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着母亲和心上人的对话,阿芷不禁听呆了,她没想到事情会如此险恶。
“可怕的不是天家,而是人心。”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把沙哑低沉的声音。
随着这把声音响起,只见脸色苍白憔悴、左手手臂吊着绷带的宁志远在贴身护卫的搀扶下,慢慢走了出来。
“爹你醒了?!”阿芷一看到他,立刻满脸惊喜地跑过去。
“你这死鬼,终于醒了。”姚氏看到他终于醒了,眼眶不自觉地红了起来。
虽然她对女儿说丈夫没事,但实际上她心里也在担心不已。
因为丈夫左手的伤势实在太严重了,伤口深可见骨。
他被送回来的时候身上的衣服几乎都被血水给染红,整张脸更是白得像纸一样,真把她给吓到了。
然而她身为当家主妇,不能在这时候表现出慌慌张张,只好一直强忍着担心的情绪。
如今看到丈夫终于醒了过来,她这才真正放下心了。
“放心,我命够硬,不会这么容易死的。你马上派人去通知各房当家人,叫他们去祠堂集合,我有重要的事要宣布。
阿芷,你陪你娘一起去。”
“好,我现在就去。”看到丈夫严肃的表情,姚氏知道事情紧急,立刻出去叫人。阿芷也赶紧跟着她一起走。
宁志远坐下来后,问身边的护卫:“阿九,我们的人伤亡多少?”
那护卫冷硬的脸上露出了悲痛的表情,“明卫加暗卫一共死了六十三人,伤一百二十九人。
张二哥为了掩护我们先走,带着十几个兄弟跟那些刺客拼到了最后,可惜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回来。”
宁志远沉默了一会,然后叹气道:“如果不是为了救我,你们不会死伤这么多人。我对不起你们。”
名叫阿九的护卫扑嗵一声跪下来说:“主公您千万不要这样说,这是我们该做的。让您受伤已经是我们失职,属下有愧。”
“属下有愧。”其他护卫也不约而同地跪了下来齐声说道。
宁志远沉声道:“错的不是你们,而是我。
如果不是我误信歼人,就不会被人埋伏偷袭,你们也就不会死伤这么多人。你们都起来吧。”
众护卫这才慢慢站了起来。
望着自己受伤的左臂,宁志远眼中露出了十分复杂难明的眼神。
过了一会,宁志远转头望向池非,“阿真,你刚刚说的我都听到了。
你猜得一点都没错,这就是一场皇上和安国公两人之间的生死之战。
只是皇上还是低估了安国公这个人以及他背后的势力,导致变成如今这个局面。
我们只是被波及的池鱼而已。”
池非试探着问:“派人行刺岳父您的幕后黑手真是安国公吗?”
“你说呢?”宁志远意味深长地看着他。
看到他的眼神,池非心里咯噔一声觉得事情不妙,他最为担心的情况竟然真的发生了。
“这么说,下手的真是那位?”池非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
宁志远冷笑道:“没错,就是那位。
俗话说天家无情,我还以为他不是那样的人。原来是我自己太蠢,怪不得别人。
那个人想收回去的不仅是西南,还有西北。他想借这个机会,把我们两个都一起收拾了。”
“可是他这样做不怕西北造反吗?”
“只要他让所有人相信,对我下手的人是安国公而不是别人,那这反还怎么造得起来?
他特意挑这个节骨眼动手,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安国公犯上作乱,图谋不轨。
我身为手握兵权的西北大将军,又是那位的心腹亲信,安国公要杀我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吗?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怀疑到他身上了。可谓一石二鸟,一举两得。
把我解决后,他再派亲信慢慢接管西北军权,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下次他再动手的话,西北就真的会反。”
在得到确切答案后,池非只感到头皮发麻。
这回真是摊上大事了,不走也不行了。
第216章。216 选择
虽然已经是深夜时分,但在宁氏祠堂里却坐满了人。
这些人全是各房的当家话事人,既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宁氏一族延绵至今,子孙后代繁衍兴盛,光就京城这边,就已经有上千人之多。
古代讲究父母在不分家,然而在宁氏一族当中,子孙成年后就分家单过却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没有人会视其为大逆不道,宁氏一族在这点上也跟其他世家大族有所不同。
这个观点也是第一代镇国公提出来的,如今看来这个做法的确增加了族中子弟的竞争力。
经过不断的分支再分支,如今宁氏一族已经分成了上百房有余,有些早就已经出了三服之外。
不过就算已经出了三服甚至五服之外,只要是宁氏子孙,都有资格住在五道山上,这也是第一代镇国公定下的规矩。
对于京中巨变以及族长宁志远受伤之事,他们早有耳闻,所以才会自动自发地组织族中子弟对整座五道山进行布防和巡逻,防止外人进入。
在听说族长宁志远已经醒了过来,并要宣布重要事情后,他们立刻来到了祠堂这边集合。
各房当家人到齐后,不少人在小声交换着意见,但都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
大部分人的脸上显得颇为严肃和紧张,他们都预感到事情非同小可。
因为宗族祠堂是不允许女人进入的,所以宁志远只带着女婿池非走了进来,就连贴身护卫也没有带。
看到他进来,所有当家人立刻站起来向他行礼问好。
“都坐吧,不用多礼了。”宁志远摆了摆手,让他们坐下来,然后在池非的搀扶下走到族长所坐的位置坐下,池非则站在他身边负责帮忙。
虽然池非是个外姓人,但各房当家人都知道族长对这个小女婿很是看重,因此对他留在这里也没人表示反对。
