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周王侯-第10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觉一仰脖,喝光了杯中酒。
 林伯庸走到林觉身旁,拍拍他的肩膀,沉声道:“林觉,你不要有太多的自责。想我我林家虽然非豪门大族,但也是数百年的大族。我林家能绵延数百年而至今仍然兴旺,仍然立足于世,靠的便是家族同心,且有所坚持。当年我林家从中原迁徙至杭州时,也是因为朝着纷乱。我林家先祖不肯向篡位夺国的武唐政权低头。今日我们从杭州迁来这伏牛山,也是因为不肯向篡位者低头。这正是我林家先祖之风,你没有做错。可惜伯年不明白这一点,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林觉道:“大伯放心,二伯虽然不肯来,但恐也不会束手就擒。我已命人去杭州探访,倘若找到他,必将他请来这里。”
 “好,好,那是最好。”林伯庸点头道。
 林觉转向众人道:“诸位叔伯兄弟,昨日,我们已经举行了誓师大会。小王爷登高一呼,高举讨逆大旗,决定为皇上太子报仇,铲除篡位之人和一群不忠不义的奸佞之臣。也就是说,我落雁谷已然举旗而反,誓不向郭旭低头。现在你们到了,我也放心了。你们不要担心,我伏牛山落雁谷虽然只有七八万军民,但却也不惧朝廷官兵。你们在这里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现在这里最缺的便是人手,我很快便要创办十多个作坊,需要大量人手。说句心里话,这些事交给别人我还信不过,我要用的是我林家人。因为涉及一些机密之事。”
 林伯庸笑道:“那可太好了,我还正担心咱们这么多人怎么安置呢。拖家带口的一两百号人,种地他们也不会,难道天天坐吃山空不成?你原来早有计划,那我便放心了。”
 林觉笑道:“回头我跟大伯细细商量此事。拿出个方案来,也好具体实施。”
 林伯庸点头道:“好,回头咱们好好商量商量,安置族人,这是大事。”
 林觉点头,回到桌旁取了酒壶,走到林伯庸面前,给自己和林伯庸各斟一杯酒。然后举起酒杯对林伯庸道:“大伯,这第三杯酒,林觉要敬你一人。”
 林伯庸笑道:“敬我作甚?”
 林觉诚恳的道:“大伯,当年因为情势所迫,我暂代了家主之位。自问担任家主这数年见,对林家并无太大贡献,着实汗颜。我这个家主当的不称职,全凭大伯二伯和各位叔伯兄弟支撑家业,给予包容。林家能渡过难关,全靠大伯你们操持得当。我身为林家家主,做的太少了,着实心中惭愧。”
 林伯庸微笑道:“这是什么话?若不是你,伯年怎么能救出来?伯年当年犯的可是死罪。为了救林家,你可是殚精竭虑,多方想办法的。若非你当家主之后让江南大剧院跟我林家合股,又调整了经营的方向,我林家怎么会这么快恢复元气?这几天我和伯年总是感叹你的眼光独到。行事果决。若不是你,我林家恐已倾覆了。”
 林觉摇头道:“我做的还远远不够,绝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大伯你们所为。我每想到这些事,心中皆汗颜无地。我不能为林家众人谋得福利,今日却连累了大伙儿,实在有愧家主之名。大伯,林家真正的家主其实是您。以前家里出了一些事情,做了一些改变,但现在,该回到正轨了。所以,这第三杯酒林觉敬您。喝了这杯酒后,我将家主之位归还给您,这也是我一直所想之事。”
 林伯庸惊愕摆手道:“不可不可,我可不能接受。你年富力强,是我林家翘楚,你当家主最为合适。千万不要说什么连累了林家,适才道理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怎地还是提起?”
