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王侯-第10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终究逃不脱自己的手掌心,因为整个大周他们都无立足之地。无论他们逃到何处,自己都能将他们缉拿绞杀。二来,在大事已定的情形之下,吕中天绝不肯饶上自己儿子的性命。所以,吕中天心中只有一些懊恼,却并无遗憾。
二十辆大车果然赶了过来,林觉带着众人没有急于离去,而是将阵亡的王府卫士和其他人的尸体抬到堡垒中间的空地上,五百多具尸体堆成了数座小山,架上柴薪之后,林觉亲自将火把投了上去。无法隆重的安葬他们是巨大的遗憾,尸体留下也许会被杨俊等人侮辱,所以林觉不得以选择了火焚安葬。在冲天的大火和浓烈刺鼻的气味之中,林觉下令伤者上车,其他人上马,一行五六百人的队伍从堡垒西门而出。
所有禁军士兵都推到了院子外边的大街上。他们看着浑身浴血,伤痕累累的这一支队伍,心中不知是何种滋味。强者和不屈者是有人崇拜的。很多人心中升腾起敬意来,他们甚至很希望自己是那只筚路蓝缕的队伍中的一员,而非是他们的敌人。他们见识过这些人的战斗力,对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轻视和讥笑。
……
队伍穿过长长的黑乎乎的城门洞,上了吊桥踏上了京城城外坚实的土地的时候,东方破晓,群星隐去。一抹血红的红霞出现在天地交接之处。这预示着这漫长而残酷的血与火的一夜终于到了尽头。这一夜发生了太多的事情,经历了太多的战斗,虽然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此刻,林觉一行人终于冲出十余万禁军的围堵,终于从层层叠叠的京城街市之中摆脱,终于突破内外城高大的樊笼,站在了广阔的天地里。
前方的路显然并非康庄大道,前方尚不知有多少战斗在等着他们,不知多少艰难在等待着他们。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经历了这漫长的一夜之后,很多人都明白了些什么,也都懂得了些什么。在这样的磨炼之中,人会迅速的成熟,迅速的成长。在朝阳的霞光里,一张张血迹宛然的脸上更多的不是喜悦而是一种沉稳和安静。
对于林觉而言,他失去了此前为之奋斗的一切,但他也同样得到了更多。也许有后悔和遗憾,也许有失落和痛苦。但是,林觉坚信,一些都是最好的选择。在能力范围内,在可运作的所有的可能里,自己应该是没有选择上的失误。
当然,让林觉觉得迷茫的是,上一世林家上下和梁王府的命运是以覆灭结束,而这一世自己虽竭力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但却还是到了现在的境地。所不同的是,林家上下,梁王府上下都还活着。但他们却已经不是如之前那般的活着,将来会是另外一种活法了。老天是不会允许有人改变他的轨迹的,所以,他选择了让林家和梁王府走上这样一种归途,也算是一种覆灭吧。在天道规则之中,也许覆灭的定义不仅仅是抄家灭族,政治生命的灭亡也是一种别样的覆灭。
车马行出里许之地的时候,林觉策马上了一座路旁小坡,回首身后的大周京城汴梁。汴梁城依旧巍峨耸立,整个城市上空笼罩着一种灰蒙蒙却巨大的气象。
汴梁城,一座伟大的城市,见证了多少兴盛衰亡,记取了多少欢笑和泪水。每个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在离开它的怀抱时都难免心绪繁杂,难以言说。
“别了,汴梁城!我……还会回来的。”林觉轻声自语着。
