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第一皇帝-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不敢!”李昌起赶忙说道,虽然心里面是这么想的,但是这个时候,他早已经不再那么激动了,知道就算是自己心里这么想的,也不能这么说。
 “哼,你不敢,我看你心里面就是这么想的。”李乾顺冷哼一声,将手中的奏疏扔到了李昌起的面前,说道:“你自己看看吧。”
 李昌起疑惑的拿起奏疏来一看,皱眉说道:“这是父亲写给陛下您的奏疏?”
 “嗯,你也看到了,这奏疏上面写了他去宋朝以后的所见所闻,指出了宋朝对于我大夏的威胁,明确表明了自己支持联合灭宋的想法。”李乾顺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金国的完颜昌来出使的目的便是想要联合西夏,你父亲既然是赞同出兵的,那么完颜昌要刺杀他,完全是没有意义的啊!”
 李昌起其实也觉得事情有些奇怪,不过这个时候他报仇心切,也顾不得这么多,现在听到李乾顺说的话,他忍不住反问道:“陛下,你的意思是,我父亲不是完颜昌所杀的。”
 李乾顺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应该还有别的隐情。”
 “就算是不是完颜昌亲手所杀,但是这件事肯定也和完颜昌脱不开关系,我听下人说了,当时那名女子就是完颜昌带进府里去的。”李昌起坚持道。
 李乾顺点了点头,说道:“估计完颜昌肯定也是被人利用了,现在这个时候,咱们更是需要冷静,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反倒是中了别人的离间之计!”
 李昌起自然是知道李乾顺说的话是有道理的,但是这个时候,他却是想要给自己的父亲报仇。
 “我知道你想要报仇,但是报仇你要明白你的敌人是谁,如果我没有猜错,那刺杀你父亲的就是宋朝派过来的细作,你想要报仇,就只能找宋朝人去报仇了。”李乾顺说道。
 李昌起深吸了一口气,这才缓缓地对李乾顺说道:“陛下,臣愿意领兵出征,攻打宋国!”
 见到李昌起这个样子,李乾顺忍不住有些赞赏,说道:“好小子,不愧是我李家的好儿郎,朕就答应你的请求。”
 “传旨,封仁多保忠为征宋大将军,李昌起为先锋,率领我大夏二十万大军,配合金军,从西、北两个方向分两路进攻宋国,占据汉中之地!”李乾顺对李昌起说道。
 李昌起知道这事李乾顺对自己的照顾,赶忙跪下来谢恩。
 李乾顺点了点头,说道:“夏金合力攻宋,宋必难以支撑,这是你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你要好好把握,回来承袭王兄的爵位。”
 听到李乾顺这样说,李昌起心中狂喜,依照他的资历,是绝对不可能被封为王爵的,而如果能够在战场上取得战功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于是乎,西夏军队在封仁多保忠的带领下,出大庆关,进犯陕西,直趋泾原路,威胁关中。
 杨飞燕第一时间赶到了宫中,向赵桓汇报了自己成功刺杀李宝纪的事情。
 当听说杨飞燕借助完颜昌进入到王府的时候,赵桓脸上的表情有些玩味,说道:“倒是难为你了,仇人就在眼前,却还是记得要先完成任务。”
 杨飞燕听到赵桓说的话,没有说话,这件事,估计是她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了吧。
 “朕答应你,定会将那完颜昌捉拿回来,交给你处置!”赵桓觉得心里有些对不住这个丫头,就忍不住说道。
 尽管猜测赵桓这句话是安慰的成分居多,但是杨飞燕还是忍不住感动了一把,能让九五至尊跟自己说这样的话,她的付出就是值得的了。
 “管家,李刚大人从殿外求见。”成大富从外面走了进来,轻声对赵桓说道。
 赵桓对着杨飞燕摆了摆手,说道:“这次任务完成的不错,想要什么赏赐,可以和朕说,朕都答应你!”
 杨飞燕想了想,说道:“我可以去看看我的弟弟妹妹们吗?”
