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的美颜手机-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吧,希望一切顺利。”
 遁光一起,两人直奔镇魔寺而去。
 李悠已经考虑过了佛门众人的态度,但真见到,还是发现,自己小看了枯荣寺在佛门的影响力。
 镇魔寺门前,一道道灼热的目光中,是最纯粹的恨意。
 哪怕佛祖亲口免除了剑六佛逆,李悠佛敌的身份,并要收剑六为徒。但在绝大部分佛门弟子心目中,这是耻辱。他们不知道佛祖怕什么,不知道佛祖计划着什么,他们只知道这两人逼死了枯叶和荣生,差一点断绝了枯荣寺的传承。尤其剑六曾经还是尊者,是佛门最有前途,最核心的人员,这样的人背叛更不能被原谅。
 就像孟师之前说的,圣门高层普遍保守,早就引起青年一代很大的不满。所以才会有那些青年人组织起来的地下组织,虽然都是被高层监控的。但是青年人和高层的代沟,那种不满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哪怕是佛门,宗教形态最盛,个人崇拜最高涨的圣门,也并不是所有年轻人都对佛祖言听计从。
 这不,挑事的就出现了。
 一个肤黑似碳,脸上道道疤痕,像山匪更胜和尚的大汉越众而出,死死的盯着剑六。
 “阿弥陀佛,吾乃苦厄寺谨惠,小尊者谨惠。就是你抢了我尊者的名号,竟然还敢判师背教。竟然还敢花言巧语迷惑佛祖,今日就由我来纠正错误,绝不会让你见到佛祖的。”
 剑六冷冷的看了一眼谨惠,不屑的一笑。
 “抢了你尊者称号?无知,且不论这破称号我就不稀罕。你够资格么?阿难身边那个谨言也是你们苦厄寺的吧?你连他都不如,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吠鸣。”
 “大胆!狂言妄语。你懂个屁,谨言那种废物,怎么有资格和我相提并论。一个丧家之犬,不过是投靠了新主人罢了。”
 剑六摇了摇头,懒得废话了。李悠说的对,嘴炮这玩意儿,对聪明人有用,对废物,起不到一点作用。他们根深蒂固的否认一切不认同,不思考,听不进一切否定,纯属对牛弹琴。
 对方显然也不想废话,似乎很迫切,直接就动了手。
 李悠神识一扫,就袖手旁观了。剑六出手,无论后果多严重都是佛门内部问题。但他出手,很容易被某些人上纲上线。只是淡淡的嘱咐了一句。
 “六儿啊,大日子临近,莫要见了血光,不吉利。”
 李悠的本意是别出了人命,剑六毕竟要拜师佛祖,也算佛门一员。闹的太僵,虽说不在乎吧,但毕竟是麻烦。
 可惜,剑六虽然听李悠的话,但对她来说,不见血光的意思可就有点偏了。生死大道操控生死,对她来说杀人不见血不要太简单。尤其面对一个灵魂修为有着差距的对手。
 剑六顿悟过一次,虽然有别于一般佛门高手的顿悟,没达到立地成佛的际遇。但也非一无所获。
 顿悟,说白了就是原本的三观无力应对心结,需要借助全新的三观,突破心结,改变自我。剑六不喜佛门传承,就连李悠教的儒门传承其实也不喜欢,她的心一直是那颗剑奴的心,李悠的剑奴。
 她能顺利突破心结,重塑三观,固然是李悠插科打诨,不讲道理的激起了她的求生欲。也是她终于想通了,找到了自己的道。
 剑六的资质原本来说,只是一般。毕竟只是剑奴,在剑宗那样的小门小宗都算不得惊艳。之所以被枯叶相中,根源还是李悠那部《生死两界剑典》太过恐怖与完善。但是融合了转轮,共享了这个人造佛陀的认知,剑六就已经算得上脱胎换骨,两世为人了。
