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玩宝大师-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谷家和谢家一直没有断了联系,织田家和谭家,应该是后来联手的。他们虽然实力也都有,但就算找到地方,也破不了门。他们很可能会盯着我们。回到我之前说的那枚仿钱、拾古会出现的时机上,或者,他们就是要给你一个信号,不要因为另外两方过于小心。”
“谢汉文现在拿到了那枚仿制的‘鬼眼穿心’······”
滕昆吾笑笑,“他们知道得不够多。鬼脸花钱能开启秘藏,肯定会利用上年份属性;真正的鬼脸花钱,是乾隆年间的;仿品,再惟妙惟肖,又有何用?”
说罢,滕昆吾摆摆手,“好了,说说你的重大进展吧,我跟着参谋一下。”
“老爷子您所料不错,这开启秘藏,其实是破解一个阵法,所以才能用上年份属性。六枚鬼脸花钱,呈现南斗六星之势······”余耀接着便详细介绍了一番此前的查访和推理的过程。
“原来是阵中阵啊。”滕昆吾吧嗒了两口烟,“萧掌眼好手段!根据之前我们得到的结果,萧掌眼只布置了外围的阵法,没有进入到秘藏入口;但现在来看,秘藏入口的阵法,肯定也是他设计的,只是由大掌眼和水字口何掌眼布置。”
“嗯,这个南斗六星的阵法很简单,但却极难破,除了六枚鬼脸花钱,还必须在夏季,必须在夜半子时。”余耀应道。
“你们分析得应该没错,匆忙之间想修建一处地方,不现实;应该就是利用了一处古墓之类的所在······”此时,滕昆吾忽而看了看时间,“这都下午了,聊起来就忘了点儿,先吃午饭吧!”
吃饭还是两个人,余耀确实也饿了,只不过之前有股劲儿顶着。可吃着吃着,他的思路还是又到了“三江并流”和“古墓”。
三江并流区域,是一片神奇的区域,山高水湍,峰林险阻,自古以来就不是人口密集的地方,自然性完好,生物丰富多样。这样的地方,他在脑中也找不出什么特别的历史印记。即便有古代王朝,似乎也很难将墓葬建在此处。
“吃饭的时候,就不要想费脑子的事儿了,对脑子对胃都不好。”滕昆吾看了看余耀,拿筷子轻敲碗沿。
余耀笑了笑,吃了两口菜,“哎?对了,老爷子,您说刚回来,这是干嘛去了?”
“和你说的还真有点儿关系。我去的,算是三江并流区域的附近。”滕昆吾应道。
“啊?”余耀一听,“那您还这么能沉得住气?”
“我说的是附近,是贵省的一个地方,距离滇藏交界,还有一定距离。”
“嗐!那您去那儿,是?”
“文光这小子非让我去,因为发现了一处金竹夜郎的遗址,有几件青铜器需要考证。”
余耀听后,也挺高兴,看来滕昆吾和贺文光已经彻底和好了,“夜郎国?有什么发现没有?”
夜郎国是个神秘而短暂的王朝,夏商时期属于百濮,大概成于战国时期,后来在汉代被灭,这是个不知名的小国,开始并不为中原所知。所谓“夜郎自大”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而金竹夜郎,是夜郎国最强盛的时期。遗憾的是,金竹夜郎的国王因为“自大”,挑衅大汉帝国,最后被灭了。
“只是普通的墓葬群,青铜器也很粗糙。我虽然能确定年份,但是价值不大,毕竟不是王侯墓葬。”滕昆吾应道,“不过,我听文光说,他们最近在西南一带考古,重点研究古代小国的青铜器。”
余耀一听,“原来您在这儿等着我呐!”
第711章 再仿“鬼眼穿心”
“只是凑巧了而已。”滕昆吾应道,“不过,我说这个线索,并不是阻止你先去得到那枚仿制的‘鬼眼穿心’。”
“我知道。”
“你知道?”
