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有意思的是,红袖嫁的是红香的哥哥,而红香嫁的也正是红袖的哥哥,两家相当于换亲了。
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阿芷只有两房陪嫁的家人,而且两家都是宁家的家生子。大家门当户对,就算结为亲家也很合理。
原本按照大户人家的规矩,小姐或夫人的贴身丫环成亲后,就会升级为管事妈妈或担任其他职务,然后另选未婚的丫环当贴身侍女。
但阿芷习惯了让红袖和红香服侍,不想让其他人接近,而且她们两人也舍不得离开阿芷,于是她们就这样继续当着阿芷的贴身侍女,除了已经各自成亲外几乎跟以前没什么区别。
只有红影依旧没有丝毫想要嫁人的意思,就算阿芷想帮她配对,也被她果断拒绝了,并十分明确地表示自己不想嫁人。
阿芷没办法,只好随她的意愿。
不过跟以前有一点不同的是,红影现在倒也不再是孤身一人。她收养了两个六岁左右的孤儿小女孩作徒弟,似乎想把自己一身的功夫传下去。
所以她平时除了偶尔会来后院看望阿芷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院子里教徒弟,平时难得见到她。
至于章妈妈除了又老了一些外,身体倒也没什么大毛病,依旧经验老道地掌管着后院的一切。
自从阿芷怀孕后,章妈妈就变得格外的紧张。
尤其是给阿芷吃喝的东西,她都要亲自过问并检查,在确认没问题后才给阿芷食用。
至于熏香什么的更是绝不能进阿芷的房间,其他人身上也不能有半点熏香。
总之凡是对于阿芷怀孕不利的东西,她都要统统排除在外。
有她看着后院,池非感到十分放心。
……………………
回到后院正房时,池非看到妻子阿芷正挺着个大肚子一脸喜气地等着他。
“什么事这么高兴?”池非走过去搂着她问。
“刚刚宝宝又踢我了。”阿芷兴奋地说。
“这么淘气吗?”池非轻轻抚摸阿芷的肚皮,感受着里面的动静。
仿佛知道那是父亲的手,阿芷的肚皮突然动了一下,很快又消失了。
感受到这股震动,池非的心脏也跟着震颤起来。
这是他跟阿芷的孩子啊,也是他在这个世界的血脉。
“哥哥,你感觉到了吗?刚刚宝宝又踢了一下。”阿芷激动地说。
“我感觉到了。孩子很健康,以后一定是个好动的孩子,只是不知踢你的是哪一个。”
看着妻子比普通孕妇还要大出一圈的肚子,池非却是一半欣喜一半担心。
因为,阿芷怀的是双胞胎。
对于第一次怀孕的女性来说,这并非是一个太好的消息。
在这个没有剖腹产手术的古代社会,生孩子对于任何一个女性来说都是很危险的事。
尤其是第一次生孩子的女性,更是一道事关生死的鬼门关,更不要说阿芷怀的还是双胞胎。
虽然他已经有意让阿芷过了二十岁才怀孕,但风险仍旧还是存在的,只不过稍微降低一些罢了。
心有所感之下,池非搂着妻子说:“阿芷,等你这次生完后,以后我们就不再生了。有两个孩子已经足够了。”
“可万一两个都是女孩呢?”阿芷终于说出了心中最大的忧虑。
“女孩也无所谓,大不了让其中一个坐产招婿罢了。
而且相比于调皮捣蛋的儿子,我更喜欢乖巧听话的女儿。
你看小娥整天追着小虎打屁股就知道了,儿子只会到处闯祸惹人生气,女儿才是真正的贴心小棉袄。”
“也不是个个女儿都是这样的,像我小时候就经常惹我娘生气……”阿芷一边说一边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她知道心上人是因为担心她的安危才不想再要孩子的。
她心中除了感动以外,还被浓浓的幸福感所包围着。