 赵桓没想到杨飞燕居然是这个请求,就笑着说道:“好,朕批准了,赏你黄金百两,给你和他们都放一天假,你带着他们好好的出去转转,也放松一下。”
 赵桓将他们解救下来以后,那群小家伙被送进了兵团里面成立的新式学堂里面学习,杨飞燕也被丢进了飞羽军,出来以后就去兴庆府执行任务去了,说起来杨飞燕和那群孩子们也有将近小两个月没见了,她自然是想他们了。
 “好了,下去吧!”赵桓白手让杨飞燕下去,然后对成大富说道:“让李纲进来吧。”
 李纲火急火燎的从门外进来,还没等站稳,就着急的对赵桓说道:“陛下不好了,关中八百里加急,西夏出兵了,已经攻克了大庆府,现在正朝着关中进发呢。”
 “什么?”赵桓闻言,大怒,说道:“吴玠是干什么吃的,朕不是已经通知他要注意防范西夏的进攻吗?这大庆府怎么这么快就丢了!”
 杨飞燕此时还没有走出去,听到了李纲说的话,她忍不住停了下来,说道:“李大人,西夏真的和金国已经联手了?”
'68。第68章 别慌,问题不大'
 李纲闻言,疑惑的看着杨飞燕,虽然杨飞燕认识他,但是他可并不认识杨飞燕,原本以为杨飞燕是赵桓新招进宫的一名女子,却是没想到她居然关心起军国大事来了。
 李纲没有搭理杨飞燕,而是转头看向赵桓。
 赵桓摆了摆手,说道:“别慌,事不大,你先下去吧。”
 “可是陛下,李宝纪真的已经死了!”杨飞燕担心自己的刺杀出了问题,有些激动的说道。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朕信你,看来李乾顺并不是一个好糊弄的皇帝,这离间之计并没有成功。”
 杨飞燕听到赵桓这般说,心里这才舒服了些,说道:“陛下可还需要末将做些什么?”
 赵桓摆了摆手,说道:“你先休假,朕有安排,自然会通知你!”
 杨飞燕退了出去。
 李纲有些疑惑杨飞燕的身份,不过这个时候却是知趣的装作不关心的样子,说道:“陛下,吴玠已经出兵迎战,不过西夏军队有二十万之众,我军只有区区六万人,臣担心关中失守,到时候我朝西大门大开,金军可以由此长驱直入,形势危矣!”
 越是害怕什么,就越是会来什么,毕竟现在这种情况,金国的大军就已经让宋朝疲于应付了,而现在再加上西夏,宋朝的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
 “西夏!”赵桓最里面念叨着西夏的名字,恨得牙痒痒,这西夏就是一只喂不熟的狼崽子,宋朝年年给岁币,对方都不知道感激,现在却是在宋朝危难的时候狠狠的插了宋朝一刀子。
 “金军现在是什么动向?”赵桓询问道。
 “据探子来报,金军抽出十万大军,由完颜昌带领,奔赴汉中,意欲和西夏一起,围歼我六万镇西大军!”李纲说道。
 三十万金夏联军对六万宋军,怎么看这都不像是一场可以打赢的战争。
 赵桓忍不住嘬牙花子。
 兵法讲究三倍于敌可攻城,现在联军已经五倍于敌了,吴玠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赵桓揉着自己的脑袋,关中之地不可失,那里是宋朝的西大门,失去以后则大宋危矣。
 “传令,刘琦率六万镇南大军驰援关中,据守泾原路,务必确保关中之地不失!”赵桓对李纲说道。
 李纲忧虑到:“就算是填上刘琦这六万大军,依旧是三十万对十二万,兵力悬殊太大,只怕也很难守住!”
