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于原理池非是知道的,但具体怎么操作他是真的不知道。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他真的不敢确定卢靖所说的散疮和他所知道的天花是同一种瘟疫,有可能只是恰好症状相似却完全不同的传染病。
 因为在他那个时代,天花早就已经绝迹。
 这种大名鼎鼎的烈性瘟疫对于像他这样的现代人来说,只是一种停留在历史传说中的传染病,他根本不知道天花发病时究竟是什么样的,所以无从比较。
 毕竟他是学美术的,又不是学医的,鬼知道天花是怎么样的,还有怎么接种牛痘也是一头雾水。
 除了这高度疑似天花的散疮之症外,卢大夫所说的泻水之症池非心里也有一定的眉目。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那所谓泻水之症应该就是痢疾。
 痢疾主要是因为饮用了不干净的水或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所引起的肠道急症。
 而且痢疾多半发生在春夏两季,这点也跟泻水之症的发作时间相近。
 要预防痢疾,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所有人都只喝煮过的开水,不要饮用生水以及进食不干净的东西。
 只要绝大部分人都养成这个习惯,痢疾自然就会得到控制。
 先不管这泻水之症是不是痢疾,想办法让所有士兵和百姓养成不喝生水的习惯,本身就是一件能够有效预防由水源传播的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等他到了西北以后,这也是一件必做的事。
 除了各种不确定外,池非还面临着另一个比较头痛的难题。
 那就是怎么跟可爱的小妻子解释,他要和岳父大人一起前往瘟疫横行的北方边境,去做一件完全没有把握的事。
第175章。175 准备
 看到阿芷一大早就站在院子里十分紧张忙乱地指挥着几个下人把越来越多根本用不到的行李搬上马车,几乎都快把整辆马车给装满了。
 池非有些无奈地笑了笑,走过去叫停了被指挥着团团转的下人们,然后拉着小妻子回到了两人的房间。
 像往常一样把小妻子搂在怀里,池非笑着说:“小傻瓜,我是跟着岳父一起骑马去的,行李不能带太多,否则会影响行程的。”
 靠在他怀里的阿芷有些沮丧地说:“哥哥,我是不是很没用,一点忙都帮不上。”
 “谁说的,就是因为有阿芷在,我才有信心去做这件事的。为了阿芷,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哥哥你答应过我的,一定会平安回来的,你可不能骗我。”阿芷咬着嘴唇死死地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
 “好,我答应你,一定会平平安安地回来。我的阿芷这么可爱,我怎么舍得抛下你。”池非有些心疼地吻她,让她不要再咬自己的嘴唇。
 仿佛为了发泄心中强烈的不安情绪,阿芷十分主动热情地与他迎合着。
 过了一会,等她的情绪慢慢平复后,池非说:“阿芷,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里,你来替我管理文学报好不好?”
 “我来管理文学报?”阿芷十分惊讶。
 “对,文学报是我的心血,交给你来管理我才放心。岳父说至少还有三天才出发,这段时间我来教你怎么管理报社。
 其实一点也不难,因为整部《重生》我已经全部写完了,你把存稿慢慢连载的话,足够支撑大半年时间。
 排版和印刷方面都有专人在做。你只要每隔几天把要印刷的内容交给负责排版的那几个女孩子,让她们来排版就可以了。
 等她们做好样版后,你就检查一下有没有问题,没问题的话就交给印刷厂去印刷。大概流程就是这样。
 你会叫张小娥在旁边全程协助你,你很快就会上手的。你觉得怎么样?”
 “好,我一定会好好学的。在哥哥回来之前,我会把文学报经营好的,你放心。”阿芷十分坚定地说。
 看她终于恢复了精神,池非放心了不少。
 他特意把文学报交给她来管理,就是想让她忙起来分散她的注意力,这样就不用整天担心他有事了。
 “过一段时间如果瘟疫的消息传到京城的话,肯定会人心惶惶,到时有闲心买报纸看的人应该不多。
 那时候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原来的五天一期改为十天一期,另外印刷的数量也可以相应减少,免得因为卖不完而造成报纸积压。”
 “我知道了。”
 “另外在我回来之前,你回国公府跟岳母一起住吧。有她照看你,我会放心许多。”
 “可是我怕别人会说三道四。”
 “管他呢,现在是特殊情况,一切以安全为重。
 而且岳母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肯定会担心岳父。有你在身边陪伴的话,她会好过许多,你就当是尽孝心照顾你娘好了。”
 “好,我听哥哥的话回去住。”
 “阿芷好乖,这样我就没后顾之忧了。
 如果京城的情况严重到不能随意外出的话,你也不要再出去了。
 你叫张小娥他们带着所有孩子全部呆在厂区宿舍里别乱跑,你每隔一段时间就派人给他们送粮食,连报纸也不要印了,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好,我知道了。”
 “不要担心,我刚说的只是最坏的情况,事情不一定会发展成这样的。
 你回娘家住的时候,只需带上田契铺契银票这些轻便的财物细软,然后家里再留下几个男下人看守就行了。
 在娘家住的时候,你要听岳母的话,不要任性知道吗?一切听岳母的安排。”
 看他说的一切都是为她着想、替她安排的话,阿芷心中既感动又不舍,除了点头答应以外实在不知说什么好。
 把要交代的事情都交代得差不多后,池非觉得自己都快变成啰嗦的老妈子了。
 但阿芷实在太小了,又没真正独立生活过,自己不在她身边感觉怎么都不放心。
 还好有岳母照看她,不然他实在不放心把小妻子单独一个人留在京城,尤其是在这个随时都有可能要紧急撤离的特殊时期。
 最后,池非搂着她说:“不要怕,乖乖等我回来,知道吗?”