哥哥依旧是那么的温柔和体贴,而且他也确实信守了当年的承诺,不纳妾不置通房更不去外面寻花问柳,始终守着她一个人。
她觉得自己上辈子一定是做了很多很多好事,这辈子才有幸嫁给他成为他的妻子。
“阿芷别哭,我在这里。”池非知道孕妇的情绪比较敏感,于是一边抚摸着她的长发一边安慰她。
阿芷没有出声,只是把头深深地埋在他怀里,聆听着他熟悉而有力的心跳声。
两人温存了一会,等她的情绪稍稍平复后,池非就带着她到院子里散步。
刚好在院子里经过的章妈妈看到姑爷这么体贴小姐,脸上在露出笑容的同时,也很是识趣地走开了。
虽然池非上辈子是个单身狗,但有些基本常识他还是知道的。
例如孕妇过了三个月稳定期后,应该多走动来锻练下身肌肉,这样生的时候才能更容易地把孩子生出来。
还有怀孕期间应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和水果蔬菜为主,这时候不应该大量进补,以免把腹中的孩子养得太大难以生产。
还有让孕妇的情绪保持开朗乐观是很重要的,情绪不好不仅会影响到孕妇本人,也会影响到腹中的胎儿。
为此,早在三年前就被岳父宁志远硬逼着当上九江知府的池非特地把手头大部分的事情都交给下属来做,然后尽量抽时间陪阿芷。还特意在府里养了一头奶牛来给阿芷提供新鲜干净的牛奶。
在池非的悉心陪伴和照顾下,阿芷过得十分舒心快乐,连最辛苦的孕吐期也很快就过去了。
整个人不仅身心愉悦,而且肚子更像是充了气的气球一样快速涨了起来。
看到阿芷的肚子大得有些不太正常,池非赶紧去请蓝晴过来诊断。
结果蓝晴一把脉,意外地发现有两个胎心在跳动,这才知道原来阿芷怀的是双胞胎。
在得知自己怀的是双胞胎后,阿芷又惊又喜。
同样高兴的还有宁志远一家,如果不是怕奔波劳累会对母子不利,而且知道女儿肯定不舍得离开女婿,否则岳母姚氏真想让小女儿回西北养胎,这样就能在身边好好照看她了。
姚氏当然也想来九江照顾阿芷,但可惜她是来不了。
因为长子宁雅柏的妻子所怀的第二胎快要生产了,身为婆婆的姚氏现在是真的走不开。
第290章。290 亲事
三年前,宁雅柏和宁雅枫的亲事终于定下来了。
宁雅柏和宁雅枫的亲事是宁志远亲自安排的,宁雅柏娶的是昭武将军李定北的女儿,而宁雅枫娶的是安远将军萧志坚的女儿,两人都是宁志远最为信任和重用的心腹大将。
这两椿婚事多少透着一些政治婚姻的味道。
宁雅柏和宁雅枫年纪也不算小了,三家人都想赶紧把亲事办完,好尽快生出下一代。
由于男方女方都是身体健康、年龄适中之人,宁雅柏和宁雅枫成亲没多久,他们的妻子很快就陆续怀孕了,并且在十月怀胎后所生的都是儿子。
这两个孙子一出生,宁家的第三代算是彻底稳了。
看到这个结果,宁李萧三家都十分高兴,已经升级为祖母的姚氏更是整天抱着两个小孙子不撒手。
正如宁志远对妻子姚氏私下里说过的那样,在宁家女儿可以娇养。只要不是敌对的人家,甚至允许她们自行挑选夫婿,但儿子却不行。
因为儿子要继承家业,不仅要从小严格管教,亲事方面也必须要挑有利于家族的人选才行。
实际上,在未叛出朝廷之前,宁志远对两个儿子的亲事原本另有安排,相中的是京城里的另外两家世家。
但如今既然已经独立于西北,宁志远自然更加注重手下人,尤其是军方各位将领的忠诚。
李定北和萧志坚都是宁志远一手栽培并提拔起来的心腹大将,就算所有人都要反他,他们俩人也会坚定地跟着宁家共进退,他们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宁志远特意让两个儿子分别娶李定北和萧志坚的女儿为妻,不仅是为了向两位心腹大将表达自己定会与他们同甘苦共富贵的明确态度。
