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许多新兵还未从震惊当中恢复过来,只能由老兵来防守。
这时候就可以看出新兵和老兵的区别了。
在经过最初一轮震动后,见惯了死人的老兵们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防守战。
就这样,第二轮攻防战在安庆城正式打响了。
为了尽快打下安庆城,魏军采取了轮番作战的车轮战打法,不计伤亡地派出一批又一批士兵轮流攻城。
其战况之激烈,比惠阳城之战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场攻城战仅打了五天时间就结束了,魏军在付出将近七万人的伤亡后,终于成功将安庆城攻了下来。
城中的两万守军包括所有将领在内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
当魏军把城门撞开的一瞬间,里面强烈的尸臭几乎能将人熏倒。
这是因为魏军采取日以继夜的轮番作战,使得城中的守军几乎连轮流休息的时间都不够,哪里还顾得上去处理城中到处散落的尸首,这才导致城中尸首不断腐烂、臭气冲天。
在这种无比恶劣的情况下,城里没有爆发大规模的瘟疫已经是老天保佑。
攻下安庆府后,魏军只是稍作休整,很快又向下一个城池映林城杀去。
在魏军这种接近疯狂的攻势下,六天后映林城也失守了。
一连失掉三个城池,西北军这边固然损失惨重,但魏军也好不到哪里去了,其伤亡数字已经超过十七万人。
古代攻城战历来就是如此的残酷,攻城的一方往往要比守城的一方多付出三倍以上的伤亡。
如果西北军不是一半老兵一半新兵这样混杂着搭配,而是全部由老兵来守城的话,魏军肯定要付出更加惨重的伤亡。
在这种血肉大战中,每个士兵的性命已经变得微不足道。
就在西北军正努力调动全军之力抵御着魏军进攻之时,北方边境却突然传来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的消息:胡人正率大军叩关。
……………………
此时正在西北大营中的宁志远在听到这个消息时,气得当场砸破了一张桌子,狠声道:“好一个谢老贼,竟然敢勾结胡人里应外合,他是铁了心要灭我宁家啊。”
同在书房内的宁雅柏、宁雅枫、章文轩、池非几人也是一脸的凝重和愤恨。
久无声息的胡人突然在这时候叩关,绝非巧合这么简单。
要说此事跟谢家无关,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或许,这才是谢家的真正目地:联合关外的胡人前后夹击,一起合力绞杀西北军。
在想清楚安国公的意图后,众人只有一个感想:这安国公是真的疯了,为了铲除宁家,竟然不惜勾结关外的胡人引狼入室。难道已经占领了整个大魏南方的胡人还不够让谢家等人了解这些关外豺狼的凶残吗?
精于谋略的章文轩老先生却想着更加深远,他正容道:“主公,如果属下推断没错的话,谢家的意图或许远不止于此。”
“你说。”
“谢明顺老奸巨滑、为人精明,不可能不了解胡人贪得无厌的脾性。
假如这次真的是他有意勾结胡人叩关,其用心或许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险恶。
他真正打的主意,应该是想让我们西北军与胡人自相残杀,然后他坐收渔翁之利,此乃驱虎吞狼之计。”
众人一听,顿时感到寒毛直竖,宁志远更是用力握紧了拳头。
借胡人之手与西北军相斗,然后在双方两败俱伤之时,再进场收割。
如此狠毒的计谋,确实很有谢明顺的风格。
虽然已经推断出谢家的意图,但如何破局却是个比较头痛的问题。
胡人之害远甚于魏军,如果真让其大举入关,整个西北将会面临一场大浩劫。
宁家身为西北之主,不可能对此袖手旁观。
就算明知这是谢家的阴谋,他们也不可能真的放胡人入关,这个后果他们承担不起。
在考虑了一会之后,宁志远叹了口气说:“看来我们的计划要改一下了,这回只能放谢家一马。
阿柏,你立刻点齐人马,然后带上那些东西连夜赶往边关增援。
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胡人挡在关外,如果实在没把握,就点烽火求援,我会尽快派大军过去增援。”
宁雅柏立刻领命道:“是,父亲。
请父亲放心,只要有那些东西在,我有信心绝不会让胡人踏入关内一步。”
“好,那边关就交给你了,一切小心。”
在跟长子交代完后,宁志远转头看着小女婿说:“阿真,这回边关能不能守住,就看你做出来的那些东西了。
如果确实可行的话,那以后我们西北军就真的所向无敌了。”
池非虽然没有说话,但心情还是颇为复杂。
因为他知道,不久之后在边关所发生的大战,将是一场真正跨时代的战争。
或许从此以后,整个战争场面将会变得完全不一样,会变得更加的血腥和残酷。
而这种跨时代的改变,却是他亲手带来的。
这既是他的荣幸,也是他的罪孽。
第317章。317 夹击
“你确定胡人已经出兵?”
“是的,父亲。我们派到边境的探子亲眼见到,胡人已经率大军来到了边关城下,看样子等休整过后就会开始大举攻城。”
在听完次子的汇报后,安国公长舒了口气道:“还好那些胡人还算守信,在我们打下三座城池后终于肯兑现承诺出兵。”
谢昱珩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低声问道:“父亲,胡人贪如豺狼,我怕他们拿了西北以后,不肯就此罢休,会得寸进尺继续南下。”
安国公冷笑道:“你以为我不知道胡人是什么德性吗?
我联合胡人从关外两边夹击,用的正是驱虎吞狼之计,接下来我们只要等着看好戏就可以了。”
谢昱珩眼睛一亮,立刻问道:“父亲您的意思是打算坐山观虎斗?”
