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偷偷摸摸地卖,就是当有人来问有没有《重生》第三卷时,掌柜既不说有,也不说没有,而是鬼鬼祟祟地把客人叫到内堂,然后把书亮出来,双方进行秘密交易。
此副光景,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交易什么违禁物品。
这种方法很快就传开来,很多中小书店开始有样学样,都采取这种偷偷摸摸的交易方式。
除了有越来越多书店敢卖《重生》第三卷外,文学报那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因为之前池非在上期报纸上郑重发了声明,说自己平日忙于写稿,很少在报社出现,因此请各位读者不要再来报社找他,以免白走一趟。
另外感谢所有读者的厚爱,但池非只是一个靠写书为生的普通作者,希望读者们以后只关注他的作品,不要对他本人投入过多的关注,以免失望云云。
这篇声明一出,果然来报社找他的书迷立刻少了很多。
他们都看得出来,池非先生是不想被太多人打扰,想专心写书才发的这篇声明。
大部分书迷还是比较理智和宽容的,既然池非先生都这样说了,那他们就不应该再打扰他。
于是特意来报社找他的书迷果然减少了许多,虽然还有一些痴心不改想要见他的人,但由于他确实没在报社出现过,最后只能逐渐放弃。
等再也没有书迷来报社找他后,池非这才敢重新回报社工作。
就在他刚回报社工作的第三天上午,许久没见的蓝晴忽然来到了报社。
“池非先生,我的新书已经改好了,能不能麻烦您帮我看一下。”双方一见面,蓝晴立刻无比激动地看着他。
“呃,你还是叫回我苏主编吧。”池非实在有些不太习惯她这副超级粉丝的模样。
“好的,池……苏主编。”虽然变回了原来的称呼,但她还是两眼发光地看着他,仿佛看着什么珍禽异兽似的。
不怪蓝晴这么激动,她作梦也想不到自己最崇拜的池非先生竟然就是带她入行的苏主编。
刚听到他被人诬陷关进牢里的消息时,蓝晴焦急万分,却又完全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干着急。
还好没过多久,池非先生就洗脱了罪名,重获自由,这才让她放下心来。
想起一直以来池非先生对自己的关照和教导,这更让她感动不已。
于是她一改好自己的新书后,就迫不及待地上门来找他了。
面对蓝晴灼灼的目光,池非有些尴尬地干咳一声说:“你的书改好了是吧,那就拿来给我看看吧。”
蓝晴赶紧把手稿拿出来,然后十分恭敬地交给他。
接过手稿后,池非开始认真地看起来。
这手稿是在之前那部稿子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人物背景方面都没有太大的改变。变的只是女主角的性格和因此而引发的剧情。
正如《医缘》一样,这部小说也是一部女主文,即以女主角为第一主角。
女主角名叫沈如心,是一个商户人家的小姐。
家里世代经营米铺,经几代人的经营,到她父亲这一代已经是一个拥有多家店铺的老字号米商。
沈如心是家中的幼女,上头还有一个同胞兄长,一共兄妹两人。
虽然是个女子,但沈如心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是各种史书和杂记。
至于她的兄长沈如松则与她相反,并不喜欢读书,从小就跟着沈父做生意,打算盘倒是一把好手。
沈如松对沈如心这个比他小了七岁的胞妹很是宠爱,经常给她买各种女孩子家喜欢的东西,兄妹俩的感情一直很好。
沈如心七岁的时候,沈父就跟经营丝绸生意的张家订下了娃娃亲,双方约定在沈如心十五岁及笄的时候就嫁给张家的小儿子张益。
由于两家是世家,沈如心也早就见过自己的未婚夫张益,对于这个斯文有礼的男孩子也颇有好感。
沈父沈母身体健康,儿子沈如松对于米铺的生意也逐渐上手了,女儿沈如心乖巧听话,沈家内处一片和睦,原本一切都顺风顺水。
然而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一场大灾难突然降临到沈家头上来。
沈如松去外县的自家米铺巡店时,所骑的马突然受惊发狂,把他从马上直接甩了下来。
沈如松落地的时候,刚好撞到了头部的要害,结果还不来及看大夫就已经断气身亡。
这个惊天噩耗让沈家人如堕深渊,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然而当看到儿子的遗体时,沈父沈母这才不得不接受这个惨痛的事实,沈如心更是哭得直接昏了过去。
安葬完沈如松后,就在沈家人仍旧沉浸在巨大的悲痛当中时,沈氏家族中却有人动起了歪脑筋。
沈父的二弟,也就是沈如心的二叔,先暗地里买通族长,然后向沈父提出要把自己的小儿子过继给他,这样沈父沈母百年之后,也有人为他们担幡买水以尽孝道。
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沈二哪里有这么好心,分明就是想把沈家的产业据为己有。
这沈二一家都是贪婪狡诈之人,在族中的名声一直很差。不过因为他儿子较多,人多势众,所以也没人敢当面说什么。
再加上沈二一早就买通了族长,族长也当众表示既然沈父没了儿子,从兄弟当中过继一个儿子也很应该。
古代社会宗族的力量是很大,尤其在继承家业这种大事上,宗族的影响力远胜于个人。
沈家没有了可继承家业的儿子这是事实,族里确实有权干涉此事,因此这几乎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对于过继一事,沈父沈母当然是不愿意的。因为沈二的小儿子沈如虎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最清楚不过。