 林觉正色道:“大伯,听我说。我如今跟随小王爷举起讨逆大旗,小王爷授我总揽军务之职,我会很忙碌。以后或许还要领军出山打仗,恐再难管理家族之事。当初我当家主也是暂代其职,本就是权宜之计。现如今这般情形,我更改将家主让出来。这对我,对我林家都是有好处的。您老人家德高望重,本就是家主。经历了这么多事之后,林觉相信家主一定会将林家管理的井井有条,比我尸位素餐要好多了。大伯不要推辞了,这是林觉的真心请求。绝非虚言假意。”
第一一七八章 天下哗然
 林伯庸沉吟不语,犹豫不决。这几年来他也反思了当初的行为,对自己当年当家主时的作为甚是后悔。林觉当了家主之后的一系列措施,扭转了林家的方向。开始还觉得这些事没什么,但当看到林家众人从高压之中解放出来,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相互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紧密时,林伯庸意识到,林觉做的是对的。自己和林觉也经常书信来往,对于家中之事,林觉也给了很多的意见。这几年来,家中大事,其实都是参照林觉的意见做出的决定。林伯庸庆幸林家三房出了个人才,否则林家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当年林柯通匪自杀的事情,林伯庸心中多少会对林觉有些恨意,但这么多年过去,林觉的所作所为证明了他不是公报私仇,林伯庸心中的块垒也渐渐的消除。现在林觉要将家主还给自己,林伯庸是真心不肯的。但林觉说的理由也很直接,他要全心全意的去做大事,家中的事情确实怕是难以上心了。
 小王爷郭昆突然笑道:“林世伯,你便答应林觉吧。本王要倚仗他做大事,林家的事情世伯便多费心便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本王要拨乱反正讨伐逆贼,那将有太多的事情要林觉去做,您老人家多担待些。将来,本王若是大事成功了,你林家功不可没。”
 林伯庸叹了口气,拱手道:“小王爷这么说,老朽恭敬不如从命了。为了大事,我林家可以做任何妥协。林觉,我们说好了,大伯年岁大了,也活不了几年了。将来林家大事还需你掌管,除了你,没人有资格当家主。你要跟王爷去做大事,我便也暂代家主之位。只是暂代,绝不是因为你有什么失职之故。”
 林觉呵呵笑道:“那是自然。多谢大伯。请饮此杯。”
 林伯庸举杯喝下,林觉也喝干了酒,放下酒盅后从手上取下那枚象征林家家主身份的扳指,双手奉上。林伯庸看着那枚扳指,心中感慨万千。当初扳指被拿走的那一幕涌上心头来,回想起当初的事情,真是恍如隔世之感。林家原本矛盾重重,如今扳指回到自己手上,而林家的那些矛盾也都消弭的干干净净了。这正是他最欣慰的事情。
 众人纷纷鼓掌。林觉也喜笑颜开,心中放下了一块大石头。林家之事还是林伯庸去管为好,自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用再多费心林家之事了。这家主,林觉没有半点留恋。
 “来来来,诸位叔伯兄弟,不必拘束,今晚吃喝随意,不醉不休。”林觉大声笑道。
 众人欢声雷动,一时间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
 大周各地,新皇登基之事并不隆重。一方面,很明显有人希望刻意保持低调。另一方面,皇上太后皇后太子的亡故,国丧期间也不能有什么庆贺行动。大周各地在一片沉寂之中接受了新皇即位,改元换朝的事实。
 但其实,在这平静的外表之下,流言像是瘟疫一般在各地流传着。关于宫闱之乱,关于皇上太后皇后太子的死因,关于京城那天晚上的满城厮杀动乱,这不是轻易便能隐瞒过去的。
 新皇登基的第二天,朝廷便发布诏书,以朝廷的名义。解释了事情的经过。毕竟一夜之间死了皇上太子太后这些人,那是无法隐瞒过去的。当然,那诏书的内容就是登基时所编织的谎言。诏书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梁王郭冰父子和林觉,将整件事归结于梁王父子和林觉发动政变,弑杀皇上太子太后皇后等人。在郭旭的领导之下,在吕中天和杨俊等贤臣的辅佐之下,朝廷挫败了他们的阴谋。皇上临终之前传位于郭旭,这便是一夜之间整个大周地覆天翻的全过程。
 这解释不得不说是很周密的,梁王父子篡位是有可能的,毕竟他们也是先皇嫡系一脉,也有争夺皇位的资本。他们铤而走险也不是没有可信度。那个林觉也参与其中,这着实让人觉得可惜。在大周士大夫阶层之中,林觉不但是诗文上的翘楚人物,也是众人推崇之人。大周出了个能文能武的青年英才,这是众人公认的事实。没想到这个人居然会参与篡位,真是让人叹息惊讶。但其实林觉参与的逻辑上也是通的,因为他是梁王府的女婿,岳父和大舅子篡位,他岂有不参与之理?
