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线将士这种畏战怯战的反应自然被后方几位军方高层看在眼里,但他们不敢出声,只是表情怪异地面面相觑。
 因为站在他们当中的安国公,此时的脸色已经难看无比。
 一向城府极深的他,提着马缰的双手甚至下意识地颤抖起来,强烈的怒气让他的脸上充满了一种想要择人而噬的凶狠表情。
 站在他旁边的谢昱珩还是第一次看到父亲如此暴怒的样子,吓得他连出声劝解都不敢,只能像其他大将一样悄悄观察他的反应。
 而提议用骑兵对付火铳阵的谢长风此时更是连头都不敢抬,只能脸色苍白地缩到父亲谢昱珩身后,根本不敢看祖父安国公一眼。
 在这种几乎让人窒息的气氛下,一直没出声的安国公终于强行收敛住满腔的怒气,然后脸色铁青地下令鸣金收兵。
 当鸣金收兵的信号一响起,不管是前线的骑兵还是后方的大将,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众人心里只有一个想法:终于结束了。
 大战结束后,只留下满地魏军骑兵和战马的伤员和尸首,在日落的余辉映照下,可谓是触目惊心。
 还好西北军并没有乘胜追击,这才给了魏军士兵回收大部分同僚尸首的机会。
 就在魏军上下紧张地收拢队伍以及打扫战场之时,主帅营帐内的安国公正大发雷霆,不仅一脚踢翻了提出建议的庶孙谢长风,并且还一口气杀掉了两个因为畏战而出工不出力的千户,把他们首级悬挂在营地的长杆上杀一儆百。
 面对暴怒的父亲,谢昱珩战战兢兢地站在一边不敢随便出声,以免引火上身。
 而安国公本人则在营帐中满脸焦躁地走来走去,跟往日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大相径庭。
 事实上,安国公确实有种不知如何破局的无力感。
 他征战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前后失据的窘境。
 四千多个骑兵的伤亡虽然是个不小的损失,但对于手握百万大军的他来说,并非赔不起。
 但问题是他完全想不到办法该如何去对付这个凭空出现的火铳阵。
 一个在百步距离内,连骑兵铠甲和马铠也能轻易击穿的火器大阵,根本不是人力能够抵挡得住的。
 怪不得宁志远敢以身作饵,引他们动用大军来攻打,原来手里握着这样的杀器。
 这火铳阵一日不破,那宁家就一日难除。
 如今宁家只有几千火铳手就已经如此难对付,万一日后让他们发展出几万人出来,谢家那还有活路可言?
 不行,一定要趁着宁家羽翼未丰时铲除他们,否则谢家就算坐上那张龙椅也不可能坐得稳。
 想到这里,安国公干脆把心一横,咬着牙说:“不能就这样放任宁家壮大下去,否则我们谢家将永无宁日。
 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发动大规模的夜袭。
 火铳阵虽然厉害,但只要天色一暗,那些人就会看不清楚,胜机犹在。
 我们人数比对面多这么多,只要不论伤亡的话,我们是一定能够打赢这场仗的。
 你现在马上把所有千户以上的将领都叫进来,我要跟他们商量夜袭之事。”
 “是,父亲。”谢昱珩赶紧领命下去。
 就在安国公焦急地在营帐中等候之时,刚出去没多久的谢昱珩忽然急促促地跑了回来汇报道:“父亲,西北军有异动,他们正往映林方向移动,似乎是想进城。”
 听到这个消息,安国公顿时感到全身一阵发软,差点连站都站不稳。
 晚了,一切都晚了。
 宁志远不愧是沙场老将,他能想到的事,对方也已经预料到了,因此才会下令全军退入映林城中防范魏军偷袭。
 这场远征西北的大战,他们谢家已经彻底输了。
 以后西北宁家,将再也不是他们能够对付得了的庞然大物。
第329章。329 退兵
 “大帅,谢老贼这回是真的打算退兵?”一大早,望着城下开始陆陆续续收拾行当一副准备上路模样的魏军士兵,李定北半信半疑地问道。
 宁志远冷笑道:“他不退兵又能怎么办。映林已经被我们拿下,而且我们又有火器在手,他敢绕过我们带军深入内陆吗,真不怕半路被我们给包了饺子?
 最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没多少粮草了,此时不走还待何时。”
 宁雅枫忍不住说:“父亲,既然我们有火枪这种大杀器在手,何不乘胜追击,再杀他们一回。”
 “是啊大帅,二公子说得对,只要有火枪阵在,魏军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趁着他们退兵之际,我们正好乘胜出击。”
 其他几个大将也纷纷表示赞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在亲眼见过火枪阵的强大威力后,他们都对这种新式武器充满了迷之信心。
 对于下属们的积极请战,宁志远却摇了摇头说:“我们虽然有火枪在手,但魏军的数量毕竟远胜我等。
 只要谢老贼不兵分多路分薄兵力,就算我们追上去,也无法对其造成致命一击。
 有时打仗就跟赌钱一样,要懂得见好就收。切忌一见赢了钱,就把全副家当都押下去,这只会输到倾家荡产。
 这场与魏军之战,我们已然大胜。
 与其冒险追击,还不如就这样放他们走。”
 “确实是这个道理,大帅英明。”李定北也不赞成追击魏军,毕竟双方兵力相差太远了。
 其他大将见状,只好熄了乘胜追击之心。
 宁雅枫问:“父亲,惠阳和安庆这两城怎么办?真要让魏军拿在手里吗?”
