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的美颜手机-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理由。
道门也并非只有老叶一家。叶姓出自道祖,所以历来是道门掌教的主要人选。但道门内部还有四大姓,都出自当年道祖嫡徒留下的分支。
辛,亢,列,庄这四姓也称道门四柱。
三千年前,列家出了一个少年天才,列擎薙。
这位少年天纵奇材,八年金丹,行走江湖。少年傲气,自然不屑去结交那些江湖俗人,更无法容忍被别人指指点点。他的江湖行,很自然的选择了对邪门外道下手。三年间,杀出了赫赫威名,也杀的邪门外道不堪其扰,死伤惨重。
但这些邪门外道也许实力不行,但长期被压迫,自有生存之道。正面干不过,就玩阴的。
于是,列擎薙机缘巧合下,英雄救美,上演了一场可歌可泣,烂俗透顶的英雄美女的戏码,遇到了一生的挚爱。
那名女子一心向道,句句都能聊到列擎薙心坎里。人生得一如此知己,夫复何求?那段日子,列擎薙真以为自己找到了幸福,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可惜,就像李蔓露婚姻爱情并不由自己做主一样,作为列家的麒麟儿,道门怎么会不去调查那名女子的出身。
结果却是这名女子是自然宗当代圣女,星火传承之人。
一个道门的麒麟儿,怎么可能允许爱上一个邪门外道的女子,甚至这名女子可能还包藏祸心。
列擎薙面临选择,家族,宗门,还是心爱的女人。
他犹豫了,少年总是浪漫的,感性的。他甚至都不理解,为什么明明两人相爱,家里人就是无法理解呢?为什么所有人都在劝他放弃那个女子。
犹豫就是叛逆,长辈们并没给他叛逆的机会。道门这么大,光明之下总有阴影。甚至都不是道门出手,一点意思放出去,魔门的高手就让那名女子彻底的从这个世界消失了。
长辈们以为,少年心性,一时贪图美色罢了,一时的沉迷而已。却不知道,在两人坐而论道的时候,那名女子已经在谈话间,不经意的把《自然合道典论》,传授给了列擎薙。
原本,列擎薙对这门似是而非的理论只是批判的对待,享受着那种不断矫正心上人认知错误的快感。但当事情发生了,女子消失,他被抓回道门,强制闭关。这套理论却成了他思念心上人唯一的存在。
列擎薙岂是普通人,他有着道门扎实的理论基础,他有着恐怖的天资,再加上心无旁骛的专注。用了三十年,破关而出的列擎薙,不但彻底完善了那套理论,还把其修炼成了自己的道。
但是道门的人并不清楚他内在的变化,只知道他八年金丹,三十年元婴,明悟自身之道,前途不可限量。给了行走的名头,放他下山行走江湖,期待他威震江湖的那一天。
却万万没想到,这位列擎薙下山后,就直接出了中土,消失在了妖族地盘,近百年渺无音讯。就在大家为人族失去了一位天才而沮丧时。鉤吾妖国成立了,一个人族与妖族共处,发展出了阶级,生产,与规矩制度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皇是饕餮一族的王,而真正监国的却是封号并皇的人族,列擎薙。
不但如此,这个妖国不但吸纳了周边近百个小型妖族部落,甚至还有不少的人族。
而这些人族的来历,却有不少是燕王府的锅。常年和饕餮一族开战,燕国境内几乎是没有江湖的,所有修行者都被吸纳入了军队。常年争斗互有伤亡,也难免有俘虏。人族这边俘虏了妖族,自然是扒皮抽筋取材料了。妖族那边,则养了起来,有需要的时候当口粮。
立国后,愿意接受列擎薙理论的,愿意归附的,就被吸纳为了国民。绝大部分俘虏,在性命的威胁下,也就没得选择。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族,则是受了列擎薙的召唤,也承受不了人族这边被压迫的邪门外道们。
虽然人族在鉤吾妖国比例并不高,但是这些人却带去了妖族没有的东西。例如生产,例如学习。。。从本质上把这个妖国同那些妖族部落区分开来。
接下来,可就是燕王府的噩梦了。
一个妖族部落和一个妖国岂可同日而语。李棣的身份为何这么特殊?镇北大军,那是圣朝除了禁军的四瑞四凶八兽营外,唯一的一只军队。是圣朝用各地税收资源,来供养的战斗机器。李棣身为大统领,正是由于这里战争的升级,已经到了需要举国之力的程度。
三千年前,鉤吾妖国发威,差一点点攻破北天关,差一点点就破坏了龙脉,驱散了大阵。要不是圣门及时出手,圣朝倾巢而动,那一次燕国就不保了。
从此,无论圣朝,还是圣门,都开始全力支持燕王府发展兵力,才逐渐稳住局面,形成了现在的局势。现在燕国境内囤积的兵力,没看浮屠血海宗发动血灾都不敢招惹么?
李悠听的眉角直跳,什么破事啊,这算是封建家长催生的惨案,还是爱江山更爱美人的现实版,难怪之前一点都没听说过。这种事道门肯定出面控制舆论,否则弄不好,正统的身份都要受到质疑。
只不过。。。李棣找自己说这些干什么?要资源,要地位?听这意思,该给的圣朝和圣门一点也没少给啊。自己现在又没掌权,难道是担心自己上位后,因为不了解内幕,减了他们的供给?