东方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时候,林觉已然策马而去,留给汴梁城一个挺直的背影。
(第八卷终。请看第九卷:回首向来萧瑟处)
第一一四六章 谎言
(谢:moshaocong、豆沙包搭绿豆、压星河、书友57488172等兄弟的赏,谢:可乐加点冰、牧笛狼烟、书友18672397、黄天厚土、浪子v逍遥、三颗黄牙等兄弟的票。)
人马自南往西转上往西的官道,行进的速度并不快。当然,也无需那么快。有吕天赐在手,并不需要着急。况且,行的再快难道还能甩掉后方跟随着的大军不成。
从出城之后,吕中天便信守诺言派兵马跟在十里之外。但其实,这十里的距离对于侍卫马军司的精锐骑兵而言,不过是小半个时辰的路程罢了。当然,对于林觉等人而言,哪怕只是能争取到盏茶的时间间隔,那也绝对是有利的。
林觉之所以不紧不慢的前行,也是要拖延时间。林家两名护院已经快马往前去通知在前路上等待第一批离开京城的两船人和货物。那才是真正的一群妇孺老弱。他们的行动速度是极为缓慢的。倘若快速前行,会按照原定计划于百里之外汴河的最后一处码头上汇合在一起。但那绝对是林觉现在不想看到的。林觉希望的是她们赶紧继续走,能走多远是多远,因为自己屁股后面跟着数万骑兵大军。一旦到了百里外的开封府所辖的边界之处,手中保命的王牌便要交出去了。届时便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能否平安抵达伏牛山还未可知。
所以,林觉选择了拖延时间的策略,要保证前方家眷尽可能的离得远一些。同时,也给某处的接应之人留足充足的接应时间。
然而,开封府所辖范围毕竟有限,自西往东过青县经中牟和魏县再慢也花不了太多的时间。而且林觉也不能太耽搁,大批的伤员伤势都在恶化,他也不能拿这些人的性命去拖延。所以,不紧不慢的走了一天时间,次日上午时候便抵达了开封府所辖的最后一个小镇,名叫赤仓镇。
……
就在林觉在大军监视之下往伏牛山而去的时候,京城百姓们在一夜的喧嚷和惊魂之中迎来了新的一天。这不仅是朝阳升起的无数的崭新的普通的一天而已,而是翻天覆地的新的一日。当清晨上朝的钟声响起,无数的官员百姓们很快得到了一连串的惊天动地的消息,皇上和太子双双驾崩,皇后太后也都死了,淮王郭旭即将登基为帝。
大周换了新皇上了!!
这消息来得突然,结合昨晚的一夜喧闹,喊杀连天的情形。很多人心中充满了疑惑。皇上春秋正盛,晋王新晋为太子监国,怎么突然之间便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皇上和太子怎么会双双殒命?太后皇后又是怎么死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夜喊杀连天,到底是谁和谁相互征伐?
即便是无知百姓,也会意识到事情绝不简单。更何况那些饱读诗书,民智稍开的士大夫阶层的官员和读书人们,自然是脑补了个大概。他们意识到,这当中必是发生了争夺篡权之事,才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故。
朝堂之上,郭旭浑身缟素,披麻戴孝,眼睛都红肿着。不知道的以为他是悲伤郭冲和太后皇后之死,但其实是他一夜未眠,时刻关注着林觉和郭冰等人的消息,故而眼睛红肿充满了血丝。
天亮之后,郭旭得知了林觉等人被放走的消息后大骂不休。吕中天因为自己的儿子置大局于不顾,居然就这么放走了林觉和郭冰父子,这让郭旭极为愤怒。区区一个吕天赐的性命能抵得上这样的损失么?吕中天实在是太过分了。那个纨绔的舅舅死了又如何?救他何用?
