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王侯-第1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官员听了林觉这一番话均深以为然,所有人在女真人入侵之前都信心满满的认为,大周拥有一支强大的兵马,大周是绝对不可能被北方的小小女真族兵马所灭的。即便得知女真人率军入侵的消息,朝廷上下官员还是这么乐观的认为的。直到现实打了他们一个耳光,大周兵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平日粮饷耗费极大,关键时候却掉链子,根本不值得依赖。其中的原因自然有很多人私底下做了一些分析和反思。不得不说,今日林相说的这些都是根子上的原因。当然,朝廷为了维稳而招纳流民盗贼之类的人进军中,造成军队整体的战斗力和纪律性的破坏也是重要原因。军中其他的问题也是原因。但根子上是制度上的问题。
“军中之事只是一个例子。本相要说的是贤能之臣不分文武,当然也应该不分贵贱,不分出身。士农工商之民者,国之石民也。都是我大周的百姓,都是大周的柱梁,各自有业,各有所为,本无贵贱。但我大周一直都将士农工商看做是一个高低等级,何其怪哉?读书的看不起种地的,种地的看不起工匠,商贾更是被人鄙视。除此四民之外,还有各种贱籍下等之民,更是被所有人歧视。这是不好的,这是不对的。林某便出身商贾之家,林某自认为聪明才智不逊于他人,就算超不过,也起码能平起平坐。林某应该也算是个贤能之人吧?这说明什么?说明不分贵贱高低等级,都是能出贤能之人的。英雄莫问出身高低,唯才是举,唯才是用,这才是道理。本相所言的共治之意不仅是士林官场,文武官员,更要包括我大周各个阶层之民,这才叫共治。比如,要制定关乎商务之策,显然商贾出身之人要比没有涉猎商贾之事的人要懂得多。他们给出的意见显然更专业更靠谱。要制定农业之策,总不能没种过地的人闭门造车不懂天时农事来做吧?这便是术业有专攻之理。我所要说的共治,便是将天下各行各业的贤能之人聚集起来,共商共量,共管共制,形成的政令必然要好过一个人的突发奇想和肆意而为。”
会场之中雅雀无声,无论是之前带着积极的心态,还是带着抵触的情绪的官员,此刻他们不得不承认,林觉为他们在眼前打开了一个新的画卷。按照林觉的描述,这是一个相当完美且公平的治国理念。不过之前的大周虽然也是以宰执枢密三司等各机构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却也并非完全是皇上一人独裁。林相这种治国之法的具体实施上恐怕会有很多的问题,但不知林相对此可有进一步的阐述来说服自己。不过,到此刻为止,林觉已经成功的吸引了众官员的兴趣,让他们对‘虚君共治’之法生出了更多希望了解和探究的兴趣,而非一开始的那般抵制担心和被强迫的不满了。
“我想,诸位大人此刻心里现在肯定都是一团迷雾,不知道这种共管共治之法如何实行,是否有效。本相将我的一些想法跟诸位分享,供诸位参考。本相的设想是设立内阁,内阁为总领朝廷政务机构,下设各衙分管具体事务。内阁设立首席大臣一名总领事务,其余为内阁辅臣分管各项事务。首席大臣和辅臣之责是处置日常政务,制定国策政令,下属各衙则为执行机构。政令下达,各衙联动,协作执行,贯通全大周各州府。”
林觉此言一出,会场之中顿时嗡然,有人发出了恍然之声,有人紧皱眉头流露出不满的表情来。
林觉咳嗽一声,肃然扫视全场,沉声道:“诸位大人,听本相说完。你们定然以为这是换汤不换药之举,认为和之前有人说的那样,这是将皇上的权力简单移植到内阁首席大臣之手。那你们便想错了。之前本相已经说了,要进行共管共治。内阁上下所行政令都非出自个人。朝廷将设议政会,由大周各州府朝廷各衙门推举品行端正,贤能有德之人进入其中,担当制定政令之责。朝廷重大政令均需议政会商议而决。定议之后,内阁方可推行实施。议政会未能决议之事,内阁无权推行。内阁首席以及辅臣的人选也需由议政会推举任命。内阁首席大臣有总领政务之权,也应承担其责。每一年,内阁诸臣各衙门主要官员均需向议政会述职,若有不称职之官员便及罢免。所以,诸位听好了,议政会才是我大周最高权力之所在。所有重大人事任免,重大政令发布,皆需议政会商定而决。都听明白了么?”
