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周王侯-第7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觉和赵有吉对视一眼,同时哈哈大笑起来。赵有吉忙拱手道:“魏都头莫怪,咱们这便干正事。”
 ……
 从城头上巡视下来,林觉也回馆驿搂着白冰小睡了片刻。起来后发现天已经黑了。赵有吉命人来请,说在衙门大堂设了宴席给晋王和林觉等人接风。林觉忙整理一番赶到衙门大堂里,赵有吉和魏大奎以及黄子元等人已经在堂上等候着了。
 座上摆着一些酒菜,都是普通的家常菜式。荤菜只有一盘鱼一盘鸡而已。其实算不得什么宴席。
 等了许久,晋王郭冕才从后衙出来,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从午后他便睡了,一直睡到天黑,却也似乎没有睡醒的样子。见晋王出来,众人忙起身行礼。郭冕伸着懒腰,打着阿欠随意的摆摆手,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林觉笑问道:“晋王殿下睡的可还好?身上的困乏可解了?”
 晋王翻着白眼道:“快别提了,简直要了我的命。我说赵有吉,你那后衙床上那么多的跳蚤,你也不清理清理。咬得我满身的包,浑身痒的要命。你平日和你家眷就是这样睡的?真是岂有此理。起码吸了我半斤血。”
 赵有吉尴尬笑道:“晋王殿下恕罪,确实有些跳蚤。这里只是小县城,比不得殿下京城的住处。跳蚤也很难清除,回头我命人再帮着清理一番。”
 郭冕摆手道:“罢了罢了,咬都咬了,难不成我还咬你一口不成?得吃些好的补一补才成。哎呀,赵有吉,你说的宴席便是这个?这也算宴席?这哪里是人吃的?赵有吉,你成心的是不是?”
 赵有吉吓了一跳,忙道:“殿下,这已经是下官能弄到的最好的酒席了。咱们这里什么也没有,鱼是外边的沼泽水洼里的,野鸡是沙丘荆棘丛里飞着的,可都是野味呢。”
 “什么野味?这也能吃么?起码得有牛羊肉煮一煮吧,这么抠门。我不信城里没有牛羊。”郭冕叫道。
 “殿下,牛羊确实有。但牛是耕作的,羊是百姓们养着挤奶的。咱们这里吃不起啊。待教匪之乱平息,百姓们还得出城回家耕种的。现在城里粮食蔬菜供应都很紧张,百姓们都啃窝窝头咸菜帮子了,咱们有新鲜的蔬菜和鱼鸡已经很好了。下官可丝毫没敢怠慢殿下。”赵有吉皱眉道。
 郭冕翻着白眼不说话,林觉微笑道:“殿下,非常时期,将就些便是。赵县令已经很用心了。殿下的艰苦,朝廷会知晓的,将来凯旋回京之后,这些事我们都会禀报朝廷,皇上定然是极为嘉许殿下的吃苦精神的。”
 郭冕可不傻,摆手道:“罢了,这点是上奏什么朝廷?将就着吃吧。酒我也不喝了,省的又有人说话。我肚子也饿的紧,吃饭吃饭。”
 幸亏郭冕没喝酒,否则他尝一尝那酒水,怕是当场便要吐出来。赵有吉弄来的是私酿的劣酒,喝惯了美酒的郭冕恐怕会将之当成马尿,又苦又酸又涩,他肯定是无法下咽的。
 郭冕勉为其难的吃了一碗饭,便再也不吃了。林觉等人倒是吃的津津有味。风卷残云一般将满桌子菜吃的干干净净。
 “说吧,下午你们都商议了些什么?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呆在这里等着郭昆他们来么?教匪有没有消息?郭昆他们有没有消息传来?”郭冕打着阿欠困意又上来了,眯着眼含糊不清的问道。
 “正要向大将军禀报。都虞候那便的消息尚未送来,毕竟才两日,估摸着他们也许才抵达封丘。也许刚刚和教匪开战。这里的教匪也没动静,估摸着全去攻打封丘了。大将军可以安心在这里等待消息。”魏大奎擦着嘴巴说道。
 郭冕点头道:“那就好,没事就好。今晚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我还是去睡一觉的好。我身上酸痛无比,没个两三天是恢复不过来的。这里的事情便拜托你们几位了。”
