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学过珠心算或其他速算方法的古人,看到有人能够一下子从这么大量的数据中提取结果,而且对方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少年,自然会感到震惊。
 看到掌柜瞪大眼睛看着自己,池非知道自己赌对了,于是故意道:“如果掌柜还有怀疑的话,可以再考一下小子。”
 掌柜摇摇头说:“不必了,小兄弟的心算能力神乎其神,老夫佩服,佩服。”
 算术跟诗词文章不一样,错一个数也是错,根本没有蒙混的余地。更何况他全程盯着,不可能有假。
 此言一出,其他伙计和看热闹的客人都不敢相信地看着这个衣衫褴褛的少年。
 知道这里人多口杂不宜详谈,掌柜把池非单独请进了内堂,还奉上茶水点心。
 看了一下桌上的茶水点心,池非十分坦荡地说:“不瞒掌柜,小子已经几天没吃东西。这些我就不客气了,希望掌柜不要见怪。”
 对于他的坦然,掌柜笑了笑道:“小兄弟请随意,不必客气。”
 池非于是拿起点心慢慢吃了起来。
 虽然他早已饿得不行,但他还是强忍着狼吞虎咽的冲动慢慢品尝着。
 他很清楚现在还处于“面试”阶段,只差临门一脚了,必须保持逼格和风度,这样才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果然,掌柜看到这少年吃东西时动作优雅,从容不迫,一看就是出身良好极有家教的人,心中不禁又生出几分好感,表情也变得更加和蔼。
 吃了两块点心解解饥火后,池非放下杯子说:“掌柜有事请问,小子言无不尽。”
 “那请问小兄弟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又为何流落京城?”
 “小子姓苏单名一个真字,原本是景安府泊来县张家村人,父母叔伯皆为农人。小子是家中独子,自幼在村学读书。
 然去年北方大旱,又有蛮夷侵境,致家中生计艰难。更有甚者,某日突然有一伙马贼窜入村中烧杀抢掠。
 仅仅一天时间,包括小子祖父母、父母、叔伯在内,全村几百口人被马贼全部杀光。适逢小子当时正好进山采摘野果,这才逃过一劫。”说到这里,池非语气沉重,眼眶泛红,显得十分悲痛。
 这份悲痛当然是池非表演出来的,虽然他也很同情苏真的遭遇,但他毕竟不是本人,无法感同身受,只能做一下临时演员。
 这些表演是必须的,因为苏真的身世如此悽惨,如果当事人在说起这段经历时表现得无动于衷,要叫外人怎么相信?
 果然,掌柜听到这里,不禁十分同情地看着他。
 作势轻轻擦了一下眼角,池非继续道:“迫不得已,小子只能跟着其他流民一起向南方迁移,直至来到京城。”
 “那小兄弟在京城有亲戚吗?”
 “没有,有的话就不至于连饭都吃不上了。”
 池非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掌柜的表情,发现他不经意间皱起了眉头,知道对方有点想退却了。
 其实这也正常,因为真要请他这个无亲无故的外地人,不仅要给他地方住,还要帮他办理“白籍”,这就很麻烦了。
 池非也知道自己的弱点,在进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应对的方法,于是他继续说:“不瞒掌柜,小子以前并没有做过帐房的工作,只是对算术有点天赋,又为生计所迫,这才厚颜应聘。小子自知才疏学浅,所以并不敢有什么奢求,只求一个可以住的地方跟两餐饱饭而已。”
 掌柜听他这样一说,表情顿时缓和了许多。
 他是商人,自然精于计算成本。
 请一个有经验的帐房先生每月少则十几两,多则二、三十两。过年过节还要巡例发些节礼年金,算下来一年大概要三百两到四百两之间。
 如果请这个少年的话,即使他没有做过帐房,但他有如此惊人的心算能力,到时只要找人教一下,很容易就上手。
 而他要付出的,不过是每天两顿饭而已,住的话就跟其他伙计住在一起。
 唯一需要花钱的地方就是要找中间人帮他弄张“白籍”回来,也就十五、六两银子而已。
 连吃饭再加办“白籍”的费用,算下来一年大概三十两左右。
 而且这少年年纪还小,再加上在京城无亲无故,怎么样也会在他这里做到成年。这比那些虽然有经验但随时有可能跳槽的外聘帐房先生要稳定得多。
 这笔买卖不管怎么算都挺值。
 在认真考虑了一会之后,掌柜终于开口道:“小兄弟,既然你如此有诚意,老夫也并非不近人情之人,你就安心留在这里吧。以后你的食宿,老夫会给你安排妥当。至于你的“白籍”,老夫也会帮你办下来。
 只是咱们丑话说在前头,你在老夫这里工作,就必须遵守我们店的规矩。一旦犯错,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就直接开除。
 如果你在这里偷窃或做了其他违法勾当,老夫会马上报官处理。这些你都能接受吗?”
