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他这么积极,冯掌柜当然欣然同意。
原本无所事事的池非开始忙了起来。
他先制作了一张表,把每一种布的名称都单独作为一列,然后根据进货帐本和出货帐本里面的数据,算出总进货量和总出货量,再把这两个数相减,就能算出这种布在帐面上的库存是多少。
由于布的种类很多,而且进出帐本记得有些凌乱,池非足足花了一个上午才把各种布的帐面库存算好。
算好后,他开始进行实物盘点。先盘的是店内的货,这个倒是挺快,一个小时就盘完了。
接下来就要盘存放在仓库里的货,这个可是大工程。
说是仓库,其实就是一个四合院,就在店的后面。
实际上,很多临街店面都是这样的,前面是店铺,后面是可以住人和存放货物的院子。
有些房东会将前后直接打通,方便进出。有些则是独立分开,店面是店面,院子是院子,各不相关。
趁着没什么客人,池非想到仓库那边去盘点。
冯掌柜很支持他的做法,自己干脆把记帐的活也揽上了,让他安心去盘点。
这一忙就忙到下午五点多快下工才盘完。
等池非盘完后,发现不仅没有盘亏,反而盘盈了。也就是说,实物比帐面上的库存还要多。多出来的全是缎,有十几匹之多。
池非向冯掌柜汇报结果的时候,冯掌柜也很惊讶。想了好久,才想起那批缎是从别的布商那里以极低价钱买过来的。
之所以价钱会这么低,是因为这批货曾经泡过水,脱色很严重。
他当时会接手这批缎,主要还是贪便宜,想着虽然脱色,但质地还是不错的,慢慢卖总有办法卖掉的。
结果他低估了京城人的挑剔程度,这批缎放了很久都卖不出去。最后没办法,只能扔到仓库里放着,时间一长,连他都忘记了这批缎的存在。
在知道这批缎的来历后,池非想了想说:“掌柜,这批货您还打算卖吗?”
冯掌柜苦笑道:“能卖得了早就卖了。京城人挑剔得很,这种布不会有人愿意买的。”
“既然卖不了,那您有没有想过用它来搞次促销?”
“促什么?”
池非这才想起促销这个词是在他那个时代才出现的词,于是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些小便宜小优惠来吸引客人过来购买你的商品。达到既能快速出货,又能让更多客人知道你这间店的目的。
例如这批卖不出去的缎,我们可以用它来搞一次促销活动,活动的名字就叫买一送一。
大概做法是:只要在我们店里买一匹缎或两匹布,就送他一匹这种已经脱色的缎。当然,普通人很少会整匹地买,通常是几尺几尺地买。但不管他买多少,我们就送多少。买得越多,送得越多”
冯掌柜本身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一听这主意,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赶紧追问道:“可是这种已经脱色成这样的缎真的会有人要吗?”
“就算不能用来做衣服,拿来做被面或当毛巾用也是可以的嘛。最重要的是,白送的东西谁不想要?”
冯掌柜一听这话,立刻拍手叫好:“说得对,说得对,白送的东西谁不想要。只是这样做真的有作用吗?”
“掌柜,我又不是神仙,哪里敢打包票。我是这样想的,你这批缎子已经放很久了,再放下去能不能用还是个问题。与其让它继续占地方,还不如用它来试着打开局面。就算没有效果,你也就浪费了这批残次品而已。当然,您是当家,要不要做由您来决定,我只是提个建议而已。”
冯掌柜想了一会,终于一拍大腿说:“好,我们就按你的方法来搞一次促…促……”
“促销。”
“对对,就是促销。”
…………………………
这天早上,在城东益和布庄的门口挤满了人,到处都是说话声,十分热闹。
人非常多,密密麻麻的一大片,少说也有一两千人,闹哄哄的。
这些人几乎全是住在附近的居民,还有一些是从其他地方闻讯而来的。
他们这么多人之所以会聚集在这里,是因为昨天有人在街上提着铜锣一边敲一边叫:“从明天开始,长寿街益和布庄举行惠民活动,凡是在店里买布,买一尺送一尺,买一匹送一匹。数量有限,送完即止。”
打锣人就这样一边打锣一边重复叫着这些话穿街过巷。
这个消息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许多人走过去追问那个打锣人这是怎么回事。
打锣人言简意骇地回答:“你们明天一早去益和布庄就知道了。让开让开,别挡道。”
第26章。026 买一送一
贪小便宜是人之常情,对于普通平民百姓来说更是如此。
于是,很多人一大早就守在布庄门口,就连其他区的居民也有不少人收到消息赶过来看看怎么回事。
就在众人吵吵闹闹地等着布庄开门时,忽然有两个衙役打扮的小吏走过来大声喝道:“不要吵不要挤,给我站后一点,不要堵着门口,站后点!”