众官员听到这里,脑子活泛的人已经听懂了,头脑里已经勾勒出了一个基本的权力架构的画面。议政会为最高权力决策衙门,内阁则是具体做事的衙门。内阁首席个辅臣虽有具体权力,但议政会才是他们的顶头上司,约束着他们的行事职权。议政会由多人组成,共同决议,这才是整个架构的核心精髓之处。如果按照林相描绘的这种情形,则无一人可以拥有一切权力。权力确实是共享,国家确实是共治的。但这显然还有许多疑问,还远远不够完善。
第一七零二章 架构(续)
“议政会架构简单,只设立议长一员,正副议长若干以及日常主事官吏,均非实权之职。正副议长只负责主持程序性。事务,重大发令发布人事任免以及弹劾奖惩等事务需进行议决之时,正副乃召集汇总主持进行此事之人,无决定之权。议政会下设常务衙门,便由正副议长以及部分议政官员组成,可对日常常务进行处置,涉及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务以及重要人员任免奖惩之事,则需召集全体议政会人员共同议决。为避免各执己见意见不一久议不决的弊端,议政会采用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议政原则。在多数人同意之后,持不同意见者可保留意见,但却需按照多数人的意见执行。我个人的意见是超过六成比例的议政官达成一致一件,则可议决此事。当然,具体比例,有待我等商榷。”
林觉继续滔滔不绝将心中的设想说出来,对于座中众官员而言,脑海中更进一步的勾勒出具体架构和运作的雏形来,对于这全新的治理国家的组织架构既有些兴奋期待,也有些不安和担心。
“林相,下官斗胆问一句,这议政会可决一切重大事务,权力确实不小,然谁可约束议政官之权?议议政官之过呢?若议事以多数人而决,又怎可避免结党串联,相互拉拢之事发生呢?倘若议政会本身便不公允,又如何公允议政商讨国家大事呢?”一名官员站起身来大声问道。
那官员年纪不大,不过三十许人的样子,相貌清俊,颇有些风度。林觉认出了他,却是湖南路安阳县县令徐子先。这个人名声不显,但是他能问出这样的疑问来,让林觉大为赞许。这说明此人听进去了,而且是在认真的动脑筋思考这件事。
“徐大人问的好!本相正期待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来,徐大人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足见是在认真的思索此事的。早在两个月前,我便在东华门外说过,权力必须加以约束和权衡,若权力无制衡无约束,则权力会无限膨胀,则最终不可收拾。我等既然要设计一种更先进的朝廷架构,则必须考虑权力的制衡和约束的问题。徐大人,各位大人,在内阁和议政会之外当然要有监察机构的存在。设立监察院,其职责便是监督、调查以及处置。不仅是对于内阁和议政会,而是对于整个大周各路府州县各级衙门大小官员都要进行监督。对其履行官员职责、秉公用权、廉洁为官甚至是官员自身的道德操守监督。这当中自然包括徐大人担心的议政官员的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徇私舞弊渎职不公等等诸多可能发生的问题。监察院行事独立于内阁议政会之外,将如鹰目神眼盯着所有人,每个人都要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各位或许要提出这样的疑问,监察院独立行事,则监察院官员自身若有不公该如何处置?很简单,监察院由议政会议定产生,也将受议政会监督。议政会一旦发现监察院有渎职不公徇私舞弊或超出职权之行,自然有权对其进行处置。这中间是个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过程。为了保证相互的监督不涉于私,保证公允行事,需要有律可循,有律可依。所以,在所有架构完成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便是需要议政会商定各项律法,以作为所有大周上下行事的准则。要制定《大周总律》为纲,之后制定《刑罚律》以罚罪,《民律》以规范日常百姓行为准则。乃至制定方方面面的律法以细化,比如各行业当有行业律法,礼制当有礼律,甚至成婚生子当有婚律。监察院行事,便也制定《监察律》以规范。议政会的职责便是根据需要制定各项律法,让整个大周上下行事皆有所规,行事皆有所度。到最后,所有的事务其实皆有律可依,有律可遵。做到在律法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权。最终,我们的目标是将‘人治’规范为‘法治’,整个大周将会运转有序,不再会有人为的干扰。当然,这个过程会很长,但只要朝着这个大方向走,总会越来越接近最终的目的,而随着目标的递进,我大周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众官员的心中不知何种滋味,林相的这些描述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人治到法治这句话不啻于是醍醐灌顶一般的让一些官员顿悟。治理天下之所以不能尽如人意,往往便是因为人为造成的偏差,人有私欲人情,有特权作梗,有种种难以克服的阻力,便会造成种种恶劣的后果。很多事都是这么变坏的,并且成为了理所当然,变得积弊难除。根本的原因其实便在于人治。若最终大周天下能以律法治天下,做到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则会少了许多的遗憾和纷争。
林觉看着会场中神色不一议论纷纷的众官员,心中也颇有些感叹。实际上,林觉心里清楚的很,自己说的这些即便在自己来的那个高度发达的世界也没有实现。人治到法治那不过是一句口号而已,想要实现基本不可能。因为法为人定,法外有情,绝无可能做到如一座机器一般的运转精密。那是一种不可实现的理想状态罢了。况且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精细繁杂,法律甚至根本无法企及所有的方方面面,想达到法治一切的地步根本就是一句空话罢了。不过在这个年代里,无论是人还是社会架构都相对简单,法治其实可以达到一个相当大的比例,或许能够达到一种意外的效果。
当然,林觉知道自己要什么,他的所谓的大变革可绝非是真的要搞什么法治社会,人人平等,自由民主之类的东西。实际上那些东西对于林觉而言是可笑的,是绝对行不通的东西。就算是在后世自己来的那个地球上,一些所谓的标榜的自由民主的制度也是可笑而且虚伪的。真正有效的制度其实便是集权制度,而非搞什么民主选举之类的虚假的套路。文化的传统塑造了民族的性格,对于大周这样的国家,放权于民是不合实际的行为,只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和迷茫。林觉不过是想借用一种比当下的治国方法成熟的多的制度,形成一种形式上的集权统治,杜绝皇帝一人当权所带来的弊端。本质上这还是一种集权,只不过集权的不是皇帝,而是一群精英分子罢了。
而且,林觉也并不会真正的让权力完全落于这些精英分子手里,因为林觉知道,以他们的认知恐怕无法驾驭自己设计的这个治国架构,自己必须要掌控这一切,随时纠正可能发生的偏差。毕竟,对于林觉而言,这也不过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