 郭冕打着阿欠站起身来,众人忙起身拱手相送。林觉心中叹息,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不过想一想却也能理解。郭冕是被赶鸭子上架的,他本就不适合来平叛。他应该跟着他那帮文人雅士们饮酒作乐,行所谓的风雅之事。被逼着来领军平叛,对他而言确实是个折磨。他那副身子光是行军便已经要了他的命了,他没胡乱发号施令便已经是万幸了。
 就在郭冕起身往后衙走的时候,突然间,大堂门口有人飞奔而来,大声叫道:“不好了,不好了,赵县令,黄县尉,大事不好了。”
 众人吓了一跳,转头来瞧。郭冕也停步惊愕的看着大堂门口。但见一名衙役正飞奔而入,口中大声的叫嚷着。
 “怎么回事?慌里慌张的。快说。”黄子元喝道。
 “县尉大人,大事不好,东门外博浪沙六座沙丘烽火都点燃了。似有大批兵马来袭。”那衙役叫道。
 “什么?”所有人都惊呼出声,呆在原地。
 ……
 应天府府衙之中灯火明亮。青教圣公海东青高据首席,数十名护教护法都坐在下首两侧。海东青神色严峻,神情冷酷。
 数日之前的悍然起事大获成功,京东西路数十府州县以及京北五县在教众的悍然攻击下被纷纷攻破。一夜之间,原本无半寸地盘的青教,突然间便拥有了大片的城池和地盘。各地夺取州县的消息传来,全教上下欢欣鼓舞,士气高涨。
 海东青自然也是高兴的,此刻他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自己所拥有的力量。这是之前他从来没有拥有过的。但是狂欢之后,海东青冷静下来之后,他也意识到这才只是个开始。打了朝廷一个措手不及之后,接下来便是朝廷要出拳的回合了。盲目的乐观只会葬送一切,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接下来的决定才是关乎生死的。
 之前和辽人有过的协定此刻成了一纸空文。耶律宗元此刻还在被女真人拖着,而且似乎他连女真人都无法应付了。这时候,所谓的里应外合之策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自己被迫仓促起事,其实是无奈之举。若无辽人呼应,朝廷大军一出,自己是必败的。
 海东青清楚自己手里拥有些什么,教众看似人数庞大,但完全靠的是蛊惑之力,靠的是头脑发热。那些青教教徒只是百姓而已,在面对强大的官兵的镇压的时候,面对死亡和挫败的时候,他们会很快清醒过来。所以,真想着靠青教的这帮普通教众去做一番事情出来,其实是不现实的。所以需要立刻想出出路,否则朝廷大军围剿而来,一切终归要化为镜花水月。
第八五三章 忽悠,接着忽悠
 海东青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下令强迫所有被占领的城池中的青壮年都必须加入青教,发誓效忠圣公,效忠圣教。否则的话,便是异端恶魔,随时有被杀的危险。海东青的意图很明显,以前的传教是自愿加入,现在则需要裹挟更多的人加入青教,自愿是不可能的,只能强迫。所有青教教众,都必须对被抓获的朝廷官员官兵极其家眷进行公开的行刑。哪怕你只是砸上一块石头,便等于你参与杀了一人,你的手上便沾染了鲜血,那么你便再也回不了头了。
 所有被青教攻占的城池都成了人间地狱一般,城中群魔乱舞,很多教徒借机奸。淫掠虐杀人放火,作恶多端。很多教众被情势所迫,加入了杀人放火的行列。虽然他们自己也隐隐意识到这是不对的,但他们已经昏了头,身不由己了。
 在所有人在杀人狂欢的时候,海东青和手下的亲信们制定了方略。他知道,要想不被官兵绞杀,必须早寻出路。既然辽人指望不上,便只能指望自己了。在经过长时间的争论之后,海东青拍板决定,要往西突破,躲避朝廷大军南北夹击的巨大危险。而且速度要快,绝对不能拖泥带水。唯有往西冲出去,抵达西北地广人稀的大片荒凉之地,才可能存活下去。
