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周王侯-第7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平叛,攻大周的计划暂时搁置。辽国和大周又恢复了燕云之盟,双方的关系暂时缓和。海东青长吁了一口气,这件事也让得以喘息。原定十月左右协同发动的计划也将推迟。女真人不除,耶律宗元是无暇南顾的。
 但问题在于,即便有了喘息的机会,招募兵马的进度还是停滞不前。照这样下去,等耶律宗元平叛归来,自己还是无法拉起一只足够搅动局势的兵马。如果是那样的话,自己和耶律宗元的协议便作废了,自己只能当个旁观者。
 海东青愁眉不展,他带着人潜入内陆,辗转于几处州府之间,像个热锅上的蚂蚁。正是在这段时间,京畿乃至京西之地正面临大旱。某一日,他在应天府境内的一座小村庄借宿的时候,看到了村庄之中百姓拿出财物供奉给当地的神汉,请求神汉向龙王爷传话祈求降雨的事情。看着那些虔诚的匍匐于地磕头的百姓,看着那个坐在高台上神神道道的神汉,海东青忽然如醍醐灌顶一般的开了窍。
 海东青确实是个人才,他的人生多彩多姿,经历过无数的坎坷和波澜。从少年时的复仇以及后来的亡命天涯,到再后来的占岛为王。他的经历之丰富可称无人能比。正因如此,他的见识广博也是一般人比不上的。他虽然没有读过几天书,但对于人性,对于世间之事的洞悉却不亚于很多读书明理之人。他能占据海岛十几年,成为大周最大的一处绿林盗匪的头目,自然不是仅仅靠着运气和凶残,更有着很多智慧和计谋。他或许称不上是个英雄人物,但绝对是个富有智计,懂的随机应变,善于走出困境的枭雄人物。他不像任何一个绿林匪徒一般,只追求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快乐,他是有野心的。这一点放眼天下,恐怕也没几个人敢这么想。
 正因为海东青的这些特质,也让他看透了许多事情,看清楚了一些事情;也敢于去做常人不敢做的尝试。而这一次,他从这次求雨之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海东青知道,那个神汉是根本不可能和龙王对话的,他不过是欺骗百姓罢了。但是百姓却对他视若神明。这不是神汉有多聪明,而恰恰是百姓太愚蠢,生活太艰难。既然那神汉能享受百姓的尊崇和膜拜,他为何不能?
 海东青身边曾经有过不少有才能的人。譬如当初在桃花岛上的时候,身边的军师许兴便是个见识广博之人。从许兴身上,海东青学会了很多东西。许兴曾经跟他说过很多书本上的大道理。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什么秦皇焚书坑儒便是要愚天下之民使其愚钝而便于掌控等等。当时海东青并不太懂,但此时此刻,海东青忽然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这些愚昧无知的百姓正是可以利用的最大的资本,自己为何不能利用他们?自己之前着眼于招募绿林豪杰,却根本忽视了这遍地的百姓。这些不都是人么?他们拿起武器来,不是一群兵马么?
