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其是看到十个病人死了将近一半,这病死率太高了,他一刻都不想拖下去。
在发完信后,宁志远正准备返回西北大营,池非却叫住了他,说想向他举荐一个人。
“想不到你还会举荐别人,对方是什么来头?”宁志远颇感兴趣地问道。
“在那四十个死囚当中,有一个名叫章文轩的老先生。
小婿一路观察下来,此人博学多才,精明睿智,应该是个不错的谋士之才。
之前听岳父您抱怨西北这边地广人稀,不仅读书人少,可堪重用的人更少。
小婿看到难得有这样一个人才,于是就忍不住想向岳父您举荐一下,或许对您有所帮忙也说不定。
只是他原本是死囚之身,就算现在改为流徙之刑,可能这身份也颇为麻烦。”
宁志远笑道:“这有什么,只要他真是可用之才,要弄些由头免去他的罪人身份一点也不难。
我今天就带他回去,我也想看看此人能力如何。”
“那就麻烦岳父了。”
“好,做得好。”宁志远十分满意地拍了拍小女婿的肩膀。
小女婿这种主动向他举荐人才的做法,才是自家人的相处之道。
不像有些心胸狭窄之人老怕别人抢了他的风头,不仅不会举荐人才,反而还要想尽办法打压别人。
在宁志远看来,再好的人才,于他们宁家而言也不过是能力出众的外人罢了,真正可以信任的只有自家人。
感情都是处出来的,虽然以前宁志远会对聪明谨慎的小女婿另眼相看,但离真正的自家人还是隔了一层。
毕竟双方在几年前还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尤其是像宁家这种地位特殊的大家族,里面的秘密太多了,总不可能把女儿一嫁过去就理所当然地把对方当成自己人掏心掏肺。
他身为宁氏一族的当家人如果连这种戒备心都没有,那就不是蠢这么简单,而是傻。
不过经过这两年的相处,再加上小女婿在西北所做的一切努力和用心,都被宁志远看在眼里,对他的为人和心性有了更加深入准确的了解,这才真正把池非这个小女婿当成了可以完全信任的自家人。
很多不能对外人说的事,也能对他说了。
第192章。192 回禀
因为得到池非的举荐,原本改判流徙之刑的章文轩再一次得到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要跟着大将军宁志远回西北大营做事。
至于他身上的罪名,只要大将军肯保他,自然会有人帮他洗脱干净。
章文轩老先生即将离开营地的时候,他郑重地向池非行了一个大礼,然后正容道:“大恩不言谢,先生的恩德在下会铭记于心。先生保重。”说完,他再次行了一礼,这才跟着那些陪同的士兵离开。
看到他可以平安逃困,池非也颇感欣慰。
他打听过这位老先生的事,知道他原本是当地有名的居士,但因为帮人出主意打赢了一场官司,结果得罪了当地县丞才被陷害成死囚的。
池非当初也被福王等人诬陷入狱过,因此有心想帮他一把。至于他以后能不能被岳父所重用,就要看他自己了。
就在宁志远发出飞鸽传书的几天内,陆陆续续有宁氏一族的族人来到营地找池非,其中宁雅柏是来得最早的一个。
早就等着他们的池非逐个给他们接种了牛痘,并且劝他们暂时在营地休息几天,等症状消失后再走不迟。
于是整个营区很快就成了宁氏一族的恳亲大会,热闹得很。
正如其他接种者一样,一两天后,所有人都出现了轻微的天花症状,最明显的是伤口附近都出现了红疹或脓疱。
池非对此已经很有经验,只是叮嘱各人不要触碰伤口,要等它自然愈合。
由于众人伤口未愈,既不能骑马又不能练武,一大帮武夫整天无所事事不是吃就是睡,无聊得都快长毛了。
为了安抚这些闲得蛋疼的武夫,池非赶紧叫士兵用硬纸片制作了多副简陋的扑克,然后教他们玩斗地主、大老二等扑克游戏。
结果这一玩之下,所有人都上瘾了,整天玩得大呼小叫、不亦乐乎。
因为宁氏一族的族规当中有严禁赌博这一条,所以这些宁氏族人也不敢公然聚赌,于是把赌钱改为了惩罚游戏,输的人会被赢的一方要求接受各种奇奇怪怪的惩罚。
有的人在输了以后会被人在脸上贴上写有“我是王八”的纸条,又或者是要喝特意加了黄莲的苦开水。
即使是这样,玩的人依旧乐此不彼。
其中斗地主是最受欢迎的,到处都可以看到三个人围坐在一起斗个不停。
这玩着玩着,众人对池非的好感直线上升,整天阿真阿真地叫个不停。尤其他们当中还有不少人是《仙侠》的书迷,更是对身为作者的池非亲热得不行。
就在宁氏族人在营地里逗乐玩耍时,翰林院学士赵天正和兵部郎中许家华这两个钦差的调查结果,再次让整个朝堂引发了一轮更大的震动。
他们当着众多官员的面向圣上汇报说,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镇国公宁志远所说的可以让人不得散疮的法子是真有其事。
而且研究出这种神方的不是别人,而是镇国公宁志远的小女婿苏真。
听到这个调查结果,所有人都懵了。
不仅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敢相信这事是真的,另一方面,更多人不敢相信研究出这个神方的人竟然是镇国公宁志远的小女婿苏真。
苏真是谁?只要是住在京城里的人几乎就没人不知道他的名字。
此人虽然只是一介平民,但他不仅是文学报的东家,更是鼎鼎大名的池非先生。
许多人至今还记得一年前他跟福王之间所爆发的那场纷争,也正因为那场强买纷争,苏真这个名字可以说是一战成名,在京城的官场和民间几乎无人不晓。
然而两个钦差却清清楚楚地告诉所有人,研究出这个神方的正是苏真本人,这怎能不叫人为之震惊。
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也没多少人怀疑赵天正和许家华说的是假话。
一来他们两人是圣上直接委派的钦差,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胡编乱造,欺君之罪可是要砍头的。
二来他们分别是大皇子和二皇子的人,也没有理由要编造这样的大话。
难道说,此法真是苏真研究出来的?这是在场大部分官员的共同疑问。
第二天一早,新京报和真知报几乎同时报道了此事,再次让所有人为之哗然。
什么,那能让人不得散疮的神方是池非先生研究出来的?!这不是开玩笑吧?
