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一边讲解一边操作,每一步都演示得十分清楚详细。
 做完一遍后,他让张小娥自己试试,他在旁边看着。
 刚开始的时候张小娥很紧张,小心翼翼地老担心会出错。后来多做几遍后,很快就上手了。
 池非看她已经上手,就让她把剩下的模具全部填满,然后放到阴凉的地方等它自然阴干就可以了。
 不管是肥皂还是香皂,最大的问题是等它彻底干透所花的时间太长,动则就要一个多月,所以池非才一口气订了这么多模具和大陶罐,一做就做一大批。
 等她做完后,池非问:“知道我为什么要做两种肥皂吗?”
 “当家你是想分两种卖?”
 “对,一种是没有香味,而且要一块一块割出来卖的普通肥皂,这种肥皂是给普通人用的,价钱也不贵,可以按重量来卖。另一种不仅有香味,而且形状又好看的香皂,则是卖给有钱人的高级货,价钱比普通肥皂要高得多。”
 “当家,既然这种东西只有你一个人会做,为什么还要把方子卖掉?”
 “傻瓜,如果是量少的话还可以一个人做,但如果量大的话,一个人怎么做?
 如果要请人开作坊的话,这么多人来来往往,方子想不泄露出去是很难的,总会有些有心人想要打探到你的关键步骤。
 这泄密问题还是个小事,只要非常小心的话或许还有办法避免。
 真正麻烦的是,一旦这香皂变成了赚钱的物件,不仅是商人,那些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也会像嗅到血腥味的食人鱼一样蜂涌而至。
 我们只是平民百姓,怎么跟那些人斗?他们只要随便找个名目,就能把你关起来,然后逼你把方子交出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想做独市生意是不可能的。只能将这方子利益最大化,多卖几个商家多赚点钱。
 但方子毕竟只是方子,在没有成品的情况下是没人会信你的。因此我们必须先自己做一批成品出来卖,这样才能把那些商人引过来。
 你呢,就好好学学这门做皂的手艺,将来出去了也能凭这门学艺养活自己,开个小店什么的应该也能混口饭吃。”
 张小娥十分激动地扑嗵一声跪下来对他用力磕了一个头,“当家,你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池非赶紧把她拉起来,“以后别这样,我最怕别人对我行这么大的礼,会折寿的。
 你是我信得过的人,我对自己人是不会小气的。等过一段时间看看这李大牛为人是不是真的可信,如果没问题的话你可以一并教他。”
 张小娥揉着眼睛哽咽道:“就算要教,也要等当家你把方子卖掉再说。”
 “随你,我们出去吧。”
 “嗯。”张小娥红着眼睛默默地跟在他身后。
 接下来几天,池非带着张小娥和大牛一起,开始大量制作肥皂,做好后全部用那二十几个正方形的大陶罐装起来等晾干。
 这二十几个大陶罐都装好后,摆得到处都是。幸好有很多空余的房间,否则还真放不下。
 就像池非之前说的那样,其中制作香料水和烧碱溶液这两个关键步骤,都是他跟张小娥两个人独自完成的,并没有让大牛看到,直到接下来的其他工序才让大牛参与。
 大牛其实完全不知道当家在做什么,但他还是很老实听话地按吩咐做事。
 有了大牛的加入,池非和张小娥的工作量瞬间减轻了许多。尤其是一些搬搬抬抬的力气活几乎全部由他来做,帮他们省了不少事。
 而大牛在用过之前做好的肥皂后,也觉得这东西很好用,不管是洗衣服还是用来洗澡都很干净,觉得这东西太神奇的。
 就在池非带着张小娥和大牛他们刚忙完这件事没两天,金掌柜忽然带着一封请柬上门来找池非。
第65章。065 交流会
 “金掌柜,您特意来找我有什么事吗?”双方在客厅里坐下后,池非开口问道。
 金掌柜回答道:“是这样的,过两天书商行会将在城东紫竹园那里举办每年一次的书商交流会,到时不仅全京城的书商会到场,还会邀请众多有名作者参加。行会负责人委托我们聚雅斋把一封请柬转交于你,这就是请柬。”说完,他把一封红色洒金请柬递给池非。
 池非看了看那封请柬,有些为难地说:“掌柜,不是我不给面子,现阶段我实在是不想暴露我的身份,以免招来麻烦。”
 看着面容还相当稚嫩的苏真,金掌柜也能理解他的难处。
 虽然苏真平时待人处事有一种远超其年龄的成熟和淡定,但他毕竟才十四岁,还是个弱龄少年。如果现在就曝光他的身份,会引来众多书迷围观不说,万一引来心怀不轨的歹人那就危险了。
 金掌柜赞同地点点头说:“你的顾虑也是有道理的,那我就随便编个理由代你回复说不能出席好了。”
 “那就麻烦掌柜了。”
 “小兄弟,虽然你无法以池非的身份参加,但你不妨以普通人的身份参加。这样对你来说是有好处的,至少可以对各个书商以及各个同行作者有个大概的了解。免得下次再遇到草堂书生那种事的时候,你连对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池非想了想,这话也有道理。既然已经在这行混,总要多认识一些人,多了解一下这行的规矩和忌讳,不能整天埋头造车。
 “掌柜说得有理,那苏真就厚颜以掌柜的子侄身份参加好了,希望掌柜不要见怪。”
 “如果真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子侄,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会见怪。那就这样定了,到时我过来接你一起去。”
 “多谢掌柜。”
 …………………………
 两天后的中午,金掌柜依约乘马车来接池非。
 池非穿着一身崭新的淡白色布衣长袍,虽然低调但却不显寒酸。金掌柜觉得很满意,这少年总是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在车上,金掌柜向池非介绍了这个书商行会的由来。
 书商行会是在二十多年前建立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减少同行间的恶性竞争。