 “掌柜放心,小子自幼读的是圣贤书,虽然只略懂皮毛,但礼义廉耻还是知道的,绝不敢做为非作歹之事有辱先人。能够得掌柜垂青,小子感激不尽。”
 掌柜十分高兴,拍着他的肩膀说:“好,那你就在这里好好做事,我是不会亏待你的。老夫姓刘,你就叫我刘掌柜吧。”
 “多谢刘掌柜。”
 终于不用饿死了,池非不禁在心里面松了口气
第4章。004 入职
 东升米铺是一家老字号店,总店在京城内侧盛华门附近,在很多县城都设有分店。
 光是京城这里,就有四家分店。
 就这样,池非正式成为了城西这间东升米铺的帐房学徒。
 他跟其他伙计一样住在米店租下的一幢小四合院内,还幸运地分到了一间单独的小房间。
 吃饭则是跟其他伙计一起吃。
 由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寡归负责买菜和煮食,煮好后再由她来分菜。
 伙食虽然算不上好,菜多肉少,但米饭倒是能够吃饱。
 这里的米饭当然不是指上好的白米,那是用来卖的。一般是粟米再掺杂些陈米做出来的饭,但即使是这样也比许多农民的伙食要好很多。
 除了吃住外,米店还给每个伙计发了两套上工用的工衣。用细麻布制成,比较耐磨耐穿。
 池非也有两套,只是因为年纪太小,没有适合他的,只能另外订做。
 果然人靠衣装,换上新衣服后,他整个人立马大变样,再加上成熟有度的举止,不管怎么看都像是出身好人家的孩子,让人印象深刻。
 正式上工后,他每天的工作先从记数开始。
 即用帐本登记客人买了多少斤白米,多少斤陈米,多少斤粟米,每样花了多少钱,一分一文都要记得清清楚楚,不能有错。
 当然,因为他是新手,所以原来负责记数的伙记也要另外记一本,防止他出错。
 池非本身记性好,再加上会珠心算,七、八天下来竟然一处错误也没有。而且字迹工整,排列有序,让人看得十分舒服。
 “不错,不错,苏真这帐本写得好,字也写得很不错。邓全,你该好好学学才是,你看你那笔狗爬字。”
 “是,掌柜。”负责记数的伙记邓全应了一声后,忍不住有些恼怒地瞪了池非一眼。
 池非抱拳行礼道:“掌柜过奖了,其实不是我记得好,是全哥教得好。我刚开始记数的时候,也经常记错。还好多得全哥用心教我,这才少走了很多弯路。所以掌柜你应该夸奖的人是全哥才对,而不是小子我。”
 刘掌柜深深看了池非一眼,然后微笑道:“原来是这样,邓全,想不到你还挺会教人的,这次做得不错,下次要继续,知道吗?”
 “是,掌柜。”邓全这回的脸色果然好了不少。
 马屁精!
