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说火枪在六十步以内无论是命中率还是杀伤力都是最好的,但面对能够快速移动的骑兵时,却不能太过执着古板,要懂得随机应变才行。
 就算命中率再低,只要早一步开枪,就能早一步对敌人进行打击。因此孟平才提前下令开火。
 在他的号令下,第一排上千个火枪手几乎同时扣动了扳机。顿时火光冲天、浓烟四起。
 “嘶……”在这第一轮排射下,魏军有上百匹战马突然在发出哀鸣的同时,一头栽到地上再也起不来,马上的骑兵自然也跟着一起倒在了下来。
 有些不是战马中枪,而是马上的骑兵被打中,整个人惨叫着摔下了马。
 一旦这些骑兵倒在地上,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悲惨的命运。
 后面无数战马直接从他们身上踩过,几乎瞬间就把他们踩成肉泥。
 看到西北军的火铳手在离这么远的距离就开火,而且还让这么多戴着马铠的战马中枪倒地,饶是一向城府极深的安国公也不由得脸色大变。
 站在他旁边的二房庶长孙谢长风整张脸更是变得一片发白。
 他万万没想到,那火铳竟然可以打得这么远。
 根本不是他预想当中,只有五、六十步的距离,这已经足有百步之遥。
 这还是其次,真正给了他当头一盆冷水的是:那火铳竟然能够击穿骑兵的铠甲和战马身上的马铠,这才是最让他感到恐怖的。
 明明这些铠甲和马铠连强弓都难以穿透,但竟然被那些火铳从这么远距离就击穿了,这种事简直闻所未闻。
 在这一刻,谢长风感到全身一阵发凉。
 这个让骑兵带头冲锋的提议是他当着众人的面亲自所提,如果此战真的因为他的提议而大败,那他……
 他不敢再想下去,只希望骑兵大队能够成功冲进敌阵当中。
 事实上,此时冲锋令已下,就算他想叫停也不可能让骑兵大队真的停下来。
 这时候谁敢停下来,马上就会被后方的同僚给直接撞倒并踩踏,因此骑兵们就算亲眼目睹同僚的惨状,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冲,希望可以尽快冲到阵前。
 “不要停,继续往前冲,杀啊!”领军的大将大声叫喊着。
 “杀啊!”
 “杀尽这些西北蛮子!”其他几个千户也大声呼喊起来。
 “篷、篷、篷……”回应他们的是随着闷响不断飞来的铅弹。
 几乎每一轮射击,都能瞬间击倒三、四百人左右。而且骑兵们离得越近,命中率就越高。
 等到骑兵冲到六、七十步距离时,火枪队的命中率几乎达到了六成以上,几乎每一轮射击都能收掉五、六百人。
 这些骑兵身上的铠甲和战马的马铠,几乎瞬间就被击穿,铅弹直接打入人体或战马的身体造成致命的伤口。
 究其原因,还是铠甲本身的问题。
 这时代的铠甲主要以札甲为主。
 所谓札甲,是指用几千片甲片相互连接构成的铠甲,优点是方便维护,哪里出现破损只要更换损坏的甲片即可。
 这样的札甲,能够抵挡住大部分的弓箭和刀剑攻击,但在火枪这种跨时代的热武器面前,却如同纸片一样薄。
 别说是札甲,就算是欧洲中世纪防护力最好的板甲,在火枪面前也只有被虐的份。
 除非特制的板甲,否则一般板甲只有二到三毫米的厚度,这种厚度的板甲能挡住绝大多数箭矢射击,但在威力巨大的火枪面前却毫无作用,因为火枪发射的铅弹能轻易撕裂这种厚度的铠甲。
 只有厚度达到五毫米以上的板甲,才能真正抵挡住火枪的射击。
 但问题是板甲一旦达到这个厚度,就会重到让人根本无法接受的程度。
 人穿上别说跑了,能不能长时间站立都是一个大问题。
 因此在火枪盛行的时代,四分之三甲才会大行其道。
 不是士兵们不想穿防护力更强的全身板甲,而是根本没法穿。
 骑兵们还有战马可以分担重量,而步兵们就只能穿上阉割强化后的铠甲,到后来连骑兵也只穿胸甲和头盔了。
 安国公等人自然不知道这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历史,才会一厢情愿地以为单靠普通的铠甲和马铠就能抵抗火枪的射击。
 此时他们知道这点已经太晚了,随着一轮接一轮的火枪响起,一排接一排的骑兵连接倒地。
 这人马一倒,不仅他们本身会被后方的同僚给活活踩死,还会严重阻碍队伍的前进。
 尤其是战马本身驱体庞大,一旦倒地,往往很容易就会绊到后方的骑兵。
 为了避开倒地的战马,后方的骑兵只能强行绕开。
 这样一来,整支骑队大队的冲锋速度就被迫慢了下来。
 但这一慢,迎接他们的却是更多连绵不绝的致命铅弹。
 火枪兵对骑兵的屠杀情景,终于在这个时代出现了。
第328章。328 冲锋
 “给我冲,不要停,快冲上去!冲上去!”
