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后面看到这一幕的安国公气得浑身发抖。
但他毕竟是经验丰富的老将,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再组织有效的抵抗,只能脸色铁青地下令全军后撤。
这撤军的命令一下,魏军上下立刻开始后撤。
只是由于整个阵型已乱,大部分人都急于逃命。就连组织弓箭手殿后掩护大部队后撤都难以做到,场面十分混乱。
反观西北军这边,却是气势如虹,第一批冲过来的数千老兵手持长枪见人就捅,几乎瞬间就夺去了上千魏军士兵的性命。
“同为汉人,降者不杀!”
老兵们虽然喊着这样的话,但下手却毫不留情,见人就捅,而且专往对方心窝、腹部等要害处招呼。
这就是与胡人交战多年的西北老兵们的作战方式,不出手则已,一出手肯定往敌人要害处攻击,只求一击即杀、绝不留情。
这些从死人堆里走出来的老兵心里很清楚,不管对方是胡人还是汉人,只要是敌人就绝不可手下留情,否则死的很可能就会是自己。
看到西北军如此凶悍,许多魏军士兵吓得赶紧扔下手中的武器跪地求饶。
对于这些跪地求饶的魏军士兵,西北军果然没有再进行攻击,而是越过他们继续向前推进。
看到投降真的有用,顿时有更多的魏军士兵有样学样地扔下武器跪地投降,并且大声哭喊着“我降了,我降了,别杀我,别杀我!”。
很快,除了已经撤离成功的人以外,五千多个来不及走的魏军士兵纷纷投降,到处都是扔下武器跪在地上的身影。
这些主动投降的魏军士兵,自然会有人上来用绳子反绑住他们的双手拉到一边去严加看守。
虽然成为了俘虏,但这些魏军士兵如果亲眼见过西北军是如何对待胡人的话,一定会为自己不是胡人而是汉人而感到无比庆幸。
因为对于抓到的胡人,西北军向来是不留活口的,一定会杀光为止。
这也是被胡人所逼。
西北军民数代人与胡人交战上百年,早就对对方的做事方法了如指掌。
胡人历来的做法是,凡是遇到不肯投降的城池,一旦攻陷后就会大肆屠城。
对西北军这个心腹大敌尤其残忍,士兵们就算投降也会被屠杀怠尽。
而且胡人凶残如狼,所到之处,鸡犬不留,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西北军民对于胡人的仇恨,早已深入骨髓,双方已成不共戴天之世仇。
有道是你不仁,我不义。
既然胡人如此凶残,那西北军这边自然也不会手软,基本上是抓到一个就杀一个。
因此双方交手这么久以来,几乎都没多少俘虏。因为就算投降也没用,最后肯定会被杀。
既然反正都是死,还不如拉上一个垫背。
这就是西北军和胡人两边士兵的共同想法。
“传我号令,勒令全军保持阵型,别把敌军逼得太狠。”看到敌人已经走远,宁志远对身边的传令兵们下达了新的命令。
传令兵们立刻把大帅的命令传达给各个领军大将。
各将领立刻照办,把麾下的士兵全都收拢回来重新归队。
就这样,全军上下保持着紧凑的阵型朝魏军逃离的方向缓缓前行。与其说是追击敌人,还不如说是在行军。
宁志远还留下了两千士兵负责看守那些魏军俘虏以及打扫战场,这些俘虏等一下会被带进前方不远的凤阳城严加看管。就连那些中枪以后侥幸没死的魏军士兵,也会被一并带进城内医治。
并非宁志远心慈手软,而是宁家既然有心逐鹿中原,这些年轻士兵以后都会成为有用的壮劳力,留着他们的性命肯定利大于弊。
当然,这是只有汉人士兵才有的优待,如果换作胡人的话,早已就地处决,绝不会再浪费粮食养着这些白眼狼。
事后经过点算,魏军死伤过万,被俘士兵五千多人。而西北军这边仅伤亡百人不到,此战不能说大捷,只能算小捷。
虽然一两万人的损失对于魏军百万大军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就因为这一万人的首先伤亡,才导致魏军开始大面积逃亡,最后引发全军溃败,这才是关键所在。
而造成这一结果的最大功臣,正是那首次在战场上亮相的神机营以及他们所用的神秘武器。
众将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帅之所以敢以区区十万人跟魏军的百万大军对阵,是因为手上有这杀伤力惊人的秘密武器。
而且从之前的作战会议来看,大帅还有另一招暗棋未出,事情还远未结束。
……………………
“你们有谁知道,西北军所用之邪器究竟为何物?”骑在马上的安国公一边走一边脸色铁青地问身边的众将领和官员。
这一问,却无人回答,因为谁也没见过那玩意。
远看好像一根怪模怪样的粗铁棍,但谁能想到它竟然能喷出东西来。
而且杀伤力大得惊人,一旦有士兵被喷出来的东西打中就会血流不止,几乎瞬间失去作战能力。
很显然,这种从没见过的玩意一定是西北军新造的武器。
但那究竟是什么东西,一时间还真没人知道。
“怎么?没有一个人知道那是什么邪物吗?”看到无人应答,安国公的脸色越发难看。
终于,一个姓周的中年幕僚带着不敢确定的语气道:“大人,如果属下没看错的话,西北军用的好像是前朝的火铳。”
“前朝的火铳?”安国公眼光一闪,立刻盯着他看。
“是的,属下曾经在古籍中看过类似的描述。
前朝工部曾经用青铜模仿大炮的模样做过一批名为火铳的手持武器,外形如普通铜管,管内塞入火药、铁沙、碎石等硬物,然后再用引信点燃火药,使其喷出铁沙或碎石来杀伤敌人。
属下虽然没有见过实物,但看那西北军所用之物,就跟这火铳的描述十分相似。”
