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富家子-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原本想着只要招抚了汪直就能轻易找到海盗和倭寇的巢穴,然后再操练水师逐一清剿便成,现在看来,这想法有点过于天真了,因为这些海盗和倭寇就是一盘散沙,基本没有什么固定的巢穴。
当然,要说他们一个巢穴都没有也不尽然,东瀛平户藩可以说是海盗和倭寇的老巢。
但是,这会儿要想拿下平户藩也是不现实的,东瀛这会儿虽然分成了大大小小六十多个国家,一旦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还是比较团结的,像元朝那么强大,不知道覆海进攻了东瀛多少次都没将其拿下就是明证。
东瀛这些小国要是联合起来实力也是比较恐怖的,像大明万历年间,东瀛关白丰臣秀吉就曾集结东瀛诸国人马,组织三十余万大军进攻朝鲜,妄图以朝鲜为跳板入侵大明,大明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打跑的,而这个时候的大明比万历中兴之后的大明还差得远呢,轻易去跟东瀛开战,获胜的希望微乎其微。
综合这些情况,他只能选择徐徐图之,先稳固海防,确保东南沿海不受海盗和倭寇的侵袭,然后再制造战船,去海上慢慢围捕,将海盗和倭寇清剿干净。
原本这只是他忽悠嘉靖的拖延之计,没想到这会儿他却不得不选择这个旷日持久的战略,还好他当初没在嘉靖跟前吹牛皮,定下期限,要不然真没法收场了。
这个策略实施起来倒不是很难,就是耗费的时间比较长而已,当然,耗费的时间长就代表耗费的粮饷多,几万大军一年的消耗可不是个小数目,一般人来当这个总督还真没法调集这么多大军来保证沿海的安全。
这会儿他已经在南直隶集结了五万屯卫,如果再加上卢镗和刘显手下的人马,加起来足有六万之巨,那么,海盗和倭寇数量加起来到底有多少呢,他竟然要集结这么多人马去应对。
如果光从数量上来说,海盗和倭寇是相当恐怖的,光是汪直手下就有将近万余人马,而跟汪直差不多的海商或者海盗头子就有徐惟学、叶宗满、谢和、方廷助等,还有比较有名的海盗卢七、沈九、陈思盼、李光头等,光是这些人手下加起来就不下六万,还有其他海盗和倭寇,加起来数量最少有十余万。
不过,要论战斗力,这些海盗和倭寇大多也就与普通屯卫相当而已,精壮的屯卫只要好好操练一番,不说以一敌十,以一敌三甚至是以一敌五都没有问题。
所以,这会儿最紧要的问题就是操练,结合武器和阵法对集结起来的屯卫进行操练,然后赶紧将他们分散到沿海各地,保境安民。
那么,操练的屯卫或者说新兵该怎么着手呢?
这点,读过一点兵法的人都知道,操练新兵,首要编伍。
这个编伍包括军中各级将领的任免,也包括军队基层结构,一般常规的编伍方法都是五人一伍,为最基层的结构,编伍之名也因此而来。
不过,这次杨聪并没有按传统的方法,将五人一伍作为最基层的结构,他选择的是十二人一队,作为最基层的结构,至于原因,很简单,因为戚家军的鸳鸯阵就是这么编伍的。
鸳鸯阵就是对付以短兵器为主的海盗和倭寇的最佳阵法,这点已经经过了历史的证明,他自然选择套用这最为适用的阵法。
这会儿戚继光虽然还未成年,鸳鸯阵的真正创始人唐顺之却已经跟随他多年了,杨聪干脆以探讨为名,将自己了解的鸳鸯阵结构跟唐顺之详细描述了一番,唐顺之果然一点就透,很快就掌握了鸳鸯阵的精妙之处。
第九十六章 时不我待
金陵城,正阳门外,羽林右卫以南有一块方圆数十里的荒地,这里原本叫大校场,大明初期定都南京之时,京营屯卫,天子亲军足有五十余万,其中大部分就是驻扎在这大校场附近。