 海东青将自己关在应天府的一家客栈中三天三夜,就像成佛之前的苦思一般,他忽然顿悟了。只不过,顿悟之后出关的不是一尊佛,而是一个更加可怕的恶魔。
 这三天里,他想到了一个利用眼下天下大旱民不聊生的情形的计划,他要像那个神汉一般,成为一个百姓心目中的神。他要让百姓们对他顶礼膜拜,任自己差遣。当自己的牛马羔羊。
 当然,海东青是没有办法创立一套全新的宗教教义和体系的,但好在大周宗教派别繁多,倒也不愁没有参考。于是他摘取了佛家的不食荤腥这一条,选取了道教的鬼神之说,又从拜火教中吸取了唯我独尊外人皆魔的教义,甚至吸收了大周普遍认同的三从四德的思想。杂七杂八的将所有这一切糅合起来,创造出了青教这个四不像的怪胎。
 圣公这个称谓正是当初许兴在挑花岛即将覆灭之际给自己想出来的称呼。这几日海东青愈发意识到许兴对自己的重要性。倘若许兴在身边,一切都将好办的多。他将圣公这个称谓作为自己青教教主的称谓,既是对许兴的一种缅怀,又是牢记桃花岛覆灭之祸的意思。
 青教成立之时,正值北方大旱数月之时,朝廷又颁新法,官贷逼人而来。京畿京西一带百姓如入水火之中炙烤,流亡逃离这无数。就在这个时候,应天府一带有一群神秘的人物开始为百姓分发粮食,救济百姓。这些人出没于乡野村镇之中,既不扰民,也不跋扈,谁家有难,他们总是会出现在谁家的门前。他们默默的放下粮食衣物银两等物,然后又默默的离开。
 百姓们起初甚是疑惑,后来便纷纷相互探寻。终于有消息开始流传开来,那些人是青教的使者,是青教圣公派来救苦救难的,是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及时雨,是黑暗中的指路明灯。这些人越是低调神秘,百姓们便越是好奇的探寻。关于青教,关于圣公,关于教义,很多他们想知道的或者不想知道的最终都进入了他们的视野。民不聊生之时,雪中送炭者会被百姓们视为恩人,也最得到尊崇。这种时候,任何能拯救自己的东西都会成为救命稻草,都会成为百姓的寄托。很快,许多百姓开始加入青教,从乡野到城镇,青教教徒以爆炸般的数量开始递增。开始的低调行事也逐渐变得半公开,不仅百姓自发的口口相传,更有青教教徒组织起教义宣讲大会,吸收百姓入教。
 就连海东青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创立的这个不伦不类的青教居然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蓬勃发展起来。速度之快,反应之热烈让海东青自己都猝不及防。到了年底的时候,整个应天府,包括京东西路的大片州府县域之中,青教教众的人数已经突破五万之众。
 规模如此大,发展如此之快,连海东青自己都担心了起来。生恐弄的声势太大而招致朝廷的瞩目。但显然,他的担心是多余的,朝廷的注意力显然不在这里。朝廷在变法,一部的新法推出来,百姓们骂声一片,但朝廷不在乎。所以越来越多的百姓选择投身入青教之中,将希望寄托在他们的圣公身上,将未来寄托在那不存在的救赎之中。或者说,他们是在抱团取暖,青教之中宣称互助互爱,人人为兄弟姐妹,不会互相欺压,而且会救济自己,这比朝廷对自己可好的太多了。
 海东青终于放下心来,朝廷的不闻不问正是自己的机会,朝廷的新法正是给了自己机遇。天灾人祸,百姓的困苦反而成就了青教的大发展。他抓住了这个机会,这无疑就如老天帮忙一般,挡都挡不住。甚至海东青有时候会想,是否这就是所谓的天佑。也许自己正是天佑之人,老天都帮自己。自己的运道来了,大周的气数或许尽了。
 海东青决定利用这机会加大扩张速度,到了这种程度,他已经有了向辽人索要物资银两的巨大本钱。他秘密的邀请了坐镇于中京大定府的三皇子耶律石来到应天府查看,当耶律石看到大规模教众的聚集,看到成千上万的百姓在街头跪拜圣公的景象后,他惊呆了。海东青用了八九个月的时间便以青教为名收纳了如此多的教众,这简直不可思议。三皇子当即决定将此事向耶律宗元禀报,并且立刻恢复粮食物资钱财的供应以供海东青所需。有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和钱粮的供应,海东青更是得以迅速的将青教在京西道推广巩固,并且向京畿道开始扩张。同时,有兵器装备到手之后,他也开始秘密选拔教众,武装教众,为起事做准备。
