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了,你就别唉声叹气了。你们能成为母子,这是天生的缘份,谁也带不走。
你放心,棋儿这么争气,你日后要享的福还有大把呢。”
“我也不求他飞黄腾达,只求他一生平安喜乐就够了。不说这些了,来了这么久,还没拜见老夫人呢,你快带我过去拜见一下。”
“她在客厅跟几位老祖宗叙旧,我现在就带你过去。”
第34章。034 贵客
简书诗和简书琴两姐妹走到花园后,很快就分开各自去找自己认识的朋友玩。
会跟简书诗玩在一起的朋友都是家中的嫡女,而跟简书琴好的也大多数是家中的庶女。
嫡庶之间,泾渭分明,在这个上流社会的交际圈里更是如此。
简书诗刚一坐下,就有两个八卦的女生凑过来问:“阿诗,听说你哥哥还没回家,究竟是怎么回事?真的像传闻那样离家出走了吗?”
简书诗皱了一下眉头道:“你们听谁乱说的,我哥哪里是离家出走,他只是想暂时搬到外面住好安心读书而已。等他参加完乡试后,自然就会回来的。”
虽然不是很相信这套说辞,但既然当事人的亲妹妹都这样说了,她们也不好再追问下去。
平日跟简书诗最要好的平阳伯嫡次女方桐趁机帮她解围道:“你们猜猜我刚刚跟老夫人请安的时候,见到了谁?”
一位世家小姐笑道:“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宽了吧。今天是老夫人的寿诞,要向她行礼请安的人太多了,我们怎么知道你见到了谁?”
另一个世家小姐也附和道:“就是,我们哪里猜得到你见到了谁?”
方桐神秘兮兮地说:“事情当然没这么简单,如果是普通人的话,我会特意拿出来讲吗?”
“你的意思是,对方不是一般人,是个身份很高的人?”
“没错,对方的确不是一般人。
当时老夫人是这样介绍的,说那位是她的一个小外孙女,今天特意来给她祝寿的。在场各位都是她的长辈,今天就不用讲究什么繁文缛节了,就当是普通晚辈就行。”
“老夫人说那是她的一个小外孙女?可是不对呀,她除了侯爷和皇后娘娘外,没听说过还有其他女儿啊。难道,那位是公主殿下?!”一个世家小姐很快就反应过来。
方桐笑眯眯地说:“没错,那位正是公主殿下。她今天是代皇后娘娘来给老夫人祝寿的。因为不想惊动太多人,所以很早就微服过来了。
听老夫人的意思,应该也是不想引起骚动,才特意那样说的。既然她都这样说了,其他人也只好装作不知道。”
“那现在公主殿下还在老夫人那里?”
“这我就不知道了。”
“既然连公主殿下都来了,那其他几位皇子会不会也来了?”
“这个要找人去正院那边打听一下才知道。”
“我觉得就算别的皇子不来,大皇子也会来的,毕竟老夫人是他亲外祖母啊。”
“你们不用想了,大皇子铁定来不了,因为早在一个月前,他就被皇上派往北方巡视民情去了。这是我爹亲口告诉我的。”
“如果是这样,那就没办法。”
就在几位世家贵女议论纷纷时,一个身材微胖的女生走过来说:“你们不去看戏吗?戏要开演了。”
“有什么好看的,每年都是那几出,看都看厌了。”
“我们现在聊的事可比看戏重要多了。”
“就是,你以为个个都像你一样爱看戏吗?”
“可是你们不是最喜欢《梁祝》这本书吗?现在要上演的就是《梁祝》,听说是长园春新排的戏。”
“你说什么?演的是《梁祝》?这怎么可能?!”
“你们不信过去一看就知道了。”
“你没骗我们吧,真的是《梁祝》?”
“哎呀,我都说了是真的,你们怎么都不信我。”
“可是《梁祝》不是悲剧吗?在这种大喜日子演适合吗?”
