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当炮弹落地时,往往是圆椎形的顶端会最先着地形成撞击把这部分的厚陶撞破,使空气能够倒灌进来。
通过撞击使里面的燧石产生火花,再加上有充足的氧气,很容易就能引爆整颗炮弹。
这样一来,整颗炮弹就可以实现在落地的瞬间发生爆炸,极大地减少了哑弹的出现。
经过测试,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但这里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由于炮弹外壳是陶壳所制。在大炮发射的时候,强大的冲击力有时会使得陶壳本身发生破裂,引起炸膛。
有一门大炮就是因为炸膛而报废的,还炸伤了好几个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池非于是让工匠们给每颗炮弹的弹身加装了两层外壳,一层是木壳,一层是陶壳。
这两层外壳就相当于双保险,加起来足以承受大炮发射时的冲击力,这样就基本解决了炸膛的危险。
从最初研究到最终成形,这前前后后加起来足足花了半年有余。
虽然过程颇为艰难,但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把落地炮研究出来,池非总算是松了口气。
之所以要急着研究落地炮这种远距离进攻武器,那是因为池非通过散布到江南各处,尤其是新京那里的探子得知,魏朝的工部如今正在日以继夜地加紧制造火铳。
虽然那火铳比他们西北军所用的火枪要落后许多,但毕竟也是能发射铅弹的火器,具有相当的杀伤力。
至于工部具体已经造了多少杆火铳出来,暂时还不知而知。
池非是个谨慎的人,他习惯于往最坏的结果来考虑。
假如谢家真的拥有大量火铳,将来一旦西北军真的与魏军对上,就算西北军能够打赢,可能也要付出不少的伤亡。
而且接下来西北军还要对付胡人这些关外豺狼,不能在这里折损太多人马。
因此池非才急于在出兵江南之前,把落地炮这种能够通过大炮发射出去的远距离进攻武器造出来。
如今落地炮已经研制成功,接下来不仅要大量制造这种新式炮弹,还要尽量多造铁炮。
否则有弹无炮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
不过造炮之事就不用他多操心了,宁雅柏早已下令东北各府军械局加紧造炮。
……………………
当宁雅枫带着二百多颗落地炮赶回西北大营时,亲眼观看过试炮效果的宁志远开心得像捡到宝似的对这些新式炮弹摸个不停,简直就是爱不释手。
几乎就在当天下午,宁志远就派出快马给西北各地军械局下达了最新的命令,命其大量造炮,不得有误。
也就是从那天起,在大将军宁志远的带动下,整个西北军方备战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不管是士兵还是平民,几乎所有人都被动员起来积极备战。
第356章。356 上贡
一边享受着几位美人按摩捶腿,一边品尝着新鲜可口的上贡水果,和安帝赵焞安在感得舒服之余,却不免有些无聊。
如果是以前的话,他不仅可以在宫里看戏,甚至还能微服出宫去百花楼或怡香阁等青楼去找各式美人开心。
可是如今到处都瘟疫横行,他不仅不能出宫,甚至连招些戏班子进宫唱戏都不行。这时间一久,喜欢热闹的和安帝自然会觉得有些乏味。
按道理来说,作为皇帝,不仅要掌管万民,还要统领百官,应该是很忙的。
但他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皇帝,很多事情都是由谢家等人直接定夺。
他只要在谢家送过来的奏章上写个“准”字即可,之后就再也与他无关了。
换句话说,一切都有谢家和安国公顶着,他只要做个听话的皇帝,就可尽情享受皇帝的生活。
这种像傀儡一样的生活,对于像皇伯父靖安帝或堂弟赵焞丰这些想成为一代名君的皇帝来说或许难以忍受,但对于赵焞安来说,他倒是挺享受这种无忧无虑的日子。
或许在其他勋贵和官员眼中,他是个碌碌无为的昏君。
但其实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只有这样他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并且安安稳稳地继续做这个皇帝。
谢家要的不是堂弟赵焞丰这样刚愎自用、老想自己掌权的皇帝,他们要的是像他这样安份老实的傀儡。
有野心有抱负又怎么样?皇伯父靖安帝和堂弟赵焞丰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个死在兵变当中,一个死在胡人手里,两父子都不得好死。
他才不要学他们一样,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
所以他不仅不会反抗谢家,反而还要好好巴结他们。
如果运气好,谢家暂时不想改朝换代的话,那他的儿子就能继承他的位子也当上皇帝。
就算谢家真想篡位,只要他肯乖乖配合“禅让”的话,至少也能封个万世侯之类的爵位平安退位。
所以不管怎么算,只要他乖乖听话不搞事的话,谢家就不会为难他。
就因为抱着这样的打算,赵焞安从登基第一天起,就对以安国公为首的谢家唯命是从,从不敢提出任何反对的意见。
基本上是安国公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听话得很。
也正因为他这么上道,谢家除了军政之事不让他沾手以外,其余该有的贡奉那是丝毫不缺的,就连他喜欢微服出宫逛青楼这点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当看不到。
当和安帝正无聊之际,一个太监走过来禀报说:缉事府指挥使吴康贵求见。
听到吴康贵要覤见,几位原本正在服侍赵焞安的妃子顿时眼睛一亮,脸上都不约而同地露出了雀跃的神情。
赵焞安看到她们的反应,不禁有些不高兴地道:“怎么,你们很想见到他?”
