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周王侯-第14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千人苦苦相劝,有的人甚至都要跪下磕头,痛哭流涕了,最后还是杨秀出面说了一番话来,让林觉无从反驳。
 “朝政大改是林相设计的方案,林相目前还是议政会的一员,议政会的原则便是少数服从多数,这也是林相规定的以后大周政务的基本行事的标准。现如今林相自己却不同意议政会的决定,这既不符合这一行事原则,也让议政会的权威受到质疑。清者自清,林相为国为民之心天日可鉴,人所共知,却也不必以这种方式来证明清白。当以天下万民之所望,万民之福祉为念,不可推辞才是。”
 这番话毫无。毛病,既是最好的相劝也是最好的台阶,更是对议政会运作的最好的宣传。林觉大笑点头,终于同意担任内阁首席大臣之职。众官员这才长吁一口气,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第一七零四章 新时代
 内阁首席的人选一旦定下,后面的事情便好办多了。因为诸多人选都需要内阁首席大臣推荐名单,议政会加以讨论评判。内阁几位辅臣的名单很快敲定,杨秀、马青山以及两名德望较高的老臣最终获得议政会的批准成为内阁四名辅臣。这当中马青山的身份其实最有争议,有人拿他没有参加科举,并无功名在身的事实作为反对他担任内阁辅臣的理由,这个理由当然被林觉反驳了回去。这些人依旧用科举功名作为评判的标准,这显然违背了林觉提出的文武并举,量才适用的原则。这些人显然还是抱着老规矩不放,还以惯性的思维认为必须以科举入仕的文职来管理朝廷事务才是理所当然。
 林觉告诉众人,马青山投笔从戎,他的功名取自于战场之上。读书科考固然是一条路,杀敌立功可也是另外一条路。而这两条路都是为大周效力,不分高低贵贱,一样的有资格。在大周经历了这么大的浩劫的情形下,还抱着重文轻武的思想不放,显然愚蠢的举动。
 议政会议长的人选上,原本也有大部分人选择林觉兼任此职。但这一次林觉却是真的拒绝了。一方面,议政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和监督机构存在,倘若自己兼任内阁这议长之职,那便有违变革的初衷。给人一种自己监督自己,监守自盗之感。另一方面,这也将开创一个极为不好的先例,倘若之后有人也效仿自己这么做,便又将形成独霸朝纲的局面。虽然议政会议长不是实权职位,但其毕竟有影响力,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左右议政会的决断。
 林觉想了许久,决定推荐陈之亮和袁先道以及一名叫刘世忠的老臣来担任正副议长的职位。这样做既照顾了陈之亮袁先道等人身后的老牌宗室势力,又可以让陈之亮和袁先道远离内阁和监察院这样的要害部门。这一群老东西还是留在议政会跟一大群议政官们扯皮撕逼为好。林觉甚至做了一个小小的设计,如果陈之亮被选为议长之职,那么他便推荐袁先道为议政会常务官。这样的话,陈之亮和袁先道便各自拥有一个山头,长久之后必有争执,那样的话自己便更加的安生了。
 果然,林觉的人选让陈之亮袁先道等人大为高兴,最终陈之亮成为了议长的不二人选。陈之亮当议长倒也是称职的人选,毕竟他人脉广,德高望重,对于人数庞大的议政会所有人而言,必须要有一个这样的人把控住局面。袁先道和两名地方路转运使成为副议长,袁先道得林觉全力推荐成为常务官,更是让他落选议长之职的心有了一些慰藉。
 至于监察院首席监察大臣的人选,林觉是绝对不许旁落的。他有个不二之选,那便是马斌。玄衣卫说到底是马斌建立的落雁军内部的情报机构,行事上没有合法性。如果还按照之前的行事方式的话,便会为人所诟病。而马斌建立的玄衣卫这个情报体系却是林觉绝对不肯放弃的资源,这不仅仅是可以刺探情报,而且还是一个便捷的传递消息的快递系统。这绝对是大有用处的系统,也可以让林觉对绝大部分的事都知晓内情洞若观火。玄衣卫要想存在下去,便需要合法化,并且利用朝廷资源扩大。监察院的设立便可以有效的将玄衣卫融合在监察体系之中。之后玄衣卫的一些行动便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变得理所当然了。
 当然,林觉的所有这些考虑都不是为了破坏自己一手创立的这个集权统治和权力平衡架构。只不过,这之后有很多的事情要着手去做,动的刀子会很大,林觉可不希望作茧自缚被自己所创立的这个架构给束缚住,变得束手束脚一事无成。那岂非是天下的笑话。
 说句直白之极的话:独霸朝纲只手遮天?我林觉可以,别人却不可以。这不是贪恋权力,为一己之私,而是为了便利的推进自己接下来的种种动作。而且,只有林觉自己才知道自己不会把事情搞砸的,毕竟自己的身份和知识见识和他们天差地别。林觉自己至于别人,林觉可不敢预知他们掌权之后会做些什么。
 林觉任内阁首席大臣,辖下四名辅政大臣。辖下十房官长倒有一大半是落雁军的人。重要的比如刑部吏部财部兵部的官房主事皆为林觉身边人担任。兵权林觉是要牢牢抓在手里的,兵部主事原本林觉属意沈昙,但沈昙似乎是有所考虑,不肯担任此职。最后林觉便举荐了梁七担任,让沈昙担任刑部主事之职。梁七的任命通过之后,他也成为了大周历史上第一个土匪出身却当上了朝廷兵部主事的人,这让梁七心里欢喜之极,感叹不已。
