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顿时脸色一变。
“你的意思是,谢家真想换个皇帝?”宁志远反问道。
章文轩点头道:“谢家应该是有这个打算。相对于态度强硬的顺天帝,把一个较为软弱的赵家人扶上皇位的话显然更加容易控制。在我看来,福王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之所以变成如今这种局面,除了顺天帝本身的强硬性格外,这突然出现的《求真报》也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属下斗胆问一句,这《求真报》是否主公的手笔吗?”说到这里,章文轩下意识地望了一下池非。
这样的手法简直跟池非当年对付福王的手段几乎一模一样,章文轩不禁怀疑这《求真报》是否出自池非之手。
宁志远笑道:“老章,你不用多想了,此事真的与我们无关。我也正寻思着这《求真报》是谁的手笔。”
既然主公都这样说了,章文轩自然没有再怀疑下去。
“主公,相对于安国公等人的想法,属下反而更在意伪帝的态度。
从种种迹象来看,伪帝这回态度是前所未有的强硬,甚至不惜跟安国公当众撕破脸,可见他是铁了心要御驾亲征。
属下推断,伪帝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脱离安国公的控制,并且想在南方地区收拢各地兵马为己用以对抗谢家。
正因为伪帝想要自立的用意太过明显,谢家才对他起了杀心。”
宁志远赞同道:“我也觉得赵焞丰想要御驾亲征的目的就是如此。只是没想到谢家这么快就对他起了杀心。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南方地区迟早会爆发一场君臣乱战,到时就要看双方胜负如何了。”
章文轩试探着问:“主公,我们是否要提前做好出征的准备?”
宁志远摇了摇头说:“如果我们西北军现在出兵攻取江南的话,会有趁火打劫之嫌,难获民心。
而且粮草方面也难以为继,现在还不是时候。”
听到主公这个回答,章文轩这才松了口气,他就怕主公想趁机出兵。
现在绝非用兵的时候,不管是西北还是东北,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不说别的,那十几万流民所造的梯田能不能养活这么多人还是未知数,另外之前定下来的那两条新政能不能顺利推行也是个大问题。
这个时候,一动不如一静。只要西北和东北稳定发展,主公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第273章。273 选拔
过了正月十五后,宁雅柏、宁雅枫、宁雅芷、池非四人离开西北,踏上了返回东北的路程。
一路上,宁雅枫显得十分兴奋,因为父亲宁志远真的派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给他: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建一支水师,把整个乌江封锁起来,不再让伪朝的船只有机会过江。
宁雅枫知道父亲的用意,这是为了防止伪朝像上次那样,再把大量流民扔到东北来。
如今的东北,是真的很难再接受大量流民了。
为了让次子做好此事,宁志远还派了两名有经验的幕僚全力协助他。
这件事原本应该是让长子宁雅柏来做的,但因为小女婿池非的火枪计划横空出世,宁志远只好临阵换将,由次子来负责。
此时在宁志远眼中,没什么比实现火枪量产更加重要的事。
与此同时,过年前就定好的官员选拔改革制度终于开始在西北全面展开。
当官府在西北各府县贴出榜文后,瞬间引起了全西北的震动。
尤其是各地县丞、教谕、县尉、典吏等一大批吏员更是激动无比,比捡到银票还兴奋。
因为这项新政一出,表示他们这些原本一辈子都不可能当官的吏员终于有机会当官了,这怎能不让他们激动万分。
榜文上面写得很清楚,凡是考取了举人及以上功名的人,或者做满五年以上的吏员,都有资格参加官员选拔考试。
考试内容以水利、赋税、律法、四书五经为主。
选拔考试将于两个月后在乌赤县举行,为期三天。
一旦考试通过者,就有机会授官。
除了官员选拔考试外,三个月后还将在乌赤县举行一次吏员选拔考试。
只要是识字的人都可参加考试。考试内容同样以水利、赋税、律法、四书五经为主,只不过考试内容会相对较浅,考试时间同样是三天。
一旦考试通过者,就有机会成为衙门里的吏员。
这个榜文一出,不仅原本就在衙门里任职的吏员们激动万分,其他识字的人也为之心动不已。
西北土地贫瘠,物产有限,平民百姓可以赚钱的路子实在太少了,因此大部分百姓都普遍较穷。
假如能在衙门里当吏员的话,那可是一个衣食无忧的铁饭碗啊。
而且一旦他们通过考试成为了吏员,只要在衙门里待够五年,就有机会参加官员选拔考试,这对于众多连秀才都考不上的读书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福音。
一时间,几乎全西北的百姓都在谈论此事。尤其是那些识字的人,全都摩拳擦掌想要去乌赤县考一回试试。
那些衙门里的吏员更是趁着这两个月时间每天晚上卵足了劲地读书温习,希望可以一举考上官考从此成为人上人。
在得知榜文贴出后,西北各地吏员和民众的反应后,宁志远大为满意,对心腹幕僚章文轩开玩笑说:“老章,如果那些吏员知道这想法是你提出来的,一定将你视为再生父母。”
章文轩十分谦虚地说:“主公才是实行新政的主政者,属下只是稍尽绵力而已,哪敢缴功。
而且这官员选拔制度经苏先生改良后,已经跟属下之前所提有了很大的差别。
属下当初提议以吏为官只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并没有取代科举制的意思。
而苏先生的想法,却是在科举制之上另外开辟了一种全新的选官制度。
其意义之重大,丝毫不比科举制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苏先生之才,属下实在自愧不如。”
宁志远笑呵呵地说:“行了,你们两个也不用相互推功了。阿真固然是个奇才,但你也很好,有你们相助,我才有信心去进行改制。
老章,你觉得清廉社制度该什么时候实行比较好?”