一个最为得宠的妃子娇笑道:“看皇上您说的,我们不是想见他,只是想看看这回吴大人又给皇上您进贡了什么好东西。
上次他进贡上来的南洋珍珠,按照他的方子磨成粉以后用来敷脸,确实能让肌肤变得更加白嫩。
我们姐妹几个正想求求皇上您,能不能让吴康贵再多拿些南洋珍珠过来,好让我们别断了炊。”
“这有何难,我等一下就叫他多送点过来,保证让你们用个痛快。”
“谢皇上,皇上真是对我们太好了。”几个美人一边说一边向他撒娇。
赵焞安十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说起这吴康贵,也算是条好狗。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当年赵焞安刚登基的时候,原本想换掉既是堂皇弟赵焞丰的大舅兄,又是其心腹的吴康贵。
没想到这吴康贵挺会做人,还没等他开口换人,就偷偷地把大把银票塞了过来,足有上百万两之多。
据说缉府事这么多年来从经办的案件官员那里捞到了不少油水,看来果然是真的。
看到对方这么上道,赵焞安就暂时放过他。
吴康贵为了保住自己缉事府指挥使的位置,这么多年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进宫向赵焞安上贡搜刮回来的银子和各种奇珍异宝。
收礼收习惯了的赵焞安终于决定不换人了,让他继续当这缉事府指挥使。
这下吴康贵终于放下心来,继续不遗余力地给唯一能保住他的和安帝赵焞安送钱送礼,从不敢间断。
吴康贵之所以要不计血本地这样做,那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以前得罪的人太多。
如果他真的失去了缉事府指挥使的权力,很可能会遭到那些人的疯狂报复,所以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这个位置。
就这样,一个负责收钱收礼,一个负责到处去搜刮财物珍宝来上贡,两人形成了狼狈为奸的同盟关系。
因为抱上了和安帝这条新大腿,吴康贵再次成为京城一霸,无人敢惹。
在怡和殿里,和安帝接见了吴康贵。
吴康贵进宫,果然又是向他上贡来的。
这回除了大把的银票和金银珠宝外,还上贡了一些新奇的小玩意。
例如一到点就会发出鸟叫声的铜钟,会自己跳舞的音乐盒,以及一些洋人贵妇穿的新裙子。
这些东西都是吴康贵从洋人那里买来的,据说花了大价钱。
“吴卿家有心了,朕很满意。”看着这些新奇的小玩意,赵焞安照常勉励了一番。
“谢皇上嘉奖。”吴康贵赶紧跪下磕恩。
“卿家的忠心,朕是知道的。
对了,你上次拿过来的南洋珍珠还有吗?朕的几位美人颇为喜欢。”
“有的,有的,回头臣就派人送进宫来。”
“好,有你这样的忠臣掌管缉事府,朕就放心了。”
“皇上龙恩深重,微臣受宠若惊,微臣以后一定会继续尽心尽力为皇上效命。”
看到他这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和安帝颇为满意。
虽说他是个手无兵权的空头皇帝,但至少像吴康贵这样的小人,还是肯听他号令的。
然而志得意满的和安帝却并没有发现,吴康贵这副表情与其说是诚惶诚恐,还不如说是一脸的心虚。
当吴康贵出宫后,他立刻坐上了自家马车。
只是奇怪的是,马车里面早就坐着另一个男人。
那人三十来岁,五官平庸,是那种不容易让人记住长相的类型。
吴康贵一见到他,立刻气急败坏地说:“你们要我做的事我已经做好了,快把解药给我。”
那个男人盯着他的眼睛问:“那些东西确实已经送到皇上手里了?”
“自然是真的,难道这还有假吗?别说这么多,快把解药给我,快!”吴康贵说话之间,越发感到自己的肚子一阵绞痛,感觉自己快要毒发了,急得不行。
那个男人看他不像说谎,这才从身上拿出一个小瓶子交给他。
吴康贵打开瓶子后,从里面倒出一颗手指头大小的药丸。
捏着这颗药丸,他半信半疑地问:“这解药是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如果堂堂缉事府指挥使真的死在这里,那事情就闹大了,这可不是我们想见到的。”
听他说得有理,吴康贵这才把药丸吞了下去。
不知是否心理作用还是药丸真的起效,没过多久他就感觉腹痛明显减轻了许多。
他知道这些人指使他把东西送进宫里肯定不怀好意,但因为被他们逼着吞下了毒药,他不敢不照他们说的去做。
他甚至已经做好了跑路的准备,等一下回府就立刻收拾细软连夜逃出新京。此地已经不可久留。
就在他想从那个男人嘴里再多套一些话时,他忽然觉得眼皮发沉,泛起了一阵强烈的睡意。
“这药……”还没等他问完这句话,他就已经直接昏了过去。
那个男人见他昏过去后,稍稍提高音量对外面伪装成车夫的同伙说:“事情已经办好了,我们去码头送货。”
“是。”车夫立刻调转方向往码头驶去。
……………………
几天后,大魏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大事:宫里爆发了瘟疫。
不仅和安帝和几位妃子感染了散疮,就连两位皇子也相继得了散疮。其他受感染的太监和宫女更是有上百人之多。
原本就已经忙得焦头烂额的谢昱珩一听此事,顿时大惊失色。
如果是以前靖安帝刚刚驾崩,谢家还掌握着天下的话,赵家的人死得再多也不要紧,大不了就是换皇帝而已。
但如今前有瘟疫肆虐,后有胡人入侵,正是人心惶惶之时。
和安帝虽然只是个傀儡皇帝,但对于如今的大魏朝廷来说,却是一面能够聚集人心、共同抗胡的大旗。
如果这时候和安帝出了什么事,对于众多原本就充满恐慌的大魏军民来说,肯定会造成极大的冲击。
而且最要命的是,唯一的两位皇子也感染了散疮,这下连传位的人都没有。
万一和安帝真的病死,难道还要再从赵氏分支那里找人继承皇位吗?
先不说这人选方面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