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问你,你打算怎么照顾池非先生?你是会做饭呢,还是会洗衣服?”
 “喂,你怎么说话的,还能不能继续好好玩耍下去了?”
 “啧,明明是你自己心虚。”
 “听说你最近在议婚?谈的是哪家?”
 “你这话题转得也太生硬了吧?”
 “你管我。说吧,究竟是哪家,我帮你查一下对方人品怎么样。
 你放心,就算那个人不好,我爹手下还有大把出色的人才,随你挑到满意为止。”
 “天啊,你这口气简直像个媒婆。”
 “谁叫你到现在还嫁不出去,作为你发小,我只好出手帮忙。”
 “谁说我嫁不出去,你这乌鸦嘴。我娘是舍不得让我这么早出阁,才拖到现在的。
 如果可以,我还真不想嫁人呢。嫁过去以后整天要看别人脸色,一点意思也没有。”
 阿芷拍了拍她的肩膀说:“我以前也是这样想的,直到我遇到了夫君。”
 看着发小表面在安慰她,实则在向她炫耀的可恶嘴脸,曹宛儿气得直咬牙。
 正当两人斗嘴斗得欢的时候,一个穿着宫装的侍女走过来向阿芷行礼道:“请问您是靖文伯夫人吗?”
 被人打断的阿芷有些不高兴地问:“我是,有什么事吗?”
 “我家主人想当面见一下夫人您,不知夫人是否方便?”
 “你家主人是谁?”
 “我家主人闺名焞芳。”
 阿芷和曹宛儿不禁面面相觑,她们都想不明白为什么焞芳公主想要见她(发小)。
第207章。207 传话
 “志远,这就是你的小女婿,圣上新封的靖文伯?”
 “对,就是他。阿真,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安国公,你今天能见到他老人家,运气真不是一般的好。”
 池非很是顺溜地装作一脸真诚的样子说:“岳父说得对,今天能见到威震西南、令蛮人闻风丧胆的西南大将军,确实是苏真的荣幸。
 大将军多年来镇守西南,使大魏再也不必免受蛮人入侵之苦,实在是居高甚伟,让人佩服万分。”
 安国公笑着说:“志远,你这小女婿比你还会说话,不知是被你教坏了,还是原本就是这样。”
 “谢公不瞒您说,我就是看中这小子会耍嘴皮子哄我开心,才收他作女婿的。”
 “志远你就别埋汰你这女婿了,能想出让人不得散疮这种神药之人,又岂是光会耍嘴皮子的人能做得到的。
 还是你眼光够毒,一眼就相中了这样的人才,难得难得。”安国公眯着眼睛有意无意地打量池非。
 被他打量的池非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很不舒服。
 身为二皇子血缘上的外公,鼎鼎大名的安国公谢明顺今年六十有余,身材挺直,头发斑白,皮肤黝黑,脸上皱眉已经很明显,但没人会把他当成普通的老人。
 因为他不仅有武将特有的彪悍,而且身上还隐隐流露出一种久居人上、大权在握的强大气场。
 同样是手握兵权的一方大将,如果说岳父宁志远是那种不怒而威的霸气,那安国公就是让人不敢直视的阴冷之气,两者的气质可以说是完全不同。
 光论辈份和身份而言,在场能跟安国公平起平坐的还真没几个。
 即使是同为大魏两国柱之一的镇国公宁志远,虽然就地位和权势而言与其相当,但在辈位上还是矮他一辈,只能算是他的晚辈。
 或许只有今天的寿星长平王,才可以在辈份和资历上与他平起平坐。
 今天绝大多数勋贵和官员都来参加长平王的寿辰,除了安国公外,池非还见到了大皇子、二皇子以及其他几位年纪较小的皇子。
 不仅如此,他甚至还见到了他的死对头,福王赵焞安。
 池非不想惹麻烦,所以跟岳父说一声后就自己走开了,有意避开这些皇室子弟。
 反正这里人多,只要没有人特意介绍的话,谁知道他是什么人。
 虽说他现在有了爵位,但京城有爵位的世家多了去,还真没什么好稀奇的。
 只有真正握有实权的官员或勋贵才值得别人另眼相看,否则再高的爵位也不过是名头好听的样子货罢了。
 在池非看来,这爵位跟现代的文凭一样,只是一块敲门砖而已。
 只有身上有爵位或官位的人,才有资格参加各种上流聚会,否则别人鸟都不鸟你,更不要说给你发请帖了。
 就在池非准备在没人注意的角落里躲懒躲到宴会结束时,一个穿着灰色长衫的男人走过来彬彬有礼地问道:“请问是靖文伯苏先生吗?”
 “我是苏真,请问您是?”
 “在下张况,字子桐,只是帮人传话的闲人而已。
 有位大人想跟苏先生当面谈一下,不知苏先生可愿一见?”
 “请问你口中那位大人是谁?”
 “那位大人的名讳我不方便直说,至于他其中一个身份,则是新京报的大当家。
 那位大人的真正身份,苏先生应该能猜到一二才对。”
 新京报的大当家?
 池非表情顿时为之一凛。
 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叶文华只是新京报表面上的东家,真正的幕后东家是大皇子本人。
 也就是说,张子桐口中的那位大人正是大皇子。
 池非在考虑了一会之后,终于答应下来。
 他如今已经得罪了二皇子和福王,不想连大皇子也一起得罪。
 虽然他岳父宁志远是有名的保皇派,不适应跟皇子有过多的接触,但他姓苏不姓宁,代表不了宁家的立场。
 只要不轻易跟对方许下承诺的话,应该问题不大。
 于是池非就跟着这个名叫张子桐的人去见他口中的那位大人:大皇子赵焞裕。
 ……………………………………
 “你是说,大殿下只是跟你闲聊,并没有提出什么要求或承诺?”
