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朝富家子-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朝前中期的税收税收以田赋为主,按田地的多少为标准,进行实物缴纳,夏秋两季各收一次。
 徭役方面,只要是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丁,都要负责里甲、均徭、杂泛三种徭役。
 至于盐税、茶税等杂税就不说了,那些都有专门的衙门负责征收,跟田赋和徭役其实是分开算的。
 明朝的税赋其实并不重,比如说田赋,标准是二十税一,也就是说你种二十亩地只要拿一亩地的收益来交田赋便可以了,其他徭役什么的那都是不需要钱的,你出劳力便成。
 那么张居正为什么要改变这一切,推行“一条鞭法”呢?
 难道,他想与民争利,剥削老百姓!
 不,恰恰相反,他是想与官争利,减轻老百姓负担,同时增加朝廷的收入。
 为什么这么说呢?
 很简单,因为经过将近两百年的发展,大明很多东西都已经变质了,统治阶层为了自身的利益,都在拼命利用这种税赋制度压榨老百姓,为自己谋利。
 比如说田赋,二十税一的确不多,但是,交的全都是老百姓,地主豪绅和官宦世家等统治阶层基本上是不用交的,因为他们可以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免税,而这回儿大明有大半的土地都被统治阶层给兼并了,这些土地都不交税的话,大明税赋等于就少了一大半。
 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中就有专门针对这一现象的办法,因为“一条鞭法”推行的基础就是清丈土地。
 光是这一点,地主豪绅和官宦世家等统治阶层便受不了,他们手里的地基本上都是不用交税的啊,他们都变着法儿让自己的土地消失在大明的税赋系统中了,你这突然来个清丈土地,不是让他们以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吗!
 又比如说徭役,可别小看这徭役,里面的猫腻多着呢,涉及到的利益更是不胜枚举。
 最简单的,老百姓手里大半的土地都被地主豪绅和官宦世家等统治阶层给兼并了,这些人总不可能自己去种地吧,他们是不是还得请人种地才能产出粮食来?
 这请人又分很多种,普遍认为,他们请的大部分都是佃农,也就是租了他们的地,产出粮食之后交出大半给他们的那种。
 其实不然,有很多地主豪绅和官宦世家慢慢都不请佃农了,因为太费粮食了。
 佃农就算要求再低那也得养活一家人,而一家佃农最多也就能种百余亩地,一家人一年吃都要吃掉十多亩地的粮食,那可都是钱啊!
 那么,怎么把这钱省下来呢?
 很简单,利用徭役强迫老百姓给自己种地啊,服徭役那可是免费的,甚至连饭都要自带!
 这徭役又分里甲、均徭、杂泛三种,其中里甲的徭役基本上都掌控在地主豪绅和官宦世家手里,均徭和杂泛虽然都掌握在官府手里,那也没多大关系,只要塞点钱,还不是能让老百姓乖乖给他们种地。
 这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
 老百姓手里的地原本就不多,但是,他们一年到头却没多少时间打理自家的田地,因为他们得服各种各样的杂役,真正到了耕种的季节他们基本上都要把地主豪绅和官宦世家的地全种完了才能来种自家的地。
 这样一来,累个半死不说还把自家的地给耽误了,老百姓可谓苦不堪言。
 不说别的,就光说这一点。
 老百姓肯定是极其赞同的,因为劳力本就不值钱,一年的正规劳役算下来比田赋低多了,他们交的钱最多也就值个十来天的口粮而已,要知道,他们给地主豪绅和官宦世家干活,动不动就是一个月甚至几个月,而且粮食还得自备,完全吃自己的,这交几天的口粮钱就把一年的劳役全免了,他们当然不会反对。
 地主豪绅和官宦世家就不一样了,尼玛,用钱冲抵徭役,收来的钱还得全部上缴朝廷,谁给他们来免费干活?
 张居正,你这不是跟我们抢钱吗!
第一四四章 三思而后行
 杨聪手拿张居正撰写的新政概要思索了很久,这才悠然叹息一声,放下手中卷轴。
 不可否认,张居正的确是个天才,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畏风险,不怕得罪人,只要认准了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便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可以说他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
 但是,正是因为他独断专行,完全不顾及他人想法,得罪了太多的人,从而为他的子孙后代埋下了祸根,而且,他的改革也不能说是成功的,因为他死之后,新政便被人推翻了。
 看样子,这个弟子,还需好好教导一番啊。
 杨聪叹息了一声,这才悠悠的问道:“太岳,你可曾想过,这样做,可是会得罪人的,很多很多的人都不希望你这样做,你知道吗?”
 张居正大义凛然道:“恩师,学生当然明白,正是因为这些人枉顾国家利益,枉顾百姓死活,一味谋取私利,大明才会日渐衰落,得罪他们又如何,只要大明能走向中兴,只要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哪怕把满朝文武全得罪光,学生都不在乎。”
 你小子也知道会把满朝文武得罪光啊?
 杨聪摇头苦笑道:“这不是你在不在乎的问题,你推行新政并不是为了得罪人,而是为了让大明走向中兴,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点,你要明白。”
 张居正有些不解道:“恩师,推行新政就会得罪人啊,难道那些贪得无厌之徒还能赞同新政,乖乖放弃手中的利益不成?”