“秘藏很重要,但是大掌眼也很重要。秘藏只是东西,大掌眼是一个人,更是一种精神。”
滕昆吾听后,不由看向余耀,“但是,得到这枚鬼眼穿心,也未必能搞清楚大掌眼的过往。”
“但有一线希望,必当努力争取。”
“好小子!”滕昆吾伸手,“给我吧!”
余耀点头,从脖子上摘下了“鬼眼穿心”,“需要多久?”
“住一晚吧。”滕昆吾应道。
······
第二天上午,余耀看着两枚一模一样的“鬼眼穿心”,先拿起了一枚,重新穿绳,挂到了脖子上,而后拿起另一枚端详起来。
滕昆吾苦笑,“这么快?”
“分量略有差异。”余耀一边看一边说道。
“你选的时候,还不知道分量呢!”
“我是说现在的感受。我选的时候,靠的是感觉,这‘鬼眼穿心’与我而言,再高明的仿品也没用。”余耀实话实讲。
滕昆吾点头,“鬼脸花钱里面,添加了十几种金属,和寻常黄铜不同,而且历经岁月,去除的磨损分量,增加的包浆分量,都极为难以拿捏。”
“虽然我没见过谢汉文手里的那枚实物,但是我敢断定,这一枚,绝不在那一枚之下!”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能替换过来,不被发现就行。”
余耀沉吟,“东西有了,如何替换,还得从长计议。”
“这只是有备无患而已,用不用得上两说。不过,如果用不上,你得毁掉它。”
“我明白。”
余耀又想了想,拿起了手机,笑着对滕昆吾说道,“并行不悖,我现在也给贺所长打个电话吧!”
“也好。”滕昆吾点头。
余耀拨号,很快接通,不过贺文光那边比较嘈杂。
“贺所,哪儿呢?”
“机场呢!什么事儿?”贺文光向来比较直接。
“没什么,我来看看滕老爷子,听说你在贵省一带考古呢!”
“对,本以为有什么关于夜郎国的重大发现,结果都是小虾米!我正在贵省的阳贵机场呢!”
“怎么?这就要回了?”
“没呢,这不是因为最近很辛苦,领导批了个一周的带薪休假,想从阳贵飞去香格里拉玩么!”
“你们真行。那什么,不耽误你登机吧?”
“你是不耽误,有个队员耽误了,我也得在这里等着。”贺文光带出无奈的口气,“有个队员戴的挂坠,安检不过关,拿去检测了!”
“啊?什么东西?”
“就是个陨石挂坠。过不了安检,可能是因为有辐射。这是他的护身符,非得等着检测完再走。不过,我们也就再等十分钟,还没结果就得让他落单自己等了。说吧,你肯定有别的事儿!”
余耀笑了笑,和贺文光说话还是直接点儿好,“你们在西南一带考古,据你所知,三江并流的金沙江段附近,可能有什么像样的古墓么?”
“像样的古墓?”贺文光想了想,“我们要去的香格里拉,就是这区域之内啊!这地方汉代以前荒无人烟,从汉到南北朝,有党项部落居住,唐代以后的脉络相对明晰,没什么大型墓葬的史料。再者说了,就从地理环境考量,也不适合墓葬啊······”
“等等,你说南北朝时期,这地方有党项部落?”这一点,余耀还真不太清楚。而唐代以后的史料是相对容易查的。
“就是散居的部落,没有耕种,靠着打猎捕鱼,带点儿畜牧,也就比原始社会强点儿。所以史料上都没什么详细的东西。其实说是党项部落,也就是羌族的分支,被称为党项羌。但是他们是火葬啊,不可能有像样的墓葬。”
“噢。”余耀一时也没别的问了。
“你问这个干什么?”贺文光却反问。
“嗐,就是跟滕老爷子聊起来,突发奇想,你知道,我也是学考古的,所以问问。”余耀推到滕昆吾身上了。滕昆吾在一旁白了他一眼。
没想到,贺文光却很认真地接口道,“行,我要是有什么新发现,会告诉你的。”
挂了电话,余耀又和滕昆吾聊了几句,便提出要告辞了。这“鬼眼穿心”的事儿,还得好好合计合计。
临走前,滕昆吾说,这两件事儿,他也会积极行动,随时联系余耀。
滕昆吾再仿一枚“鬼眼穿心”,这是多出了一个方案备选。
这事儿,余耀回到江州之后,很快就告诉了其他传人。
不过,多出一个方案备选,依然很难办。
谢汉文有可能是把自己手里那枚当成真的了,能不能拿出来示人都不好说,更何况替换的机会。
两件事情都有点儿僵。
这天上午,余耀很早就吃了早饭,来到了格古斋,泡了一壶茶,一边盘着当时从燕京弄来的小核桃串儿,一边不由自主又陷入了深思。
沉思之中,门开了。
余耀惊觉抬头,却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来客,“鬼叔?”