更是要借此机会安其他将领的心,表示宁家绝非过桥抽板、卸磨杀驴之人。
之所以要这样做,那是因为宁志远看得很清楚,天下大势确实已经倾向了宁家。
先不说大魏朝廷在安国公的治理下,不管是军事还是政事都一败涂地。
不仅整个南方地区被胡人占去了,其他地方更是因为不断加税而导致民乱四起、怨声载道。
反观已经叛出朝廷的西北和东北两地,却是蒸蒸日上,百业兴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尤其是东北的九江府这边,在小女婿池非的治理下,简直肥得流油。
想起被他硬逼着才肯当上九江知府的小女婿,宁志远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别人是千万百计削尖了脑袋都想要当官,而这小子却是真的不想做官,整得像个隐士一般。
自从三年前上任九江知府因为贪污受贿被当地清廉社抓捕入狱后,宁志远一时间却找不到合适的继任人选。
九江这个地方实在太重要了,不仅是主要的产盐地区,而且还是重要的出海港口,海贸生意完全依靠这里经营。
可以说整个西北乃至东北的大半钱粮都从九江所出,这里对于宁家的重要性就相当于江南在大魏的地位一样关键。
就因为九江如此重要,所以必须要由信得过,并且有治理能力的人来接管才行。
西北这边虽然不缺武将,但有能力的文官却实在太少了。
宁志远往底下的人看了一圈,发现除了心腹幕僚章文轩外,竟然没有一个人适合担此重任。
但章文轩要协助他处理各种军务和政务,宁志远实在不想把他调到九江去,免得自己这边应付不过来。
在考虑了好一阵后,宁志远决定让自己的小女婿池非试试。
一来他是可以完全信任的自家人,二来工坊那边已经上了轨道,火枪产量基本稳定下来,小女婿现在几乎处于闲置状态。
宁志远想,反正那小子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就让他来试试治理九江看看。
当时宁志远一想到这,立刻大手一挥把委任状发到了九江,硬生生地把小女婿提到了九江知府的位置上。
如果是其他人的话,接到这个任命肯定欢天喜地、高兴不已。
这小子倒好,立刻写信过来哭诉自己不是当知府的料,请他赶紧收回成命。
宁志远气得直接回了一封信,上面就一句话:闭嘴,给老子好好干。
池非看着老丈人这封充满匪气的信,真是欲哭无泪,只能硬着头皮当上了这九江知府。
如今三年过去了,宁志远再次为自己当初这个决定感到无比得意。
为了让商业活动变得更加的自由和容易,小女婿大幅降低了九江的各种经商门槛,就连私盐买卖这种在大魏境内会被杀头的生意也变成了普通的买卖。
这样一来,那些江南的盐商纷纷来到九江这里大量购买私盐。这才导致九江的白盐在这么短时间就占据了将近七成的私盐市场。
由于九江所产的白盐数量充足,价格便宜,而且品质又高,使得许多盐商都不愿再冒险自己开设盐场来造私盐,改为向九江这边大量购买。
在这些盐商的带动下,使得有越来越多商人开始来九江这边做生意。
再加上这里关税全免,而且有清廉社在时刻监督着,当地官员自然不敢再像以前那样任意盘剥商人。
商业环境之好,是大魏境内任何一处地方都比不上的。
如此优越的商业环境,使得许多来九江做过生意的商人在惊叹之余,开始留连忘返。
只要是来过这里的商人,以后几乎都会成为这里的常客。不仅自己经常来这里做生意,还会推荐给其他同行。
这一来二去,九江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整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