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王侯-第1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臣……老臣不知说什么才好,老臣汗颜无地,老臣辜负了皇上的期待啊。局面如此,老臣真的痛心疾首啊。”杨俊哽咽叫道。
“爱卿,莫要如此,莫要伤了身子,快躺下。爱卿……莫要说什么辜负不辜负的话,朕这么做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我大周不能少了你这样的贤臣良将。朕也了解了一些事情,战事失利是有将领不听你的号令冒进所致,那个韩刚攻涿州首战便败,坏了大军的士气。还有那个马青山,攻析津府时辜负了你的信任,攻城决策有失误,没能考虑周全。靠你一人之力,确实勉为其难。说白了,还是我大周良将太少了,而爱卿独木难支啊。这种情形下,朕怎么会指责你战败了这一战。朕知道他们会围攻你,但朕不会允许他们这么做。我那外祖父……吕相的心思朕也很清楚,他想利用这次机会弹劾你,朕心里如明镜一般。但朕不会允许他这么做。朕不但不会允许他们弹劾你,朕还打算等你身子好了,朕便册立贵妃为皇后,那时你便是朕的国丈了。朕反而要重用你……”
“皇上……老臣惭愧啊。”杨俊匍匐在竹塌之声身子颤抖着。
到现在为止,他心中的疑虑已经几乎完全消失殆尽。郭旭今天来探望自己,真的没有半点的责怪之意,所说的这些话句句让人安心感动。杨俊都不知道该如何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唯有不断的磕头,不断的自责。
“爱卿,朕今晚来便是跟你说这些话的,你安心养病吧,时候也不早了,朕该走了。哎,朕……朕回去还得拟一份诏书。真是造化弄人啊,当初我父皇为了变法之事和青教作乱之事拟了罪己诏。朕当时认为父皇实在不该这么做。但现在,朕是理解了父皇当时的心境了。朕也要像父皇一样颁布罪己诏,公告天下臣民了。”郭旭叹息两声,站起身来便要走。
杨俊叫道:“皇上,您要下罪己诏么?”
郭旭转头停步,轻叹道:“是啊,朕说了,这责任朕要承担。如此大败……朝廷上下,大周各地一片哗然,都在要求有人站出来担责。朕只能站出来了,否则如何平息他们的愤怒?今日廷议已然议定了和辽人谈和的条款。哎,那条款一旦公布,更是会让臣民愤怒,更是会天下震动。朕此刻都在担心,即便是下罪己诏也未必能平息民愤啊。”
杨俊默然无语,保持着跪在竹塌上的姿势皱眉沉吟。
郭旭叹了口气摆手道:“罢了,朕不该跟你说这些事,这岂非让爱卿让国事担心,影响身体的康复?朕走了,爱卿好好养病便是。”
郭旭轻叹一声,举步往亭外走去,慢慢的步下台阶。
“皇上,请留步。”杨俊忽然叫道。
郭旭在黑暗中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转过头来时却是一脸的严肃和无奈的表情。
“爱卿还有何事?”
“皇上,这罪己诏不能下啊。”杨俊叫道。
“为何不能下罪己诏?”郭旭满脸的诧异问道。
“皇上……罪己诏一下,便将成为口实。皇上本就……根基未稳,此番登基刚一年,便要承担这样的责任,有心之人会大做文章。民心动。乱,则居心叵测之人便会趁机大肆鼓动。比如郭冰郭昆和林觉这一杆反贼,便会乘机大肆宣嚷。不明真相的人会纷纷投奔他们,他们会乘机坐大。老臣担心,这么做的话,皇上会失了人心,事情反而会更加的棘手啊。此事的危害,甚至不亚于外敌侵入之危。还请皇上三思而后行啊。”杨俊急促而激动的说道。
郭旭呆呆而立,皱眉想了想,摊手苦笑道:“爱卿说的很有道理,可是……朕能怎么办呢?朕若不担此责,如何平息朝野之怒?如何平复百姓之怨?朕也不想下罪己诏啊,可是朕别无选择。难道朕要按照他们的要求惩罚爱卿不成?那不是让爱卿背负不该有的责罚么?不成,朕不能那么做。罪在朕身,朕岂能推诿于人?”
