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见到池非,宁志远立刻冲过来问:“阿真,你真的找到能让人不得散疮的办法了?”
池非还是第一次见到岳父这么紧张着急的样子,忍不住微笑道:“是的,岳父大人,小婿终于不负所望,找到了免疫散疮的办法。”
“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宁志远激动得像个复读机一样不断重复着这句话。
池非在一旁解释道:“四批死囚一共四十个人全都接受了感染实验,所用之痘浆乃天花病人身上的脓液。
所有人除了伤口出现红肿或皮疹外,无一发病,几天后伤口就结痂痊愈跟普通人无异。
至此,可以基本确定种痘之法是真的可以让人免疫散疮。
但人命关天,小婿建议最好在更多人身上做过实验后,再推行此法,以免出错。”
宁志远很快就冷静下来,赞同道:“你说得对,此事万万不可轻忽。一旦出现差错,你我都将会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
这事我会先向皇上禀报,由皇上来决定如何安排行事。
阿真,这次你做得很好,不仅查到了瘟疫的源头,而且还研究出了不得散疮的法子,当记首功。好,非常好!”
“岳父过奖了,如果不是有岳父的全力支持,小婿哪能这么顺利,主要还是岳父英明。”池非十分狗腿地说道。
“臭小子,少拍老子马屁。”宁志远笑骂道。
看着这对翁婿在那恬不知耻相互吹捧,站在旁边的宁雅枫都有些听不下去了。
接下来,宁志远在详细询问了整个实验经过后,露出了相当满意的表情。
这每一步操作过程都十分严谨精细,也经得起反复推敲,可见小女婿是真用心了。
更难得的是,小女婿和儿子宁雅枫两人也亲身种过痘,这更增加了实验的可信度。
事不宜迟,宁志远立刻骑马返回西北大营,正式修书一封紧急发往京城。
池非并不知道,这封信刚一送到京城,马上引起朝堂震动,许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几乎没有人相信,散疮这种流传多年的不治之症竟然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方法得以免疫,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如果写信的人不是威名远扬的镇国公宁志远,一定会有大把官员站起来指责对方在妖言惑众。
霎时间,镇国公宁志远一下子成了被众官员议论不停的对象。
有不少人觉得这镇国公一定是被什么江湖骗子给蒙骗了,才会相信这套鬼话。
也有人觉得镇国公可能是因为在西北治瘟不力,所以才搞出这套说法来减轻罪责。
当然,同样身为保皇派支持镇国公的也大有人在,其中以姚家最为坚定。
刑部尚书姚敬君一力主张在事情未查清之前,不应妄下判断,以免错怪忠臣,最好先派人调查清楚再说。
靖安帝有意公开此事,就是为了抛砖引玉。于是他顺势下令,委派钦差去调查此事。
至于钦差的人选,他破天荒地选了两人,一个是翰林院学士赵天正,另一个是兵部郎中许家华,两人都是正五品,资历相当。
靖安帝命二人赶赴西北,彻查此事。
这个任命不禁让人浮想连翩,不仅是因为极其少见的双钦差同时督办此事,更主要的是翰林院学士赵天正是大皇子的人,而兵部郎中许家华却是二皇子的人。
两人背后都站着不同的主子,这怎能不让人有所想法?
有人推测,可能是圣上想让二人相互牵制,避免有人从中造假。
也有人推测会不会是圣上想通过此事,来看看两位皇子手下的人办事能力如何。
总之各种猜测都有。
第二天一早,新京报和真知报不约而同把此事报道出来,这下顿时让全京城所有人为之哗然。
天底下竟然还有能让人不得散疮的法子?这究竟是真是假?
如果是真的,那实在是天大的好消息。
一时间,不仅是朝堂上的官员,就连民间百姓也对此事无比好奇,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就在整个京城都在为此事议论纷纷时,池非通过书信向岳父宁志远提议,希望可以把各地甲级隔离区里的士兵和大夫全都换下来,然后把宁雅枫所带领的这五百多个种过牛痘的士兵换上去。
以免让这些在第一线工作,却毫无免疫力的士兵和大夫感染散疮。
宁志远很快就答应下来,立刻按他的意见把两边士兵进行互换。
至于大夫人数不够这个问题,宁志远就使用自己的特权,把所有军医都聚集到池非所在的营地,然后让他们统一接种牛痘。等接种完后,就把他们派往各个疫区替换原来强征过来的民间大夫。
而士兵的日常治疗,就由这些民间大夫暂时接手。
这一轮替换以后,现在负责守卫研究基地的,正是不久前才从各地甲级隔离区替换下来的一线士兵,一共四百多人。
或许是因为防范措施做到位,又或者是运气好,这么久以来竟然没有一个士兵感染天花,这也算是一种奇迹。
至于那些民间大夫,倒是有一个大夫的徒弟染上了散疮,只是听说好像是因为那徒弟没遵守规定私自摘掉口罩才受到感染的,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替换下来的士兵刚一到营地,池非就立刻给他们分批种上牛痘,以保安全。
士兵们一听说这种最新研究出来的神奇法子可以让他们终身不得散疮,全都欣喜若狂。
尤其在知道大帅的小儿子宁副千户还是第一个当众尝试的人后,更是毫不怀疑地相信了,并且理所当然地以为这是大帅宁志远给他们的奖赏,心中感恩戴德。
如今营地已经没什么事要做,宁雅枫毕竟是副千户,要忙的事也很多。于是他就回到了边境继续带兵去了,现在整个营地完全由池非一个人作主。
等所有人都轮换过后,时间已经过去大半个月时间,两位钦差终于坐马车赶了过来。
第189章。189 验证
这两位钦差首先来到西北大营拜访大将军宁志远,在向他说明来意的同时,并展示了皇上所下的圣旨。