普通平民百姓对官差有着天然的畏惧,于是不敢再吵闹,赶紧后退把位置让出来。
过了一会,众人翘首以盼的益和布庄终于开门了。
看着门外密密麻麻的人群,冯掌柜在感到兴奋的同时,不禁有些后怕。
他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这人数远远超出他的预期。
还好他接受了苏真的建议,特意去请了两个衙役过来维持秩序。不然这么多人挤在这里,一旦发生了什么事,那后果想想都觉得可怕。
当然,这两个衙役也不是真代表衙门而来的,他们只是趁轮休的时候过来赚点外快而已,钱都是进他们自己口袋的。
冯掌柜先向守在门口的两个衙役拱了搭手说:“今天辛苦两位官爷了。”
两个衙役点了点头算是应了。
看着门外众人充满期待的目光,冯掌柜先是深吸一口气,然后对着所有人中气十足地大声说:“首先,在下先自我介绍一下。在下是这间益和布庄的掌柜,免贵姓冯。
冯某人在这里先多谢各位乡亲父老一大早来到小店捧场。小店刚开没多久,为了答谢各位的关照,我们特意举行这次买一送一的惠民活动。
不过有一点在下要先说清楚,这次活动所赠送的是一批有瑕疵的缎,并非完好的料子。
各位请看,这些就是要赠送的缎子。一共十八匹,数量有限,送完即止。
这些缎的料子都是好料,但是有明显的脱色。各位可以看清楚,如果不能接受的话就请回。”
冯掌柜说完对两个伙记打了下眼色,让他们各拿两尺样品铺开给所有人看。
那些围观民众对这两副样品又看又摸,有的还伸手拉扯一下看料子的韧度怎么样。
最后,大部分人验证的结果是:这些缎子的确有明显的脱色,但料子还是挺好的,既平滑又细密。假如没有脱色的话,肯定不便宜。
这种缎子就算不能做衣服,也能做很多东西。更重要的是,它是白送不用钱的,这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一个中年妇人首先开口问:“掌柜,这料子我看过了,还可以。是不是只要在你店里买多少尺布,你就送多少尺这种缎子?”
冯掌柜回答道:“这位大姐问得好。因为要送的是缎,所以只有同样买缎的人才能买一送一,如果是买布的话,只能买一送半。也就是说,买一尺缎就送一尺,买一尺布的话只能送半尺。各位还有疑问吗?”
“你家的布不会卖得特别贵吧?不然怎么会这么大方买一送一。”
冯掌柜指着门口的价目表说:“这是本店每种布料的价钱,上面写得清清楚楚,绝不会弄虚作假。另外这里就站着两位官爷,如果有假,你们尽管去告我。”
众人望去,果然看到店门口贴在一张四四方方的表,表分成了很多列,每一列都写着一种布料的名称,下面则是对应的价钱,一目了然。
虽然识字能看懂的人不多,但所有人都开始相信冯掌柜说的是真的。再加上门口就站在两个衙役,让人更觉得可信。
“好了,好了,赶紧开始吧。”
“是啊,快开始吧。”
在众人的催促下,冯掌柜指着画在地上的两条线说:“为防止意外发生,各位请按这两条线排成两列,逐一进店购买。如果不排队的人,恕不接待。请各位先排队,先排队。”
那两个衙役也很会做人,还没等冯掌柜开口,就立刻大声叫道:“听清楚了吗?按这两条线排成两列,一个一个来。不要挤,听到没有,不要挤,一个一个来。”
在两个衙役的维持下,人群终于排成了两列。由于队伍太长,站最后面的人已经连前面都看不清了。
看到人群已经排好队,冯掌柜这才开始让人两个两个地进店买东西。
有人进店后,所有人在后面睁大眼睛看着是不是真的买一送一。
进店的两人不敢多买,一个中年妇人买了两尺缎,另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选了三尺麻布。
店里的两个伙记,一个手脚麻利地帮买缎的中年妇人裁好料子,然后大声叫道:“买好缎两尺,送次缎两尺。”
另一个伙记立刻从已拆开的整匹脱色次缎中裁了两尺出来,然后对那中年妇人说:“大娘,两种料子都已经裁好,您要不要量一下?”
中年妇人毫不客气地接过尺子分别量了一下,发现料子和尺寸都没问题后才说:“行了,包起来吧。”
“好的,请稍等。”
两个伙记立刻把好缎和次缎分开打包,并在好缎的包装上用朱砂笔点了一下,然后交给那中年妇人说:“大娘,已经包好了。这个有红点的是好缎,没有红点的是次缎,请拿好。”
看到他们服务得这么细致,中年妇人很是满意地接过两包料子,然后去掌柜那边结帐。坐在柜台边上的池非则默不作声地在帐本上登记出售的布料名称和金额。
至于那个选了三尺麻布的汉子,也很顺利地领到了一尺半的次缎,最后同样十分满意地结帐离开。
看到进店的两人的确领到了相对应的次缎,其他排队的人终于彻底放下心来,希望可以尽快轮到自己。
由于次缎数量有限,很多人贪图便宜越买越多。从一开始两三尺两三尺地买,到后来干脆十几尺十几尺地买。想着反正料子是能放的,买回去以后能慢慢用。既然都是买,还不如多买点,这样送的也多。
人是有从众心理的,看到别人都这样做,于是在后面排队的人也跟着这样做。
尤其是看到要送的次缎开始一匹一匹地减少,许多人担心轮到自己的时候缎子已经送完了,都急得不行,不断叫前面的人快点快点。
一时间,购买的气氛越来越浓烈。
看着客人越买越多,而店里那些全新的料子也被一匹一匹地拆开出售,收钱收到手软的冯掌柜笑得见牙不见眼。
他万万没想到这“促销”效果竟然这样好,好得让他有点不敢相信。
想起提出这点子并细心计划出每一步的人,冯掌柜忍不住望向正坐在柜台那边埋头记帐的池非,有种捡到了宝的感觉。
第27章。027 工钱
听店里的伙记说冯掌柜叫自己,池非于是立刻走到内堂去见他。
“阿真啊,这是你今个月的工钱,你自己点一下。”冯掌柜笑呵呵地把一个红封递给他。
池非依言打开红封,在看清楚里面的银票金额后,不禁有些奇怪地说:“掌柜,您多给了五两。我是十号来的,你只需给我十两即可。”
冯掌柜摆了摆手说:“这五两是奖赏给你的,因为你做得很好。还有,从下个月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