杨俊坐在那里皱眉沉思不语,他也不想将罪责揽在自己身上。否则的话,他自己也完了。可皇上若是下罪己诏,后果真的会很严重。郭旭的皇位本就是抢夺而来,天下人被强力手段压制着不得谈论此事。北征原本是可以让郭旭正名的机会,现在闹成这样,害的大周社稷面临崩塌的境地,再让郭旭罪己,后果不堪设想。若是以前,自己也许可以不去管这些,但现在,自己和郭旭已然走到了一起。此刻不为郭旭着想,便是不为自己着想。郭旭只要能渡过这次难关,之后自己便要成为国丈,便可和吕中天分庭抗礼了。郭旭不再是外人,而是自己必须要保住的人,保住了他,便保住了自己。自己怎么能置之不理。
郭旭看着杨俊半晌,忽然道:“爱卿,朕忽然有个想法。”
“皇上请说。”
“要不这么着,爱卿可否假意上奏请罪,这样也可平息众人之怒。但爱卿放心,朕不会重重处罚你的,你即便揽责,朕也会为你辩护。你为朕平息众人之怒,朕不用下这罪己诏。朕只夺你爵位,罚你俸禄,加以申斥。另外朕会替你将责任归于韩刚马青山等几名将领身上,朕就说他们临战不听你的号令,导致了败局。朕杀了他们几个,也为你开脱了罪名。这样,你的罪责便大大的减轻。朕也会去跟吕相去谈,这种时候他若不顾大局,一心内斗,朕也不会答应。吕相睿智之极,他不会不懂朕的心思,朕倒下了,他也没好日子过。这样便可达成妥协。事情便会慢慢的平息。待日后事情完全平息下来,朕再找个机会给你平反,恢复你的声誉。你若是能忍辱负重,替朕担负此责的话,朕对爱卿将感恩在心,朕不会忘了爱卿在这关键时候的付出的。爱卿你看……如何?”郭旭沉声说道。
第一二四零章 圈套
空气如死一般的寂静,杨俊歪在竹塌上一动也不动,他的眉头紧锁着,脑子里飞快的思索着郭旭的话,权衡着郭旭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对自己而言意味着什么。
多日以来,杨俊一直在思索该如何解决眼前的这场危机。躲在府中固然可以图的一时清静,但是,该面对的事情自己还是要面对的。他总不能一辈子躲在府里不见人,这件事终究是要解决的。
虽然杨俊是不想承担此事的责任的,因为这责任太大,他承受不起。但这件事并不会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朝廷上下官员不会放过他。之前他所虑的是皇上的态度,倘若郭旭也加入他们的行列之中,硬是要自己承担此责,他是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的。但今晚,郭旭的态度是诚恳的,而且他也一再强调是他自己的决策失误导致如今的危险局面,他并没有将责任推卸给自己。甚至他还要下罪己诏来揽责。这一点让杨俊颇为感动和安慰。杨俊本来像是一只绷紧了全身芒刺的刺猬,准备进行反击。但现在,似乎没有这个必要了。
事情无非便是两条解决的办法。一是自己拒绝认罪,郭旭会下罪己诏,然后所有矛盾的焦点都在郭旭身上。自己会因此脱离危机,因为皇上已然揽责。但这么做的话,郭旭本便来路不正的皇位便更加的岌岌可危。反贼们会大肆做文章,郭旭会失去民心,后果着实难以预料。有可能会大周内部形成一股逆流,这绝对会让局面更加复杂和棘手。而自己如今已经和郭旭绑在了一起,郭旭完蛋,自己也绝没半点好处。
另一条路便是自己接受郭旭的意见,为郭旭在关键时候抗起责任来。郭旭的承诺是他只会象征性的削爵申斥,自己的官职和地位不变,无非便是名声受损。这么做的坏处自然是自己要被大周上下唾骂领军无方,作战无能。但好处却是,自己将会彻底赢得郭旭的心,和郭旭之间的关系将更为紧密,更得郭旭信任。此刻失去的东西,不久后郭旭一定会给自己补回来。那么这一时的隐忍换来的将是更光明的未来。而且对于大局而言,自己认罪要比郭旭认罪好了不知多少。郭旭只要还是皇上,一切便都还在掌握之中。真正倒霉的是韩刚和马青山等人。韩刚倒也罢了,自己本就对他很不满了,那马青山倒是没什么过错,自己还打算栽培栽培此人,但恐怕也只能牺牲掉他了。
