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玩宝大师-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还真是狮子大开口!
林丰草略略思忖,干脆利索地说道,“这样,王老板,我也不磨叽了。我能接受的最高价格,要是单赌那棵最粗的,五十万;要是最粗的和分叉的加上,一共六十万。至于那棵最细的,我实在是提不起兴趣。”
王大眼并不惊讶,可能之前也有买家这么砍过价儿,“两位,咱们下去聊吧,反正都看完了。”
王大眼这么说,林丰草和余耀也不好说别的,三人一起下了山。
一路上,王大眼没再提价格,却一直在分析。
他说,那棵最粗的黄花梨,他发现的时候,底子就是最好的,而且只是动过刀,绝对没有使用化肥等催熟手段,而且他分析树龄应该超过百年了,所以心材的粗度极有可能有惊喜,开出一百五十万以上的木料也不是不可能。
而那棵分叉的,他不说心材粗度,却说分叉处有可能出瘿木料,海黄油梨瘿木料的花纹,变幻莫测,美轮美奂,可遇不可求,市场上价格炒得极高,一块料子说不定就赚回来了······
“美轮美奂,是形容建筑艺术的,形容木料的天然花纹不合适。”林丰草实在不想听王大眼絮叨这个,迫不得已用这种方式把他的话给切断了。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可要是一个很懂瓜的,面对王婆喋喋不休地忽悠,确实很容易烦躁。
“嗯?我怎么看到电视上主持人也用在别的上啊?”王大眼一脸尴尬。
余耀笑了笑,打了句圆场,“王老板,我了解他,这已经是出到能接受的最高价了,不会再加了。”
王大眼笑了笑,“来了就是客,走,先到家里坐坐,中午再一起吃个便饭。”
“这就不用了,让王老板来接,就已经太麻烦了!”林丰草又开了口,“王老板,这确实是我能出的最高价位,你要是不能接受,也没法继续谈了。”
王大眼想了想,“这么着吧,我再考虑下。你俩也不用介意,买卖不成仁义在嘛,只是吃个便饭而已。”
第405章 墙外开花墙里香
王大眼言笑晏晏,礼貌周到,林丰草一时也没有立即拒绝。不过,他还是不想谈,他觉得王大眼可能会落一部分价儿,却不可能落到他出的那一口儿。
因为王大眼的开价实在是太高了。而且,王大眼掌握的是活树,暂时不卖并不会砸手里,留在那里继续生长,只会是越长越好,而且海黄的价格一般来说也只会继续走高。
此时,余耀给林丰草递了一个眼色,笑道,“现在时间还早,午饭吃不吃的两说,既然王老板说要考虑,又盛情相邀,坐下聊聊也无妨。只是来得匆忙,没准备什么礼物,空手进门,实在是不好意思。”
“小余先生真会说话!走走走,先到家里喝口茶聊会儿!”
