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皇帝-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处于平原地带,金军的铁骑完全可以长驱直入,这也是宋军很难金军的原因之一。
“陛下,只是现在国库紧张,我朝处于战争多年,现在民心思定,既然金国已经撤兵,我朝实在是不适合再起战端了。”户部尚书赵鼎站出来说道。
这群人虽然都是主战派的官员,这个时候却是都在站出来反对赵桓对伪齐用兵,赵桓这个时候忍不住犹豫了起来。
其实赵鼎说的倒是事实,现在国库里面是真的紧张了。
“没有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又怎么可能全力发展经济呢?”赵桓忍不住想到后世天朝建国之初的情景,那个时候的天朝被重重封锁,发展经济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后来国际形势稳定了下来,才使得天朝有了一个蓬勃发展的二十年。
“收复失地,北定中原,才能真正的保证我朝的长治久安,前朝的空前盛世,正是万邦来朝,诸国臣服才出现的。”顿了一下,赵桓接着说道:“此时忍一时之痛,可保百年的长治久安。”
'139。第139章 李家的天下'
西夏。
封仁多保忠率领二十万大军回撤,以防止宋军“五万大军”奇袭会宁府。
不过在朝堂上,李昌起却是先上奏折参了封仁多保忠一笔。
李昌起声称封仁多保忠和宋军勾结,对宋军镇西大将军率领的两万残兵围而不歼,最终导致这次攻宋无功而返。
李昌起还在奏折中提到,宋朝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从西夏军队的眼皮子底下将五万军队派过来,也真的是神了。
李昌起这奏折中的第一件事李顺乾看了以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封仁多保忠打仗的能力他是知道的,他选择围而不歼,肯定是有他的道理。
不过在看到看到第二件事情的时候,李顺乾就有些犹豫了,和所有的帝王一样,李顺乾也是生性多疑。
五万大军,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西夏国的境内,而西夏的军队居然一点也没有发觉,这一点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而此时再联想起来封仁多保忠对于吴玠的部队围而不歼的事情,一切似乎都已经变了味道了。
难道封仁多保忠真的和宋朝有所勾结?李顺乾难免心里面有些怀疑。
尽管这件事情还没有办法查证,但是很显然现在的封仁多保忠已经不再适合继续掌握兵权了,于是封仁多保忠的兵权被李顺乾收了回来。
而西夏国能够打仗的将军就只有那么几个,野利旺荣还被宋军给砍了脑袋,封仁多保忠暂时没法用,李顺乾一时间有一种无人可用的感觉。
李昌起将李顺乾给扳倒了,这个时候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见到李顺乾想要让人带兵剿灭国内的那支宋军,就主动请缨道:“陛下,臣不才,愿意亲率大军,剿灭来犯的宋军!”
李顺乾没想到李昌起这个时候居然会主动请缨,心中甚是感动,再加上虽然李昌起在李顺乾告了封仁多保忠的御状,但是封仁多保忠却是上书称赞的李昌起,还将许多的功劳按在了李昌起的头上,所以这让李顺乾产生了一种李昌起也是一个军事人才的错觉。
而李昌起的父亲李宝纪也确实是一个人才,李顺乾见到李昌起请缨以后,忍不住夸赞道:“果真是虎父无犬子啊,萧亲王这下后继有人了。”顿了一下,李顺乾接着说道:“传旨,令李昌起为定远大将军,统帅十万大军,前往大安城,围剿闯入我国境内的宋军。”
李昌起一听,赶忙跪下来谢恩,这下,他直接从一个先锋,提升成为了一个统帅十万大军的大将军,这提升的速度,当真是太快了。
封仁多卖力站在自己的父亲封仁多保忠身后,忍不住心中一凉,都说这朝中有人好做官,这李昌起就是一个酒囊饭袋,这个时候却是轻而易举的就成了和自己父亲平起平坐的大将军,反倒是他们这些整天在刀口上舔血的人,打了一辈子仗,甚至还比不了别人取得一小场胜利功劳大。
李昌起当了定远大将军以后,尾巴直接翘到了天上去,等到散朝以后,李昌起见到被剥夺了军权的封仁多保忠,笑呵呵的走了过去:“哟,封仁大将军,不知道你现在是不是后悔没有听从我对你的劝告呢?”
封仁多保忠给李昌起做了一个告罪的手势,就准备离开了,现在李昌起肯定是想要嘲笑他的,作为一个老牌的将军,他自然不想受到李昌起的奚落,就准备转身离开了。
不过他想要离开,李昌起却是不想就让他这样离开。
李昌起紧走两步,再一次拦住封仁多保忠,笑呵呵的说道:“大将军现在不用带兵打仗了,还是这般的忙碌吗?居然连和本将军说句话的时间都没有?”
封仁起买力见到李昌起居然这般的戏弄自己的父亲,气不过,往前走了一步,拦住了李昌起,说道:“小侯爷,请你自重。”
李昌起冷笑一声,一把推开封仁起买力,说道:“什么意思?是说我现在不自重吗?”
封仁起买力没有搭理他,这西夏毕竟还是李家的天下,父亲被剥夺了兵权,现在在这里被李昌起奚落,封仁起买力尽管里面不爽,但是却是不得不强压自己心中的怒火,准备离开。
不过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并不是你想要息事宁人就可以息事宁人的,尤其现在面对的还是李昌起这种无耻的小人,李昌起现在完全就是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
“本将军在问你话呢,你不回答却是就这样一走了之,还说让本将军自重,你倒是跟本将军说说,我是怎么个不自重法?”李昌起步步紧逼道,见到封仁起买力紧紧地攥着自己的拳头,李昌起冷笑一声,说道:“怎么?拳头攥的这么紧,你是想要打我不成?”