宁志远环视了一下众人,然后沉声道:“今晚把各位当家叫到这里来,是要告诉各位一件事关我宁氏一族生死存亡的大事。”
众人一听,顿时表情为之一紧,全都聚精会神地看着他,等他继续说下去。
“首先,我要告诉各位我这伤是怎么来的。
今天下午,我去宫内参加完焞芳公主的迎亲礼后,皇上的贴身太监张公公忽然叫住我,说皇上有事要跟我详谈,让我先不要走。
于是我就留在宫里跟皇上面谈,并且一直谈到天色变暗为止。
看到天色已暗,皇上这才想起公主府要举办九盏宴,让我赶紧出宫去赴宴。
在赶去公主府的路上,当马车行驶到隆华街附近时,我忽然感得周围有些不妥。
整条街竟然一个人都没有,而且附近几个路口都被杂物给封住了。
我觉得事情不妙,立刻调转马车准备离开。
然而就在这时,数百个蒙面刺客突然从各条巷子里杀出,然后一起攻向我的马车。”
听到这里,大部分当家人已经隐隐猜到了什么,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这很显然是一次专门针对族长宁志远的刺杀行动,问题是这发动的时机太过蹊跷。
那些刺客仿佛早就知道族长会在这时候通过隆华街,所以一早就做好了封路围堵的准备。
而这件事刚好就发生在皇上跟族长谈完事情的这段时间里,要说这只是一个巧合,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宁志远接着说:“那些刺客凶狠无比,个个都悍不畏死。
他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取我宁志远的颈上人头。
如果不是护卫们拼死保护,我早就死在那里,而不是被砍伤一只手这么简单。
那些刺客的身手和攻击手法我一眼就认出,那是皇上秘密豢养的死士。”
说到这里,宁志远没有再出声。
在场的各房当家人都不是傻子,他们已经确定,对族长下手的人正是皇上靖安帝。
“志远,你认为那位为什么要这样做?”宁志远的一位叔父开口问道。
宁志远沉声道:“我自问没有做过任何违背宁氏家规的事,多年来也一直恪守祖训坚守忠君之路。
不靠边不站队,只忠于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
可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人看不惯我们宁家。
那位并非庸碌之主,而是一位雄心万丈的有为之君。
他想收回去的不仅是西南,还有西北。
而我们宁氏一族在西北根基太深,人望太重。
如果他想彻底收回西北,就必须要铲除我们宁氏一族。
他特意挑这个时机动手,就是要让所有人以为,对我下手的不是别人,正是犯上作乱的安国公。
如果我不是活着回来,而是死在当场,相信各位也不会怀疑到那位身上。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
全场一片死寂,不少当家人都在心里面倒吸了一口凉气。
正如族长宁志远所言,如果不是他亲口告诉众人,还真没几个人会对那位产生怀疑,只会一厢情愿地以为动手的人真是安国公。
好一招借刀杀人,的确够狠够毒。
这样说来,皇上确实对宁氏一族起了杀心。
天家杀人,向来是讲究斩草除根的。
尤其是像宁氏一族这样盘据西北多年、根深蒂固的大家族,更不可能轻易放过。
族长宁志远只是皇上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目标。
接下来就会轮到宁氏一族的其他人,谁也无法幸免。
这京城,他们已经待不下去了,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志远,你是族长,咱们大伙都听你的,你打算怎么办?你说吧。”宁志远的叔父一拍大腿问道。
其他人也一起看着他等他开口。
宁志远神情肃穆地说:“事到如今,我们只能离开京城退守西北。
至于退到西北之后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就要看京城这边的局势了。
最坏的情况是在这场兵变中皇上赢了,那我们要不就退居海外避难,要不就直接举反旗以西北自立。
相对而言,后者是最艰难的。
即使我们在西北拥有深厚的人望,但究竟会有多少人愿意跟着我们一起当这‘逆臣贼子’,那就难说了。
毕竟那位才是正儿八经的大魏之主,朝廷正统。
只要他把我们宁家定为逆贼并通告天下,就算西北军民肯站在我们这边,但在大义上我们已经输了,这场仗赢面极小。
如果是这样的话,还不如一开始就退居海外,这样还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实力。”
“那如果是安国公赢了呢?”叔父接着追问。
宁志远先是沉默了一下,然后表情冷厉地说:“如果是安国公赢了,那我们就可以高举讨伐逆贼的大旗,以忠臣遗孤自立于西北。
只要有了这面忠义大旗,民心和军心就会在我们这边。
到时即使是要面对来自中原的无数大军,我们也有一战之力。
论打仗,我们宁氏一族,我们上百万西北军民又怕过谁?你们说是不是?”
听到族长这句豪气干云的话,众人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第217章。217 撤离
虽然岳父已经决定撤离京城,但此时城门那边早就被禁军封死。
再加上宁氏一族人数又这么多,池非实在不知道岳父他们打算如何离开。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答案了,是岳父亲口告诉他的。
原来五道山底下有一条秘密地道,地道直接连到城外属于宁家的一个私人马场。
马场里自然有大量马匹,只要到了那里,宁氏一族就可以骑马或坐马车离开京城。
在听到这个答案后,池非整个人愣住了。
虽然五道山这里属于城郊,但离城外还是很远的。
如果真有一条直通城外的地道,那这条地道得有多长?
另外为了保守秘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