不过,自从大明迁都北直隶之后,这里驻扎的大军急剧减少,永乐朝短短二十余年时间,这里驻扎的四十余万大军几乎被迁徙一空,就剩羽林左卫,羽林右卫,留守左卫,留守右卫等几个卫所。
至嘉靖朝,历经百余年变迁的大校场早已不复当初的盛况,原本密集如林的营房早已坍塌大半,剩下的,差不多都已经破败不堪,只有零星一些匠户、商贩、乐户等底层百姓住在里面,荒芜的就如同鬼域一般。
不过,自从杨聪上任浙直总督之后便将此处定为屯兵和操练之所,五万屯卫精锐陆续赶来,原本破败不堪的营房被翻修一新,原本坑坑洼洼的校场也被填埋的平平整整,久违的号令之声又出现了,这里再一次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这天一早,卯时方至,天色才刚蒙蒙亮,杨聪便带着一众文臣武将出现在了校场北侧的点将台上。
这点将台原本就只剩下一个方形的土包了,不过,此时上面已经搭起了硕大的凉棚,桌椅板凳更是一应俱全,容纳上百人都没问题。
此时整个大营已然号令阵阵,一队队明军屯卫从营房中涌出来,飞快的踏上校场,排成一个又一个整齐的阵列,从点将台往下看去,密密麻麻全是人影,着实壮观无比。
杨聪站在点将台前端默默注视着下方,一脸严肃,心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总督大人亲自督练,下面的屯卫自然不敢怠慢,各级军官都跟打了鸡血一般,卖命的吆喝起来,所有屯卫也全神贯注,认真配合着,一时之间整个大校场到处都是嚎叫声,到处都是飞扬的尘土,就仿佛激烈的战场一般。
只可惜,这些屯卫操练时间还不是很长,阵型配合难免有点生疏,看上去还是有点乱。
杨聪默默的站那里看了一阵,这才转身进入凉亭,来到凉亭中的大书桌前。
这时候硕大的书桌上已经摆满了各种简略的阵图,汤克宽、戚景通等将领和唐顺之、赵时春等文臣都围在那里,探讨着鸳鸯阵变化之道和操练之法,众人一见他过来,连忙收声肃立,恭敬的站在那里。
这年头规矩还是很严的,尤其是军旅之中,主帅或者主将的威严更是不容冒犯,哪怕私下关系再好,这场合也要注意尊卑。
杨聪微微点了点头,缓缓走到帅椅上坐下来,这才抬手道:“大家都就位吧。”
众人闻言,连忙分文武左右错开,在帅位两侧整齐的排成两排。
杨聪缓缓扫视了一圈,随即问主将汤克宽道:“长胜,鸳鸯阵操练的如何了。”
汤克宽闻言,尴尬的拱手道:“大人,这操练时日尚短,还未出什么成效,这会儿基本阵型站位倒是操练的差不多了,但阵型变换和相互之间的配合还生疏的很。”
杨聪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对左边的王宣道:“王老,五万大军的武器装备的如何了?”
王宣连忙拱手道:“回大人,长枪、镗钯、腰刀、盾牌、狼筅、轰天雷皆已装备齐整,新式军刀、火枪和虎蹲炮还需赶制。“
这个可以理解,毕竟枪头、腰刀、盾牌什么的南直隶这边原本就有不少存货,轰天雷在对阵倭寇的时候用量本就不多,他们这次带过来的基本上就够用了,镗钯、狼筅什么的打造起来也不是很难,至于新式军刀、火枪和虎蹲炮打造起来就有点费时间了。
杨聪沉吟了一下,随即又追问道:“还需多长时间才能将五万大军装备齐整?”
王宣估算了一下,随即拱手道:“大概还需要两个月左右。”
两个月,怕是等不了了,杨聪暗暗叹了口气,随即朗声道:“我们等不了这么长时间了,准备起拔吧。”
啊!
众人闻言,无不大吃一惊。
要知道,南直隶的屯卫荒废已久,大多都已经变成纯种地的农民了,这些集结起来的屯卫说是精锐其实也就是身体强壮一点而已,五万屯卫集结在一起总共才操练了一个多月,这就起拔,太仓促了吧?
