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人在出发前就已经明说了,只要能够完成任务,以后他们讨婆娘的一切花销他全包了。
如果是已经讨了婆娘的人,这份福利可以留给他们的儿子使用。
此时在马车内,简书诗忍不住问:“大哥,池…苏先生是个怎么样的人?”
简书棋靠坐在软垫上微笑道:“他是个让人看不透深浅的人,但他也是大哥可以交托生死的知己。所以在事发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廖氏小声说:“棋儿,以后我们是不是就要跟着西北军一起共进退了?那你的功名怎么办?”
简书棋安慰道:“娘亲放心,阿真说过,只要是举人以上都可以去考官,不会有问题的。
老实说,我早就想去东北看看了。
虽然已经听很多商人说起过那里的事情,但我还是想亲眼看看,在阿真的治理下,九江会变成什么样。”
看着儿子充满兴奋和期待的表情,廖氏在感到欢喜的同时,心里也不由得对要去的地方产生了一丝好奇。
第303章。303 初临
由于沿途各地都有西北军的间细接应,再加上张武等人一直采取白天休息,晚上行军的方式赶路,一路上十分的顺利,并没有遇到大股的官兵。
就算偶尔遇到少量官兵经过,但在负责前方侦察的斥候士兵提前预警下,一行人只要预先躲起来,就不会被发现。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长途旅行后,一行人终于通过海路来到了九江府。
从船上下来的一瞬间,廖氏、简书棋、简书诗三人顿时被眼前那一幕忙碌繁华的景象所吸引。
只见港口十分巨大,到处都停满了装满货物的商船。
无数搬运工正在船主的指挥下,如同蚂蚁搬家一般从船上装卸货物。
大量马车或牛车就停在港口附近来回运送商品或粮草等物资。
地面全部用大青石铺就而成,马车或牛马走在上面十分轻便,既不会扬起大量的尘土,下雨天的时候也不会一片泥泞,可谓一举两得。
别小看这毫不起眼的设计,光是要在这么大的地方全部铺上青石路面,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绝非小数目。
整个港口到处都是人,既有负责搬运的工人,也有做各种小生意的小商贩。
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操着不同的方言在大声的说话或吆喝,十分的热闹。
虽然有很多人,但治安却很好,并没有出现大声争吵或打架的情况。
因为到处都有官兵在来回走动巡逻,一旦遇到纠纷,就会上前查看并制止。
不过就算是这样,简书棋仍旧看到,有两个商人不知因为何事吵得面红耳赤,就连官兵上前劝阻也无法平息怒火。
最后其中一个商人大声骂道:“你这无赖,有种我们见官去。”
另一个商人不甘示弱地说“去就去,以为我怕你不行。”
两人就这样一边吵一边往不远处的衙门走去。
看到这一幕,简书棋很是惊讶。
因为在大魏其他地方,见官从来就不是一件小事,如果遇到贪官或昏官的话往往会落到倾家荡产的地步。
所谓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虽然不是所有衙门都是如此,但除非迫不得已,没人愿意打官司。
但这两个商人好像只是因为生意上的问题谈不拢就要去见官,难道他们就不怕得不偿失吗?
为此,简书棋特意去问身边的苏子航这个问题。
苏子航笑着解释道:“回简大人,在西北和东北这边,见官并非一件那么可怕的事,很多民众早已见怪不怪。
一来官府在判案的时候,衙门是敞开的,允许任何人进去观看,这样就能极大地减少暗箱操作的情况。
二来衙门不远处就是每个官员都闻之色变的清廉社监察司,如果有当事人觉得县官判决不公,可以随时去清廉社举报。
一旦收到举报,清廉社就会派人去调查此事。
有这样一尊大佛时刻盯着,自然没有哪个官员敢任意徇私舞弊
当然,除非实在遇到无法调解的纠纷,否则一般人也不愿轻易去找官府打官司。
因为官府明文规定,凡是输掉了官司的人,就要向衙门支付过堂费和诉讼费。
这笔钱大部分会作为衙门的公务费,小部分则会计入官员的俸禄当中。
所以衙门的判官们是巴不得天天都有官司可打,这样就有额外的收入了。”
“判官?何为判官?负责审案的不是知县本人吗?”
“九江这里与别处不同,负责审案的并非知县,而是名为判官的新任官员。
判官只负责审案和判案,不参与其他事务,隶属于刑部,受刑部直接管辖。
设立专门负责审案的判官是我们家大人向大帅新提的建议,暂时在九江这边试行。
如今已经在九江试行了差不多快一年时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将会在整个东北境内推行,然后再往西北扩散开来。
我们家大人说过,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判案是否公平,取决于判案之人是否专业和公正,因此必须要由专门的官员来做,然后由清廉社负责监督,双管齐下。
反观知县需要治理地方政务,在与当地读书人或富绅长期打交道时,难免会产生人情甚至金钱往来,容易影响到判案的公正。
因此要设立专门的判官来负责审案和判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判决的公正。”
简书棋赞叹道:“好一句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你们家大人提出的这个判官制度确实精妙。
把审案判案的权力从知县身上剥离出来由其他官员来做,应该能够大大减少许多冤案错案。”
“是的,自从有了这判官后,许多案件都审理得很干净,百姓也都拍手称赞。
最近有件案子就挺有意思,许多百姓到现在还在谈论此事。”
“是什么案子这么有意思?”简书棋有些好奇地问。
因为不方便抛头露脸而坐在马车里的廖氏和简书诗母女俩也不禁好奇地凝神在听。
苏子航解释道:“是这样的,前一阵子有个男人丢了一个钱袋,里面装着二十几两银子。
正好有个老实巴结的农民捡到了这个钱袋,他不仅没有私自拿走,反而还站在原地等失主回来认领。
失业发现自己的钱袋丢了,赶紧回去找,很快就看到了在那里等着的农民。
农民见他就是失主,于是很干脆地就把钱袋还给了他。
原本此事到这里就已经结束,农民做了一件好事,失业也拿回了失物,可谓皆大欢喜。
可是那个男人却突然心生歹意,说钱袋里原本还有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可是现在却找不到,肯定是农民给贪墨了,要那农民赔给他。
那农民当然不认,双方就这样吵了起来,最后还闹到了公堂之上。
简大人,你猜那判官是怎么判的?”