这沈如虎从小就人憎狗厌到处惹祸,是个完全没有家教的孩子,长大后更是吃喝嫖赌五毒俱全。
过继这样的人,简直就相当于引狼入室。
然而现在儿子没了,家里确实没有了继承人,他们就算不愿意也没办法,毕竟这是族里的决定。
沈父沈母已经想好,与其把家产便宜沈如虎这种败家子,还不如尽可能多地赔给女儿作嫁妆。
等女儿出嫁后,他们两个老家伙就搬到隔壁县城的房子去住,剩下的产业就随便沈二一家争去吧,他们懒得再管了。
在最初的手稿中,沈如心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带着丰厚的嫁妆嫁到了张家,然后剧情发展就围绕着张家的生活所展开。
然而在这次大改过后的手稿中,沈如心却改变了主意,她并没有选择接受父母的安排嫁到张家,而是决定留在家中坐产招婿,让以后自己的孩子改姓沈来继承沈家。
之所以突然有这个决定,那是因为她偷听到了父母的谈话。
沈如心在听完他们的打算后,心里感动之余,实在不忍心父母这么大年纪还要应付沈如虎这样的烂人,甚至还决定放弃产业搬到外地去渡过孤独的晚年。
她如今身为沈家唯一的子女,如果坐视不管的话,既不孝也过不了她自己那关,因此她才作出了这个决定。
她还特意查过律法,知道如果家中没有儿子或儿子身亡的话,只要女儿肯坐产招婿,孩子出生后跟母亲姓,确实可以继承家业,这在律法上是站得住脚的。
正因为沈如心的这个决定,使得全书的剧情发生了巨大改变,跟最初那版手稿完全就是两个故事。
在听到女儿这个决定后,沈父沈母立刻表示反对。但在女儿的几经劝说后,终于含泪答应了。
从这一刻起,沈如心就正式代替了她的哥哥沈如松成了沈家的当家人。
沈如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跟张家解除婚约。
在知道事情原委后,张家虽然觉得可惜,但也表示理解,很爽快地同意了。
沈如心的未婚夫张益听说此事后,特意来劝沈如心改变主意。
然而沈如心已经作好了决定不会再更改,只能含泪跟他告别。
在与张家解除婚约后,沈如心随即花大价钱买通了村里的里正,由他来主导此事。
沈如心很清楚,虽然她坐产招婿的做法在律法上是站得住脚的,但万一沈二伙同族长闹起来,里正为了息事宁人,还真不一定会站在她这一边,所以她要提前买通里正。
她这一招果然起了大作用,在里正的主导下,沈二和族长等人虽然闹了起来,但在里正的强硬压制下,终于还是认怂,不得不接受沈如心坐产招婿这个极其少见的做法。
在宗族和理法上取得了合法继承权后,沈如心开始女扮男装跟着沈父学习店铺和生意上的事。
由于她自小就喜欢读书,总能举一反三,所以学得很快,连沈父也啧啧称奇,说她可能比她大哥更有做生意的天份。
沈如心也确实逐渐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份来,有好几次靠细心的观察捕捉到了一些旁人没有留意到的细节,从而抓到了几次大商机,让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
沈父看到女儿如此出色,大感欣慰。
第1章。1 连载
关于这些生意上的描写,蓝晴写得十分精彩,而且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信服,并不像是凭空杜撰出来的。
池非一问,才知道原来在京城里还真有一位坐产招婿的米铺女东家。
蓝晴是在一次行医的时候跟她认识并逐渐相熟起来的,而书中女主角沈如心的故事也正是以这位女东家的经历为原型而写出来的。
其中有不少剧情是真有其事,只不过她在创作的时候故意夸张了一些,让故事变得更加富有戏剧性而已。
接下来的剧情,就是沈如心与沈二一家的明争暗斗。
虽然过继的计划泡汤了,但沈二一家并没有就此死心,仍然一心想把沈家的家产夺过来。
他们想出了一招毒计,那就是败坏沈如心的名声,想逼她自尽。
于是他们到处散布沈如心的谣言,并且捏造各种无中生有的事实。
沈父听到这些谣言后,气得差点中风,还好救治及时才安然无恙。
沈如心知道这些谣言肯定是沈二一家所为,心中也是气煞。
为了对付这些小人,她派人买通几个地痞流氓,然后让这些地痞流氓去哄骗沈二的两个儿子去赌场赌钱。
所谓十赌九输,沈二的两个儿子因为赌红了眼,很快就欠下巨额赌债。
当赌场的人因为要不到钱而喊打喊杀的时候,沈二一家害怕了,只能找沈父借钱过这一关。
沈如心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她逼迫沈二一家签下欠条,并且声明一旦日后沈二敢再对他们沈家动歪脑筋,就把欠条低价卖给那些地痞流氓,让这些地痞流氓去找他们要钱,到时这些人要不到钱何止是断手断脚这么简单,把他们全家卖掉都有可能。
沈二一家吓到了,果然从此安份了许多,不敢再乱来。
在沈如心十八岁的时候,她已经是名符其实的沈家当家人,平时总是穿着一身男装去做生意。再加上为人精明,一手算盘更是打得出神入化,因此被人称为算娘子。
这一年天气不知为什么特别热,而且已经足足大半年没下过雨。
沈如心觉得有可能会大旱,立刻分批秘密购进大量粮食,然后小心地藏了起来。
果然,还真让她给猜中了,从这年开始,整个北方地区迎来了几十年都没见过的大旱,许多地方几乎颗粒无收。
随着旱情不断扩大,大量的流民向南方迁移,连他们县城也出现了越来越多流民。
与此同时,米价飙升,已经升到了普通人家根本买不起的地步。
沈如心知道再这样下去有可能会引起民乱,到时他们这些卖米的店铺肯定会首当其冲。
于是她当机立断让自家米铺全部停业,并挂出售罄的牌子,不管米价升到多高都不卖。
果然,没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