宁志远在恭敬地接过圣旨后,立刻把他们带到池非所在的营地。
等一行人到达营地后,池非正闲着无聊躲在营房里写稿。
这大半个月来闲着没事干,他已经把新书写了十万字有多,正好用来打发时间。
听说岳父来了,他赶紧出去迎接。
见到小女婿后,宁志远介绍道:“阿真,这两位就是皇上派过来的钦差大人,这位是翰林院学士赵大人,这位是兵部郎中许大人。
两位大人,这个就是我的小女婿苏真,也是研究出能让人不得散疮之法的人。”
池非想不到岳父会这么直接地介绍自己,只能一边压着讶异的想法一边向两位钦差行礼,“草民苏真,两位大人好。”
“什么,想出这种方法的是大将军的小女婿?!”赵天正和许家华顿时露出了无比震惊的表情。
他们一开始还以为自己会见到一个身穿道袍,声称自己有各种神通的老道。
因为他们也跟大多数官员一样,觉得镇国公可能是被什么江湖神棍给骗了。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是镇国公的小女婿。
关于镇国公这小女婿,他们也是多少知道一些底细的。
虽然这苏真是个平民,但对方却是文学报的东家,也是大名鼎鼎的当红作者池非。
当年他跟福王相争之事,可以说是让全京城的人看了一场好戏,至今还历历在目。
像池非这样有名气的人,如果真要作假蒙骗世人的话,那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管怎么想,对方应该没这么蠢才对。
难道,此事是真的?
两人不禁满心疑惑地看着彬彬有礼的池非。
“大将军,为何您不在信里说清楚发现此法的人是您女婿?”翰林院学士赵天正忍不住问道。
宁志远笑呵呵地说:“现在事情不是还没查清楚吗?如果我贸然说出来,万一出了什么差错,那我这小女婿岂不是要背负千古骂名?
再说了,我已经在信里写得很清楚,只是在四十个死囚身上做过验证而已,不知道其他人会不会同样有效。否则圣上就不会派两位大人来调查此事了,两位说对不对?”
两位钦差不禁有些无语,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护着女婿的老丈人。
不过他们是奉旨来调查此事,先不管究竟是谁想出的法子,最要紧的还是先确认究竟是真是假。
接下来,池非就带他们去视察那四十个死囚的情况,并且一路走一边向他们解释这些人是什么时候接受的接种,以及又是什么时候进行过感染实验,如今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除了没有说接种的原材料是牛痘以外,其他都尽可能地向两位钦差解释清楚。
终于,兵部郎中许家华忍不住问:“苏小哥,你还没告诉我们,你这所谓接种究竟是什么意思?”
池非知道事关重大,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向岳父宁志远,等他的指示。
宁志远插口道:“两位大人,不是我女婿有心隐瞒,皆因这接种之法正是能让人不得散疮的真正秘诀所在。
在没有得到圣上的允许前,别说我女婿,就算是我也不敢轻易外传,请两位大人见谅。”
许家华顿时被堵得无言以对。
翰林院学士赵天正心里冷笑:人家镇国公还想用这法子向朝廷领功呢,这莽夫竟然直接开口问人家辛苦研究出来的秘方,人家肯告诉你才怪。
与许家华不同,赵天正在来之前是做过精心准备的。
赵天正意有所指地问:“苏小哥,我曾经问过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他说凡是得过散疮并且痊愈之人,以后一般是不会再得此症的。不知苏小哥是否知道此事?”
说完,他一眨不眨地盯着池非,看他有何反应。
只要池非露出一丝慌张的表情,赵天正就可以马上断定对方正是钻了这个空子来弄虚作假。
许家华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在惊讶之余,也很快明白过来赵天正为何会这样说,立刻看向池非等他回答。
然而池非的态度却十分淡定,他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此事草民是知道的。得过散疮的人,以后的确不会再得此症。
但凡是这样的人,脸上多半会留下非常明显的痘痕,也就是俗称的麻子脸。”
赵天正点了点道:“那位大夫的确跟下官这样说过,凡是得过散疮并且痊愈之人,脸上大多会出现相当明显的痘痕。”
“两位大人刚刚已经见过那些死囚,你们可曾看到他们当中有任何一人脸上出现明显的痘痕?由此可见,他们是没有得过散疮的。”
赵天正皱着眉头说:“我承认苏小哥说得有道理,但这些死囚看起来与常人无异,我们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判别他们是否真的不会得散疮。不知苏小哥有没有办法证明这点?”
池非回答道:“要证明的办法是有的,那就是作个对比实验就知道了。”
“对比实验?这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我们可以先找几个从未得过散疮的死囚,再从已经接种过的死囚当中再挑十个人出来,然后把散疮病人身上的脓液分别滴在这两批人的伤口上,最后再观察这两批人是否会感染散疮。
经过这样做以后,如果没有接种过的死囚感染了散疮,那表示散疮病人身上的脓液的确会让人染病,这是前提。
同样的,那接种过的死囚如果没有得散疮,那表示他们身上已经产生了抵抗散疮的能力。
不知两位大人对于这个验证方法是否觉得合适?”
两位钦差想了一下,终于一起点头同意了。
这确实是最直观的验证方法。
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