 原本林觉的想法是建立一个专司军事的衙门,比如保留枢密院的架构不变。但这样一来,自己必须要兼任枢密使,方可名正言顺掌控军权。但这么一来,机构上又和大周之前那样有所重叠,而且自己兼任枢密使也会让人感觉太过明显。鉴于此,林觉才将军权归于兵房统辖,这样的话,兵权归属内阁之下,便等同于是自己直接掌控了。这么做实际上引起了陈之亮等人的不满,但林觉做出了解释。内阁虽掌兵,但重大用兵事宜还需议政会批准,并非随意用兵。而之后需要制定的‘兵律’也将约束军队的行为,所以无需大惊小怪。陈之亮听了觉得颇有道理,毕竟议政会才是最高的权力部门,有权决定重大事务。内阁首席大臣的任免都在议政会的手里,自然连同他的所有权力都属于议政会所辖。如林觉违规用兵,议政会对其首席之职进行罢免,便等同于剥夺其兵权。
 陈之亮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他相信议政会数千人的规模已经囊括了大周所有的力量。林觉再厉害,也不敢和天下人为敌。这其实也是陈之亮和袁先道等人相信议政会将大有作为的基本认识。若非是有这样的认知的话,他们对于议政会这个闻所未闻的玩意是绝对不会支持和相信的。
 三天时间密集的推荐和讨论表决,人员架构基本搭建完毕。虽不能说完全如林觉的意,但林觉知道,必须也要做一些让步,否则这出戏便唱不下去了。必须要给所有人一种尊重议政会的决定的感觉,为此必须做出一些无关紧要的让步。但是重大事项和人员任免林觉是绝对不会含糊的。而林觉的让步其实也给议政官们注入了一种极大的动力。他们发现,议政会的决定真的能够让林觉表示顺从,便 更进一步的相信议政会真的是能够让林觉低头的权力机构。越发的对议政会制度深信不疑。
 人员敲定之后,便是更为艰苦的开始立法的过程。虽然大周本有律法,但这一次立法显然有所不同。现有之法虽可借鉴,但绝大多数都需要重新斟酌拟定,甚至有的需要推到重来。这个过程之繁琐和烧脑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何街头的百姓们看到原本一个个乘黑马车,骑高头大马,衣着鲜华的官员们都变得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有些神经兮兮的原因。这立法的过程简直太磨人了。
 为了加快进度,在《大周总律》通过之后,议政会分为十几个小组分别进行各项条款的拟定和讨论,最后统一进行敲定和定议。由于这是今后需要所有人都遵循之法,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明白其重要性,不敢掉以轻心。林觉更是亲自全程参与,不分昼夜。在这件事上,林觉知道必须要全面而慎重。因为这将涉及到的是大周亿万百姓,绝不可儿戏。要想接近以律法治国的目标,律法本身更需要全面准确而合乎时下情形。恶法带来的后果不啻于一次乱局。
 那些远道而来的地方军政官员们怎么也没想到,他们在京城一呆便是数月之久。来时还是夏日炎炎之时,当所有重要的事务都完成之后,已经是深秋时节,快要入冬了。
 上上下下数千人的努力,终于在入冬之前结束了所有的机构和律法的搭建和拟定。对所有参与的人而言,这也是一个蜕变和自我升华和学习的过程。因为参与律法,每个官员都深切的了解到了整个大周方方面面的情形,这对这些地方官而言是一次绝无仅有的体验和学习深入思考的过程。这让他们对自己身处的这个叫大周的国家多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胸怀天下的大局观感。对于绝大多数官员而言,这足以扭转和影响他们今后的一生。
 十月初九,立冬之日。林觉第一次以内阁首席大臣的身份出席议政会闭幕大会。当日数十道圣旨同时发布,昭告天下。宣布大周结束两府三司制度,以内阁议政会监察院为全新架构的治国架构成立。并且废止之前所有律法,发布《大周总律》以及各种分支律法二十六部。人员任命的圣旨也同时发布天下。
 天下为之震动,万民为之惊愕。人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他们都明白一件事,那便是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
第一七零五章 渡难关
 朝廷格局的巨大变化带来了人心的慌乱。人们的反应不一。
 有的人认为以林觉为首的朝廷官员背叛了皇上,毁了大周,是大逆不道的篡逆之举。他们当中有的人当街哭天抢地,如丧考妣一般。这当中有些居心叵测的人开始蛊惑人心,希望能搅乱局面,火中取粟。但他们自己是不会出面的,于是便蛊惑一些涉世未深的书生学子们上前。特别是一群太学的士子们,受人鼓动之后再一次走上街头,请愿抗议,义愤填膺,口沫横飞的表达他们的愤怒。和之前郭旭夺位之后的情形一样,这些学子们读了些书,总以为自己是大周的未来,总以为朝堂上都是一群笨蛋,像是火药桶一点就着,表现的极为激进。
 有的人则很期待,他们虽不知这种变化会带来什么,但是他们知道,相较于之前的大周的情形而言,这或许是个崭新的开始。以前的大周令人失望,现在的情形就算会变坏,却又能坏到哪里去?难道还能坏到和不久前一样差点亡国的境地不成?
 更多的人则是保持着一种沉默的观望状态,他们无力去改变什么,也不知道这一切会带来什么。他们唯一希望的便是这刚刚平稳的天下局面不要再乱下去。他们无心无关心天下大势,社稷国祚,他们只希望能过安生的日子。他们只希望上位者的这番作为不要伤了他们,不要让他们衣食无着,背井离乡,卖儿卖女。其他的他们一概都不在乎。谁当皇上,朝廷里谁掌权,什么内阁什么议政会,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对于这种局面,林觉心中早有预料。这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必然要经历的阵痛。说实话,就算有人起兵以此理由造反作乱,林觉也并不会觉得奇怪。因为自己做的这件事从实质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