “别啊,我还空着手呢!”
 “我又不是真要走,只是发发感慨。”
 “你看,你已算是没有白来。我看不准的,你可打起精神帮帮我。”
 两人聊了有五分钟,结果下一轮的东西还没上。其他人也基本都在互相交流,老头儿似乎也不太着急,观察着众人,控制着节奏。
 又过了五分钟,新一轮的东西才上来。
 余耀一看,怪不得这老头儿又要拖一拖,这三件东西,个儿都不小。
第299章 白毫光
 摆在长桌当中的,是一件瓷器。
 粉彩“麻姑献寿”鹿头尊,有一尺半高,腹径接近一尺。
 画片上,除主要人物外,上有祥云,旁有松石。双耳,则是褐色的鹿头。
 圈口描金,稍有脱落。
 而露出的内壁上,能看到上了绿彩。这是乾隆朝粉彩器常见的手法,底部也经常带绿彩,俗称“绿里绿底”。
 这鹿头尊的工艺很细,但在余耀看来,却是一眼的民窑器,因为世俗味儿太重。这倒不是因为画片内容,而是各种细节综合而论,再到整体上的一种感觉。
 这算是一件乾隆民窑的精品。
 不过,余耀兴趣不大,再一看价儿,更不必接着看了。
 虽然余耀不感兴趣,但这件粉彩鹿头尊一上来,就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长桌中间顿时有点儿拥挤了。
 有的人一边看还一边嘀咕六字篆书款儿——这位眼力不济,不看底,还定不了是官窑还是民窑。
 余耀淡然一笑,抽身到了旁边。
 杨锐本来也觉得像民窑,见余耀如此,便也不再多看了。一来标价太高,三十万;再者他也不太喜欢画片,他这人性子有点儿刚,这件鹿头尊画片的笔调,透了股子阴柔气。
 余耀接着看的东西,是一个鸟笼。
 象牙鸟笼。
 这东西余耀看得更快,材质肯定没问题,年份和工艺也容易辨识,清末的广作。
 广作这个说法挺有意思,本身就是个词儿,但其实指的是明清、特别是清代,广州出产的家具和工艺品。
 本来在明代的时候,苏作家具的名气最大,但是到了清代,广作却一跃而上,成了老大。
 因为满清皇室的青睐。
 满清入主中原之后,逐渐汉化,但皇室却一直不喜欢明式家具的风格。明式家具如果简单用一个词概括,“秀雅”比较合适。但满清皇室,喜欢凝重大气,甚至富丽堂皇。
 广作家具迎合了这个口味。所以,鉴定区分明代和清代的家具,这也是风格上的一个要点。
 广作家具,用料往往也很奢华,一般不掺着来,花梨就全是花梨,紫檀就全是紫檀。
 当年的清宫造办处,晃动着不少广州人的身影,后来还专门设立了“广木作”。
 象牙也是奢侈品,清代象牙多依靠进口,广州是个很重要的口岸,近水楼台,广作牙雕也成为一个典型代表。
 清代的象牙工艺品,远远多于以前任何一个朝代,其中,广作就占了相当一部分。
 雍正朝的时候,广州还进献过一张象牙凉席。
 这样的凉席,没用过也不知道什么滋味,但据说非常清凉,比其他凉席舒服多了。
 用象牙做凉席,首先工艺就很复杂,先得用特制的药水泡软,然后劈成细条薄片,才能编织。其次耗费的象牙量太大,一张凉席,得用几十根象牙;再者也得耗费大量人力。
 象牙本来就很贵重,如此一张凉席,自是奢华之物。雍正看到之后,便下令不要再进献了!乾隆登基之后,却不管这么多,舒服是第一位的,象牙凉席又开始进献。
 这件象牙鸟笼,自然远不及象牙席,因为空隙很多,其实耗费材料并不多。不过,工艺还是比较复杂的。
 清末到现在也一百年了,保存得还比较完好,确实是不容易。
 但这件东西,不光余耀不想买,大部分人也都不感兴趣。有三四个人在看,但很显然,那是对其他两件都不感兴趣,这玩意儿少见,借此机会好好看罢了。
 这象牙鸟笼不能用来真的养鸟是肯定的了,而且不易保存,也不好把玩。要说观赏价值,不能说没有,但有这种眼光喜好的,也不会多。
 同时,这象牙鸟笼标价很高,二十万。结合清末象牙制品的行情,再给它加上创意费工艺费,其实十万就算高了。
 余耀心想,这东西,老板估计能料到在流水席上很难出手,摆出来,可能是一种实力展示。同时,也相当于广告了,要是传出去,圈里有感兴趣的,可以再联系。
 从流水席上出现的东西来看,有真有假,东西也没上完;但粗略算算,本儿实在是不低。说老板以前在潘家园练摊,能打下这样的基础?事后余耀问杨锐才知道,原来老板家的一个大院子拆迁了,得了一大笔钱,这才是关键。
 余耀和杨锐几乎是同时走到了最后一件没看的东西跟前。
 这件东西,连看的都没有。不是说没人去看,是看了之后没有逗留的,转眼就盯其他两件了。
 这是一尊清代的铜佛像,体量挺大,但一看工艺特征,特别是那一对“招风耳”,稍微懂行点儿的,就知道,这是“蒙造皮子活儿”。
 所谓蒙造皮子活儿,是说明清两朝,蒙古一带造的一种佛像,不是铸造,是敲打捶揲之后成形的,里面是空的,就一层铜皮子。
 这样做铜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