 虽然指挥的大将在拼命地呼喊,但看着几乎倒满了整个战场的同僚,许多骑兵还是下意识地控住胯下的战马减慢了前进的速度。
 如果是一般的战场,骑兵作为前锋第一批冲上去扰乱敌人的陈型很正常。
 这时候每个人是生是死就要看个人运气了,只能说听天由命,他们也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自古以来,不管是哪朝哪代,骑兵对步兵都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也经常会作为军中的前锋使用。
 在战场上,即使再强悍的步兵,都不可能抵抗得住骑兵的冲击。
 往往骑兵只要一冲进队型里面,整个队伍就会瞬间大乱。
 也正因为骑兵拥有着如此大的优势,所以拥有大量战马,并且擅长骑射的胡人才会所向无敌。
 但今日这场仗却完全颠覆了所有骑兵对于打仗的常识,让他们有种不是在打仗,而是在送死的感觉。
 西北军手中那些名叫火铳的玩意,简直就是怪物。
 他们只要站在那里用那玩意一轮一轮地喷火,就能把他们这些在战场上几乎无敌的骑兵当麦子一般一茬茬地割掉。
 这样的情景是何等的荒谬和恐怖。
 他们不是怕死,只是怕白白送死。
 此时在战场上,已经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哀嚎不断的骑兵和战马,其中战马的死伤甚至比骑兵更多一些。
 因为西北军专门瞄准目标更大的战马来打,这导致大量的战马因为中弹而倒地不起。
 而战马本身由于躯体庞大的关系,一旦倒下就很容易绊倒后面的骑兵。
 这使得许多骑兵不是被西北军的火铳打中而倒地,而是被倒下的战马给绊倒的。
 这倒地的战马一多,整个突进的通道就会被逐渐堵塞,使得后面的骑兵不得不慢下来。
 最要命的是这速度一慢下来,骑兵在战场上快速冲锋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接下来就会成为那些西北军的活靶子。
 尤其是那些被坐骑硬生生甩下马的人,更是硬生生地由骑兵变成了步兵,然后被火枪手轻而易举地收割掉了性命。
 还不到半个时辰,已经有四千多个装备了马铠的骑兵倒在了地上,场面无比的悲惨。
 更让他们感到绝望的是,就算偶尔有几个人能够成功冲过去,也很快就会被火铳手旁边的长枪手给活生生地从马上捅上来。
 骑兵一旦落地并陷入敌阵当中,就会瞬间丧失最重要的优势,接下来只有死路一条。
 抛开那少数几个“漏网之鱼”不谈,此时大量死伤的骑兵离西北军的火铳中仅有约三十步的距离,但偏偏就是这短短的距离,却成了魏军骑兵们几乎不可能跨越的生死鸿沟。
 按正常来说,在这种距离下只要魏军肯发起第二轮冲锋的话,确实有可能会一举冲破火枪阵。
 但那问题是随着魏军死伤人员的不断攀升,此时战场上到处都是战马和骑兵的尸体,对后方数量更为庞大的无马铠普通骑兵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这时候别说进行一轮新的冲锋,光是要绕开地上的战马尸体不被绊倒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三十步的距离,确实可以说是生死鸿沟。
 这也是孟平命令火枪队尽量瞄准敌军的战马射击的原因所在。
 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在面对骑兵冲锋的情况下,射击目标更大的战马不仅更加容易打中,而且倒地不起的战马还能绊倒后方的敌人,可谓一举两得。
