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张武等人演示完打靶射击后,章文轩老先生为了避嫌,提前找了个理由离开了。
而阿芷知道父亲肯定会问心上人有关火枪的事,于是也很乖巧地回自己房间去了。
此时书房内,只有宁志远、宁雅柏、宁雅枫父子三人以及池非一共四个人。
听到岳父的发问,池非回答道:“是的,岳父。这火枪的确是改良过的火铳,利用燧石撞击生火的原理来替代原来的引火绳,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发射时间。
与普通弓箭和弓弩相比,火枪有三大优点。
一是使用简单,普通士兵只要经过一到两个月的训练就可基本上手,半年以上就可以成为熟悉枪兵。
二是只要弹药充足、遂石及时补充的话,可以连续不断地射击,而弓箭手只要射个十来箭基本上就已经累得拉不动弓弦了。
三是穿透能力强。岳父您刚刚也看到了,在三十步距离内,这火枪所射出的铅弹可以轻易击穿铠甲,这也是普通弓弩无法做到的。
实际上它的射程远远不止三十步,就算在百步内也可以击穿铠甲,只不过准度会随着距离越远而变得越差而已。
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说完优点,接下来我就要说说这火枪的缺点了。
一是无法在雨中使用。别说是下雨,就算是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下也会极大影响火枪的使用。
原因很简单,水汽会令到火药受潮而无法点燃。
这是火枪的先天缺点,基本无解。因此在下雨天的时候,这火枪就是一根毫无用处的烧火棍。
二是装填弹药的时间较长,不像弓箭那样快捷。
岳父您刚刚也看到了,每次发射完一发铅弹,张武他们就需要三十息左右的时间来重新装填才能发射第二发。这还是在利用燧石撞击来替代引火绳之后才有这样的速度,否则会更慢。
为了解决装填速度较慢这个问题,我才特意让张武他们三个人排成一列。
当第一个人射击后,就马上把前面的位置让给第二个人,然后自己绕到队伍最后抓紧时间装填弹药。
紧接着第二个人射击后,就重复这样的操作回到后面继续装填。
在这种轮流发射、轮流装填的步骤下,三人一组的熟练士兵基本上可以做到每隔十息就发射一次,将原本的发射频率瞬间提高三倍。
三是火枪制作不仅费钱,而且耗时太长。
您手上的这三杆火枪是包括吴工匠在内,几十个工匠耗时大半年时间,在做废了十几杆枪管后才好不容易才做成功这三支。
如果按这样的速度,根本没办法大规模量产。这才是火枪生产最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正和吴工匠他们在想办法制造一种可以更加快速生产枪管的机器,如果研发成功的话,应该可以大大缩短制造周期。
大概就是这样,不知岳父您还有没有其他问题想问?”
第270章。270 世故
宁志远想了一会之后,问:“阿真,如果火枪能够大量装备全军的话,你觉得怎么样才能发挥火枪的最大威力?”
“岳父您稍等。”池非从书桌上拿起纸张笔墨,然后在上面粗略地画了一张简图。
画好后,他把简图拿到宁志远和宁雅柏、宁雅枫他们父子三人面前讲解道:“我刚刚忘了说火枪的第四个缺点,那就是准度不足。
现在这三杆火枪先不论,因为是半成品,有效射程只有三十步左右。
我就以工艺比较成熟的火枪为例,百步内只有五成的命中率,离得越远准度越差。
但不要紧,准度不够的话我们可以用数量来搭够。
岳父您看,假如我们有三千个火枪兵,按三人一列来排的话,可以排成一千列。而且这三千个火枪兵此时枪里的弹药是已经全部装填好的。
每次下令发射的时候,这一千人都是一齐射击的。
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内,会有一千颗铅弹同时射出。
虽然每颗铅弹在百步距离内仅有五成的命中率,但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一千颗铅弹至少能同时射中四五百个敌人,或者他们骑着的马。
但这还不算完,由于头三次枪兵手里的火枪是早就已经装填好弹药的,因此紧接着第二、第三次射击会以很短的时间内连续发生。
按百步内五成的命中率来算,光是前三次的齐射,至少能射中一千到一千五百人左右。
这还是比较保守的数字,假如敌人站在一起的话,那几乎就是一排活靶子。
枪兵们就算打不中要瞄准的人,铅弹也有可能会打到旁边的人。
这一千颗铅弹就相当于一面墙,直接拍向对面的敌人。
再加上铅弹的杀伤力远比普通弓箭要强得多,只要被射中的话,伤势肯定不轻。
换句话说,头三次射中,基本可以让一千多个敌人丧失作战力。
虽然我没打过仗,但我相信这样的杀伤力绝非普通弓弩可以做到。
而且我相信,敌人看到一下子有这么多同僚倒下,肯定会心生畏惧,就算不至于一哄而散,也多少会减慢进攻的速度。
这就给了我们更多装弹弹药的时间,然后第二轮的射击又开始了,可以说是连绵不绝。
我敢说,只要能够实现大规模量产,火枪的出现,会改变整个战争的方式和形势。
到时就算是擅长骑射的胡人,在这种火器面前,也只有死路一条。
或者应该说,我要改良这火枪,就是专门为了对付擅长骑射的胡人。”
听完池非的讲解后,宁志远、宁雅柏、宁雅枫父子三人只觉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如果真能实现池非所描绘的愿景,那这火枪确实是一种能改变整个战争场面的大杀器。
