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一般来说,一个地方如果商业兴盛的话,小贩的数量往往会比商铺要多得多。
毕竟开店的成本还是太高了,不是一般小商贩能够承受得起的,所以小贩才是商人当中的大多数。
“苏统领,街上怎么没有见到小贩?”
“是这样的,原本街上太多小贩,经常会堵塞街道,导致马车难以通行。
有鉴于此,我们家大人就专门给小贩们划了几块区域给他们做生意。
小贩们可以在那些划定的地方免费做买卖,但如果不按规定在其他地方胡乱摆卖的话,就会受到巡逻官兵的处罚甚至是没收商品。
这样几次以后,小贩们就乖乖集中到那些区域去做生意了,堵塞街道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其实小贩们也没什么损失,由于那些区域小贩集中,许多图便宜的百姓都习惯于去那里买东西,如今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市场。
假如有哪个不长眼睛的敢去跟这些商铺东家或小贩收保护费,只要一经举报,很快官兵就会上门抓人。
对于欺行霸市这种违法行为,我们家大人一向是严厉打击的。
可以说,在九江这里只要是安份守纪做买卖的人,都会得到支持和保护。
正因如此,九江的商业才会如此的繁荣和兴盛。”
“想不到阿真在地方治理方面还挺有一手的,他以前还老说自己不是当官的料。”
苏子航笑道:“我们家大人也是个奇人,当初大帅硬要他当九江知府的时候,他还写信去请大帅收回成命。
最后还是大帅赶鸭子上架硬逼着他干,他才不得不接受任命的。
如今他把九江治理这么好,想脱身就更难了。”
简书棋感叹道:“在我认识的人当中,要说真正能做到淡泊名利的,也就只有他了。
当初若非迫不得已,估计他到现在还不想让众人知道他就是名震大江南北的池非先生。”
张武忍不住插口道:“简大人您能不能打听一下我们家大人是否还在写话本。我们身为下属,不好直接去问这种事。
不瞒您说,我们这些护卫全是大人的书迷,都希望能够再看到大人所写的新话本。”
简书棋笑道:“好,有机会我帮你们打听一下。”
“多谢简大人。”张武眉开眼笑地道谢。
走了大概一柱香左右,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池非位于九江的府邸。
骑在马上的简书棋一眼就看到,站在门口等着他们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多年没见的知己好友池非。
看到好友亲自来迎,简书棋十分感动,连忙下马走了过去。
等走近以后,简书棋看到,多年没见,好友虽然五官眉眼并无大变,但整个人已经完全成熟。变成了一个身材修长、气度沉稳的俊朗青年。
或许是因为久居人上、手握大权的关系,身上甚至还流露着一种隐隐的威严。
但当简书棋靠近的时候,池非却露出了温暖熟悉的笑容,快步走过来一把抓住他的手激动道:“简大哥,你受苦了。”
短短一句简大哥,顿时让简书棋感到胸口发烫,脑中同时浮现出许多画面,其中就包括跟好友初次见面的情景。
那时的池非刚刚从东升米铺辞工,然后在陈帐房的介绍下搬到城南葫芦街内一幢出租的四合院里居住。
在搬进去的第二天,好友就带着点心逐一去拜访同样住在院子里的邻居,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与他的第一次见面可谓平平无奇,可是谁能想到,当年那个一穷二白的少年,不仅靠写话本名震大江南北,如今更是摇身一变成了九江府的知府。
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离奇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他所写的话本。或许就连好友本人也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但不管怎么样,此时站在他面前的人,依旧是他熟悉的那个“阿真”,简书棋只感到胸口暖烘烘的一片,就连最初那丝陌生感也瞬时消失了。
反握住好友的双手,简书棋强压着激动微笑道:“阿真,这次来九江,我顺便给你带了一些手信过来,你应该会喜欢。”
听到他这句话莫明其妙的话,池非先是愣了一下,但很快他想到了一个惊人的可能性,于是试探着问:“是什么手信?”
“这几年来我拿着某人所画的图到处跑,可是却一直毫无收获。
直到一年前,我在江东的长兴县那边遇到了一个洋商,他说见过图上其中一种东西。
他曾在一个海岛上亲眼见到那里的土人在种这种玩意,他还亲口吃过,口感还算不错。
我听完大喜,于是请那洋商去帮我弄一些种子过来,我愿意花高价买下。
在我的重金诱惑下,那洋商终于答应下来。
事隔一年以后,那洋商终于又坐船来江东做生意来了,并且还写信通知我说,我当年要买的那玩意他带过来了,要我赶紧过去付钱买下。
我不敢耽误,立刻过去全部买了下来。
如果不是家里发生了那档事,我早就叫人送过来了。
你说,这手信你想要吗?”简书棋有些促狭地看着他。
池非十分激动地屏住呼吸问:“是玉米还是红薯?”
“红薯。只是奇怪的是,那玩意表皮不是红色的,而是黄色的,那为什么它又叫红薯呢?”
池非愣了一下,赶紧道:“能拿一个给我看看吗?”
