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王侯-第4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久后,林伯年更衣出来,林觉和林虎起身行礼,林伯年摆摆手,一屁股坐在大椅上,伸手捧过茶水来慢慢的喝了起来。喝了几口茶之后,林伯年将茶盅往桌案上重重的一顿,口中发出了长长的一声叹息。
“二伯,看您似乎心事重重的样子,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是家里的事情让二伯烦心么?”林觉探身问道。
林伯年看了一眼林觉道:“家里能有什么事?前几日林昌写信来了,杭州家中一切如常,生意也还运转如常,没什么可烦心的。”
林觉哦了一声道:“那就好,那二伯为何眉头紧锁,心事重重的样子。”
林伯年长叹一声,摆手道:“且不说此事,先说你的事。这次春闱大考,你自我感觉如何?可有高中的把握?”
林觉愣了愣,旋即便明白林伯年并不知道昨天下午皇上巡视贡院发生的事情。或许是消息封锁了起来不许外传之故,这件事还没有大范围的流传。不过以林伯年的身份,一个堂堂三司副使,居然消息如此闭塞,尚不知这内幕的消息,一方面说明他对自己并不太关心,没有花心思去打探。另一方面则恰恰说明他在朝中地位的尴尬。
林伯年这么多年在京城怕是白混了,核心的势力一个也没依靠上,也不知他这么多年花了林家那么多银子都做了些什么。倒是这座宅子规模之大,建造之精美,恐怕花了有几十万两银子。莫非是全部花在这些上面了。
第五零四章 参奏
林觉想了想,决定暂不告诉林伯年昨日之事。虽然自己似乎应该对林伯年坦诚,但不知为何,林觉对林伯年的不信任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来到京城之后,总感觉林伯年骗了林家。他并没有全力经营在京城的关系网,拿了家族的银子似乎都用于私人享受了。对自己和林有德大考的事情也没有发自内心的重视。和林伯庸比起来,林伯年这个家主显然不称职的多。
“二伯,大考还得等放榜才知道。我此刻说考的好不好都是无用。总之,我已经尽力而为了。能考上自然是最好,考不上我便做买卖去。我在京城也开了个买卖,反正饿不死我便是。”
“怎能抱着这种想法?考不上要继续考,我是看好你的。你开的那剧院什么的闹得沸沸扬扬的,我是不喜的。听说你跟望月楼那女子有些不清不白,这可不好。你还没成亲,跟一个从良的戏子不清不楚的,岂非是不珍惜自己的名声?少年人不要沉溺于女色,要积极进取才是啊。”
林伯年板着脸说出了一番冠冕堂皇之语,不知为何,林觉听着他道貌岸然的说出这几句话的时候,便想起了那日第一次来府中拜访时见到的林伯年的几名年轻的妾室。林伯年也五十多的人了,一树梨花压海棠的事情干了不少,但说起这些训诫人的话来,倒也面不红心不跳,理所当然。
“二伯训诫的是。不过谢姑娘是个好姑娘,品行做派无可挑剔,不是二伯所想的那种人。”林觉道。
“罢了罢了,你自己心里有些分寸便是,你也是大人了,二伯也不想惹你不快。唔……过几日我去打听打听你和有德大考的情形,或许能提前知道些消息。不过这些事其实你老师该为你操心的,但据我所知,他好像也并没多么上心。你这个老师啊,哎!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林伯年皱眉道。
林觉低声试探问道:“二伯是不是跟我老师有什么纠葛了?我听着二伯好像对方先生有些不满呢。”
“我对方敦孺不满?我倒是想跟他搞好关系来着,可是人家鼻子翘得高高的,根本不搭理我。他是你的老师,如今又是御史中丞,我能不想跟他处好关系么?可是你这个老师简直是六情不认。哎!我真是不知说什么才好。说起来我就要生气。”林伯年手指敲打着桌子,情绪激动了起来。
林觉终于能确定,林伯年和方先生之间确实有了纠葛了。
“二伯,到底怎么回事?说给侄儿听听。”
“我自然是要告诉你的,我适才说了有事找你,便是这件事。这事儿怕是还要你替我出面,跟方敦孺说一说。咱们都是杭州来的,也算是有些交情吧,怎地一旦到了京城便一个个六亲不认起来了?这还罢了,倒还不顾情面搞起我来了。这算什么?怎么说我也是你的二伯,他还是你的老师,人怎地能这么做事?真是教人不可理喻。”林伯年的情绪愈发的激愤了起来。
林觉皱眉道:“二伯,你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听的满头雾水,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林伯年瞪着林觉道:“怎么回事?你可知道,今日早朝上,你那位刚正不阿的好老师竟然当庭上奏折参奏我了。想置我于死地。你说说,我该不该生气?”
林觉一愣,愕然道:“怎么回事?老师参奏二伯所为何事?”
林伯年皱眉喝道:“还不是三司衙门里钱粮支出的事情。严正肃自来京城当了副相之后便盯上了我三司衙门。这几个月来他什么事都没干,就干了一件事,便是天天盘查我三司衙门的账目。早也查,是晚也查,还发函去地方州府查勘。搞得我们是鸡犬不宁。张计相气的成天大骂,我们三位副使也都被他弄的烦不胜烦。这还罢了,关键是他斤斤计较,查账目简直吹毛求疵。这么个查法焉能查不出事情来?这不,他在前面查,你那老师跟他沆瀣一气,得了差错之后便来参奏我们。今日朝上,三司使张钧大人,盐铁副使任道远大人,度支副使黄乾元大人,还有我这个户部副使,无一幸免,被你那位老师统统参劾了个遍。说我们渎职无能,说我们掌管使用不力,说朝廷如今财政吃紧,各处缺钱粮都是我们的过错。你说,我该不该生气?”