“假如那真是前朝的火铳,那又该如何破解?”谢昱珩忍不住插口道。
“书上说火铳在喷发以后想再次装填不仅麻烦,而且太过耗费时间,因此才被前朝军将束之高阁,形同鸡肋。
但在下看西北军所用之物,却没有这个弊端,可见他们已经把火铳最大的弱点给改良了。
这个……在下一时间实在想不出该如何破解此物,还请将军恕罪。”
听到他这样说,包括谢昱珩在内,众将顿时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安国公却表情如常地说:“这火铳虽然厉害,但西北军毕竟人少,我们先进映林城休整一下,然后再想办法如何对付这前朝遗物。”
“是,大人。”众将齐声应道。
他们发现这位顶头上司的脸色好像好了许多,至少不像刚刚那样难看了。
事实上,安国公的心情确实好了不少。
虽然初战小败了一场,但也不过丢了一两万人而已,损失有限。
但他已经知道西北军所用的新武器究竟是何物,这才是最重要的。
此时的安国公等人却并不知道,就在他们从容回撤之时,一名魏军探子正拼命往大军这边赶。
就连他胯下的战马,也被这个心急如焚的探子给鞭出了一条条血痕,却还嫌不够快。
这个探子之所以如此焦急,那是因为他急于向安国公等人汇报一个重大的消息:映林城正被数万西北军围攻。
确实,此时在映林城这边正爆发着一场激烈的攻城战。
进攻的一方不是别人,正是宁志远的心腹大将李定北所率领的六万西北军。
与李定北一起来的,还有宁志远的次子宁雅枫,他是以副将的身份参与了这次的攻城战。
他们这六万人就是宁志远安排的另一步暗棋:趁着魏军与大帅在凤阳城附近激战之时,率领早已在附近埋伏好的西北老兵攻打映林城。
之所以要不计牺牲地动用宝贵的老兵攻城,那是因为他们早已探清,魏军的大部分粮草都存放在映林城中。
只要在魏军到达这里之前攻下映林城,那魏军就会就此断粮。
相反,如果在他们攻城之际魏军及时赶到支援,那他们这几万人很可能就要招呼在这里了。
这是一场比谁更快到达的比赛,也是一场真正决定整个西北战局的大豪赌。
第324章。324 映林
“你说什么,西北军正在攻打映林城?!”在听到好不容易才拼命赶来的探子回报,别说谢昱珩等人,就连深于城府的安国公也不由得脸色大变。
“是的,大人。
就在约三个时辰前,大概六万西北军突然偷袭映林城。
由于整个映林城被西北军团团围住,小人无法与城中的刘大人联络,只好自作主张独自过来通知各位大人此事。”
听完事情经过后,安国公只觉得心跳如鼓,眼皮直跳。
他不是没设想过西北军有可能会趁他们打凤阳城之时,趁机偷袭映林。
因为他们大部分的粮草都存放在映林城中,此处至为关键。所以他才特意派自己的心腹大将五军都督刘安以及自己的孙子谢长宇率军镇守映林。
当初守卫映林城的两万西北军,魏军上下足足花了六天时间,伤亡了近七万人才好不容易打下来。
如今换成魏军镇守此城,而且守军也增至四万,比之前多了一倍。
就算以西北军的悍勇,想要打下来不花上四、五天时间,以及付出七、八万人的伤亡是肯定做不到的。
再加上凤阳离映林不过两天路程,如果骑快马的话半天即到。
假如真有敌人来袭,只要映林城能够支援一两天时间,大军完全有时间回去反包敌人,将敌军绞杀于城下。
因此就算换作是他,也不敢行此险着。
敢这样做的人,肯定是个疯子。
但他万万没想到,宁志远偏偏就是这样的疯子,竟然真敢打映林城的主意。
以宁志远征战多年的经验,他不是那种没有把握就随便动手的人。
难道宁家真的有把握能在一两天内就凭六万人攻下足有四万守军的映林城?
想到这里,安国公顾不得再考虑下去,立刻下令全军急行赶往映林,并且让骑兵先行,务必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那里增援。
存有大量粮草的映林绝不可失!不仅是安国公,这也是所有魏军高层的共同想法。
经过一阵忙乱过后,整支大军被快速调动起来。在各级将领的催促下,不管是正规士兵也好,普通民夫也罢,全都被勒令往映林城拼命赶路。
在战马的数量上,魏军只有西北军的一半不到。但即使是这样,军中仍旧有八成骑兵被紧急召集起来,然后组成一支足有一万八千人的骑兵大队立刻出发。
这一切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那里增援。
……………………
就在魏军上下争分夺秒往回赶的时候,映林城这边的攻城战正打得如火如荼。
确实,此时的映林城中足有四万守军,虽然比不上西北军的骁勇善战,但依靠城池之利也完全有一战之力。
反观围城的西北军这边只有六万人左右,按道理来说这点兵力确实不太可能攻得下城高墙厚、兵多将广的映林城。
但西北大将军宁志远敢行此险着,自然是有所依恃的。
而他所依恃之物,却跟小女婿池非的一个建议有关。
宁志远之所以要执意拿下映林城,不仅是为了让魏军断粮,从而将他们直接将死。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想要吞掉城中的大量粮草。
城中存着魏军一百多万人近三个月的粮草,这对于军粮紧张的西北军来说,绝对是一口大肥肉。
只要成功拿到这些粮草,那西北军军粮紧张的窘境就能得到极大的缓解。
有这两个天大的好处,这映林城是一定要拿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