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玩宝大师-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些人退而求其次,专门收藏拓片,但是拓片的意思就差多了。光研究书法勉强凑合,但真正的魏碑藏家,不止是为了书法。
同时呢,碑刻的造假确实比其他古董文物容易。石材易得,比着样子刻,而且现在还可以用电脑制作模印。也不用做包浆,只需要做风化,做损伤。要想鉴定,需要高深的眼力、细腻的洞察。
如今还在原址的魏碑,那都是保护文物;市面上能合法传承的,都是民国前凿取的,数量极为稀少。
所以,市面上的魏碑,绝大部分都是假货。
“你让人家开开眼总行吧?”贺文光不等余耀接口,就又来了一句。
贺文光没有乱七八糟的心思,纯粹是围绕东西来的。
可余耀不想掺乎,直接把半根烟摁灭在烟灰缸里,“诸位一路辛苦,又讨论了半天,刚吃完饭还是休息一下吧,我就不打扰了!”
郑文治没有拦着的意思。
贺文光一看,也不好继续勉强了,便对余耀说道,“好,我送你。”
本来说完了这句,这事儿就了了,可贺文光没忍住叹了口气,“怕是不容易能找到看明白的人了!”
郑文治一直憋着气,这句话却又捅了他的肺管子。
“贺所,合着你觉得小余不光比我、还比我所有认识的行家眼力都高?”这句话,连小余后面的“先生”也去了。
“你还真别不信!”要是换了别人,可能会安抚两句,但是贺文光却直撄话锋。
“哎?”余耀连忙打岔,“贺所你这么吹捧我,好像欠了我多大人情似的!”
“别!小余!贺所都这么说了,那你就赏脸帮着掌掌眼?”郑文治霍然起身,“好像我藏着掖着似的,别用手机了,我笔记本电脑里也有,看高清大图更合适,你等着,我去取来!”
说罢,便径自离开了套房。
郑文治走后,余耀苦笑,“贺所,你这是干嘛?”
“干嘛?帮他啊!这块石碑,他还没过账,这可是一笔大价钱,万一不真呢?”
贺文光大包大揽,余耀可以不怪他,但也可以趁机找个借口一走了之,不过余耀听了“大价钱”,还是多问了一句:
“到底是块什么样的石碑?”
“郑道昭的书法!魏孝文帝时期的东西,天青石,深刻工!”贺文光简单说道,“你以为我犯浑啊?这样的东西,你就不想看看?两便的事儿。”
余耀听了,也不由深深吸了一口气。
郑道昭可不是一般的书法家,被称为魏碑体的鼻祖,魏孝文帝时期官至通直散骑常侍,当时与王羲之齐名,号称“北郑南王”,所以顶上了“北方书圣”的名头。
郑道昭的书法,是魏碑中的经典代表,其中著名的“云峰石刻”,列为北魏书法艺术的三大宝库之一。
但那是摩崖石刻。郑道昭的书法,配精良的石材、精湛的刻工,这样的魏碑碑刻,市面上极难见到,确实是能值大价钱的。
不多会儿,郑文治便抱着本儿回来了,“来,小余,我也见识见识你的眼力!”