林觉恍然大悟。原来果真是因为这件事。刚才林觉在脑子里便已经过了一轮,猜测便跟此事有关。那天晚上在先生家里,严正肃和方敦孺酒后聊了许多事情,其中一件便是关于朝廷财政赤字,度支混乱之事。当时严正肃还点了林伯年的名,林觉当时在场并全部听在耳朵里。
站在林觉的立场,他对事情不太了解,自然也不能多说什么。当时也以为事情也许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朝廷财税吃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三司衙门也不能负全责。至于二伯林伯年在三司衙门里其实只是个户部使,是排名第四位的官员,责任不会太大,所以便也没有太在意。但现在看来,严正肃应该是盯上不放了,而且老师掺和进去,已经开始要追究责任了。这事儿倒是有些棘手了,也难怪林伯年心里不高兴。
“二伯,那三司衙门到底有没有过错呢?参劾是不是空穴来风?”林觉沉声问道。
“……你这是什么话?成心找你麻烦,还怕找不出来?京城哪个衙门没有毛病?他们这是故意找茬。”林伯年怒道。
“二伯不要说气话,他们为何要找你们三司使的茬呢?无冤无仇的。总是有原因的吧。”林觉皱眉道。
林伯年挥着手道:“你问我,我问谁去?你怕是不知道,你那位老师自打入了御史台之后便跟个疯狗似的乱咬人。这才几个月时间,咬了七八名官员,弄的人人避而远之。你怎么不去问问你老师他这是为什么?”
林觉皱眉道:“二伯,方先生是我师长,你怎能当着我的面这么辱骂他?这让侄儿如何自处?”
林伯年也意识到自己言语过激,放缓语气道:“我告诉你,严正肃和方敦孺这次进京便是要搞事的。据说他们正在酝酿什么变法。皇上被他们迷惑的相信他们的话。他们想要立威夺权,自然是要大肆的折腾一番。我三司衙门是个软柿子,他们自然是要从我们这里下手了。”
林觉摇头道:“二伯,你冷静一下。不要意气说话。到底你们三司有什么错处。如果是吹毛求疵的话,皇上也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公道自在人心,朝廷上下百官也都会说话的。”
林伯年张了张口,却没有说出话来。事情当然不是他说的那么简单。严正肃确实查出了三司衙门的很多问题,这些也自然不是什么吹毛求疵。朝廷这几年财税连续减少,三司衙门难辞其咎。征税不力,研判对策不力,未能尽到职责。这还罢了,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在使用拨付钱款的问题上。因为钱粮收入减少,原本铺张浪费的各项开支本该由三司衙门预警并按照计划缩减,但三司衙门没有做到。僧多粥少,税收年年减少,支出却增加的厉害,形成寅吃卯粮的恶劣局面。
三司衙门做出的应对也很有问题,为了尽量控制赤字,他们固然也要有所取舍。按照一般原则,钱款的拨付上,一些非紧急必要的拨款会被削减,而干系到国计民生的事情却是绝对不能削减动摇的,因为那会动了大周根基。譬如军队的钱粮拨款,譬如灾民赈济的钱粮,譬如疏浚河道筑坝屯田的事情,譬如干系稳定的平仓购粮的钱款等等。
可三司衙门做出的应对是不是按照轻重缓急和重要性的原则,而是在张钧的示意下,几位官长约定俗成的形成一种不得罪上面,只克扣下面的稳妥办法。譬如,为太后养老而修建的艮园的钱款,要花费几百万两银子。在钱粮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建议暂停此项钱款拨付。但他们不,他们全额拨付这笔银子,便是为了让太后和皇上高兴。他们知道,下边的可以得罪,上面的绝对不能得罪,这样他们的地位便不会动摇。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不少,严正肃何等精明之人,就算他们掩饰的再好,还是被一笔笔的查了出来。这便是今天朝堂上被参劾的缘由。
“林觉,你还不知官场艰难,很多事并非你想象的那般。就拿我三司衙门而言,虽说掌管我大周钱粮赋税,看上去是个权力很大,富得流油的衙门。然而,真正的情形是,三司衙门其实是最受气的衙门。人人都以为你有钱,什么事都来伸手,朝廷一年税收不过六千多万两银子,看上去是个很大的数字,然而你想想,我大周有多少地方要花钱?分散到每一处,其实早已捉襟见肘。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银子的你不给,他们便嫉恨你,便会背后捅刀子。一旦你得罪了不能得罪之人,便会吃不了兜着走。你说,这能怪我们么?”林伯年叹息道。
第五零五章 说情
林觉沉吟片刻,皱眉道:“二伯,您只是户部使,在三司衙门里并不分管钱粮度支,这件事跟你干系不大吧。”
林伯年拍着大腿道:“可不是么?我这个户部使,虽然也是三司副使之一,但我只掌天下户口、赋税之籍、榷酒、工作、衣储之事,并不管钱粮度支进出之事。大伙儿都明白这一点,可是你那位老师可不管。一古脑儿连我也给参了。说什么,我这户部使没有做好本分,赋税之籍管理混乱,导致财税漏收云云。总之,就说我根本不称职,不配当这个户部使。说我们整个三司使衙门都是庸碌渎职。说的话可难听了。简直要气死我了。今日要不是吕相给打了圆场,怕是要糟糕。但即便如此,事情也远远没有了结,你那老师是出了名的咬住不放的,后面必定还会咬我。我都快愁死了。你说说,我本来还说,你是他的学生,咱们林家该和严正肃和方敦孺站在一处,以后在朝廷中也好有个相互的照应。这可倒好,六亲不认,就这么咬起我来了。”
林觉皱眉不语,心里也有些别扭。老师和严正肃都是刚正之人,或许只是对事不对人。但这种做事的办法明显是欠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