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周王侯-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剧本的排练和修改,配乐背景光影效果的配备也逐渐成型。三月十五日,整场剧目的综合排演终于第一次进行。林觉邀请了小郡主前来观看这第一次的整场彩排。坐在剧院后院的排练场里,林觉和小郡主绿舞谢丹红等十几个人作为观众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这一次全场演出。两个半时辰的演出毫无滞碍,一气呵成。当最后《化蝶》一幕落幕之后,小郡主以及谢丹红和绿舞一干女子都已经泪流满面,唏嘘连声。
 此次彩排虽然没有光影背景的映衬,虽然没有着正式的戏服。只有乐师们在旁配乐。但其效果已经很让人满意了。彩排状态下能感染到观众,这说明剧本唱词和唱腔已经达到了相对完美的境地。而这正是这紧张忙碌的一段时间,林觉和一班编剧们精细斟酌的结果。林觉相信,这幕新剧将会获得巨大的成功。
 谢莺莺演出完毕,卸了简单的服饰走了过来,林觉站起身来鼓掌笑道:“演得好,演得好。祝英台这个角色前后的人物状态迥异。性格里还有些幽默俏皮的色彩,而却又是个悲情之人,我还担心你在一幕剧中不能转换自如呢。没想到比我想象的好了不知多少。”
 小郡主也在旁抚掌点头。谢莺莺忙上前来给小郡主恭恭敬敬的行礼。两人都知道对方和林觉的关系,特别是谢莺莺,心中竟有一丝惶恐之感。因为若是将来小郡主嫁给了林觉,那必是大妇了,自己此刻必须要恭敬,以后也好相处。
 “好感动啊,这个故事我早就听说过,但是这长剧还是第一次见到。又一次我在上瓦子里瞧了一段短戏,演的是不伦不类,跟这一出根本无法相比。特别是莺莺姑娘的演技,简直出神入化了一般。佩服,佩服。”小郡主笑道。
 “郡主过奖了,奴家可不敢当。是公子的剧本和唱词好,奴家不过是本分的出演罢了。”谢莺莺微笑道。
 “剧本再好,没有好演员也是白瞎啊。不必自谦了,好就是好,那还有什么谦逊的。我满意的不得了。刚才郡主绿舞她们都看哭了呢。”林觉笑道。
 谢莺莺瞟了林觉一眼,心道:莫在郡主面前夸我啊,郡主若是吃醋,我可怎么办啊。
 小郡主笑道:“是啊,不必自谦。看来京城即将要引起一场大轰动了。这还只是彩排,上了舞台,那定是更加精彩绝伦。”
 林觉笑道:“说的很对,配上背景光影效果定然更加的无与伦比。譬如适才那最后一幕,化蝶一幕台上只能演员以霓裳为翅膀,旋转起舞。但真正精彩的是幕落之后,用光影投射数十对彩蝶满场纷飞的景象。那才之真正的最后结尾呢。”
 小郡主闻言心驰神往,想象着那绚丽的场景,笑道:“首演我一定来瞧,你们这里最贵的包厢我定下了。我已经看中了二楼最中间的那个大包厢,谢妈妈,多少银子,我命人现在就预付。”
 谢丹红笑的眼睛都快没有了,连声道:“哎呀,郡主来瞧戏,岂能要银子?只管选一个包厢便是,银子什么的……可不敢收。您是林公子的朋友,我收你的银子,林公子还不得骂的我狗血淋头?”
 林觉笑道:“妈妈改了性子了么?有银子还不赚?”