 负责站门口迎客的陈长东在心里面骂了一句,然后用鄙视的眼神盯着池非。
 他没想到这个当时让他大失面子的小乞丐竟然真的成了米店的伙记。
 虽然只是个学徒,但帐房的工作比他站在门口迎客要轻松得多,这让他更觉得这小乞丐碍眼。
 除了记数以外,帐房学徒还要学会如何找零。
 很多人以为古代的通用货币单位只有三种:即多少文铜钱换多少两银子,然后多少两银子换多少两金子。
 虽然这样说也没错,但在实际流通使用当中,其实还是一个不成文的单位,那就是“钱”。
 古代铸银技术不成熟,无法提取百分百的纯银,一些黑心私铸者还会故意掺假,在里面混入锡、铅等普通金属。在当时的条件下,白银的缺斤短两很难判断,也不好携带。
 后来,人们想出了一个方法,他们用钢剪把整个银子剪成小碎块儿,以便于和铜钱进行兑换。也就是许多古装电视剧里经常会出现的碎银子。
 当然,剪出的碎银子还需要称重,这就要提到古人的另一项发明了,那就是戥(děng)子,戥子是一种精确到厘的精密称重仪器。后来,戥子除了用于称重银子外,还被用来称贵重的药材、香料、颜料等。
 而用戥子称重的时候,用得最多的就是“钱”这个单位了。例如一个碎银子重多少钱。
 换算方式大概是这样,一两白银可以换一千文铜钱,也就是一贯。
 一两等于十钱,也就是说,一钱白银等于一百文铜钱。
 有了“钱”这个单位后,用白银进行小额交易的时候,就会方便很多,因此成为了惯例。
 当一个人拿着十两银子买了商家七两的东西时,账房先生会当着这个人的面,用戥子对这十两银子称重,看看份量是否足够。
 确定没有缺斤短两之后,商家再用钢剪把这十两银子剪开。
 但人手是很难刚好剪成一块儿七两重,一块儿三两重的。如果三两那块剪成三两多了,则必须再剪,如果剪成不到三两了,就要用商家之前留有的碎银子来填补。
 如果商家没有合适份量的碎银子作为填补,那这部分就要按照差额换成等价的铜钱。
 必须说明的是,就算有人拿着十两银子买了十两的东西也不能马上离开,商家还是要称重并剪开银子,目的是确认对方没有在银子里面加入锡、铅等东西滥竽充数。
 还有,别以为帐房是个纯文职,其实做帐房也是需要一定力气的,尤其是当学徒阶段。
 因为用来剪银子的钢剪,这个工具夹口很小,夹臂很长,用这个来剪银子是需要很大的力气的。
 一般一锭完整的银子需要两个人合作完成,一人固定,一人剪。有时候剪银子的人甚至要用整个身体作为压力才能成功剪开银子。
 偶尔还会发生因为操作失误,导致有人受伤的情况。
 不过这种体力活一般是由帐房学徒来完成,除非没有学徒,帐房先生才会亲自上阵。
 池非因为年纪小力气不够,还无法剪开完整的银子,只能切碎银,然后用戥子来称重找零。
 他知道不管什么生意,钱银当面结清是很重要的,所以每次找零的时候都特别小心,唯恐出错。
 他这种小心谨慎的态度,也让刘掌柜更加满意。
 ………………………………
 当所有人回到四合院后,池非主动走到邓全面前说:“全哥,我有些不太懂的地方想问问你,能不能去你那里坐坐?”
 邓全有些不耐烦地问:“有什么事你说吧。”
 虽然今天池非帮他说了好话,但这也掩盖不了他因为这小子才挨掌柜骂的事实,所以心中仍有怨气。
 “其实是这样的,听说全哥你正在学算盘,我正好会一点。全哥你要不要看我打得怎么样,又或者有没有错?当然,如果可以一起交流一下心得就更好了。”
 邓全愣了一下,然后认真看着面前的少年。
 只见他正笑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