 杨聪摇了摇头,耐心的教导道:“你这有点过于偏激了,知道吗,这会儿并不是严嵩当权,满朝文武并非全是贪官污吏又或者贪得无厌之徒,朝臣里面,清流还是有的,而且还有不少,你首先必须争取这些清流的支持,你知道吗。如果你不争取,他们就会被那些贪官污吏又或者贪得无厌之徒争取过去,跟你作对。毕竟,谁都有同窗、同科又或者亲友,有时候,碍于亲情又或者友情的羁绊,清流也会站在贪官污吏那边,你知道吗?你想要推行新政,就必须事先把这些清流全争取过来,避免他们因为其他因素而站到你的对立面去。”
 这个问题,张居正当然考虑过,不过,他考虑的同样有些偏激,他认为所有朝臣几乎都会碍于亲情又或者友情站到他的对立面去,毕竟,他这是要跟地主豪绅和官宦世家抢钱,而满朝文武跟地主豪绅和官宦世家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很多人本来就是官宦世家出身,他们就算是再清廉,家人和朋友也要生活不是,人家会为了帮你推行新政而枉顾亲友吗?
 他认为,这种人,很少。
 而且,真正为国为民的人他不用去争取也会站他这边,所以,他基本就没想过要去争取所有清流的支持。
 恩师,你知道吗,你的想法也有点过于异想天开了。
 当然,他是不可能这么说杨聪的,他只是无奈的叹息道:“恩师,学生并不是不想去争取朝中清流的支持,问题,争取他们的支持实在是太难了,您也知道谁都有同窗、同科又或者亲友,他们怎么可能不管同窗和同科,抛弃亲友来支持学生呢?”
 杨聪摇了摇头,微微笑道:“怎么不可能呢?像为师不就无条件的支持你吗?为师能支持你,你那些师兄弟是不是也会支持你?还有,为师还能影响张大人、徐大人、毛大人等等等等。总之,只要为师肯出面,绝对能帮你拉过来一大帮支持者,这点,你不怀疑吧?”
 这点,张居正当然不怀疑,恩师杨聪在朝中的影响力有多大他当然清楚,如果恩师能全力相助,朝中清流大半都会站他这边。
 恩师对自己实在是太好了,一般来说都是恩师有事弟子服其劳,他这却反过边了,自己有事还要恩师来费心费力。
 想到这里,他不由感动道:“多谢恩师,学生哪怕就是浑身碎骨也无法报恩师之万一啊!“
 这都什么话啊,我压根就不是这个意思好不。
 杨聪闻言,不由苦笑道:“行了,太岳,要成大事脑子里就不能成天想些这什么私人情感,你知道吗?为师之所以支持你并不是因为你是为师的学生,而是因为你做的事情于国于民都有好处,这点,你要分清楚。你想想,如果你想祸国殃民,为师会支持你吗?”
 这个当然是不可能的,张居正连忙辩解道:“恩师,祸国殃民的事学生决计不会去做的。”
 杨聪微微笑了笑,继续教导道:“为师只是举了个例子,用以证明朝中为国为民的贤臣还是有的,比如张大人,毛大人他们,只要你能获得他们的全力支持,凭他们的影响力,你的支持者是不是又能多一大批?”
 张居正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才拱手道:“弟子明白了,多谢恩师教导。”
 这才哪儿跟哪儿呢,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杨聪紧接着又问道:“新政怎么推行,你考虑过吗?”
 张居正连忙点头道:“这个弟子当然考虑过,要想推行新政首先得皇上点头,只要皇上恩准了,颁下圣旨,谁人敢不从?”
 你小子,这也叫考虑过了吗?
 说句不好听的,人家永庆就是你师弟,再加上你这新政能增加朝廷税赋,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人家能不同意吗?
 杨聪再次摇头苦笑道:“太岳,你想的有点过于简单了,有时候,有些事,光是皇上同意了也没用,得下面人真正用心去做才行。比如你这新政,人家不抗旨也不遵照执行,给你来个阳奉阴违,如之奈何?”
 这个?
 张居正也没考虑过!
 人家敢阳奉阴违吗?
 还别说,敢于阳奉阴违的人多了去了,他自己都敢,如果他认为这事情不合适,他也会阳奉阴违,消极应对!
 想到这里,他颇有些尴尬道:“恩师,这个弟子还真没想过,要怎么才能防止人家阳奉阴违呢,还请恩师教导。”
 杨聪闻言,不由再次摇头道:“你啊,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你知道吗?像你这样什么都没想好便匆匆上阵,能把新政推行下去吗?就算你凭借皇上的恩宠硬把新政推行下去,新政又能持续多久呢?万一,你不幸去世了,为师也不在了,这新政还会有人遵照执行吗?”
第一四五章 变法有危险
 历朝历代,欲推行新政者结局都很惨,因为推行新政都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人家可是掌权者,你去动他们的利益,他们能轻饶了你吗?
 比如商鞅,他厉行变法,使得秦国从一个边陲之地的弱国一举成为七雄中的最强者,最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而他的结局却是车裂而死!
 他这还算好的了,因为他变法成功了。
 很多推行新政者,人没了事小,其推行的新政也被人给废了。
 比如,汉时的王莽,他虽然有篡位之举,但是,不得不承认,他推行的新政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只可惜,他最后被地主阶层反扑,落了个国破人亡的下场,他推行的新政也随之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又比如,宋时的王安石,他推行新政,一改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使得北宋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国富兵强,收复失地两千余里,可惜,保守派得势之后,新法皆废,他最终也郁郁而死。
 再比如历史上的张居正,他推行新政,使得大明一度出现中兴之势,在他的治理下的大明也经历了最为富有的十年,可惜,他累死之后,新政被废不说,他的家人也被守旧势力报复,没一个落得好下场。
 还有后面历史上的戊戌变法,七君子的结局那叫一个惨啊!
 所以说,变法有危险,推行新政需谨慎,仅凭着一腔热血是不行的。
 杨聪一通教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