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运气再好也要有脑子应对才行,否则好事也会变坏事。对了,小芷姐姐的亲事已经订下来了,等她订完亲后,你也拿庚帖过来吧,到时把你和小芷的亲事也正式订下来。”
“是,岳父。请问大小姐订的是哪一家?”
“订的是庆平长公主的嫡次子裘宇辰。庆平长公主是今上的姐姐,后降附马益安伯裘君海。
虽然不是一母同胞,但跟今上的关系还算不错。
庆平长公主和附马益安伯从不掺合皇子们的事,都是安份过日子的人。
庆平长公主一共生有三子一女,这裘宇辰排行第二,是个读书人,已经考取了秀才。
我派人查过,此子品性还算不错,基本没什么毛病。
你岳母也觉得这后生挺好,斯文有礼,待人和善,应该会是个疼媳妇的人。”
“那就先恭喜大小姐了。”
宁志远有些感触地说:“我也不求其他,只要她日后过得舒心就好。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长大嫁人,不知不觉我也老了。”
“岳父岳母正值壮年,哪里老了。全京城能打得过您的人,估计还没出生呢。”
“哈哈,你这小子还挺会哄人。不过这话你倒是说对了,全京城能打得过我的人还真没几个。
我这身功夫一是家传,二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抢拼杀出来的,跟那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完全是两回事。”宁志远很是得意地说道。
从宁志远书房出来后,池非果然看到宁雅芷正眼巴巴地站在外面等他。
一看到池非出来,她立刻兴奋地跑到他跟前。
“等急了?”池非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没有。”宁雅芷口是心非地说道。
“以后岳父再找我谈事情的时候,不要再站在外面傻等了。等事情谈完后,我自然会去找你的。”
“其实,我也没等多久啦。”宁雅芷听他一口一句岳父地叫,心里甜得都快漏出来了。
池非拉着她来到花园后,从身上拿出那张刚到手的屋契交给她说:“这是姚尚书送我的房子,屋契你帮我收好。
过几天我们一起过去看看那里的环境怎么样,到时再一起商量怎么装修比较好。”
“那、那里以后就是我们的家对不对?”宁雅芷满脸通红地问。
“对,阿芷真聪明。以后那里就是我们的家了。”池非温柔地看着面前的女孩。
阿芷对他的感情是很直接的,虽然也会觉得害羞,但却不会刻意掩饰自己的感情。
宁雅芷有些情难自制地扑到他怀里说:“阿真,我好高兴,真的好高兴……”
池非搂着她又香又软的身子说:“过几天等你姐姐订好亲事后,我就请媒人拿着庚帖上门正式提亲,到时你就是我名正言顺的未婚妻了。”
“嗯……”宁雅芷把头深深埋进他怀里,身体兴奋得颤抖不已。
第7章。7 真知报
仅仅半年时间,从第一份报纸出现直到现在,绝大部分民众对于报纸这种新鲜事物已经由刚开始的新奇变成了习以为常。
除了京城以外,一向文风鼎盛的江南地区也不甘落后地发行了自己的报纸,而且各个报社犹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使得报纸迅速成为越来越多民众所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东西。
很多识字的人,每天不看看报纸总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似的,已经逐渐成了一种习惯。
就连那些不识字的人,也可以通过别人讲述报纸上的内容,了解到许多事情。
对于京城的民众来说,想了解时事的大多会选新京报,想看故事小说的大多会选文学报。
这两份报纸,几乎各自占据了京城报业的半壁江山,在各自的领域成为了领头羊。
其他报纸,只能依靠各自的特色来瓜分剩下的读者。
然而就在备受关注的“乌香案”结束没多久,一份时事类报纸突然像匹黑马一般杀了出来,并且明目张胆地跟新京报抢起地盘来。
这份报纸叫真知报,应该是取自真知灼见之意。
真知报并非新报,而是跟其他报纸一样,是在文学报发行并爆红之后所创立的。
与新京报、民生晚报、故事报等报纸同期建立起来的报纸,走的是时事类路线。
虽然是时事类报纸,但跟新京报这种大报相比,一直处于别人吃肉他喝汤的尴尬位置。
不仅内容没有新京报那样又新又多,而且很多东西根本不敢轻易报道。
例如之前的私盐案和文学报被福王强买这种过于敏感的新闻它就不敢报道,甚至只字不提。
乌香案它倒是敢报,因为涉案的官员最大不过就是一个外地的县丞,本地官员和世家并没有牵扯在内。
但在内容方面,真知报的报道远没有新京报那么实时和全面,有时甚至只能利用新京报的报道来进行添油加醋的加工来当作新闻。
然而,这段时间以来,真知报却仿佛开了挂一般,不断报道多名现任京官的各种八卦和私生活。
使得真知报的销量在短时间内迅速爆红,由原来的每期平均两、三千份一下子飙升到七、八千份,足足翻了一倍有多。
原因无他,皆因打听别人的八卦消息是许多普通人的喜好,尤其这些八卦消息的主角还是多名现任京官,这更让人为之兴奋。
这些八卦消息什么内容都有,例如最瞩目的新闻是:某位吏部的官员,平时为人严肃,刚正不阿。但谁也想不到他竟然跟某位大戏班台柱有着不可告人的关系。
而且那位戏班台柱并非女子,而是一名面容姣好,宛如女子的男花旦。
喜好男风这种事有违人伦,是一种绝对算不上光彩的行为,而且多在世家子弟身上发生。
如今这种事却发生在一位吏部官员身上,这怎能不让人为之咋舌。
除此以外,真知报还相继报道了其他官员的八卦。
例如某位户部官员在外面豢养外室,而且对方还曾是一个青楼女子。
这位官员对这个外室极为宠爱,不仅给她买了许多首饰,而且经常宿在外面与她整日厮混,连家也很少回,大有宠妾灭妻之意。
又例如某位工部官员明明庶子出身,却倚仗自己的官员身份逼迫嫡母把主持中馈的重任交由身为妾室的生母来做,忤逆纲伦,是为不孝。
又或者某位礼部的官员在几年前担任会试考官时,那一年蟾宫折桂的进士中,有一位进士恰好是这个官员同窗的儿子。这未免也太巧合了吧?
