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听到这个答案后,池非整个人愣住了。
虽然五道山这里属于城郊,但离城外还是很远的。
如果真有一条直通城外的地道,那这条地道得有多长?
另外为了保守秘密,负责挖地道的人也不能太多,否则就会有泄密的危险。
这工程原本就十分庞大,再加上挖地道的人又不能太多。
这样算下来,这工程绝非几年时间就可以完成。
面对池非的疑问,宁志远回答道:“这是宁氏一族最大的秘密之一。
这条地道是从第一代镇国公正式定居京城后,才开始秘密开挖的。
当时挖地道的全是这位先祖的心腹亲信,一共耗时二十多年才挖好。
初代镇国公之所以要这样做,为的就是防止魏太祖以及后来的皇帝有朝一日会对他们这些开国功臣鸟尽弓藏、大开杀戒,才费尽心思给宁氏一族留下一条可以逃生的后路。
虽然后来没有发生这些事,但这条地道还是秘密保留了下来。
只有族长和少数几个叔伯才知道这件事,是真正的族中之秘。”
池非不禁赞叹道:“初代镇国公真是一名智者,几乎把一切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都预料到,并作好了相应的准备,实在让人佩服。”
池非记得岳父曾经跟他说起过初代镇国公的事迹,这人不仅打仗厉害,就连“放权”、“不争”、“固军”这三条充满官场智慧的宁氏祖训也是他提出来的。
如今再听说他连逃生的地道也一早就挖好,更是对此人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深谋远虑,洞察人心,这样的人确实可以称为智者。
宁志远叹了口气说:“确实,跟这位拥有大智慧的先祖相比,我们这些后辈实在有些上不了台面。
我原以为这一辈子都用不到这条地道,没想到最终还是用上了。”
宁志远表情复杂地看着自己受伤的左手,没有受伤的右手却紧紧地握住了拳头,用力至皮肤泛白。
池非能够大概体会岳父的心情。
岳父跟皇上的关系不仅是君臣这么简单,岳父年少时曾经当过皇上的侍读,陪着皇上一起读书玩耍,可以说是跟着皇上一起长大的心腹亲信。
成年后岳父一直坚守祖训走的是不靠边不站队的忠君路线,多年来为大魏为皇上戎马沙场、出生入死无数次。
岳父自问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大魏、对不起靖安帝的事。
然而那位坐在皇位上的人,却因为担心宁氏一族在西北根基太深、人望太厚,终有一天会威胁到他的统治。所以要将宁家以及整个宁氏一族连根拔起,除之而后快。
天家无情,确实不是说假的。
面对这样对待自己的皇帝,宁志远心中的悲愤可想而知。
……………………
“你说什么,珊儿她决定留在京城?她疯了吗?!”听到丈夫的话,正在收拾行李的姚氏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
宁志远有些无奈地说:“这是真的,去送信的人回来汇报说,珊儿说自己已经嫁为人妇,如果这时候离开京城的话,等于跟丈夫断绝关系。她不想这样做,所以决定留下来。”
“那孩子怎么这么傻,早知道这样我就不把她嫁到长公主家了。难道她就不怕皇家秋后算帐吗?”姚氏急得团团转。
“这点你倒不用担心,她毕竟是长公主的儿媳。
最后不管是哪边赢了,都不会为难长公主一家。
而且宁珊已经出嫁,算是裘家的人。就算别人想问罪,在礼法上也扯不到她这外嫁女身上,否则只会落人口舌。
如果她肯跟我们一起走的话自然最好,但既然她舍不得丈夫,那就没办法了,我们就随她吧。”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把她一个人留在京城。”姚氏已经慌得没有了主意。
“放心,珊儿是我的女儿,我不会真的扔下她不管的。
我会留几个亲信在京城暗中保护她,如果珊儿有危险的话,他们会马上带她走的。”
听丈夫这样说,姚氏心里这才好过一些。
正如丈夫所言,既然大女儿铁了心要留下来,她这做娘亲的总不能硬生生的拆散他们夫妻俩。
罢了,现在只能随她了。
姚氏终于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逃亡行动除了人要走以外,还有各种贵重物品的撤离也很重要。
还好姚氏在离开镇国公府的时候,把家里所有银票、田契屋契、容易携带的金银珠宝、书信等重要物件都带了出来。
否则以现在国公府被官兵围得严严实实的情况来看,想再回去拿东西实在太过危险。
更幸运的是,多年来包括宁志远在内,各代宁氏家主都习惯于把财物存放在西北本家那边。
因此就算国公府被抄,也损失有限。
历代宁氏家主之所以会有这个习惯,也是有原因的。
稍微有点常识的都知道,古代打仗除了容易死人以外,也是一种最容易捞钱的暴利行当。
魏太祖当初起兵造反的时候,为了鼓励手下将士们奋勇作战,在缴获的战利品方面定下了四六分成的比例。
即公家取四成,其他六成归参战将士。
当然,这用于分成的战利品只是单指金银珠宝等财物,不包括马匹和战俘。
大魏一向缺马,缴获到的战马都是直接归公的。至于战俘通常会被公家安排去做建造城池、挖矿、开渠、疏通河道等苦力活。
这分成比例到了魏太祖立国以后,逐渐发生了改变,变成公家与将士对半分。
后来到魏武帝时期,又变成了六四开,公六军四,并且这比例延用至今。
虽然分成比例不断减少,但多年来一直镇守西北的历代宁氏家主都曾经多次与胡人打过仗,而且基本上是赢多输少。
这一场场仗打下来,宁氏一族的身家也在不断地飙升。
如果光论身家的丰厚程度,整个大魏除了皇家以外还真没哪个家族能比得上宁家。
只不过宁家一向低调,历代宁氏家主之所以把大量财物存放在西北,就是因为这些从打仗当中缴获回来的金银珠宝实在太过惹眼,为了避免别人眼红才没有带回京城。