封仁起买力将头歪向一边,他是真的想揍李昌起一顿。
“来啊,往这里打!”李昌起拍了拍自己的胸膛,示威性的对封仁起买力说道。
“呀!”封仁起买力毕竟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被李昌起这般的激怒,他自然是受不了,这就要动手。
“住手!”封仁多保忠见到事情不对,抓紧时间冲了上来,一把拉住了封仁起买力的手,训斥道:“还不抓紧时间跟我回家去。”
“哼!”封仁起买力恨恨的将手松开,有些不情愿的往宫外走去。
“竖子,我告诉你,你就是我们李家养的一条狗,你要是乖乖的听话,也就算是,要是不听话,小心你的脑袋。”李昌起冷笑着说道。
封仁多保忠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窝囊气,就算是当年李宝纪见到他那也是客客气气的,没想到现在却是被这样一个纨绔的二世祖给奚落了,没办法,和宋朝一样,大夏国的武将地位也是极低的。
“小侯爷,现在你还是抓紧时间去剿灭进入到我大夏境内的宋军吧,要是去晚了,被宋军给逃跑了,那可就是小侯爷你的一大损失了。”封仁多保忠冷声说道。
'140。第140章 火攻'
李昌起听到封仁多保忠说的话,冷笑一声,说道:“这一点就不劳老将军你费心了,你灭不掉的宋国军队,但是我却是可以,你呀,已经老了,该退位让贤了。”
封仁多保忠没有反驳,转身离开了。
李昌起见到两人灰溜溜的离开了以后,心情大好,在军营里面两个人不听自己的命令,当时李昌起就发誓让他们后悔,现在奚落了封仁家的两父子以后,他的心情真的是格外的舒坦啊。
沙场点兵以后,李昌起带着十万大夏军队兵发大安城。
大安城离兴庆府一天的路程,等到了晚上的时候,李昌起已经带兵到了大安城的城下。
此时天色已晚,李昌起命令众大军在大安城外三十里安营扎寨。
“大将军,万万不可在此处安营扎寨啊。”就在李昌起下令安营扎寨的时候,军师野利米卢突然急匆匆的跑过来对李昌起说道。
李昌起皱着眉头,对野利米卢说道:“你为何阻挡本将军在此安营扎寨?”
野利米卢对李昌起说道:“大将军,臣观察了一下,四周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在此地安营扎寨,一旦敌军使用火攻,后果不堪设想啊。”
李昌起听到野利米卢说的话,四下观察了一下,果然如野利米卢说的那般,周围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
“那依你之见,我们应该在哪里安营扎寨啊?”李昌起反问道。
“末将一路走来,发现这大安城周围林木茂盛,为了安全起见,我军应该后撤三十里,那个地方地形平坦,最为适合安营扎寨了。”野利米卢对李昌起说道。
再让自己往后走三十里?李昌起那是打心眼里一百个不愿意啊,现在天色已经晚了,他赶了一天的路,此时就想早点休息,再往回走,他是拒绝的。
“这也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的猜测罢了,军师你聪慧过人,但是你可不要将所有人都想的像是你这班的聪明,宋军是不会想到我军会在这个地方安营扎寨的。”李昌起拒绝道。
“可是这真的是兵家大忌啊将军。”野利米卢对李昌起说道。
李昌起无所谓的说道:“将士们都已经劳累了一天的时间了,就不要折腾他们了,这样好了,派出探子在大安城周围小心的戒备着,一旦宋军想要对我军使用火攻,这样咱们就可以第一时间知晓了此事,那时候再来应对也来得及。”
野利米卢见到李昌起这个样子,知道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不想回撤,既然这样,正如李昌起所说的那般,这样安排是一个很是不错的战术。
“那臣马上就去安排这件事情。”野利米卢没有办法,只能按照李昌起的吩咐去做,同时在心里面暗暗祈祷,今晚可是千万不要出什么岔子啊。
“你们晚上盯梢的时候都激灵着点,一旦发现有宋军出城的话,马上回来禀报,不得有误,听到了吗?”野利米卢对西夏军队的探子说道。
保险起见,野利米卢这一晚排出去了三百多名探子,就是为了防止宋军会使用火攻这个计策。
三百多名探子,基本上算是完成了对于大安城的全方位监测,此时这大安城里面,黑漆漆的一片,像是一座鬼城一般。
“头儿,我怎么感觉这大安城里面像是没有人一般?”其中一名探子对着自己的头领说道。
那个领头的探子也是感觉有些奇怪,他摇了摇头,说道:“这大安城里面奇怪的很,大家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要是出了什么岔子,小心你们头上的脑袋。”
一众探子们被军师和头领两次强调,也都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眼睛瞪得溜圆,生怕漏掉一个趁着夜色抛出来的人。
可是没有,别说人影了,甚至连一只野猫都没有看见。
而此时在山上的原始森林里面,杨卫国盯着远处的西夏军营,笑着说道:“这西夏的将领当真是胆大的很呢,居然将营帐扎在了这个位置。”
“将军,下半夜应该就会起西风,到时候咱们在下边放一把火,这十万金军,到时候定然将这些西夏军队来一个有来无回。”罗平轻声说道。
杨卫国点了点头,说道:“这次西夏不知道是哪个将军带兵,居然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这大安城周围原始森林密布,他们要想避开这些林木,还得回撤三十里,估计西夏军队是不想再回撤了,所以才会在此扎营,我看刚才西夏军队派出去了几百个探子,恐怕也是担心咱们会夜里使用火攻对付他们。”罗平分析道。
杨卫国咧嘴一笑,说道:“可是他们人算不如天算,却是不知道咱们根本就没有在城里,而是躲进了这山里面,所以这派出去的探子,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