“属下认为半年之后推行比较好,最好不要超过一年。”
“为什么?”
“有半年时间的话,不管是官员还是吏员,基本已经选拔完毕,人员也基本到齐。那时推行清廉社制度来监察当地官员正是时候。
如果超过一年的话,这些新选出来的官员已经逐渐熟悉当地乡绅和商人,有可能就会形成以往官场惯有的常例制,到时什么炭敬、冰敬之类的名目就会相继出现。
那时再实行清廉社制度,那就不是监察百官这么简单,而是直接动手抓人了。
因此清廉社制度宜早不宜晚,这就是属下的想法。”
宁志远想了一下,觉得章文轩说得有道理,与其亡羊补牢,还不如防范于未然。
他原本想一年以后才推行清廉社制度,但如今想来,还是尽早实施比较好。
只是这样一来,相应地就要尽快把养廉银这个养官制度尽快提上日程了,这笔钱加起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一想到要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宁志远顿时感到肉痛不已。
原本他在“打劫”了东北地区数十个世家大族后,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这下至少要吐一部分出来。
他现在倒是无比期望再有世家大族出来闹事,这样他就可以再趁机捞上一笔。
可惜现在东北剩下的那些世家大族被他之前那一轮大清洗给杀怕了,现在全都像鹌鹑一样小心做人,哪里还有人敢再闹事。
……………………
一行人经过彰南府的时候,宁雅枫因为要准备筹建水师之事,于是就跟他们告别,带着宁志远派给他的两名幕僚返回彰南府。
池非和宁雅柏、宁雅芷兄妹俩回到九江后,池非很快就收到作坊那边的工匠汇报说,他之前设计的钻孔机床已经做好了,请他过去看看能不能用。
池非一听,大喜过望,立刻叫上宁雅柏一起赶往作坊那边查看。
宁雅柏还是第一次来作坊,看到这作坊虽然简陋,但外面却有不少士兵在巡逻和守卫,可见妹夫对这里是相当重视的。
在作坊里面,池非终于见到了工匠所说的穿孔机床。
只见机床的底座是一整块大木头,由于这块木头够大够重,机床本身就不会轻易晃动。这样虽然比不上一整块铁的构造,但已经基本够用。
第274章。274 分工
移动基盘用的是之前的导轨设计,靠人力牵引,只要往导轨里加上油的话,就可以轻易推动,实现垂直平移。
平台上面用于固定枪管的是两个铁环,只要把枪管穿进铁环,再用木头填满空隙的地方,就可以把枪管很好地固定下来。
这些都是之前就已经解决的问题,池非只是稍微看一下就过了,他更关心的是转轮打孔部分,这是之前还未完成的地方。
只见转轮是用坚硬的橡木所制,按池非的要求做成汽车方向盘的形状,这样有利于人手转动。
转轮与固定阀相连,只要转动转轮就可以带动固定阀一起转动。
为了固定钻头,工匠们十分聪明地把固定阀的内径做成四方形而不是圆形,并且所有钻头的钻柄也都做成方形,同时做出两种不同大小的方形套管。
当使用不同直径的钻头时,就要在外柄上套上相应大小的套管,然后再套进固定阀里,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把长钻头固定在固定阀里。
这时只要转动转轮就可以轻易带动长钻头一起转动。
看到这个巧妙的设计,池非不禁感叹古代的工匠确实聪明。只要是机械构造方面的难题,他们总能以非常精巧的方法来解决。
为了更好地演示打孔效果,吴工匠特意拿了一根刚刚才打造好的原始枪管,然后进行打孔实验。
这根原始枪管是用包铁枝的的方式来打造的,里面虽然是通的,但内径却坑坑洼洼十分粗糙。
换作以前的话,这样的枪管需要人手慢慢打磨很长时间才能逐渐将内壁打磨光滑。
在实验开始后,只见工匠们先在已经固定好的小钻头上涂上润滑油,然后一个人负责慢慢推动固定枪管的机台前移,另一个人负责慢慢转动转轮进行旋转打孔。
在工匠们打孔的时候,池非向一旁的宁雅柏详细解释了火枪之所以难做,就是因为这枪管做起来极为费时费力,所以才难以实现量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才和工匠们想出了这种专门用于给枪管打孔的机器出来,希望可以加快速度。
宁雅柏在听着妹夫的解释同时,十分感兴趣地看着工匠们如何用这机器打孔。
经过一阵“滋滋”打磨声后,又长又细的小钻终于从枪管的另一头钻了出来,还带出不少铁沙来。
一个工匠随即用嘴把枪管里的剩余铁沙用力吹出来。
在打完小孔后,工匠们把小钻头从固定阀上拆了下来,换上了另一根直径更大的钻头,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对枪管进行打孔。
经过一共三次更换钻头的打孔操作,终于成功把枪管的内径扩大至合适的大小。
光这一步,就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
池非和宁雅柏全程并没有感到厌烦,反而一直待在旁边看着。他们很清楚,能不能成功就看这一步了。
经过三次不断更换不同直径的钻头打孔后,吴工匠把枪管拆下来用布擦干净后,拿到池非面前说:“苏大人,您先看看行不行。”
池非接过枪管后,立刻走到光线充足的地方把枪管竖起来对着里面瞄了进去。
他清楚看到枪管里面确实是直的,而且内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