鬼叔笑道,“路过宝地,讨口茶喝,不介意吧?”
看他的样子,神采奕奕,显然是休息得很充分,应该是昨晚之前就到了。
“请坐,正好泡好了。”来的都是客,虽然余耀还不知道他为何而来。
两人喝茶,说了些客套话。鬼叔始终不进正题,余耀终于忍不住问道,“鬼叔来找我,有何指教啊?”
“我说了,路过。”
“那你来江州,有何贵干啊?”
鬼叔:“散散心。”
余耀:“······”
鬼叔又笑了,摸出一支烟,“谢治豪最近挺忙。”
“哦?”
“他要搞一个回流瓷器展。”
余耀一听,顿时明白了,造假集团的那批高仿瓷器,没上嘉尔德春拍,原来是想这么办!出去“留学”一圈,带着手续和火漆回来,摇身一变,就成了回流重器。
这点余耀是明白了,但是还有不明白的,不由问向鬼叔,“为什么?”
余耀问得简洁,完整的问法儿应该是:为什么要告诉我?你跟他才是一伙儿的啊。但是余耀相信,不用问那么啰嗦。
第712章 做好你该做的事情
余耀觉得不用这么啰嗦,但是鬼叔却很啰嗦,“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告诉我?”
“这不是闲聊么?”鬼叔深吸一口烟,“这事儿,我就是不告诉你,到时候办展览,消息一样也会公开的。”
“话不能这么说。首先,有个时间早晚问题,因为现在毕竟还没发布消息。其次,你好像知道,我最近想了解谢家的事儿。”
“你这么敏感,女朋友知道么?”鬼叔忽然哈哈大笑。
“老不正经!”鬼眼被拐带,也不由笑起来。
“谢汉文会致开幕词,唐先生也会去。”鬼叔忽而又冒出一句。
“哪个唐先生?”
“你说哪个唐先生?”
余耀顿了顿,“鬼叔,我有点儿看不明白你了。”
“有些事儿,你不需要明白。”鬼叔淡然说道,转而却又拍了拍身边的提包,“好了,可以帮我看件东西了。”
余耀一听,“好,这样我心里还踏实点儿。”
“那不让你看了。”鬼叔一本正经。
“拿出来吧,都带来了。”余耀也一本正经。
鬼叔起身,去到门口,把格古斋的门先给反锁了,而后才回到八仙桌边,从提包里拿出一个锦盒。锦盒不大,打开,是一件白瓷净瓶,净瓶高约十五厘米,造型简约,但是弧线非常优美,上面还带着刻花纹饰。
“北宋定窑。”余耀瞥了一眼便道。
“你还没看底呢!”鬼叔轻轻将净瓶放到了八仙桌上。
余耀稳稳拿起,翻底。底部露胎,还有正烧留下的痕迹,这是北宋早期的定窑精品。
定窑在北宋中期之后,就不再正烧了,而是改为覆烧。所谓正烧,是口在上,底在下;而覆烧,则是口在下,底在上。覆烧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够保持底部满釉;但是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口部会有一圈没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