“没错。
我早就猜到宁志远一定会跟我们打消耗战,直至将我们大部分兵力消耗为止。
他们占着城池之利,我们每攻下一座城,就要付出数倍以上的伤亡。
再这样下去,还没等打到西北大营,我们的兵力就已经消耗怠尽。
我当然不会中他们的计,因此我才将计就计跟胡人联合起来绞杀他们。
当初我派出使节表面上是与胡人和谈,其实真正的用意是要跟胡人作个秘密约定。
那些胡人跟我们承诺,只要我们成功拿下三个城池,就答应出兵从关外前后夹击西北军。
我之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在短期内拿下惠阳、安庆、映林这三个城池,就是为了引胡人出兵。
既然胡人已经大举出兵,那接下来我们只需要出工不出力,对剩下的府城围而不攻,坐等胡人与西北军自相残杀即可。
宁家向来视胡人为死敌,只要我们暂缓攻势,他们自然会集中兵力先对付胡人。
最后不管是哪一方获胜,肯定都会元气大伤。
到那时,就是我们进场收割之时。”
“父亲英明,此计大妙!”谢昱珩心悦诚服地赞叹道。
这招驱虎吞狼之计实在太高明了。
安国公沉声道:“等灭掉宁家这个心腹大患后,我们再回头对付盘据南方的胡人。
这两害一除,天下将再无可以威胁到我们谢家的人。
为了实现这个大计,区区称臣纳贡之辱又算得了什么。
这天下,注定是我们谢家的,谁也阻挡不了。”
谢昱珩十分激动地看着桌上的大魏地图,兴奋得浑身颤抖。
……………………
望着前方巍峨高耸的抚远边关,万人长之一的巴力卡心中燃起了强烈的战意。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率兵攻打魏国这个边关重镇了,上次攻城还是几年前北方大旱的时候。
虽然成功杀了进去,但最后还是被西北军给赶了出来,手下的人马更是死伤惨重。
他当时就发过誓,一定会重临此地报仇雪恨,如今机会终于来了。
只是一想到这个机会是魏国那位权倾朝野的隐皇帝安国公所给,他心里还是颇为不爽,有种被人利用的感觉。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对身旁的三王子阿杜拉道:“殿下,我们真的要跟谢家联合起来一起作战吗?汉人向来奸诈无比,他们的话实在信不过。”
三王子阿杜拉冷笑道:“我当然知道汉人一向狡滑,但谢家想要灭掉宁家这事倒不会有假。
两家早就势同水火,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因此谢老贼才会厚着脸皮跟我们秘密连结,准备一起合力绞杀宁家。
汉人就是如此,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总是喜欢窝里斗,所以才经常自相残杀。
我当然知道谢家是想利用我们大厥的勇士帮他们除掉宁家。
但你别忘了,相比于只会耍些小聪明的谢家,统率着几十万西北军镇守边疆的宁家才是我们大厥真正的死敌。
多年来我们大厥勇士之所以始终无法攻占西北,就是因为有宁家这头拦路虎在。
不管谢家出于什么目地和打算,只要他们是真心想要铲除宁家,那就值得我们跟其合作。
只要铲除了宁家这个心腹大患,以后我们大厥想要再对魏国动手,不是就变得容易多了吗?”
“殿下果然聪慧无比,老臣佩服。”巴力卡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不禁拍手叫好。
对于巴力卡的称赞,三王子阿杜拉有些得意地笑了笑,紧接着眼中露出了充满野心的神情。
他的大哥阿罗布如今已经占领了大魏整片南方地区,如此大的功绩不仅让他在国内名声大震,在父皇心中的份量也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父皇近年来身体越来越差,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如果他不能在父皇还在位之时立下更大的功劳,那下任大厥国王的位置肯定会落到大哥手上,这是他绝对无法忍受的结果。
而今次攻打西北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如果他成功铲除了宁家这个大厥的死敌,那他就会立下比他大哥阿罗布更大的功劳,在继承皇位方面也更加的有优势。
胡人以武立国,可不像汉人那样,讲究什么嫡长继承制。一般只会看哪个儿子更强,然后让那个儿子来继承家业。
普通胡人是这样,皇家也是如此,并无区别。
所以此战无论如何他一定要打赢,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
……………………
看着城下黑压压的一大片胡人大军,负责镇守边关的抚远指挥使唐志平不禁眼皮一跳,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光是这样粗略一算,胡人至少来了二十万人有余。
从不同的胡饰来看,这些胡人应该由多个部族组成,并非只有沙真皇族一个部族的人马。
这样的兵力,甚至比当年北方大旱时来犯的胡人还要更多出几万人来。
由此可见,胡人这回是动真格的了。
如今西北军大部分兵力都调去对付魏军,边关这里只有区区四万士兵在镇守。
虽然有城池之利,但四万对二十万,还是相差太过悬殊。
而且胡人可不比魏军那么容易对付,几乎个个都是凶悍之辈。
此战凶多吉少啊。
唐志平心里为之一沉,立刻下令所有将士作好守城的准备。
由于胡人大军刚到,需要安营扎寨并作好各种准备,当下并没有马上下令攻城,这多少让唐志平等人有了一些喘息和准备的机会。
虽然唐志平也知道后方同袍与魏军的大战正酣,肯定到处都兵员紧张,但他还是希望大帅能够尽快派兵过来增援。
因为一旦边关告破,胡人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涌进西北。
再配合后方魏军的前后夹击,局势将会变得十分危险,所以绝不能让胡人入关。
就在唐志平正焦急地等候着援兵到来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