这种种关于现任官员的八卦消息实在吸引眼球,让人很难忍住不看,这就是真知报能够短时间内突然爆红的原因所在。
最妙的是,真知报并没有指名道姓说是哪位官员,但通过对当事有意无意的介绍和描述,却能让人隐隐约约猜到说的是哪位。
这样的报道着实让事件当事人既恼火无又可奈可。
因为真知报并没有指名道姓说是哪个官员,让人想否认或追究其责任都没办法。
更可恶的是,这时候要是谁敢站出来抗议的话,很可能会被人误会他就是当事人之一。
这种明知对方在搬弄是非,却又完全拿对方没办法的窘境让当事人又气又恨。
更有甚者,有不少细心的人发现,真知报所爆料的这些官员,无一不是大皇子一派的人。
这样一来,这原本没没无闻,却突然大出风头的真知报,其幕后真正东家是谁,几乎就一目了然了。
看来继福王强买文学报失败后,二皇子并没有就此放弃要买一个报社跟新京报打对台的打算。
而他看中的,显然就是这真知报,而且已经得手了。
凭着二皇子的人脉和资源,想查到各官员的小道消息并不难。
这招确实有效,不仅提高了真知报的销量,而且有效打击了拥护大皇子的文官集团。
一时间,许多文官顿时变得神经紧张起来,不仅平时小心翼翼做人,而且还叫家人尽量避免外出,以免落下什么把柄被真知报给恶意报道出来。
池非从岳父宁志远那里得知这真知报的幕后老板确实是二皇子后,不禁有些好笑。
这样的手段,确实挺能恶心人的。
但跟大皇子的手段相比,二皇子这些招数实在有些不入流,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下三滥。
这样做虽然能够恶心到大皇子一派的官员,但却会让其他保持中立的官员对他产生反感,得不偿失。
二皇子似乎没有想明白一点,他争的那个位置是要统率百官,号令天下的九五至尊之位,而不是什么漕帮大佬的帮主之位。
要想服众,就需要表现出符合那个位置的气度和威严才行。
用这样的手段来打击对手,从一开始就落入了下乘,只会让标榜文人气节的文官集团心生鄙夷。
在这点上,大皇子就明显要高明得多。
他并没有用同样的手段报复对手,也没有姑息此事,而是让新京报登出一篇义正辞严的声讨文。
声讨真知报造谣生事,败坏风声,并号召所有报界从业人员以及所有读者一起抵制这样的报界毒瘤,重新还报业清净。
第8章。8 稚子
这篇大义凛然的文章一出,顿时受到了很多读书人的一致好评,纷纷指责真知报手段太下作。
而新知报也不甘示弱地做出反击,登报指责新京报为了打击同行,不惜煽动民众,指鹿为马,其心可诛。
一时间,两家报纸就这样打起了口水仗,各自找言辞犀利的文人写批评文章攻击对手,吵得不可开交。
正所谓八卦之心人皆有之,不管怎么样,以报道各个官员八卦消息为卖点的新知报还是逐渐起来了,销量不断上升,大有从后赶超新京报之势。
面对两家报纸的口水仗,以及两位皇子的明争暗斗,池非很庆幸这些都与他无关,他只需要安安份份经营他的文学报就够了。
不知不觉,《重生》第四卷的内容已经在文学报上连载过半。
自第三卷结束后,他就开始写江铭准备考举人的剧情。
基本上第四卷的内容,就是围绕这部分剧情而展开。
话说自从江铭的继母茶氏被江父休弃后,江父对于这个出色的长子一直心怀愧疚,因此对他更加的看重,几乎可以说是百依百顺。
相反,出于对茶氏的憎恨,江父对于茶氏所生的小儿子江波由此心生厌恶。直接把他扔给奶娘照顾,根本不想再看到他,连他的院子也几乎没有再进去过。
负责照顾江波的下人有不少是捧高踩低之人,看到江波彻底失宠,对他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差。不仅不闻不问,有时甚至还偷吃他的饭菜,又或者把他身上值钱的东西偷出去换钱。
而江波不过是一个三岁不到的小孩,连话都说不利索,更不要说反抗,只能任由下人们欺凌,整天哭个不停。
有一天江铭经过江波的院子时,忽然听到江波的哭声。
他好奇走进去看的时候,只见几个下人正把江波当小狗一般耍弄,拿着他的碗传来传去,就是不给他吃饭。已经饿得不行的江波只好一边大哭一边跌跌撞撞地去抢自己的碗。
至于负责照顾他的奶娘,早就不知去了那里。
看到这一幕,江铭怒火中烧,直接走过去把笑得最得意的那个下人一脚踹倒在地。
其他下人这才看到江铭,顿时吓得跪下来大气都不敢喘。
望着满脸泪痕,浑身脏兮兮的幼弟江波,江铭不禁心生怜悯,把他抱起来带回自己的院子。然后让丫环给他洗澡换衣服,并给他准备吃的东西。
吃东西的时候,江波狼吞虎咽,显然是真饿到了。江铭去问他,他才结结巴巴地说自己已经好几天没吃饱过了。
到了晚上的时候,江铭把事情的经过告诉江父。江父立刻下令把那些下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