 谢丹红翻着白眼心道:我怎肯不赚,不是怕你不高兴么?成天说我见钱眼开。这郡主要的包厢可是最好的包厢,那可是定价二百两银子的包厢。想想都肉疼。
 小郡主在旁轻笑道:“你们是打开门来做生意的,一码归一码。那包厢我定下了。五百两够么?坠儿,给银票。”
 跟随伺候郭采薇的丫鬟坠儿伸手入怀便取出一张五百两的银票来递在谢丹红面前。谢丹红咽着吐沫盯着那张花花绿绿的银票,眼中满是渴望。花出去几万两银子,这还是第一回见到进账了。但她又不敢拿,那眼睛往林觉脸上瞟。
 林觉微笑伸手,将那张五百两的银票拈在手上。谢丹红脸上如释重负,眉开眼笑起来。然而,下一刻,她便又傻眼了。原来林觉将那银票又塞到了坠儿的手心里。
 “怎会要你花钱看戏,在杭州我就说了,江南大剧院的戏,郡主随便来看,而且永远免费。这里是江南大剧院的分号,一样的有效。”林觉笑道。
 小郡主笑道:“还是给银子吧,这样我不成了蹭戏瞧的了?你们也不容易,我听说谢妈妈和莺莺姑娘都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我不给银子心中不忍。”
 谢莺莺忙道:“郡主莫要担心,银子算什么?难道为了银子便不顾人情么?公子说了,银子其实是最没用的东西,花了可以再来。情义却是银子买不来的。郡主若是给了银子,那情义何在?”
 小郡主一愣,嘻嘻笑道:“哎哟哟,这张嘴巴说的,一套一套的。看来跟着林觉学了不少大道理嘛。林觉,什么时候当我的先生,也教我些大道理啊?”
 林觉笑道:“郡主想听说教么?那也简单,改日我给郡主说个三天三夜。不过郡主未必能听的下去,我若是给人说道理,不听的人那可是要受罚的。我林家原来有个家塾先生,常备一根两尺长青竹板子。若是不听教诲,便要那竹板子打屁股。我打算效仿。”
 郭采薇的脸色腾地变得绯红,打屁股这话实在太露骨了些,特别是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这话,便有些暧昧之意了。周围有女子捂着嘴吃吃的笑了起来。
 小郡主 忙转换话题,对身旁的坠儿道:“银票收起来便是,他们不要便拉倒,我乐的看白戏。以后你们也来白看戏,反正他们不要银子。”
 林觉呵呵笑道:“哎。你还别说,这首场演出还真是白看戏。我已经想好了。我打算开张前三天一文不取,免费看戏。三天之后才正式售票。”
 “啊?林公子,你还真打算这么干么?”谢丹红第一个发声道。之前林觉便提了一嘴,不过谢丹红以为林觉是随口一说的,但没想到林觉还真打算这么干。
 “当然,我已经决定了。这是为了打开我剧院的知名度,让京城百姓接受这种全新的演剧目的方式。利用他们的口碑进行口口相传。看似不赚钱,但这是赚口碑,赚人气明白么?”
 谢丹红叹道:“罢了,公子想怎么做便怎么做吧。”
 林觉笑了笑不再理她,继续道:“明日起,要开始准备全城的大造势。明日上午,莺莺带着姑娘们按照分派好的位置进行宣传。那一套在杭州你们都做过,我也不细说了。要闹得全城皆知,就算人们嗤之以鼻,或者是根本不屑的,也要让他们知道外城有一家大剧院要开演。丹红姐抽调两名画师出来,今晚要画出十张大幅海报。剧目的名字不要那么俗了,改为《化蝶记》。总之,宣传造势不亚于剧目本身,有时候就靠的是人尽皆知,造出话题和热度来吸引眼球。不用质疑我的任何决定,完全的去照办便好。”
 谢莺莺点头道:“放心便是,我会安排的。”
 郭采薇在旁笑道:“林觉,我也替你出一把力,你们人手不够是么?明日我着我的人替你们在街头宣传。让莺莺姑娘教教他们怎么弄便好。”
 林觉笑道:“那可更好了,只是郡主不要出面了,免得人家说三道四的。不过,首演之后,郡主倒是可以在王公贵族的圈里子给吹嘘一番。若是有皇亲国戚的赞颂,可比我们磨破嘴皮还管用。百姓们也都会跟风的。”
 小郡主飞了个白眼道:“切,虽说不收银子,却也还是算计上了我。”
第四八八章 紧锣密鼓