几乎没有一丝的犹豫,宁志远用力一拍桌子说:“阿真,以后这事由你全权负责。
其他的事你都可以放下不管,今后你就全力研究如何让火枪大量出产。
我会给你最大的优先权,不管你想要什么人什么东西都可以。
只要是库房里有的东西,你都可以随便拿去用。如果缺什么东西你就跟下面的人说,一定会想尽办法帮你弄到手的。
现在一切事情都没有这火枪的量产来得重要。不需要太多,只要有几千士兵能够配备这玩意,我们西北军就真的无敌了,以后胡人见到我们也只有绕路跑的份。”
池非想了一下才说:“岳父,小婿一个人可能有些忙不过来,最好让大哥或二哥跟我一起跟进此事比较好。”
宁志远闻言不由得抬头看了一下小女婿,只见他一脸正经无辜的样子,心里不禁又好气又好笑。
这小子果然是个小滑头。
宁志远才不相信他是真的怕忙不过来才说这种话,这小子就是不想独占这个大功劳,所以才想让两个儿子掺和进来。
这小子比任何人都清楚,柏儿和枫儿才是宁家的继承人,他身为女婿太过得宠的话并非好事,因此才主动把功劳让出来,至于人选方面则由他这个当父亲的来选就没人有异议了。
在人情世故和做人方面,这小子确实是个人精,丝毫不比那些精于世故的老狐狸差。
既然小女婿都这样说了,宁志远也不好拂他的心意,于是拍板道:“既然你怕忙不过来,那以后就让你大哥帮你吧,反正他也在九江做事离你最近。
你们两个要齐心协力办好此事,有什么难处的话可以写信告诉我,我会全力相助的。”
“是,父亲。”
“是,岳父。”
在吩咐完长子和小女婿后,宁志远又对明显有些失望的次子说:“阿枫,等过完年,我有件重任要交给你。具体详情,等我跟章先生商量好后再告诉你。”
“是,父亲。”听说年后有重任要交给他,宁雅枫顿时精神一振,一扫之前的失望。
在旁边悄悄观察的池非心里不禁有些佩服,岳父这碗水还真是端得够平啊。
两个儿子都有不同的任务,谁也不缺。
还好岳父只有两个儿子,而且都是嫡子,安排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不像其他世家大族那样,嫡子庶子一大堆,个个都各怀鬼胎,各有想法,那才叫真的乱。
所以说,计划生育还是有好处的。
而池非的小心思,也全让宁志远这老狐狸给猜中了。
他就是不想独占功劳,才特意把机会让出来的。
他知道,岳父和两位大舅兄是真把他当自家人看待的。他心里也十分感动,因此才会不遗余力地为宁家出谋划策。
但感动归感动,有些事情还是要注意的。
火枪的研发不像其他东西那样简单,这是真正能改变战场形势的跨时代武器。
如果真的由他一个人全权负责研发,最后会搞得只有他和岳父宁志远两个人知道研究的内幕和进展,而宁雅柏和宁雅枫这两个名符其实的宁家继承人却像局外人一样毫不知情。
假如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他不知道两位大舅兄会怎么想,他首先就觉得非常不妥。
他一个外姓人,凭什么要跟人家的亲生儿子争宠抢风头?这不是找抽吗?
所以这种机密研究必须要有他们兄弟当中的一个参与进来。就算他们什么也不做,也应该知道所有的内幕和进展。
这是一种对未来家族继承人的尊重和避让。
虽说女婿犹如半子,但半子毕竟不是亲子啊,做人还是要有所分寸才行。
第271章。271 御驾亲征
“许卿家,关于胡人想跟大魏议和之事,你有何看法?”一说起这事,顺天帝仍然忍不住满脸怒气。
竟然让胡人在大魏境内耀武扬威,这简直就是前所未有的国耻。
而这样的国耻,却偏偏发生在他当政的时候,他都不敢想象后人会如何看待这段历史。
许钰初行礼道:“皇上,此事虽然是一件坏事,但对皇上而言,却是一件好事。”
“此话怎讲?”
“其实部分官员和勋贵心里都清楚,让出南方两省的提议并非皇上的意思,而是安国公的意思。
而胡人之所以能够在南方站稳脚跟,也跟这个提议有关,因此引狼入室的罪名安国公是洗不掉的。
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有着各种庞大利益的世家,肯定会对安国公心生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
而皇上之所以至今都得不到忠义之士的相助,就是因为皇上被困在了这京城里。
因此臣提议,皇上可以效仿魏武帝那样,对南方胡人进行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原本就十分崇拜先祖魏武帝的赵焞丰顿时眼睛一亮。
“是的,正是御驾亲征。
只要皇上以这个名义出征南方,不仅能够跳出安国公所控制的京城,一路上更能趁机聚集各路忠臣义士前来投靠。”
“假如朕能借此机会击退胡人呢?”顺天帝有些激动地说。
“那皇上的声望将无人能比,愿意投靠皇上者也会越来越多,到时安国公等人将再也无法压制皇上。
只是胡人凶悍,而且擅长骑射、来去如风,想击退他们并非易事。
与其跟胡人死磕到底,皇上还不如借御驾亲征之名聚拢各地兵马为皇上所用,这才是上策。
只要皇上手上有了可用之兵,自然就有了跟安国公等人对抗的实力。”
“好,那朕就御驾亲征。”顺天帝意气风发地一拍桌子说。
“皇上能有此决心,臣誓死相随。只是臣担心谢家等人会阻止皇上亲征。
如果安国公一力阻止的话,此事确实难办。”
“那要如何应对?”
“臣以为,应该先造势。”
……………………
回到家后,许钰初在犹豫了一下之后,终于还是命家里的下人把门口的灯笼收起来。
下人虽然不解,但还是照做。
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