一时间,无数的信件如潮水一般涌向文学报的报社询问此事。
所有人的问题几乎都一样,那就是问此事是真是假。还有池非先生是什么时候离开京城的?
第二天一早,文学报提前一天上市了。
在最新一章《重生》的正文下方,多了一段文字,大概的意思是:池非先生的确在三个月前就已经离开京城到了西北。至于具体去做什么事,作为池非先生的妻子,暂时不方便透露太多。一切要等池非先生回来以后再说。
人们这才知道,原来池非先生早就离开了京城,如今管理文学报的是他的妻子宁氏,也就是镇国公府二小姐。
至此,绝大部分人都开始相信,池非先生去西北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不得散疮的神方,而且他已经成功研究出来了。
这一下,几乎所有读者都陷入了狂喜当中。
他们的池非先生太厉害了,不仅会写书,而且还研究出这种能救人无数的神方来,真是太了不起了!
即使不是池非的书迷,其他平民百姓也感到欣喜不已。
这表示一旦方子在全大魏推行,那就再也不会有人染上散疮这种不治之症了。
相比于其他人的兴奋不已,阿芷却有些心情低落。
她已经好久没见到心上人了,她真的好想他,想得都快魔怔了。
最要命的是,这么久以来她没有收到他寄过来的任何信件。
不过此事她早就有心理准备。
因为心上人在离家前早就说过,为免从疫区寄过来的东西会沾染到瘟疫,所以他不会寄任何东西回来,让她不要担心。
她以前不懂什么叫茶饭不思,辗转难寐,如今她终于懂了。
原来思念一个人到极致的时候,是真的会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的。
她现在什么都不求,只求他可以早点平安回来与她团聚。
第193章。193 推行
经过众多官员多番论证和争辩后,靖安帝终于下达圣旨,允许在西北地区推广接种之法,但也只限于西北一地。
这其中的意味,让人不禁有些细思极恐。
说句不好听的话,朝廷这是想让整个西北地区的人当白老鼠。
因为西北是爆发散疮瘟疫的主要地区,如果接种之法果真有效的话,那从此以后西北地区应该再无人得散疮才对。
朝廷显然是想亲眼见到成效后,才开始在其他地方推广此法。
身为西北大将军的宁志远可不管这些阴谋阳谋,他在收到圣旨后,马上决定优先给边境地区的士兵接种。
因为边境各个县城是瘟疫最严重的疫区,那里的士兵也是最容易感染散疮的人,所以要先给他们免疫才行。
由于要接种的士兵数量太多,接种的牛痘根本不够用,因此宁志远立刻派出上千骑兵在整个西北地区秘密寻找天花牛。一旦找到,就立刻买下来拉到池非所在的营地里统一驯养。
为了增加天花牛的数量,池非又开始研究如何人为地让健康的牛感染到天花病毒,从而变成天花牛。
这一试之下,他发现其实并不难。
他首先选了几头健康的母牛,然后把天花牛的脓液通过针刺的方式弄到健康牛身上。
没过多久,大部分健康的母牛开始慢慢出现天花的症状。但少部分母牛却什么症状也没有,这让池非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他想了半天,觉得这些母牛可能以前得过天花,痊愈后体内早已产生了抗体,因此才会没有症状。这应该是最为合理的解释。
如果这个推测是正确的话,那必须要在这些天花牛康复之前,尽可能地多给人接种牛痘。
否则等全部天花牛都康复的话,那就无痘可种了。
池非立刻写信把这个情况向岳父解释清楚,宁志远收到信后,也觉得事不宜迟,于是马上下令所有军医和民间大夫先去营地跟池非学习如何给人接种牛痘。
等这些军医和大夫学会后,就带着池非单独提取出来的牛痘液赶赴西北各地,给所有士兵和将领接种。
至于数量更多的普通平民,只能再等一下了。
于是短短几天内,营地里来了一拨又一拨军医和大夫,所有人都满怀期盼地来学习接种之法。
他们都是医者,对于这种能够让人不得散疮的神奇方法充满了强烈的好奇,早就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除了不告诉他们接种的原材料是什么以外,池非并没有藏私,给这些军医和大夫清楚明白地演示了如何接种,并交代了许多要注意的事宜。
例如要叮嘱接种者千万不要触碰伤口,一定要等其自然愈合,否则有可能会造成伤口溃烂。
又例如每次给人接种后,刀具一定要用火烧一阵来去毒,等其冷却后方可再给下一个人接种等等。
教完后,池非还特意让他们每两人为一组,各自给对方进行接种。
这样做一来可以让他们这些一线工作者从此免疫天花,二来可以让他们亲自实操一下。
这个方法果然效果极好,这些军医和大夫不仅亲自实操了一遍,而且还亲身体验到了散疮的症状,只不过比真正的散疮病人要轻很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