 进入三月中旬以来,来自大周各地的贡生已经络绎不绝的赶往京城。越早来到京城的正是那些家境优越的学子,因为他们可以选择快速的交通工具,比如坐车坐船等方式赶来。而且早些来京城,更可以早些找到合适的住处,并且有宽逾的时间去结交一些能够拉的上关系的官员,投帖子,拜门生。
 这虽然对春闱大考并无裨益,但对于以后的仕途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毕竟春闱只是一道已经不算难的关卡而已。
 而且,家境宽裕的贡生们无需担心在京城多呆时日的费用。
 但是对于那些家境贫寒的贡生而言,这趟春闱的进京之旅便是在希望之中充满了磨难。京畿周边的还没什么,那些远离京城千里甚至数千里之地的贡生们,如果家境贫困的话,这一趟来京的车马费用便是个沉重的负担。虽然朝廷要求,但凡进京举子的盘缠都需要本地的官府拨付,然而,这规定在很多地方早已沦为一句空话。
 除了那些财力宽逾,并且主官对科举极为重视的州府之地,更多的地方则是将这项制度变异为贡生自垫进京应考资费,事后进行实报实销的条例。而事实上,只有那些中了举的才会得到补偿,那些没有中举的,反而得不到重视。花出去的钱也都全部得不到补偿。
 在这种情况下,贫困的学子们自然不敢铺张浪费,万一要是中不了,那么反而加重了自己的负担,那便更是雪上加霜了。
 所以,这一类学子,即便路途遥远,他们选择的方式也只有一个,那便是靠着两只脚从全大周各地走到京城去。稍近一些地方的便迟一点出发,而距离遥远的,早在庆丰五年的新年刚过,别人还在享受新年的气氛的时候,他们便别妻离子背上行囊踏上上京应考的征途。
 想象一下,在广袤的大地上,在河流山川阡陌山野之间,一个个学子们孤独的背着行囊走在路途上,朝向他们心目中的圣地京城,朝向那个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战场风餐露宿踽踽独行的身影。若没有那个璀璨的希望等着他们,他们当中肯定有很多人是坚持不到京城的。毕竟这么远的路程,他们要走十天,二十天,一个月,甚至是两三个月才能到达。
 所以,如果你在京城的大街上看到一些背着行囊,须发杂乱,衣衫褴褛而且眼含热泪的人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他们是街头的流浪汉。因为你并不知道他们当中的哪些人在几十天之后便名满天下,成为春闱新科新贵。在这个三月底到四月的时候,或许发生着这世间最多最频繁的命运的转变。这也是科举之制形成的一道人为的造化奇观。
 不管是贫穷的学子还是富裕的学子,他们身上有一点特制是共同的。这也是面目性格出身经历迥异的各路贡生唯一的共同点,那便是他们眼神中透露出的自信。因为这些人都是在秋闱大考的千军万马脱颖而出的胜利者,在经历了那一道巨大的难关之后,每个人都自信满满,他们中没人觉得自己会倒在春闱这个不高的门槛之前。
 客观来讲,情形也确实可以乐观。春闱比之秋闱的录取比例高了不知多少。秋闱若是百里挑一的话,那么春闱便是有近四成的录取率。以庆丰二年春闱大考的数据派评定的话,更是创纪录的达到了五成。那一年春闱,大周十五路共有贡生两千七百人,竟有一千三百余金榜题名,完成了鱼跃龙门的创举。今年春闱的贡生人数超过三千五百人,就算以同样的录取人数来算,也是三成开外,十个人中有三个半多能中,可以说是相当的高了。
 但毕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注定接受命运的戏弄,他们此刻的自信也将成为他们未来更为失望的另一砝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自有科举而来,也不知有多少人梦断此间。
 三月十六日上午,枣园也迎来了一位满怀希望的老贡生。那便是林虎的爹爹林有德。事实上林有德在三月十五晚上便跟着林家进京的船只到了京城。当晚便住在了林伯年的宅子里。次日上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