“戏牌就是这样写的,只不过名字好像多了一个字,叫《梁祝改》,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行了,我们赶紧过去看看就一清二楚了,快走快走。”
“对对对,我们赶紧过去。”
“你们不要走那么快,等等我。”
消息传得很快,没过多久在场大部分千金小姐都知道了这个消息,立刻一窝蜂似的涌到了看戏的地方。
原本正在看戏的夫人们望着突然冒出来的一大片小娘子,不禁都觉得有些惊讶。
“天呀,还真的是梁祝。”一个世家小姐在看清楚戏牌后,忍不住小声惊呼出来。
接下来,一大群女孩子按要好程度分成几拨人陆陆续续地坐在空位上,然后满怀期待地看着台上的表演。
正跟承恩侯夫人张氏坐在一起的安顺侯夫人廖氏也在这群女孩子当中找到了自己女儿,忍不住小声对闺蜜说:“真是奇了怪了,平时诗儿这丫头可不是有耐心听戏的人,今天怎么突然改性子了。”
张氏笑道:“可能女孩子家开窍了吧。”
在老夫人专属的座位上,摆着一张长榻。一个穿着明黄宫装、眉目如画的十一、二岁少女坐在长榻上面搂着承恩侯老夫人的手臂很是得意地说:“外祖母,我说得没错吧。只要这戏一开场,这些女孩子根本不用人叫,自己就会过来的。”
承恩侯老夫人一脸宠溺地用手指点了一下她的额头说:“你这小丫头就得意吧。”
“那也得我够聪明才得意得起来啊。母后说过,我这聪明劲就是从您那里传过来的,您可要好好疼人家。”
“好了好了,你这小嘴真不是一般的甜,怪不得你父皇和母后都快把你宠上了天。”
“那倒不是因为这个,说白了不过就是物以稀为贵而已。宫里就我一个女孩子,而且又排行较小,自然就显得稀罕了。”
这话可把老夫人逗乐了,一边笑一边搂着她说:“哪有人会这样说自己的,还物以稀为贵呢,你当自己是货物啊。
哎呀,你这小丫头太会逗人了,让我差点笑岔气。”
看到外祖母这么开怀,焞芳公主也很高兴,尽情依偎在她怀里感受着她的体温。
跟皇祖母相比,她更喜欢这个外祖母。
因为她能清楚感觉到对方是真心疼爱自己,而不是像皇祖母那样对她的宠爱更像是在演戏。
她很小就察觉出来,皇祖母其实心里面真正喜欢的是谢贵妃所生的二皇子,也就是她二哥。
原因无他,因为谢贵妃是安国公的嫡长女,也正是皇祖母的亲侄女。
当然,皇祖母贵为太后,在外人面前当然会一视同仁,甚至还对她这个宫中唯一的公主宠爱有加。
但焞芳公主心里很清楚,别看她在宫里受尽万千宠爱于一身,风光无限。可是一旦将来登基皇位的不是她一母同胞的大哥而是别人,别说她大哥没什么好下场,她也好不到哪里去。
明明大哥才是正宗的嫡长子,可父皇却迟迟不肯把他立为太子,而且还让二哥执掌五城兵马司这种极为重要的位置。
这其中的意味,细想之下实在让她觉到脊背发凉。
自古天家无小事,为了那张椅子,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不会有任何退路。
她今天特意微服过来承恩侯府,一来是替母后给外祖母祝寿,二来是想出来散散心,放松一下心中的压力。
没想到意外地发现,承恩侯府请来的戏班会演《梁祝》,而且又是改过结局适合在大喜日子里演的戏,于是她就直接点了这出,看看这戏班演得怎么样,还有到底改了什么地方。
第35章。035 梁祝改
长春园排的新戏《梁祝改》,其实就是陶班主对池非所说的大团圆结局的《梁祝》改编版。
虽然是大团圆结局,但陶班主也是浸Yin戏剧多年的老行家,很懂得如何调动观众的情绪。
所以在后面加了一些颇为曲折的剧情,使这大团圆结局来得并不容易,吊足了戏迷们的胃口。
至于梁祝二人在山上读书这段美好时光,他认为不需要作任何修改,就按原著来构思剧本。