简书棋想了一下才说:“如果那农民有心贪墨,哪里还会留在原地等失主回来认领。
分明是那失主贪得无厌,才诬陷农民偷拿了他的银票。
虽然案件很清楚,但问题是这钱袋是那个失主的,也只有他知道里面有多少财物。如果他一口咬定里面有一张一百两的银票,这个确实是很难说清楚。
反观农民这边,他没有任何人证物证来证明他没有从钱袋里拿东西出来。
从证据上来说,那个失主是占优势的。
如果运气不好遇到一个昏官的话,是真的有可能会判失主胜诉。
假如由我来判的话,会让那失主自己提供钱袋里确实有一百两银票的人证和物证。
如果他无法提供的话,此案就不成立,农民自然无罪。
苏统领,那判官是否这样判?”
苏子航笑着说:“那判官并没有这样做,他是这样判的。
他说既然失主声称钱袋里有一百二十多两银子,而农民捡到的钱袋却只有二十多两,这表明这个钱袋并非失主所丢的那个。
失主可以继续回去找装有一百二十多两的钱袋,而这个只有二十多两的钱袋就由农民暂时保管,等待真正的失主来认领。如果半年内都没有人来认领,这银子就归农民所有。
因此,此案失主败诉,农民胜诉,案子就此终结。”
简书棋忍不住拍手称赞道:“妙,实在是妙,这个判决太妙了。”
坐在马车里的廖氏和简书诗也觉得这个判决简直神了,既恢复了那个农民的清白,又惩戒了那个贪心的失主,可谓一举两得。
苏子航笑道:“这个案子确实判得好,所以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九江,个个都称赞判官是个真正的青天老爷。”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他们敢这么轻易地去打官司。
在我看来,这判官是一方面,但更重要是清廉社在这其中所发挥的监督作用,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毕竟不是每个官员都像这个判官那样精明公正,万一遇到是非不明的昏官甚至是贪官,还是难免会出现冤案错案。
大魏之所以有那么多贪官污吏,就是因为没人监管。
虽然吏部会考察各级官员的政绩,另外御史台的监察御史会通过‘刷卷’来审核各地卷宗,但这都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权宜之计。
只有在各地都设有监察百官的清廉社,才是贪官污吏们的克星。
我越想这清廉社,就越觉得这个制度精妙无比。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真想亲自去拜访一下那位想出这项制度的高人大才,向他好好请教一下。”
听到这话,苏子航和张武忍不住喷笑出来。
简书棋有些不解地看着他们。
苏子航有些辛苦地忍着笑说:“简大人,您难道不知道,提出这项制度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家大人吗?”
“什么,清廉社制度是阿真提出来的?”简书棋一脸震惊地问道。
苏子航一脸自豪地说:“是的,组建清廉社监察百官这个想法的确是我们家大人在几年前向大帅亲自提出来的,当时在一众官员当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后来在大帅的全力支持下,开始在西北试行,一年以后才逐渐在东北这边施行。
自从有了这清廉社后,所有地方官员全都夹起了尾巴小心做人,不敢再像以前那样任意盘剥百姓和商人,在民间可谓是一片叫好。
不仅是清廉社制度,就连那个全新的官员选拔制度,虽然不是我们家大人率先提出,但却是经我们大人精心改良后,才变成如今这副样子。”
听苏子航说完后,简书棋整个人陷入震惊当中。
他没想到只不过短短几年没见,原来好友已经在西北和东北两地大展拳脚、一飞冲天了。
第304章。304 手信
一行人在经过城门的时候,负责守城的士兵几乎个个都认得张武和苏子航他们这些人是知府大人的护卫亲兵,所以很快就放行了。
入城以后,不仅是简书棋,就连坐在马车里的廖氏和简书诗两人也通过窗子好奇地观察着街上的情况。
只见大街上到处都是人,并不比港口那边少多少。而且商铺林立,做各种生意的人都有,一片繁荣热闹的景象。
简书棋看到,这里的行人就算是普通平民百姓,也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脸色红润、皮肤富有光泽,脸上更是洋溢着充满生气和活力的神采。
这跟大魏各地因为越来越高的税收导致许多百姓生活艰难、面黄肌瘦、愁眉苦脸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没过多久,简书棋细心地发现,街上虽然到处都是商铺,但小贩却并不多见,这好像不太合理。
因为一般来说,一个地方如果商业兴盛的话,小贩的数量往往会比商铺要多得多。
毕竟开店的成本还是太高了,不是一般小商贩能够承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