第349章 俗体字,风化纹
余耀笑了笑,不作声,也不排斥。
郑文治打开了笔记本电脑,点开了文件夹,里面一共十几张高清大图,有整体的,也有局部的。
图片都是郑文治自己拍的,一看这拍摄角度,就知道郑文治是行家,该注意的地方全注意到了。
余耀上眼,从图片上看,确实是天青石。天青石,本质也是石灰岩,只不过比较青莹,是上好的碑刻石材。
这不是一块完整的石碑,没有碑头,也没有基座,但好在碑文刻字是完整的。
不过,这一块石碑上的碑文刻字虽然没有残缺,但整体内容不全;也就是说,一篇碑文,不止刻了一块石碑,可能好几块才刻完。
从这一块碑的文字内容来看,能推断出完整的碑文,应该是郑道昭记述他的兄长郑懿的生平事迹的。郑懿在仕途上确实混得还不错,不过碑文的文辞还是过于夸张;说白了,就是弟弟吹哥哥的牛逼。
但是从书法上来,那真是可圈可点了。笔法还是隶书的体势,但还融入了篆书的笔法,同时兼带楷书的端庄,隐隐还有行书的风姿。
方圆通融,变化有度,风骨大雅。
书法的特点,与郑道昭赫赫有名的《郑文公碑》相似。不过,《郑文公碑》是摩崖石刻;所以,有些笔法的感受,这一块碑刻上体现得更细腻。
书法了得,还需刻工配合;刻工深湛,也不是一般工匠所为。
这些都没有问题,余耀一边看,也不由一边暗暗点头。
余耀在看的时候,贺文光和郑文治并没有靠近,魏来却凑了上来,之前在路上对着手机上的图片讨论,郑文治根本不鸟他,他就是个旁听。
魏来盯着碑文上的一个词,微微皱了下眉头,想说话,却又忍了忍;最终也没说,而是指了指电脑屏幕图片上这个词的第一个字。
这个词,是“万不失一”。万不失一,在元明之后演化成了万无一失,但从汉到唐,还是用万不失一为主。
魏来的疑问是,这个词当中,没有用繁体的“萬”,而是就用了现在的简体字“万”。
北魏时期,怎么会用现在的简体字呢?何况,还是出自大书法家郑道昭之手?
但是,魏来也知道,屋里的三个人,都可以算作行家,他们一直没对此质疑,那就可能没有问题。
所以他只是点了点,也不说话。要是余耀还没留意到这一点,那他就当提醒了;要是余耀早就注意到了,而且没问题,那他也可以说是觉得书法如何如何,出不了洋相。
余耀看了看他。魏来是办公室行政人员,或许眼力和知识储备有不足,不过余耀也不能轻易看低他。
他既然指了,余耀就很圆融地回应了一下,“这个俗体字,笔法确实很有特点。”
魏来一听,略略一怔,但很快便笑着点点头,“余先生确实好眼力!”
说完,他便离开了余耀身边,走到另一处沙发坐下,点了一支烟,同时掏出了手机,开始查“俗体字”。
所谓俗体字,就是通俗流行的,不是官方正字,本质是不规范的,但也可以算作异体字的一种。
实际上,自古以来,正字和俗体字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正字,最终被俗体字所取代。
同时,古代的很多俗体字,在现代制订简化字方案的时候,也被选用了。
比如这个“万”,在南北朝时间,就出现了这种俗体字字形,现在也作为简化字在使用。
郑道昭书写这篇碑文,不是写诗写文章,在写之前,就知道是要刻碑的,甚至有几块碑、碑文如何布局,都已基本掌握;所以,他写的时候,会注意到很多问题;特别是作为一个书法家,尤为注重美感问题。
萬不失一,除了“萬”,笔画都比较简单,四个字上下排列,用这个“萬”,会有头重脚轻的感觉;他写的时候可以勉力精细掌控,但刻到石碑上,可就不好说了。
若是把最后的“一”采用另一个“壹”来解决问题,意思上则会产生一定的差别,而且也不如只改“萬”美观。
他应该因为这个,才用了俗体字“万”。
当然这只是余耀的推断,而且是以真品为基础的推断,真相未可知。
魏碑当中,出现俗体字是很常见的事情,主要是因为书法美感的需求和碑刻的特殊性。甚至,若不是名家书法,还会出现刻工见到难刻的字、故意偷懒用俗体字的情况。
这个“万”字,从笔法上来看,没有问题,笔画和体势都符合郑道昭的书法特征。就算是造假,也肯定是根据郑道昭写过的字刻的。
只看图片,本身就是很难鉴定的,没有立体感,又不能触摸。而且,这不是全部碑文,也不是全部碑身,无形中又增加了很多难度。
余耀心想,的确是块好东西!只是,从图片上很难看出什么问题,要是能见见实物欣赏一下就好了!