不过郭旭很快冷静了下来。他明白,目前情况下,外祖父吕中天是不能得罪的,自己是绝对不能引起他的不快的。眼下还需他主持大局,替自己平复动荡的局面。有他坐镇,局面会好控制的多。林觉和郭冰父子虽然被放走了,但他们难成气候。眼下最重要的是登基为帝,收拾人心,坐稳自己的皇帝宝座。其余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暂时压下,留待以后再解决。
于是乎,在吕中天回宫向他禀报这件事的时候,郭旭表现的极为善解人意。当即便道:“应该的,应该的,舅舅的命是一定要救的。郭冰父子和林觉是逃不掉的,但倘若舅舅的命没了,那可是天大的事情。就算是我在那里,也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吕中天很是欣慰,郭旭能这么说,足见他的乖觉之处。郭旭若是大发雷霆的话,自己却也不会纵容他。而且还可以凭借此事好好的敲打敲打郭旭,让他明白即便他登基为帝了,很多事还得自己点头才能决定。可郭旭如此乖觉,倒是让吕中天无从下手了。
早朝之上,气氛沉郁,面对群臣,郭旭似乎哀伤的不能说话。一切都由吕中天代为操持。吕中天早就准备好了所有的说辞,于是对群臣开口解释。
“诸位大人,朝中发生了大事,诸位想必都已经心中满是疑惑。事情是这样的,昨日黄昏,梁王郭冰父子联合三司使林觉发动了篡位谋逆之事。郭冰父子利用皇上的信任进宫觐见,于晚宴上突然发动,刺伤了皇上。太子郭冕当时恰好在旁,被郭冰父子和林觉所杀。他们逼迫皇上传位于郭冰,皇上刚正不阿岂受其威胁?坚决拒绝他们的无礼要求,于是郭冰父子和那林觉丧心病狂,以太后皇后和容妃的性命相胁。相继将太后皇后容妃她们都杀了。酿成了宫闱惨祸,简直人神共愤,禽兽不如。”
郭旭面带尴尬和愤怒,这一切都是他的所为,虽然他知道吕中天只是要引起官员们对郭冰父子他们的反感和愤怒,绝非针对自己。但听到禽兽不如的评价,郭旭还是坐立不安,恼羞成怒。
朝廷之中,一片哗然。所有的官员都惊的目瞪口呆,面容惊愕。
“郭冰父子居然做出这等禽兽之行,简直天理不容。篡位谋逆便也罢了,太后可是梁王的亲生母亲,他这是弑母啊。真是太可恶了,太疯狂了。”
“是啊,简直无法想象。平日道貌岸然之人,竟然做出这样伤天害理之事来。天地不容,天地不容啊。”
“……”
朝臣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咬牙切齿,有的大声叫骂,有的泪流满面,有的呆若木鸡。
也有人觉得这事有些不太合乎情理,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这件事……总觉的怪怪的。梁王父子他们怎么会做出这种行为来,林大人也不可能这么做啊。要知道,他们都是力挺晋王为太子的,晋王得了太子之位,他们为何还要去篡皇上的位?理由何在?更不要说梁王父子两个和林大人他们平日都是口碑尚佳之人,行事谨慎稳重,那林大人可是皇上极为信任倚重之人,他参与这样的大逆不道之事有何意义?真是教人难以索解。”
吕中天听到了这样的言论,他不能任由这种怀疑去蔓延,于是冷声喝道:“那位大人说的什么话?到此时此刻,事实俱在,还有人替他们遮辩不成?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之难测谁人可知?这位大人看起来似乎对郭冰父子和奸贼林觉抱有同情之心呢。老夫正欲搜查他们的同党,你倒是自己跳出来了。来人,拿了此人,押入大牢,待此间事了,老夫亲自审问。”
殿前司侍卫虎狼一般上前,将那名官员扒了官服捆绑了下去。
这样一来,谁还敢出反对之声,吕中天这一下杀鸡骇猴,震慑当场,让怀疑反对之声销声匿迹。
“诸位同僚,这时候还为逆臣贼子说话,那便是死有余辜了。有人觉得此事不可思议,老夫也觉得不可思议。皇上待梁王父子如此仁厚,待林觉如此赤诚,却还是不能感化这些人的狼子野心。倘若不是赵元康发现事情不对劲立刻派人告知了晋王和老夫还有杨枢密,还不知事情将会是怎样的结局。老夫和晋王杨枢密等闻报之后即刻进宫,梁王父子和林觉见势不妙逃出大内,皇上当时已然受伤昏迷不醒,他们以为皇上已经殡天了,这才没有当时便杀了皇上。我们赶到之后救醒了皇上,皇上要害受伤,加上急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