 不过,虽然朝廷做了解释,但私底下不同版本的流言还是在悄悄的传播着。当然,在官府的严密监视和打压之下,流言止于地下,而并没有大规模的讨论,影响有限。
 八月初九一大早,大周各大州府仿佛像是被打开的潘多拉的盒子,一个爆炸性的消息迅速席卷各大州府,在官府出动控制之前,消息已经蔓延到尽人皆知。
 就在那天早上,大周十五路近百州府最为繁华的街头几乎同时张贴出了一篇檄文和一篇公告。公告上详细说明了宫闱政变的前因后果和经过,写的详尽而严密。那篇檄文更是气势磅礴,痛快淋漓,告知众人,梁王世子郭昆自立为汴梁王,会同林觉在伏牛山举起讨逆大旗,要为先皇报仇,铲除篡位谋逆弑父杀兄血洗内宫的郭旭。
 一段时间一来,朝廷极力掩饰的那一日剧变的内幕的另外一个版本也大白于天下。
 百姓们的震撼可想而知。大周朝乃至之前历朝历代,没有一个王朝不尊儒道,不以忠孝节义为美德。然而,如果郭旭真的如布告上所言的那般做了那么多禽兽不如的事情,那此刻坐在宝座上的那个皇帝还有什么值得拥护的?即便是最不关心朝廷之事的百姓,也都有最为朴素的认知,他们也坚守着那些底线,那是最为朴素基本的底线。而郭旭将这些底线统统打破了。
 一个杀了自己兄长和父亲的人,一个杀了自己祖母和名义上的母后的人,跟禽兽何异?那是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无耻之徒,有何资格为万民所敬仰?
 绝大多数人处于一种迷茫之中,他们不知道该信现在的朝廷还是相信此刻得到的这个消息。除此之外,人们分为两派。一派坚定的认为当今皇上郭旭不会做出这么禽兽不如之事。有谁会杀父杀兄血洗后宫?那淮王郭旭平素并无恶名,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来。这一定是伏牛山的叛贼反咬一口,混淆视听。另一派人则对伏牛山落雁谷张贴的消息深信不疑。因为比较朝廷的诏书和伏牛山公布的这份公告和檄文,人们会发现伏牛山的公告更加的详尽,细节更加的合理。朝廷的诏书语焉不详,有将结果强加于人之嫌。而并没有细节加以佐证。况且,稍有常识之人都明白,宫闱之乱的残酷非常人所能想象。为了皇位之争,发生任何事都并不意外。
 舆论沸然,莫衷一是之中。有的人选择沉默不语,是不关己。有的人心中烦忧,因为他们知道天下即将大乱,战端将启。有的人痛骂郭冰父子和林觉大逆不道意图造反。有的人则默默收拾起行囊,前往伏牛山中。一些绿林豪杰原本便与朝廷为敌,此刻机会到来,他们便纷纷起意,决定投奔。还有些民间志士相信伏牛山发布的公告是事实,不肯再向郭旭俯首称臣,也决定去投奔。
 一时间,大周各地人心动荡,人人惶然而迷茫。各地一小股一小股的人手从大周四面八方赶往伏牛山落雁谷。
 八月初九当日,京城各大街市交汇之处同时张贴了十几张檄文和公告,整个京城都沸腾了起来。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