林丰草听余耀这么说了,略略沉吟,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余耀大体能估摸王大眼想的是什么。这三棵树,报高价一直出不去,就算这次还不降价,王大眼也想进一步摸摸买家的心理。之前可能都没深谈,这次可能他恰好也比较闲,加上看出林丰草眼力挺高,值得交流。
而余耀的想法则是想留一条长线。
王大眼一共十几棵黄花梨,根据他们现场看的情况,除了这三棵,剩下的也有一部分主干比较粗了,估计十年八年之内成材差不多。另外,昌石这地方,是海黄油梨的著名产地之一,多认识个朋友,以后若是想收木料,毕竟会更方便。
就像王大眼说的,生意场上,买卖不成仁义在,多个朋友多条路。
林丰草不是不明白这一点,不过他多少有点儿书生意气,失望之余,有点儿躁了。余耀递了眼色之后,他也逐渐平复了一些。
三人到了王大眼的院里,王大眼的老婆迎了出来,年纪和王大眼差不多,长得朴实无华,见人很热情。
王大眼知道林丰草是鹭岛人,便介绍他老婆也是闽南人,早年间他曾经在闽南沿海一带闯荡过,赚了钱不说,还把人家姑娘给“拐”回来了。正是因为出去闯荡攒了笔钱,回来才承包了山头坡地。
老乡见老乡,这感觉就不一样了。林丰草和王大眼的老婆立即对上了闽南话,余耀是一句也听不懂。
海南的冬天,也没什么冬天的寒冷感觉,王大眼的老婆就在院里摆了小圆桌,端上了茶水,接着又是糖果、干果、水果,摆得桌上满满当当。
她不上桌,临了还对林丰草连说两句,都带着类似“驾崩”的词语。
“驾崩,就是吃饭的意思吧?”余耀不由问道。
“对。”林丰草笑道,“不过你这发音太别扭了。”
王大眼跟着说道,“林先生,我让你来家里,多少也冲着和我老婆是老乡哩。”
三人喝茶聊天,果然不出余耀所料,王大眼几句之后,和林丰草聊的,就是自己之前估计的那些。
林丰草也不遮掩,说了不少,不过,最后依然强调了之前的报价,就是自己的最高价。
王大眼露出苦笑,“林先生,我就是落,肯定也落不了那么多啊!”
不待林丰草应声,余耀接了口,“王老板,那你能落多少?”
王大眼沉吟一番,“粗的最低也得八十万,分叉的不能少于十五万。至于那棵最细的,既然你们不感兴趣,我也不多说了,实在不行,我就再养两年。”
余耀话锋一转,“王老板,剩下的,你说要留给儿孙。难道十年八年之后,有的成材了,你正当壮年,也留着不出手?”
“壮年?就你会说话!我都五十多了,十年八年之后,还倒腾什么?留给孩子处理吧。”王大眼看了看余耀,“不过,你以后要是需要木料,可以找我问问,除了自家的树,好歹是昌石本地人不是?”
“要的就是王老板这句话。”余耀笑道,“我算是个古玩商,王老板如果有这方面的生意,也可以找我。”
“古玩商?”王大眼稍稍一怔,“那你,懂不懂瓷器?”
余耀和林丰草一听,不由对视一眼。余耀笑道,“不懂瓷器,还做哪门子古玩生意哟!”
“我有一个大瓶子,是三十年前在闽南沿海一带得的,带回来一直放家里,起初只是觉得好看,也没太当回事儿。后来听说不少老瓷器很值钱,前些年吧,我就想出手了,但是问了不少人,却都不看好,出价儿也太低了!这两年我干脆也不出去找人问了。没想到,这卖树还碰上古玩商了!我看你挺对眼,你感不感兴趣?”
王大眼说得还挺细。
余耀一听,瓶子?还大?这也太提神了!而且三十年前得手的,那时候假货相对还是很少的!
“可以啊,要是方便,那就先看看吧!”
“你俩坐着,我去拿!”王大眼接着便起了身。
林丰草看了看王大眼的背影,对余耀低语道,“你真行啊,没想到墙外开花墙里香。”
余耀点了一支烟,“我只是想放个长线,海黄这种料子,说宝贝不为过。以后有需要,这也多个朋友。没想到,居然又上了这么一出好戏!”
“我肯定不好意思跟你抢。”林丰草笑笑,“不过,要是碰上喜欢的好东西,让我先拿着欣赏一阵儿可以吧?”
“说什么呢?这当然没问题。”
王大眼拿出来的,是一件青花螭龙双耳花卉锦鸡抱月瓶。
确实很大,足有半米高,满片的青花纹饰。
抱月瓶这种形制,最初是从西夏的马挂瓶来的,一般是小口直颈,肚子圆如满月,直颈两旁会有双耳,双耳在“满月”之上,有抱月之感,故此得名。
在元代和明代早期,抱月瓶基本都是青花器,清代乾隆时烧过不少粉彩的抱月瓶。
王大眼先把抱月瓶放到了地上,又把圆桌上两盘水果拿到了一边,再将抱月瓶摆到了桌上。
余耀和林丰草的眼神双双起了变化,余耀凑近看时,一时不由脱口而出,“怪不得没人看好!”