 阿芷无比坚定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三天时间里,池非要准备的事情还有许多。
 首先是要把瘟疫的真实情况告诉张小娥、大牛、蓝晴他们,免得他们直到大难临头的时候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由于池非对于防疫之事毫无把握,所以他并没有告诉他们自己去西北干什么,只是说要跟着岳父一起去西北赈灾。
 为了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池非还给张小娥他们讲了各种应急方案。
 张小娥他们虽然很担心池非现在去西北会不会有危险,但既然他是跟岳父一起去的,也只能叫他小心而已。
 除了要交代张小娥他们以外,池非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要做:整理好各种防疫措施,并且把它写在纸上以方便实行。
 这种事只能现在做,否则到了西北以后根本没时间再慢慢去想。
 池非足足花了一天时间才把这些防疫措施整理好,并把能想到的各种细节都添加进去,整篇下来足有上万字之多。
 为了方便别人传阅,他还特地把内容大量精简,只提取其中重要的部分写成简略的宣传单,然后拿到印刷厂那边去大量印制。
 等他做完这些已经过去两天时间了,剩下的最后一天他哪也不去,就留在家里陪阿芷,并顺便教她如何管理报社。
 临别在即,阿芷心中充满了不舍,恨不得一天到晚都跟着他,就为了多看他一眼。
 为了宽慰她,池非一直温柔地陪着她。
 有时他什么也不做,只是搂着小妻子听她说小时候的事。
 阿芷对他全无隐瞒,什么都会跟他说,包括小时候听到别人在背后笑她是野丫头的时候,她虽然嘴上不说,但其实心里面还是挺难受的。
 还有,她小时候特别羡慕姐姐宁雅珊一派淑女,几乎到哪都被人夸奖,而别人最多夸她一句活泼精神而已,这区别也太明显了吧。
 看着这丫头有些委屈地嘟起了小嘴,池非不禁有些既想笑又心疼,只好一边搂着她一边安慰她。
 ………………………………
 三天后,池非带着简便的行李与岳父宁志远、军医卢靖在众多卫兵的保护下,一起骑马踏上了前往西北的旅途。
第176章。176 西北
 由于情况紧急,一路上全部人都是骑快马赶路的。
 包括数百卫兵在内,所有人都带着两匹马,方便途中换乘。
 所有人当中,池非的骑术是最差的,因为他才刚学会骑马不过半年而已。
 正常骑马还可以,但如果是这种急行军式的长时间速骑,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一天下来整个人像散了架似的浑身酸痛,大腿内侧更是被磨得掉皮火辣辣的痛。
 由于实在太累,经常是倒地就睡,一觉睡到被人叫醒为止。
 虽然苦不堪言,但他为了不成为队伍中的累赘,只能咬牙坚持下去。
 还好他长年练武,身体素质极好,在经过最难熬的四五天时间后,他的骑术明显提高了许多,身体也逐渐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赶路方式,终于开始缓过来了。
 果然骑马就像开车一样,是个熟练技术活,除了多骑多练以外,没有别的办法。
 看到小女婿这么快就适应了行军的节奏,一直暗中留意着他的宁志远觉得非常满意。
 宁志远早就看出小女婿在骑马方面是个新手,但难得的是他不怕苦不怕累,这让他对小女婿更加欣赏。
 同样都是女婿,宁志远对大女婿裘宇辰更多的是一种:只要他对自己大女儿好就行了的家长式态度,在他心里裘宇辰始终还是个外人,只不过他平时不会把这种区别对待表现出来而已。
 对于小女婿池非,宁志远是真的把他当成了半个儿子来对待,会跟他说很多掏心掏肺的话。
 没办法,十指还有长短,人也难免会偏心。
 小女婿脑子清醒,为人谨慎,看事长远,跟他说话一点也不费劲。有时很多话他不用明说出来,对方就已经明白,实在太省心了。
 经过这么多事,尤其是乌香的发现,以及知道他才是教卢靖炼制烧酒和缝合伤口的“高人”后,他发现这小女婿还真有些深不可测的味道。竟然知道这么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事。
 这些看起来惊人骇俗的手段别说像小女婿这种年纪轻轻的普通平民,就算是一个自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当世大儒也不一定会知道。
 不,是肯定不知道,否则乌香之事早就被揭发出来了。
 但偏偏只有这小子知道怎么一回事,而且一抓一个准。
 据说有些人天生就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这叫生而知之。
 他隐隐觉得小女婿就是这样的奇人,这让他有种不小心捡到了个宝贝的惊喜之感。
 对于这趟回西北应对瘟疫之事,小女婿虽然不断强调他是一点把握也没有,但宁志远却对他有种莫明的信心,因此他才会主动向今上奏请去办这件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的事。
 一行人骑马骑了大半个月后,终于赶到了边关重镇乌赤县。
 一路上,池非经卢靖悉心讲解,开始对要去的乌赤县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乌赤县位于西北中部,是多条主要通道的交汇点,几乎连通整个西北区域,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大名鼎鼎的西北大营就在乌赤县内,平日有超过十五万大军驻扎于此。
 加上边境负责驻防的十万大军,一旦开战可以随时从当地征调数万乃至数十万民夫组成近百万大军来应对胡人入侵。
 当然,这所谓的百万大军,真正能和胡人正面交战的只有其中的二十五万西北正规军,其余大部分是负责修建工事以及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