虽然合理,但李悠本能的觉得没这么简单。能让李棣这么骄傲的人,主动过来认怂,自己要付出的代价绝不只是维持现状。
第一百零一章 大义胁迫
故事讲完了,形势也分析了,李棣话头一转,果然另有目的。
“人皇,我知道你姐李蔓露给你留了一只军队,护帝军。你姐对你实在是宠溺的。。。啊不,关怀备至。你们螺湾城那场战斗,我也知道一些。这样一只力量,是不该用在这些私人的破事上的。北方战事紧张,正需要这样强大的战力。所以,请你把这支军队交给我。”
李悠眼神一缩,他万没想到李棣的目的竟然是华御直的那支新军。
从李棣的话中,李悠察觉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首先,李棣并不清楚这支护帝军的底细,否则也不会开口向李悠要。在外界的猜测中,这支突然被授予编制的军队,绝大部分人都认为是李蔓露母女暗中培养的力量,现在暴露出来,是为了给李悠保驾护航。
李悠毕竟从小在外长大,对圣都一无所知,对圣朝的权力架构更是一窍不通。原本有着李蔓露亲掌大军,花些时间,自然能让权利平稳的过渡。但是李蔓露突然的超脱,离开此界,彻底造成了权力中枢的空白和混乱。李悠要想安稳掌权,单凭一个莫讷言,可不够分量。
所以这一支暗藏的力量才匆匆曝光,作为李悠入主圣都的手牌之一。
这种猜测合情合理,圣朝是圣朝,李蔓露母女有着自己的班底,包括影,包括一些道门追随二人的弟子。有些力量是属于道门行走这个身份的,并不能传给李悠。所以借助身份之便,另外帮李悠培养得力手下,合情合理。
而李悠这边,因为华御直以及他麾下的主力,都是大阵外边民的身份,虽然借助李悠的权柄,获得了在中土的合法身份。但是也只是被大阵接纳,这种身份暴露出去,势必引起中土其他势力的反弹。所以对这些人的身份,李悠这边是严格保密的。
种种巧合,造成了现在这种外界的误解。如果李棣真知道华御直的真实身份,就不该来找李悠要人,而是去青云书院,找孟师和卫青山要人。毕竟华御直明面上的身份是卫青山的弟子。至于李悠那枚棋子的事,是只有当时在场的三位师兄知道,绝无泄露的可能。
但其次,李棣是知道之前那场战斗的细节的,起码知道一部分。否则不会眼馋华御直军阵的威力。华御直从北上开始介入血灾,实力和统兵水平都在一日千里的激增。他在北边时暴露出来的力量,还局限于卫青山最初的传承,只是合力的大规模术法。直到螺湾城一战,才用出了真正的军阵。
如果只是单纯的大规模术法的话吗,李棣绝不会向李悠开口。那种简陋的战法,也就相当于一个术法高手罢了,燕王府又怎么会缺。
李棣必然是有消息来源,知道了真正军阵的威能,才动了心的。
但李悠是知道的,事后长孙冬岐管控情报,最重点的方向,一个是李悠,一个是大师兄,而最后一个就是华御直和他的军阵。这些要么事关重大,要么是他们这些人的底牌,保护的都是很严密的。
那这个李棣的情报来源可就有意思了。不过这些事不是李悠的专长,他默默记了下来,打算回头交给长孙冬岐来处理。
他现在更发愁的是怎么回答。给是肯定不能给的,李悠比这个世界的任何人都更重视军阵的力量。那是上一世的记忆造成的,军队啊,那就是战争与暴力的代名词,怎么可能轻易交予他人之手。
尤其华御直的军阵和江湖上打群架码人已经是两码事了,那代表着普通修行者直面顶级修行者的一种可能,已经有了李悠心目中军队的雏形了。是要在未来李悠的计划中承担重要角色的存在。
但是。。。直接拒绝,似乎也不合适。
李棣很无耻的一点,就是先讲故事,再谈形势,最后气氛到了,才提要求。这已经不是商量,或者请求了。而是携着大义的胁迫。
李悠直言不给,则必然落下一个不重视东北军务,漠视战争的名头。李悠相信,后面还有后手等着自己呢。
用心险恶啊!李悠不知道李棣是故意的,还是真的迫于战争压力,心直口快,张嘴就要。但是李悠更愿意相信,身居高位者,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这还是佛祖刚刚给他上的一课呢,要不是本就留有后手,就公审大会上区区一个座次,就把李悠逼的十分被动了。
不能给又不得不给。。。那就只能甩锅了。
李悠脸上浮现出一股不自然的尴尬表情。
“那个。。。护帝军啊。你这么说,我确实了解了北方战事的紧张。按理说,支援边关,也是应有之意。只是吧。。。”
李悠欲言又止,脸上的尴尬之色越来越明显。
“罢了,你也是明事理的,我也不怕丢人。这支军队。。。我调不动。”
李悠说话含含糊糊的,留出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却不说具体原因。
李棣面色不善,低吟了一会儿,似乎下了什么决心。
“我明白了,不就是皇位嘛。其实李帅多虑了,秦王府她亲手解决了,楚王府也被她的后手解决了。原本还有些关隘,却被这一场血灾,死的死,伤的伤。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藩王中,能影响你上位的,也就我们燕王府有资格了。其他几位,除了过过嘴瘾,一点实际的动作都做不了。你调不动。。。那就是那个主帅华御直看来是李帅的亲信。你要想掌控军队,看来是有前提的。帝位?明白了。我可以表个态,燕王府全力支持你上位。”
误会,就是在情报不对等的情况下产生的。李棣自以为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系,李悠自然乐的顺着他的误会,把这件事拖下去。
这倒不是李悠不重视燕地的战争,而是他并不能完全信任这个李棣。一切都是他自说自话,李悠对北方形势两眼一抹黑。这种情况下,把华御直送过去,才是真傻。
而且李悠对李棣的情报来源还是心有芥蒂。
当时的战场,只有三方人,李悠他们这边的人,楚王府的人和佛门的人。李悠信任长孙冬岐,也更信任自己弟子柳华裳的能力。情报极大的概率不会是自己人这边泄露的。楚王府的人现在已是阶下囚,更是被严密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