“啊?”王大眼听了,连忙问道,“看来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第406章 抱月瓶,三块钱
余耀其实是说漏嘴了。
因为这件抱月瓶,一眼看去,是一件元青花!
自从2005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拍出天价,不要说古玩行了,稍微有点儿见识的,又有几个不知道元青花的?虽说元青花也有三六九等,并不是都很值钱。
这一件抱月瓶,从形制到发色到胎骨,都是元青花的特征。
而且器型硕大,画片饱满。
这些年,大部分行里人,见到这样的元青花,第一感觉肯定不是震撼,而是怀疑。
剩下小部分人,要么是棒槌,要么是绝顶高手。
怀疑者先入为主,眼力又到不了那一步,只能越看越怀疑。就算怀着一丝看真的犹豫,也绝对不敢轻易拿下。
其实,只要在古玩行混久了,很多人都是有一定眼力的,一般的东西都过得去。但是,真正碰上尖儿货,这高低上下的档次立马就分出来了。
说起元青花和眼力问题,圈里流传着这么一档子事儿。某地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元青花玉壶春瓶,竟然是在古玩市场没卖出去的东西!
这件元青花是一个农民从沙地里刨出来的。这个农民自然不可能认识元青花,可这地方附近,考古出过老东西,于是他得空儿时便拿着这件元青花玉壶春瓶,到了省城的古玩市场,寻思着应该能换点儿钱。
结果,没有一个古玩店肯收,这些行里的老油子们,都觉得是高仿。
最后,有个店主不仅不收,还发坏,说这东西厉害了,一般人肯定不敢收,你得送到博物馆去!
这农民老实巴交的,看不出店主在拿他开涮,还真就送博物馆去了。
结果,博物馆组织专家鉴定之后,确定就是一件元青花玉壶春瓶!
博物馆奖励了这农民一笔钱,还正儿八经地发了证书。
这农民傻眼了,因为他贡献的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虽说奖励的钱和市场价差远了,但也算名利双收,连带金光闪闪的证书,对他来说还有点儿光宗耀祖的意思。
农民拿着钱和证书又到了使坏的店主那里,说啥也要给店主留下几百块钱,表示感谢。
这店主的心情咱不知道,据说是差点儿没背过气儿去。
“噢,我是说这器型和画片很少见,一般人肯定是先当成仿品或者民窑来看的。”余耀虽说算是说漏嘴了,但漏的只是情绪,所以解释起来也不困难。
其实,就算是他,要想彻底判定就是元青花,这么看几眼也是不行的。
王大眼叹了一口气,“我听说,官窑瓷器,底下有款才更好判定,这个没有,估计也是个原因。不是官窑的瓷器,好像都不太值钱。”
“这个比较复杂,一时半会儿很难说清楚。”余耀转而问道,“王老板,你能说说这东西怎么来的么?”
余耀问完这一句,便上手了,林丰草也凑近细看起来。
“我当时是在泉州,跟着人做海鲜买卖。有一天我在市场里看摊,有个人买了条大鱼,称完之后,差了三块钱。那年头儿三块钱也挺重要啊,猪肉才一块多一斤。”
余耀和林丰草面面相觑,“合着他用这瓶子抵了三块钱?”
“可不是嘛!”王大眼接着说道,“当时他手里拎着个大袋子,里面装着这瓶子。他说,这瓶子是他刚和一个打鱼的见面,从他手里买的,花了五块钱。说抵在我这儿,明天补上三块钱来换回瓶子。”
“打鱼的怎么会有这样的瓷器?”林丰草不由问道。
“他没说,我也不知道。要说打鱼捞上来的也不太可能,因为这东西它沉底啊,应该网不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