想到这里,余耀不由抬头看了看郑文治,此时郑文治也正看向余耀,似笑非笑,嘴角带起了一个弧度,这表情,似乎像是料定余耀无甚可说。
余耀一看他的表情,立马再次看向电脑屏幕,调出了一张图。
他并不是在斗气。
而是郑文治嘴角的弧度,忽而让他想起了刚才看过的碑文边上的一处纹饰!郑文治嘴角的弧度很自然,但是,这纹饰上的弧度,好像不太自然。
确切地说,纹饰弧度似乎过于圆熟,更像盛唐和武周时期的风格,却少了魏碑纹饰的“刚性”。
再度审视这处纹饰,余耀发现,感觉不对不假,却也只能说是感觉,并不能作为确凿的证据。
可是,纹饰特征没问题,余耀却因为认真审视,发现了刻痕的风化纹有问题!
又仔细比对了一番之后,余耀微微叹了口气,起身离开电脑边,点了一支烟。
“怎么样?”贺文光问道。
不待余耀接口,郑文治便一边摆动夹着烟的手,一边笑道,“难为小余了!魏碑本就是生僻项,这又只看图片,怕是连真正的美感也欣赏不到啊!”
余耀呼出一口烟雾,“美感方面,确实如此。不过,倒是能看出这碑好像有点儿新。”
“你说什么?”郑文治手里的烟差点儿没掉了。余耀的话,听着比较含蓄;但是老手都明白,这就是在说这碑不真!
第350章 选择题
魏来眼睛一亮,心说有好戏看了!
余耀不是存心要打他的脸。这样一块魏碑,就算是以假乱真的蒙人价儿,也有可能报到几百万;而且贺文光也说了,还没过手。
余耀只要能把问题说透,那其实是在帮他。
不过,余耀也不是老好人。点化你可以,但你一直有点儿鄙薄我,我并没有针锋相对,现在既然是点化的时候,就不会再给你留面子了。
“郑处你来。”余耀又回到了电脑旁边。
郑文治过来了,贺文光也过来了,魏来没地儿了,只能坐在贺文光旁边。
“这处纹饰,感觉上有点儿问题······”
余耀还没说完,郑文治就松了一口气,“你是说有武则天时期的风格吧?或者说盛唐和武周时期的风格。这个我能注意不到么?但纹饰本身是没问题的,只是风格的感觉上有点儿近似——而且即便在感觉上,这圆熟之中,也还是暗藏棱角的!”
余耀不会和他争论这个。在余耀看来,这是作伪工匠想展现魏碑风格、却又不想显得生硬,以致于圆熟感大过刚劲感。
不过感觉这东西,因为每个人体会不同,肯定是有差异的,而且纹饰本身确实没有硬伤。
这块魏碑的作伪,是下了大工夫的,不然不会连“万”这样的细节都处理得很好,甚至能让余耀不由自主从郑道昭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我说的不光是风格上的感觉,还有刻痕内的风化纹。”余耀接口。
“风化纹?”郑文治微微一愣。
“郑处,风化纹的造假手段,你怕是了解不多。”余耀淡淡说道,“不过,你应该明白,刻痕深浅不同,风化纹也会不同。”
“你接着说。”郑文治感到有些燥热,把马甲给脱了。
“这纹饰的刻痕,比字迹的刻痕要浅——这说明作伪之人,手法是很细腻的,因为大部分魏碑都有这个特点。不过,越是追求完美,就越容易出现疏漏。要是不这样差别化处理,而是刻得一样深,也能说得过去,魏碑不是没有过这种情况;如此,他再把字迹刻痕和纹饰刻痕的风化纹做得一样,那就没有实打实的问题了。”
郑文治听了,眉头紧皱,又把局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