“行,全都放在马车里,我现在就拿几个过来。”说完,简书棋转身往自己坐的马车走去。
等简书棋把几个“红薯”拿过来时,池非一手接过,然后像宝贝一样看了半天。
最后,他笑了,笑得十分开心。
这并不是红薯,但比红薯更好,这是土豆,也就是马铃薯。
红薯虽然高产,但有些肠胃消化不好的人吃了以后会有烧心之感,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这玩意。
但土豆不一样,它不仅同样耐旱高产,而且适合所有人食用,是一种比红薯更好的海外作物。
他当初只想到玉米和红薯这两种常规的高产作物,一时间忘了还有土豆这种更好的替代品。
没想到如今却被简书棋给意外找到了,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阿真,这是你要的红薯吗?难道是我搞错了吗?”简书棋见好友看了半天都没说话,忍不住有些担心地问道。
他不说还好,他这一出声,原本就激动不已的池非忍不住用力抱住他大声笑道:“简大哥,你放心,你一定会名留青史的。”
张武和苏子航跟了池非这么久,第一次见到他如此激动,都很是惊讶。
原本就一身是伤的简书棋被他这样一抱,顿时痛得要死,赶紧大叫道:“你干什么,快放手,我身上还有伤。”
池非这才想起他身上伤势愈,赶紧放开他,并连声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忘了你身上还有伤。”
简书棋好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然后接着问:“你快告诉我,这玩意是不是你要的红薯?”
池非摇了摇头说:“不是,这不是红薯。”
“真的不是?”简书棋一下子睁大了双眼。
“确实不是,虽然也有黄色的红薯,但红薯体形偏长,不是这种像拳头一样圆圆的形状。”
“还以为能让你惊喜一下呢,原来是我白忙一场。”简书棋十分失望地叹了口气。
池非却神秘地笑道:“不,你并没有白忙一场,你找到了比红薯更好的东西。”
“你是说,这玩意比红薯更好?”简书棋惊讶地问道。
池非肯定地说:“对,确实如此。
这玩意叫土豆,跟红薯一样也是长在地底下的海外作物。
不仅跟红薯一样耐旱高产,而且适合所有人食用。
简大哥,你一定想不到,你做了一件足以名留青史的大事。
以后天底下所有饥民都会感激你今天所做的一切。”
“你、你说的是真的吗?没有骗我?”简书棋激动得有些结巴起来。
“千真万确,绝无虚言。”池非一字一字地说道。
简书棋整个人愣住了,然后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手中他误以为是红薯的土豆。
与此同时,他眼眶逐渐变得湿润起来,手中几颗土豆仿佛突然有了千斤之重,让他的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如果是真的,那这些土豆何止是裹腹之物这么简单,里面承载的可是无数饥民的性命。
在这一刻,他觉得这几年来到处东奔西跑、四处打听寻找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他终于做到了自己想做、该做的事。
他不在乎是否能名留青史,他只希望天下再无饥民饿死。
从马车下来的廖氏和简书诗看到这一幕,也不禁热泪盈眶,心中在为有这样的儿子(大哥)而骄傲不已。
第305章。305 推广
“阿真,你找到了?真找到了?你说的那什么土豆?”从门外冲进来见到池非后,宁雅柏呼吸急促地问道。
他一收到妹夫的信,就立刻从外县骑快马赶了回来,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上一口。
池非先给他倒了一杯茶,然后笑着说:“大哥你急什么,那玩意又不会跑。来,先喝口水再说。”
“臭小子,好的不学,倒是学会卖关子了。”宁雅柏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然后一口气把整杯茶喝掉。
不过看到妹夫这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宁雅柏知道这事肯定妥了,顿时心定了许多,倒也不再着急了。
池非指着身边的好友介绍道:“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好朋友简书棋,那土豆的种子就是他带过来的。
简大哥,这位就是我的大舅兄宁雅柏,如今已经是正五品的武德将军。”
“宁将军好,在下简书棋。”
“书棋是吧,我痴长你几岁。你既然是阿真的好朋友,以后就直接叫我宁大哥吧,叫将军什么的太见外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厚颜叫你宁大哥了。”
“好,爽快,以后大伙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气。”
宁雅柏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然后转头对池非催促道:“现在可以说了吧?”
池非这才回房拿出一个拳头大小的土豆交给宁雅柏说:“这就是我在信里说的土豆。”
宁雅柏小心翼翼地拿着那颗土豆看了半天,然后问:“这玩意真的跟你说的那什么红薯一样高产?”
“是的,而且相比于红薯,土豆更适合在西北这种干燥寒冷的地方种植。
西北气候干旱寒冷,土质松散,如果种稻米或小麦的话,收成极差。
在江南地区种稻米往往能一年两收甚至三收,而西北这里却仅有一次收成,而且产量也比江南要差得多。
但这样的气候和土质,却正好适合种土豆。
不过现在还不知道种下去效果如何,要真正试过才知道。
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只要大面积推广开来,西北就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宁雅柏十分激动地拿着手中的土豆翻来看去。
池非却又说道:“此物虽好,但也并非毫无缺点,而且缺点还不少。
首先它是埋在地底下生长的,容易遭到鼠害,因此防鼠是关键。
这还是小事,最大的缺点是无法像大米和小麦那样长期储存,一旦长了芽,就会产生毒素不适合再食用。”
“什么,你的意思是,一旦这土豆长了芽就会变得有毒不能吃?”听完池非的话后,不仅是宁雅柏,就连简书棋也都听呆了,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
池非解释道:“也不是完全不能吃,但必须要把芽以及底下青色的部分全部挖掉才可以吃,否则人吃了以后真的会中毒。
中毒程度会因为吃的份量多少以及个人体质而有所不同,症状较轻的会上吐下泻,比较严重的甚至可能会致命。
所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