这两个办法权衡起来,显然后一条路要好一些。自己失去的只是一些皮毛,根本的利益还在。那些爵位俸禄之类的东西不过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罢了,自己本就打算做出一些让步,倘只是失去这些东西,那是不足为虑的。只要自己不倒下,一切都会拿回来。
郭旭满脸的期待,他见杨俊脸上阴晴不定,心中其实很是忐忑。他担心杨俊会识破自己的心思,因为自己所提出的这个想法却是和吕中天商议之后的一个圈套罢了。现在圈套摆在杨俊的脖子前,只能等待杨俊自己往里边钻,自己不但不能推他入套,甚至反而要把圈套往外挪一挪。因为眼前这个猎物已然成精,任何不慎都会让他受惊逃走,让整个计划落空。
“罢了,朕知道你的难处。所有的事朕一人来承担吧,这本就是朕的错。也许这便是老天给朕的惩罚,朕……之前做错了事。也许朕会因此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起码,朕没有逃避责任。朕是天子,朕什么也不怕。”郭旭沉声说着,叹息一声转身离开。
“皇上……”杨俊昂起头来叫了一声,他看着郭旭转过的脸,一字一句道:“老臣,愿意听从皇上的安排。明日一早,老臣便上朝递请罪折子。老臣不能不为皇上分忧。”
郭旭心中狂喜,脸上却不动声色,轻声道:“爱卿,朕会记得你的功劳的,大周上下也会记得你忍辱负重的这一刻的。你放心,朕一定会保护你的。这一切,只是做给天下人看罢了。朕走了,明日早朝,朕等着你。”
……
清晨,上朝的钟声悠悠敲响。大周的文武官员们正沉默着沿着大庆殿前高高的白玉兰干的台阶鱼贯进入大殿。
昨日议定的和辽国的和议条款已然在城中流传发酵,京城已经一片纷乱。国子监的学子们昨日已然集体上街游行抗议,禁军也动手抓了人。满城风雨之中,要求严惩此次北征责任者的呼声也高涨到了极致。今日,大部分的臣子们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也要上奏请求朝廷惩办相关之人了。这么大的事,若无人出来担责,那是说不过去的。汹汹的民意和天下人的愤怒也难以平息。必须找到替罪羊,眼下的纷乱才会慢慢的平息。而关于此战的责任者,无疑便是无能的领军之将,那个夸下海口只要朝廷给予他全力支持,他便可以打败辽人的枢密使杨俊。
大臣们最不能容忍的是,杨俊至今闭门不出,说是病情危重。但就算他病的要死,该负的责任也还是要负。他不能装作没事人一样的躲在家里,连半点解释也没有。杨俊必须像个男人一样站出来,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一顶黑色的轿子吱呀吱呀的从广场入口进来,这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因为进入皇宫之中后,任何人不得骑马乘车坐轿,也不知是谁居然坐着轿子在宫中行走。很快,那轿子抵达台阶之下,谜底也在随从掀开轿帘搀扶出一个人之后揭开了。众官员惊愕的目光从台阶上投射下去,集中在那个被人搀扶着缓缓走上台阶的身影上。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枢密使杨俊。
杨俊面无表情在众官员的目光中缓缓走过,前方的官员主动的让开道路,杨俊没有注意任何人的表情,也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他的目光只仰视台阶上方那黑洞洞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