没想到这个习惯,恰巧让准备逃离京城的宁家保留了大部分财产。
当撤离行动正式开始后,宁氏族人开始各自背着容易携带的食物和贵重物品进入地道。
这条地道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充分考虑到通风换气的问题,再加上平日里有专人维护,因此并没有出现氧气不足的情况。
为了安全起见,所有宁氏族人被分成几批,然后在族中长辈的带领下分批撤离。
宁志远身为宁氏家主兼族长,原本应该先走的。但他还要安排留在京城里打探消息的探子以及负责暗中保护长女宁雅珊的亲信,因此他选择第三批走。
池非和阿芷自然是跟着他一起走的。但在此之前,池非还有件很重要的事要请人帮忙去做。
而他要拜托的人,正是红影。
“你想让我回去带着你报馆里的人一起离开京城?”红影看着池非问道。
池非点头道:“对,不仅是报馆里的人,还有章妈妈他们也要一起带走。
我相信不久以后,这里就会被官兵重重包围。所以就算你把他们带到五道山这边,也无法从秘道里撤离。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带着他们所有人暂时找地方躲起来,然后再找机会赶往西北跟我们会合。
我知道这件事很难,但除了你以外,我实在想不到还有其他人能够做到。”
池非当然也想带张小娥他们一起走,但现在外面全是官兵,连出去都很难,更不要说带着这么多人一起走了。那简直就是自投罗网的行为。
红影沉默了一下,然后问:“如果我不在了,那小姐怎么办?”
“我是阿芷的丈夫,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算拼着命不要,也会护她周全。”
“这可是你说的,如果小姐有什么事,我一定不会放过你。”
“到时要杀要剐悉随尊便。
这封信是我亲手所写,麻烦你转交张小娥。她看到信以后,就知道怎么做了。”
红影深深看了他一眼,然后接过信转身走了出去。
看到她终于答应帮忙,池非这才松了口气。
只要红影肯出手相助,那张小娥他们成功逃离京城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
池非可以想象得到,不管是皇上还是安国公获胜,岳父的镇国公府、池非自己的家以及他的报馆迟早都会被官兵查封并抄家。
到时什么也不会剩下来,全都会被这些人给抢走。
与即将失去的钱财和产业相比,池非更在意的是张小娥他们的安全,以及自己的文学报。
想起自己辛辛苦苦一手建立起来的文学报就这样毁于一旦,池非感到十分难受,仿佛心在滴血。
他是真的想把文学报做成他一生的事业,就像金庸先生的《明报》一样。
可是现在什么都没了,这一切只发生在短短的一天之内。快得有种仿佛在做梦一般的不真实感。
不过万幸的是,他和他所关心的人都还活着,这已经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只要人还在,一切都能重来。
他在心里面发誓,总有一天,他会重建文学报!
第218章。218 惊变
虽然说皇上是九五至尊,但历朝历代都讲究以孝治天下,大魏也不例外。因此太后的永寿宫不管是朝向还是位置都是整个皇宫最好的。
午夜时分,原本应该休息的永寿宫内却到处都灯火辉煌,几乎照亮了整个宫殿。
殿内的宫女和太监都没有人敢随便说话,但所有人脸上都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惊惶失措的神情。
到了现在,所有人都已经知道外面发生了大事。
但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却没人能够说得清楚。
只知道外面有无数禁军在把守着皇宫内外各处,任何不经允许随便走动者,都会被就地格杀。
在这种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恐慌的气氛不断漫延,使得到处都人心惶惶,谁也不敢轻易走出永寿宫。
此时在太后专用的寝殿内,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慈安太后正穿戴整齐地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如果不是她右手正慢慢转动着一串佛珠,还真有点像是已经睡着了。
坐在她对面的,是多年来备受皇上宠爱的谢贵妃。
寝殿内并没有宫女或太监服侍,只有慈安太后本人以及谢贵妃两个人在安静地对坐着。
谢贵妃不愧是艳压群芳的宫中大美人,即使已经年近中旬,但因为保养有术,看上去仍然如同三十出头那样美艳如昔。
只是此时的谢贵妃没有了平时的雍容和淡定,眼中充满了惶恐不安的神情,脸色更是显得一片苍白。
抬头看了慈安太后一眼后,谢贵妃小声问道:“母后,事情真的已经无法挽回了吗?”
面对她的发问,慈安太后并没有回答,继续闭目养神。
谢贵妃见她无动于衷,心里一急,忍不住又叫了一声,“母后、母后……姑姑,您听到了吗?”
谢贵妃是安国公的嫡女,从血缘上来说是太后的亲侄女,只不过平时都称太后为母后。现在看到太后怎么叫都没反应,只好叫回了原来的称呼。
慈安太后终于睁开了眼睛,但眼中却充满了冷厉的眼神,狠狠地盯着谢贵纪说:“事到如今,你还对他心存妄想吗?
这么多年来,那个人对你的宠爱,对丰儿的偏爱,全是假的,全是在演戏。难道你到现在还没看清楚吗?”
“可是他毕竟是皇上,是我的夫君啊。”谢贵纪终于流下了眼泪。
“那又怎么样,他是我们谢家扶起来的。我们能把他扶起来,也能把他推下去。
我只是没想到,我们谢家辛辛苦苦把他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