 宁志远胸有成竹地说:“放心,他们拿不住的。
 大军一退,惠阳和安庆就会成为孤城。
 我们连映林这样的关键城池都能在短短几个时辰内拿下,惠阳和安庆就更不用说了。
 谢老贼这回损兵折将了这么多人马,他不会再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死守这两座孤城的。
 不过以谢老贼的尿性,我估计他在撤兵之时,很可能会放火烧城,希望别真让我给猜中。”说到这里,宁志远的表情随即变得凝重起来。
 但很可惜,宁志远的猜测还是成真了。
 几天后,惠阳和安庆这两座大城分别燃起了熊熊大火。
 火光冲天,浓烟四起,几乎百里可见。
 这两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池,就这样在熊熊大火中变成了一片废墟。
 正如宁志远所推测的那样,魏军并没有留下人马看守惠阳和安庆。而是在撤军之时,把这两座西北大城给生生烧掉了。
 虽然早已料到,但包括宁志远在内的众多军方将领在知道此事后,还是气得咬牙切齿。
 这场大战,以宁家为首的西北军大胜为最终结果。
 除去惠阳、安庆、映林这三座城池合计六万多守军全军覆没外,加上映林攻城战以及边关守城战所损失了人马,西北军方面一共折损了将近七万人。
 至于魏军方面,光是攻打惠阳、安庆、映林这三座城池就已经伤亡了近二十万人。再加上映林城偷袭战中被杀被俘的四万守军,以及在正面战场上被火枪阵所杀伤的人马,魏军的伤亡人数直逼二十六万大关。
 这还只是人员方面的统计,而在物资方面,随着魏军的放火烧城,西北军失去了惠阳和安庆这两个大城,这损失并不算小。
 西北军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攻下被夺的映林城,成功拿到了魏军存放在城中的大量粮草,极大地缓解了军粮紧张的窘境。
 但不管怎么样,光是从七万对二十六万的伤亡比例来看,西北军方面绝对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值得一提的是,西北军在攻占映林城后,还活捉了安国公的庶孙谢长宇。
 这场大战的胜利,可谓意义重大。
 不仅给整个西北和东北争取到了宝贵的发展时间,还让火枪和开花弹这两种跨时代的新式武器在战场上真正投入到实战当中,影响巨大。
 池非相信,这一战之后,不仅是西北这边会继续制造更多的火枪,大魏朝廷也会倾全国之力拼命仿造这种杀人利器,甚至就连胡人那边也有可能会争相仿造。
 随着火枪的大量出现,不久之后整个战争场面将会变得完全不同。
 不仅会变得更加血腥,也会变得更加残酷。
 正如池非所料,战败而回的安国公回到京城后,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工部立刻找出前朝火铳的图纸和实物,然后加紧时间研究改良。而且必须要在一年内做出跟西北军一样的火铳出来,否则全部问罪。
 接到这个命令后,工部哪里敢怠慢,立刻把放在库房内几乎已经快发霉的前朝火铳给翻了出来,然后加以研究。
 由于手上没有实物,工部众人根本不知道西北军手里的火铳是什么样,只能根据前线士兵的描述,再加上前朝火铳的图纸和样版来进行改良。
 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还好从一些战马的尸体上,他们找到了由火枪射出的铅弹。
 由此可知西北军手里的火铳已经不像前朝火铳那样使用铁沙或碎石,而是以铅弹作为喷出物。
 这一发现让工部上下大为振奋,终于找到一丝头绪了。
 ……………………
 池非并不知道这件事,就算知道也无能为力。
 此时的他,跟岳父宁志远一样,正忙得不可开交。
 虽说与朝廷的大战已经结束,但要处理的事情却堆积如山,而且几乎每件都是要紧事。
 其中最重要的是惠阳和安庆这两个府城的重建问题。
 由于惠阳和安庆这两个大城已经被魏军一把火烧成了废墟,根本无法再住人,必须要进行大规模的重建。
 废城重建绝对是一个旷日持久的大工程,宁志远从西北境内以及东北各地召集了大量工匠过来参与重建。
 但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平民百姓的房子要重建的话,这笔钱由谁来出。
 按照以往胡人入侵西北的做法,凡是被胡人烧掉房子的人家,官府只能给无处安身的百姓搭建简单的茅草房来暂时安置,最终重建房子的事还是得由户主自己解决。
 毕竟房子是胡人烧的,这笔帐总不能算在官府头上,官府也没这么多钱来给每户灾民进行房屋重建。
 这回情况类似,城中大量平房都是被魏军所烧,理应按以前的方法来处理。
 但池非却不这样认为,因为这回被烧毁的房子实在太多,受灾程度也远非以往可比。
 西北当局作为当地的管治组织,理应对这种大规模的灾害给予全力的援助,而不是仅仅安置受灾百姓就完事了。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否则民心何来?
 而且最重要的是,以西北如今的财政能力,是足以重建两城的。
 池非是九江知府,对于九江每年所产生的巨大利润是一清二楚的,所以他知道岳父是有足够资金来做这件事的。
 但他也很清楚,此事不能随便开头。
 否则以后一旦再遇到战争、台风、地震等大灾,百姓就会习惯性地等着官府来出钱重建他们的房子。
 一旦官府没钱重建的话,民众就会产生强烈的怨气,这显然并非好事。
 为此,池非想出了一个折衷的做法,那就是由官府出面,通过长期低息贷款的方式来借钱给百姓重建房子。
 这官方贷款的期限可以延长至十年到十五年,低息要极低,最好是无息。
 这样一来,不仅百姓有钱重建房子,而且官府也不用白白出钱,也算是一举两得。
 还有,关于工钱结算方面,池非觉得不能用常规的按日算,而是按件来算。
 因为这回是全城重建,其工程量远比平日可比。
 如果再按日算钱的话,那重建费用就会变得无比高昂。
 所谓按件结算,就是指一幢房子建好后,房主要按当初说好的价钱支付工匠工钱,不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