 “是的。我当时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大殿下会特意找我过去闲聊。而且看样子也不像是要拉拢我的样子,或许是我想多了。”
 宁志远笑了笑说:“傻小子,人家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只是你还不知道而已。”
 池非愣了一下,在想了一会之后脑中忽然灵光一闪,脱口道:“您是说,那位只是想作场戏?”
 “对,从你答应跟那位殿下见面开始,你就已经掉进坑里了。
 你知道负责传话的张子桐是谁吗?他是户部左侍郎张朝中的独子,算是比较有名的京城才子。
 平日最喜欢交朋结友,在京中人面颇广。就是人有些大嘴巴,守不住口。
 大殿下特意让他来传话,其目的就是想让别人知道你跟大殿下曾经有过一次单独见面的机会。
 至于你们谈了什么,外人根本不知道,只会以为你跟大殿下有可能达成了某种协定。
 这样一来,就把你有可能投向二殿下的路给彻底堵死了,以绝后患。”
 池非有些懵了,“我当时答应去见大殿下,只是不想驳他面子得罪他而已。没想到这样也会中招。”
 “那位早就算准了你会这样想,所以才会派张子桐去传话。
 这既是阳谋,也是阴谋,你是避不开的。”
 卧槽,这些玩政治的人套路真多,根本让人防不胜防。池非不禁有些无语。
 “对不起,岳父,小婿又给您添麻烦了。”池非有些沮丧地说。
 宁志远却一脸无所谓地说:“没事,我原本就没打算投向二皇子,就算这条路被堵死,对我们影响也不大。
 只要你以后不要再跟这些皇子有过多的接触,事情很快就会过去的。”
 “小婿一定会注意的。”
 “你今天见过安国公,对他有什么印象?”
 “他给我一种阴冷之感,让我很不舒服。”
第208章。208 安国公
 “你说得对,此翁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你一定要格外小心。
 他原本是一个庶子,头上还有一个嫡兄,按道理怎么也轮不到他来继承安国公府。
 他父亲给他起名谢明顺,这顺字摆明就是让他顺从嫡兄之意。
 可是他的嫡兄却在十八岁的时候,在青楼里跟人争风吃醋,结果掉落湖中淹死,这才让他有了上位的机会。
 由于亲生儿子死了,当时他的嫡母悲愤交加,当众指责是他在背后搞鬼害死了嫡兄,以达到篡夺爵位的目的。
 你知道他接下来怎么做吗?他不仅没有出声辩驳,反而每天跪在嫡母门前一言不发,以此来表清白。
 他这一跪就跪了半年有多,甚至把膝盖都给跪烂了。
 此事很快就传开,包括他父亲在内,所有人都相信他是清白无辜的。甚至开始有人指责他的嫡母刻薄寡恩、虐待庶子。
 一个能对自己这么狠的人,几乎没什么事是做不成的。
 他不仅会为自己挣名声,也很会做人。经常为族人出钱出力,在族中的人缘也很好。
 直至前任安国公过世,他以庶子身份继承安国公府后,这才逐渐显露出真面目。
 许多之前反对他的人,都被他用各种方法逐一清除了。手段之狠毒,让人心寒。
 所以你要格外小心,别让这老头给盯上了。”
 “岳父,这次安国公回到京城,二皇子的势力肯定会大涨,最头痛的人应该是大皇子一派才对。”
 “没错,安国公多年来一直牢牢把持着西南军的大权,同时他也并没有放松对京城的掌控。
 禁军不敢说,但五军营当中有不少人是他的心腹,这也是皇上想对五军营进行改制的原因所在。
 再加上太后和贵妃都是他们谢家的人,其权势之盛可想而知。
 估计不用多久,朝中又将会有一番恶斗。”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什么也不用做,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不管他们斗成什么样,我们都不要掺合进去,这潭水深得很。”
 “是,岳父。”
 “有件事我忘了跟你说,圣上原本打算对你委以重任,让你带领太医院和惠民署在西南地区推行全民接种的重任。
 但我知道你无心仕途,就帮你推掉了。”
 “多谢岳父,还好您帮我推掉了。”池非听完大感庆幸。
 他有自知之明,自己根本不是当官的料。
 之前在西北进行防疫工作之所以如此顺利,那是因为背后有岳父的全力支持。
 而西南是安国公的地盘,在那里他不仅得不到任何助力,而且还会受到安国公等人的时刻监视,总之就是处处受制。
 在这种情况下想在西南推行全民接种这么重要的工作,哪里是他这种官场小白能搞得定的。
 不过对于这件事他却感到有些奇怪,忍不住问:“太医院那边不是坚决反对在人身上接种吗?怎么又突然改变主意了?”
 宁志远冷笑道:“因为在他们眼中,西南和西北的百姓只是边陲贱民,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所以才不会提出反对。”
 池非听完不禁有些无语。
 虽然接种之法在西北大获成功,但半年过去了,京城这边却进展缓慢,甚至可以说是毫无进展。其原因就在于这太医院身上。
 当太医院的太医们在得知接种之术竟然是提取病牛身上的体液种在人身上,来避免接种者得散疮后,立刻一致表示强烈的反对,尤其反对在皇上以及几位皇子身上施行。
 在他们看来,人怎么能把牲畜身上的东西混入自己体内,这简直有违天道人伦。
 就算这法子真能防止散疮,但谁知道会在人身上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就像水银一样,如果只是少量误服的话,是不会致人于死地的。但假如长期服用的话,那肯定必死无疑。
 这接种之法也是如此,虽然现在看上去没什么不良反应,但谁知道会不会对子孙后代产生什么可怕的后果。
 说句不好听的话,假如皇子们都接种了牛痘,以后万一生出一些半人半兽的怪物,那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