 到现在为止,青教教众的数目已经突破十二万三千多人,整个京西道和京畿道的数个州县都已经变成了青教一家独大的局面。而他这个圣公,也早已成为众信徒心目之中高不可攀之人。
 海东青达到了他最初设想的目的,像当初那个神汉一样,他成为了愚昧的百姓们心目中的神。
第八一九章 余波未了
 (二合一)密室之中,海东青摩挲着那柄火器,久久的把玩,脑海中思绪飞扬。过往的一切一幕幕从脑海中闪过,让他那张皱纹疤痕遍布的脸上忽而露出笑意,忽而又咬牙切齿,忽而又紧皱眉头。
 终于,海东青长吁一声站起身来,将面具戴上,将火器掖在腰间走出了密室来到正屋里。他看着屋外炽烈的阳光下,几名奴仆正引着几名女子走来,海东青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拜见圣公,今日请求圣公赐福的女子带到了,请圣公定夺。”一名教奴上前跪拜,尖声叫道。
 海东青点点头,透过面具的小孔,目光盯在了几名少女身上。几名少女身材合度容颜秀丽,她们都是层层选拔的教众之女。每隔一个月,那些教众之女便会经过激烈的竞争选拔,挑选出其中的绝色者送来自己这里,接受自己的‘赐福’。这一切都是他们心甘情愿的,甚至为了能将女儿送来给自己赐福,他们会花钱贿赂选拔之人。这些被海东青赐福之后的少女有的留在教中当圣女,供给海东青身边的那些高职位的护教护法享用,有的则会留在海东青的身边。现在海东青的身边已经有数十名绝色女子侍奉了。
 “我虽非皇帝,但皇帝怕也只能如此了吧。”海东青微笑想着,伸手在一名带着胆怯的眼神的少女脸上摸了一把,沉声道:“带去后阁沐浴,本尊一会便去给她们赐福。”
 ……
 傍晚的夕阳里,西北湖上波光粼粼,金光潋滟。旧王府后宅的水阁之中,郭冰半倚在竹椅中手持一根钓竿伸在水中钓鱼。抵达京城之后,他闭门谢客,整天便在后园湖中水榭钓鱼消磨时光。此时此刻,他已经在这里呆了整整一天了。
 木栏栈道上,沈昙和林觉并肩走来,林觉远远看见王爷佝偻着身子坐在那里的样子,不觉叹了口气。
 “岳父大人一直都是在这里钓鱼么?这般天气,人可吃不消啊。”
 “哎,可不是么?劝了他也不听,王爷的脾气你是知道的。这一次打击太大,王爷心里这道坎怕是迈不过去了。”沈昙轻声叹息道。
 林觉轻声道:“是啊,岳父大人一直避免回京,这一次却不得不回京居住。而且还被迫表态支持新法,缴纳了助役银子,这一下里外都不是人了。也难怪他情绪低落。我去见见他。”
 沈昙点头道:“好,你去劝劝王爷也好,我在前院等你,一会儿我们商谈一下选拔人手的事情。”
 林觉点头拱手道:“多谢二哥了。”
 沈昙一笑道:“在这里你可莫这么称呼,被人听见我可担不起。咱们兄弟情谊在心中便是。”
 林觉点点头,举步朝着湖心水阁行去。不多时,走到了水阁入口。几名卫士见林觉到来,忙躬身行礼。一名卫士欲下石阶禀报郭冰,林觉忙摆手制止。
 林觉缓步从东侧的石阶走下来,来到嶙峋的湖石堆砌的岸边。郭冰一动不动的背对着林觉坐在那里,似乎根本没有察觉林觉的到来。远处湖面上一个巨大的涟漪泛起,一条鱼咬了钩,可郭冰似乎毫无察觉,那鱼儿拖着鱼竿往水中滑行,林觉快步冲上去一把抓住钓竿,奋力一扯。一条金光闪闪的鲤鱼出水,在钓竿下蹦跳着。
 “唔……”郭冰叫了起来,睁开朦胧的双眼,嘴角上还挂着睡梦中留下的口涎。“怎么了?怎么了?”郭冰叫了起来。
 “岳父大人,鱼儿上钩了,差点拽走了鱼竿。小婿刚好赶到。快,快来帮我一把,小婿不善钓鱼,鱼线要断了。”林觉叫道。
 “放低鱼竿,让鱼入水卸力,这般硬来自然是要断了线的。顺着水面拉扯便好。”郭冰大声道。
 “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