 方略一定,海东青立刻意识到必须要尽快拿下阳武县,打开西去的通道。海东青当即命孟祥前往京北五县,要他收拢五县的教众,全力攻下阳武县。并且扼守阳武县城。京东西路这边还不能露出风声,否则官兵会提前堵住去路。要吸引大股的官兵来京东西路围剿,这样便可神不知鬼不觉的从阳武县往西遁去。而且应天府不能丢,必须依靠应天府坚固的城池抵挡住官兵的进攻,拖延时间。也能鼓舞教众们的士气不散。
 海东青也明白,时间上有些紧迫。朝廷兵马应该会很快出动,孟祥赶到京北五县收拢人手之后再攻阳武,很可能会和官兵正面碰上。所以他给孟祥想出了一个掩人耳目的办法,便是先让东明县的青教教众做出攻打封丘的姿态,吸引从京城北上的朝廷兵马去封丘。之后,才突然猛攻阳武。待朝廷官兵反应过来,却已经迟了。
 只要阳武被夺下,便打通了西去的通道。届时自己便可率死忠的护教军逃出生天,去西北开辟一番新天地。到那时便鱼入大海,鸟入长空,朝廷便拿自己毫无办法了。
 这一切都在秘密的进行,只有海东青和他身边最亲密的人才知道整个计划的内容。那些沉浸在狂欢中的青教教众们可能万万也没想到,他们的圣公在起事之初便已经决定要逃了。而且他们的圣公并没有打算带着他们一起逃,而是要留下许多人作为掩护他逃脱的炮灰。
 一切都按照海东青的估计顺利的进行着。起事之后第二天,便有朝廷大军出动的消息传来。朝廷出兵的速度非常的快,这有些出乎意料。不过海东青并不觉得奇怪。朝廷定是气急败坏的,那个在汴梁城里的皇帝老儿必是寝食难安的,他必是要急于要将自己除之而后快的。
 海东青心里其实挺得意的,放眼大周,有谁能和自己这般,以前在浙东一带搅的朝廷难安,此刻又在京东之地搅动风云,让皇帝老儿气急败坏?怕只有自己而已。
 但是,随着朝廷大军挺进京东西路的消息送达海东青手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摆在了眼前。如何应付朝廷汹汹而来的五万大军?这绝对是个极大的难题。
 在阳武县没有拿下之前,向西的通道没有打通之前,应天府是不能丢的。应天府恰恰是阻挡官兵横扫京东西路的最大的凭借。应天府必须要挺住一段时间,给予孟祥夺取阳武县的时间。同时,大批征缴上来的粮食金银物资人力都需要时间往西北方向转移,这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应天府不能丢。起码目前绝对不能。
 府衙大堂高高的座位上,海东青终于咳嗽了一声,打破了堂上的寂静,沉声开口说话。
 “诸位兄弟,我手里接到的是来自宁陵县分坛送来的加急情报。上面写的什么,很多人怕是已经猜到了。不错,官兵来了。五万禁军已经沿着汴水北岸而下,此刻已经过了襄邑,再有一日便抵宁陵县了。过了宁陵,只需两日时间,便可直扑我应天府城下。本尊数日前便说了,朝廷大军的第一个目标必是我应天府,现在他们来了。甚至比我们想像的更快。诸位兄弟,你们对此可有什么看法么?”
 堂上众人闻言一片惊讶之声,起事到现在尚不足四天,官兵便已经出动了。五万禁军,绝对不容小觑。不过,现在的这些青教的头目们,除了少数之外,绝大多数已经脑子发烫。此刻慢说是五万禁军,便是十万天兵天将要来,他们恐怕也觉得没什么可怕的。
 “有圣公神武,有上天之佑,有我青教十几万护教军,教他们有来无回。圣公下命令吧,如何将官兵全歼于城下,圣公只需说出方略,其余的包在兄弟们身上。”
 “正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五万官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