 关于用火枪阵如何打击敌人的步兵、骑兵、甚至是用于攻城等问题,池非和岳父宁志远在这几年时间里一直在研究着不同的用法,已经形成了比较切实可行的分类战术,差的只是真正的实战经验而已。
 如今这场骑兵战,正好作为验证。
 宁志远身为西北之主,自然不会毫无准备地以身作饵。
 实际上除了这五千神机营火枪手外,他手里还有另一张底牌:藏在军中的数千个开花弹。
 一旦魏军真的突破了火枪队,宁志远就会立刻下令投掷兵往魏军当中投掷开花弹。
 开花弹的威力连凶悍的胡人都被炸得寸步难行,更不用说这些缺乏实战的魏军士兵了。
 正因为手上有着这两样秘密武器,所以宁志远对此战充满了信心,根本不担心会打输。
 但除非迫不得已,他不会当着魏军的面使用开花弹。
 因为小女婿池非跟他说过,与制作火枪相比,制作开花弹的难度要小得多。
 只要有人捡到一个没炸的开花弹,然后拆开来仔细研究的话,只需一定的时间就能制作出差不多的东西来。
 正因为开火弹制作不难,而且杀伤力又强,所以最好不要让魏军看到,以免被其仿造出来。
 虽说从胡人那边谢家可能也多少会收到一些关于开花弹的传闻,但毕竟没有亲眼见过实物,谢家就算想仿造也无从下手。
 相比之下,火枪的制作难度就上升了好几个等级。
 即使是拥有现代知识的池非,也是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才成功山寨出来。
 因此池非宁愿谢家大力气仿造火枪也不能让他们仿造开花弹,两者的难易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池非相信,以大魏工部的能力,就算倾尽全力,也只能造出一些类似于火绳枪之类更加原始低效的火铳出来。
 这样的火铳在真正的燧发枪面前,只有被吊打的份。
 宁志远觉得小女婿说得很有道理,因此才一直压着不把开花弹放出来。
 确实,除非真的能够将谢家上下一棍打死,否则开花弹这种制作起来相对比较简单的大杀器还是不要轻易露面比较好,以免真让谢家研究出来用于对付他们西北军。
 此时大战已经接近尾声,虽然还有一万六千多骑兵还活着,但在亲眼见识过火枪的超远射程以及轻易击穿铠甲的强大杀伤力后,那些骑兵已经不敢再冲过来了。
 即使负责指挥的几个千户仍旧不断下令冲锋,但已经心生怯意的骑兵们还是不约而同地减慢了速度,然后装作要绕开地上各种人马尸首的样子在磨时间。
 再冲过去会有什么下场,所有人都已经看得一清二楚。
 没有人会不怕死,士兵也怕死,他们更不愿白白送死。
 其实下令冲锋的将领也知道此战已经大败,他们之所以仍旧不停叫喊着要往前冲,只是作作样子罢了。
 换作平时,如果真有士兵敢不听号令,早就被当场斩杀了,哪里只会在这里空喊。
 所有人都知道,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在西北军的火铳面前,根本毫无胜算。
 此时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其实都在等,等着鸣金收兵的信号。
 前线将士这种畏战怯战的反应自然被后方几位军方高层看在眼里,但他们不敢出声,只是表情怪异地面面相觑。
 因为站在他们当中的安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