当然,原版小说本身太长,不可能完全按小说来演,毕竟一出戏时间有限。
有经验的剧作家都会把一些无关紧要的剧情一笔带过或直接跳过,只保留其中精彩的部分。
《梁祝改》也是如此。
关于梁祝二人为什么会来到山上读书,剧中并没有作太多的描写,只是让扮演山伯的小生和扮演英台的花旦分别用清唱的方式各自唱一遍来解释其中的缘由,这是戏曲通常的做法。
其中扮演英台的花旦更是用细微的动作和身体反应把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女孩子刚来到一个周围全是男生,并且完全陌生的地方时,那种惶恐不安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所谓细微处见功夫,这就是一个戏班的台柱跟普通戏子之间的区别。
接下来,就轮到扮演山伯的小生出场了。
他把老实憨厚,却又有着一副热心肠的老好人形象演绎得十分到位。
开口闭口都是“祝贤弟,我们去吃饭吧。”
“祝贤弟,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问我,不用客气的。”
“祝贤弟,你的字写得真秀气,有点像女孩子似的。啊,你不要误会,我不是真的说你像女孩子,只是字有点像而已,你不要生气。”
“祝贤弟,你不要害怕,那只是只虫子而已,我已经把它赶跑了。”
“祝贤弟,你不换衣服就睡觉吗?”
“祝贤弟,你不擦身子吗?要我帮你打水吗?我怕你提不起来。”
“祝贤弟,你怎么每次都吃这么少?你这么瘦,应该多吃点才对。”
看着他傻呼呼的样子,许多看戏的女生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笑声此起彼落,清脆悦耳。
她们在看话本的时候,看到这一段也觉得很有意思。如今看到真人表演,更是忍俊不禁。
英台在这呆瓜一声一声的“祝贤弟”叫唤下,终于不再感到紧张和不安,开始慢慢适应了私塾的生活。
扮演英台的花旦也很细致地表现出对山伯的各种信赖。有时一个发自真心的微笑,又或者背后一个温柔的凝视,就足以把这种全身心相信对方的气氛表现出来。
这种于无声处露真心的处理方式,让台下的观众们看得十分投入。
在夜捉萤火虫那一幕,这种天气戏班当然没办法真的捉来大批活的萤火虫,而且这大白天的萤火虫就算能发光观众们也根本看不到。
所以这一幕只能靠戏子们用自己的演技把观众带入到那个虚拟的情景当中去。
而扮演英台的花旦不愧是长春园的台柱,她用惊喜无比的表情、语气,以及捉萤火虫的动作,让观众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在她身边真的围绕着无数的萤火虫。
她还把刚睡着的梁山伯硬拉起来,要他跟她一起去捉萤火虫。
山伯早就习惯了她的各种小任性,只能无奈地帮她一起捉萤火虫。那笨拙的动作很快就引来许多观众忍俊不禁的笑声。
看到这里,安顺侯夫人廖氏忍不住对旁边的承恩侯夫人张氏说:“这出新戏还挺好看的,怪不得连诗儿这个急性子丫头也会特意跑过来看。”
张氏小声说:“的确是不错。听说这出戏还是公主殿下帮我家老夫人点的,说让她尝尝鲜。”
“原来是这样。”
接下来的表演,就是梁祝二人在山上一起读书一起生活时的其他场景。
等演到两人闹别扭那一段,看到英台因为心里委屈而哭出来时,台下的女生们恨不得冲上台去摇着这呆子的脑袋咆哮:人家英台是因为你胡乱夸其他女孩子才跟你急的,你还好意思板着脸跟人家置气?
直到后来看到两人终于和好,台下的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