胡宗宪忍不住劝解道:“大人,此时五万大军装备尚未齐整,操练时日也不够,贸贸然派上战场,恐怕会损失惨重啊!”
唐顺之也跟着附和道:“是啊,大人,现在火枪和虎蹲炮数量严重不足,远程攻击方面这些屯卫甚至都比不上那些海盗和倭寇,贸然与之接战,恐怕会出问题啊。”
杨聪无奈的道:“这些本官都知道,但时不我待啊,海盗和倭寇正在沿海肆虐,每天都有平民百姓伤亡,朝中早就有人弹劾本官不作为了,我们再不出击,皇上恐怕都要因此震怒了。”
这些大家心里其实都清楚,上次杨聪让严嵩吃了个瘪,差点就将其整倒了,严嵩自然想尽办法拼命报复。
东南这边的军事严嵩是不敢打主意了,但是,人家能在京城和各地方打主意啊。
他只要发动手下的地方官员夸大其词,使劲报急,又命言官不停弹劾,嘉靖迟早会有一天忍不住要发飙的。
大明朝堂这种恶习由来已久,众人也无法改变,只能闭嘴了。
杨聪缓缓的扫视了一圈,随即果断道:“本官已经上奏朝廷,请封了各镇总兵,大家都准备一下,三日之后,大军起拔!”
众人闻言,连忙拱手齐声道:“是,大人。”
杨聪紧接着便郑重的道:“长胜,你率一万人马去浙江,接替卢镗,出任浙江总兵,镇守浙江沿海。”
汤克宽闻言,连忙拱手道:“末将遵命。”
杨聪又严肃的道:“世显,你率一千神机营精锐和一万屯卫镇守南直隶,任苏州总兵。”
戚景通闻言,连忙拱手道:“末将遵命。”
杨聪紧接着又下令道:“义修,景仁,王老,你们分率一万人马去广东、山东和福建,将人马分别交给卢镗、刘显和俞大猷之后便赶往福州集合。”
唐顺之、赵时春和王宣都是文臣,原本他们是不用直接领兵的,但这会儿领兵将领卢镗、刘显和俞大猷都不在,杨聪手下又没有其他信得过的将领了,只能派他们跑一趟了。
第九十七章 通风报信
这会儿并没有什么交通工具,一般大军转移的时候基本只能靠走,杨聪在宣府镇的时候还造了好几千辆战车用来代步,但东南各省就没这个便利了,因为他没这时间造战车,而且战车对步卒为主的倭寇也没有太大的优势,造了根本就不合算。
原本大明水师强大的时候沿海地区行军还可以靠战船运送,帆船虽然慢点,一天行进两三百里还是没有问题的,可惜,大明老是自断手脚,实施海禁,水师战船数量是越来越少,五万大军去沿海各省驻防还是只能走陆路。
要说这个走陆路,山东和浙江两地还好一点,因为这两地本就和南直隶交界,行军距离最多也就四五百里,走快点,不出十天便能抵达,福建和广东这两地就麻烦了,这两地距离南直隶都在千里以上,大军走过去最少也得个把月。
话说杨聪为什么不在当地召集屯卫,反而从舍近求远,从南直隶召集屯卫呢,这样岂不自找麻烦?
这个他当然有自己的考量,他十分清楚,地方上的屯卫跟海商豪门甚至是海盗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从地方上征召屯卫,想要将海盗和倭寇清剿干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不说别的,通风报信这点就没办法预防,要人家时时刻刻都知道大军的行踪,这海盗和倭寇还怎么清剿。
这或许也是海盗和倭寇最后要靠戚家军来剿灭的原因之一,因为戚家军征召的压根就不是屯卫,而是义务附近的矿工,他们跟海盗和倭寇基本上没什么交集,这样就不存在通风报信的问题了。
杨聪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舍近求远,专门从南直隶召集屯卫,这样一来,哪怕路上多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