 “守不住也得守,关中若是失守,则西大门打开,东边即使是防御的再周密,又有何用?”赵桓严肃的说道。
 李纲自然也是明白赵桓说的话的道理,可是这一次,情况真的是太危险了。
 “陛下,依臣之见,不如允许地方招募厢军,以此来缓解目前兵力不足的情况。”李纲提议道。
 赵桓摆了摆手,说道:“不可,兵在精而不在多,就算是再多的兵,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反倒是不如一支精兵战斗力强大。”赵桓可是直到,这恐惧是会传染的,战场上如果有一个士兵想要逃跑的话,肯定会带着旁边的士兵逃跑,产生连锁效用。
 而同样的,一个士兵悍不畏死,也会带着身边的人这样,这就是士气。
 “可是陛下,现在我军兵力严重不足,如果兵力得不到有效的补充,情况危险!”李纲忧心忡忡的说道。
 “那就招募禁军。”赵桓可是知道,地方军队如果多了,很有可能出现尾大不掉的那种情况,这可不是赵桓想要看到的。
 “可是现在国库压力很大,招募禁军,又是很大的一笔开支,朱胜非已经和我哭诉了好多回。”李纲向赵桓诉苦道。
 “别慌,问题不大,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你只管去招募士兵。”赵桓说道。
 等到李纲走后,赵桓揉着自己的脑袋,有些苦闷,别人穿越,那个不是享受荣华富贵,要不就是带着一个系统,可以为所欲为,哪像是他这般,虽然是一个皇帝,居然穷的四处筹钱,他住的那个宫殿,早就想重新修饰一番了,可是居然没钱。
 看来又要找自己的钱袋子要钱了。
 赵桓看着手中的竹片,蔡京、童贯、朱勔都已经伏法,手中还有三张竹片,王黼、梁师成、李彦。
 王黼和梁师承是两块硬骨头,王黼和蔡京一样,都是宰相,而梁师承虽然官拜太尉,却是有个隐相的称呼,这两人在朝中的势力极大,而且还是邻居,如此内忧外患的时候,处理他们,并不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
 那就只有李彦了!
 赵桓握着手中李彦的竹片,微微一笑,看来真的是天要绝李彦。
 李彦和高俅一样,都是宦官出身,在自己的便宜老爹当政时期是大内总管。
 “张鑫!”赵桓对着外面喊道。
 御林军统领张鑫从外面走了进来。
 赵桓吩咐道:“命人将收集到的李彦的罪状呈上来。”
 张鑫知道,这是赵桓准备对李彦动手了,他这个位置,所知道的机密很多,不敢多问,赶忙退了下去,不一会就将一沓厚厚的状纸给赵桓拿了归来。
 状纸的首页是太学生陈东的总结。
 李彦的上一任杨戬活着在位的时候主张“括”土地,大肆侵占百姓的土地,据为己有。
 而在杨戬死后,李彦继任,比杨戬有过之而无不及,将他之前收括的土地全部并入了西城所,三万四千多顷的土地从此间接的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内。
 李彦的做法让西城区的百姓们从此流离失所,破产的人不计其数,有的人早上的时候还是富豪的人家,可是到了晚上就成了街上乞讨的乞丐,更因为这些土地李彦狠决毒辣的杀了上千个无辜的百姓,惹得西北百姓怨声载道。
 李彦罪大恶极,论罪当诛,除之乃顺应民心之举。
 赵桓在李彦的竹片上花了一个红圈,喃喃道:“正好现在西北局势危险,就那你来平息民愤,重新树立朝廷的威望吧。”
 “来人,传吏部尚书赵成、刑部尚书赵鼎、大理寺丞王澍进宫!”赵桓命令道。
'69。第69章 又一张竹牌'
 吏部尚书赵成、刑部尚书赵鼎、大理寺丞王澍三个人站在赵桓的面前。
 赵桓将手中的状纸递给前面的赵鼎,说道:“看看,这是西北老百姓的联名上书,朕看了,真是感到痛心呢!”
 赵鼎疑惑的接过赵桓手中厚厚的一沓状纸,打开一看才知道状纸上面说的居然是前大内总管李彦。
 其实关于李彦的问题,众多的御史大夫早就已经在徽宗在位的时候上书弹劾过,不过可惜当时李彦深得宋徽宗赵佶的宠信,所以这件事最终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现在赵桓把这个旧账给拿了出来,那意思是要查办李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