 更重要的是,她掌握的传承之多,之高深,就连很多圣门子弟都比不了。李悠对心上人的开挂,可谓丧心病狂,但凡觉得有用的,可都没瞒着剑六。
 而剑六的问题却是掌握的大道太多太大,她的心却太小。无论佛门传承,李悠的心学,都是心怀天下的人道至理。而她主学的生死大道更是生命本源,后天大道的极致。问题是大道无垠,人力有穷尽。李悠作为一个穿越者,他的傲,他下意识的承担起人族的责任,他对自身血脉带来的义务,都是甘之若饴的。他能走人道,是他心甘情愿的。
 但是剑六心没那么大,什么人道,什么生死,她这一生只活两个字,李悠。
 她之前的心结是什么,还不就是无论她还是李悠,走得太快了,拥有的世界太大了,大到超出了她能承担的极限。她为什么会被困在初见李悠到决死一夜那段记忆的轮回,还不就是对剑六来说,只有那段记忆她是纯纯粹粹的剑奴,是纯粹的只为李悠而活。
 至于后来李悠把她以人相待,以家人的身份相处,就已经超出了剑六承受的极限了。但问题是,她还不能怪李悠对她好,她也渴望着李悠对她的这种特殊的感情。这才是矛盾的核心。
 心结,就是矛盾,就是冲突。剑六一方面渴望着李悠对她的感情,一方面却又抗拒着,无措着,拒绝着,这又怎么会不出问题。
 但是按照她掌握的三种传承,怎么处理这个矛盾?
 佛门讲放下,讲脱离苦海,讲禁锢欲望,也就是说放下和李悠的感情,放下那份渴望。这剑六当然不干了。
 儒门讲什么?控制欲望,以规矩把欲望限制在合理的范畴内。但问题是剑六要是能控制,要是有能力控制,又怎么会出问题。她的问题恰恰就是缺乏掌控这些情感需要的认知与能力。
 至于生死之道,更是不适合用来处理感情问题。
 所以剑六能怎么办?没有合适的道,就自己趟出一条来。
 剑六的道就叫李悠,既不是先天之道,也非后天之道,也许算是人道,一人之道。
 无论是什么道吧,这场顿悟对剑六来说,都是理清了思绪,破开了迷雾,坚定了内心。带来的结果,就是这段时间灵魂的飞速强壮,几乎不亚于李悠。这就是佛门顿悟的恐怖效果,哪怕剑六的顿悟有点不寻常。
 佛祖要收剑六为徒,除了加强和李悠这位人皇的牵绊以外,又何尝不是不愿这样一位出身佛门的,潜力无限的高手,离开了佛门。
 哪怕以圣门的家大业大,任何一位佛陀的力量都是珍贵无比的。以佛祖的身份,亲口说出李悠欠他人情,这就已经很跌份了,绝不是圣门大佬的行事风格。但他没得选,他必须确保剑六不离开,地藏不被李悠杀掉。但又不能出手进一步恶化关系,那也就只能用最跌份的手段,换人情了。
 以剑六现在的实力,别说什么不是尊者的小尊者了,正经尊者都不行。不是佛陀菩萨级别的高手,根本没有和她对战的资格。
 当李悠发现不对,想要阻止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剑六出手很简单,也印证了她对《生死两界剑典》有了新的突破,直接在阳世召唤出了六道轮回的虚影。在场的这些和尚根本没有一丝抵抗的能力,灵魂就被抽取,投入了冥土。甚至肉身还保持着栩栩如生的表情,和不绝的生机。
 那个六道轮回的虚影,连李悠都头皮发麻,灵魂蠢蠢欲动。这不光是剑六自己的力量,更是已经掌握了部分冥土的权柄,天人合一,以己为引,调动天地大道的招式。近乎妖族的神通。
 麻烦了,这该如何收场?
 “你,你怎么敢。。。开杀戒!”
 内院冲出一个惶恐的身影,哆哆嗦嗦的指着剑六,气的语不成句。
 李悠看着来人,不爽的一撇嘴。就知道背后有人,打完狗主人就该出来了。只是紫阳被叶风动搞成了青源梦境,繁星解散成了儒门理学一脉。这佛门的曙光怎么这么不上档次?
第八十一章 信口开河
 年轻人,大多时候都意味着朝气,拼劲,但同时也意味着冲动,叛逆,挑衅权威。
 孟师说到三圣门内部青年弟子们的那些隐秘组织,李悠很能理解。既能理解这些组织本身的特性,也能理解为什么圣门高层要一面纵容,一面暗中管控。有组织并不是坏事,少年们总是要范范混,出点错的,师长们需要做的并不是禁止他们出错,而是把犯的错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畴之内。让这些少年既能成长,又不至于因为无法承受的错误,而被毁了一生。
 从那个谨惠和门口一众和尚的挑衅,李悠就猜到了,这是佛门曙光的手笔。个人的义愤填膺和有组织有预谋的挑衅,有着本质的区别,以李悠现在的阅历,分辨起来不难。
 正常来说,一个势力,领袖亲自宣布的事情,下面人就算不理解,就算心有不满,可能态度上会有一些表现,但也不会明确反对。除非那个领袖的权威已然受到了挑战,但在佛门显然不是。佛门是典型的金字塔架构,佛祖一教之主,整个制度和体系都保证了他的权威。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有人撑腰。有一股势力或者组织,有信心把一些简单的挑衅压下去,只要不出人命,只是挑衅或者动手,并不会引来高层的责罚。但却可以出口恶气,削了剑六的脸面,挑衅一下高层的权威。这种事情倒确实是少年组织能干出来的。
 李悠了解剑六的实力,所以他也觉得,就算这些人被剑六打了一顿,也不过是个小插曲。脸面嘛,不是你削我,就是我削你。只是他也忽视了剑六顿悟带来的提升,没想到剑六竟能招来六道轮回的虚影,这么轻松就出了命案。
 事情麻烦了,不过李悠也不在意,他和剑六虽然肯定有麻烦,但大头绝不是他俩,看热闹就好。
 李悠倒是对这后来冲出来的这个和尚很感兴趣。当然,冲出来了很多人,但是能引起李悠注意的只有一个,一个强的足够引起重视的人。
 此人很强,哪怕他现在有些心绪不稳,气息不定,但是高手就是高手,隐隐的还是让李悠有点压力。不过也只是一点点,和薛韦纠缠回来后,又见识了佛祖,李悠的眼界也高了。初步观察,此人实力并不亚于阿难,但对李悠来说,已经有种隐隐并不把对方和自己相提并论的感觉了。
 来人名为廷垣,正是李悠猜测的曙光的首领。只不过此人在佛门的地位极为特殊,且尴尬。
 佛祖一般情况下是不收徒的,这主要是佛门这种特殊的传承方式,造成佛祖只由转世灵童诞生。所以对于佛门来说,佛祖万古一系,既是掌教,也是信仰寄托。也正是由于佛祖地位太高,高到佛祖的弟子,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对待。
 简单来说就是佛祖是神,但大家又无法把佛祖的弟子当神对待。所以佛祖一般来说是不收徒的,只有从第七佛祖开始,由于有了灵山塑金身。佛祖才会象征性的承认这些有资格塑金身的弟子为徒,也算为灵山塑金身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但是万事无绝对,这廷垣就是佛祖弟子,只不过他是十二佛祖的弟子。这期间当然也有不得不收的理由,种种错综复杂的人情世故,单拎出来也够一本小说了。简单来说就是一家人用三代人的牺牲,换来了佛祖一个无法拒绝的人情,只能破格收下了这么一个弟子。只是收下没几年,十二佛祖就坐化了,十三佛祖上位。
 十二佛祖收徒,本身就是佛门高层的集体决定,佛门也愿意承这一家的这个人情。十三继任佛祖后,也承认廷垣的身份,对其照顾有加。其在佛门的待遇,可是丝毫不亚于叶风动这类圣门嫡传的。
 但是人心是贪婪的,廷垣虽然还不至于对佛祖之位有什么想法,但是他坐在这个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总还是会有一些梦想与奢望。例如,灵山塑金身,这个佛祖弟子的殊荣。
 但是有句话叫一朝天子一朝臣,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