 在没有行会之前,书商们对于话本、诗词歌赋、四书五经之类的印刷品是没有统一定价的。不同的书商,不同的印刷质量,甚至是不同的纸张,价钱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相差甚远。
 由于书本身并不便宜,书商们为了吸引更多人买书,最常用的手法就是降价出售。
 你卖得好是吧,那我就卖得便宜一点把客人都吸引过来,反正书里面的内容都是一样的。然后对方为了还击,会卖得更便宜,于是形成了恶性的价格战。
 在这种斗便宜的价格战中,书商们为了有钱赚,只能最大程度地节省成本。于是许多粗制滥造的劣质书开始充斥市场。
 有的印刷得乱七八糟,有的用很差的纸来印,有的甚至连内容都是印错的。这使得许多读书人和普通读者对书商的印象非常差,觉得大部分的书商都是无良奸商。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包括聚雅斋在内,京城几个大的老字号书商第一次联合起来,组成了书商行会,并且不断吸纳更多的书商进来。
 建立书商行会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集体的力量遏制这种恶性竞争。
 恶性竞争的出现是因为不合理的价格战,所以书商行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禁止同行间的价格战,实行统一定价。
 为了规范市场,不以内容,只以纸质和印刷质量把书的品质分了上中下三等。
 规定上等品质的书一个价,中等品质的书另一个价,下等的书又一个价。
 如果有哪个书商违反规定的话,就会遭到整个书商行会的集体抵制。
 通过这样的强硬措施,京城的出版市场终于得到了有效整顿,书商们也不再需要通过价格战来做那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销售方式。
 为了防止行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各大书商还制定了严格的轮换制度。即行会会长每隔三年都要换人,由各大书商的当家轮流担任。
 凡是需要作出任何重大决定的时候,需要全体书商投票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行会会长只是作为决议的倡导者和发起人,没有一票决定权。
 为了加深各个书商的交流,书商行会每年会在差不多这个时候举行书商交流会,到时不仅全京城的书商会到场,还会邀请众多有名作者参加。
 京城书商行会的建立对规范出版市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引起了外地书商们的注意,许多府城的书商也有样学样建立了自己的书商行会。
 池非听完金掌柜的解释后,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
 谁说古人不会搞民主投票了,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很快,马车来到了举行交流会的现场,城东的紫竹园。
 这紫竹园的原主人是京城里的一个大富商,可惜富不过三代,由于家里出了败家子,家产很快就败光了,只剩下这个园子以及一幢祖宅。
 为了生计,现主人就把这园子出租给别人游玩以赚取租金。
 这紫竹园因为种满紫竹而得名,占地面积很大,在京城这个寸金尺土的地方,拥有这么大的园子,可见原主人当年是多么的有钱。
 里面假山流水一应俱全,是一个游玩的好地方,因此许多有钱人如果想开大型聚会的时候,就会租借这园子来开。
 一来地方够大,不愁客人坐不下。二来聚会结束后只要花点钱叫人收拾整理就可以了,什么都不用麻烦。
 除非有其他人提前租了,否则书商行会每年举办交流会的时候,都会首选这紫竹园,这已经成了惯例。
 园子门口有专人负责迎接客人,对方一见金掌柜,就十分客气地向他打招呼问好。
 金掌柜跟他客套一番后,就介绍说池非是他的一个侄子,这次是带他过来开开眼界。
 对方没有怀疑,就这样恭送两人进去。
 池非跟着金掌柜进入园子后,只见四周都明显用心布置过,举办方还在路两边的紫竹上挂满了灯笼和彩带,看上去十分喜庆。
第66章。066 没来
 书商交流会的主场设在紫竹园的中央,是紫竹生长最茂密的地区,旁边还有一个人工湖,湖边有两座亭子,看上去十分的风雅。
 华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站着说话,一般都会习惯于坐着与人聊天。
 池非和金掌柜来到会场的时候,只见那里摆放着许多桌椅,方便客人随时就坐。
 只要一有人坐下,很快就会有穿着统一蓝色短褂的下人立刻用托盘端着茶水过来招待客人。
 这时代的有钱人不管是宴会还是聚会,总喜欢热热闹闹,所以戏班子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园子的正南边,早就搭好了戏台,有一个戏班子正在那里表演着一部欢快易懂的戏剧。
 有不少跟丈夫一起来的女眷带着孩子正津津有味地坐在那里一边看戏一边吃点心。有几个丫环专门负责招待他们。
 此时会场里面已经有不少人来了,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说话聊天,其中不乏年纪较大的人。
 金掌柜很快就在人群当中看到了自己当家,于是对池非说:“小兄弟,等一下没什么人的时候,我带你去见一下我们当家。你应该还没见过吧。”
 “那就有劳掌柜了。”
 金掌柜带着池非去跟几个相熟的书商和话本作者打招呼,在介绍池非的时候,统一口径说是他的侄子。池非也很有礼貌地向他们一一问好。
 那些书商看苏真一身布衣,不像是出身富贵或混得太好的人,也就没有多注意他,而是不约而同地问起金掌柜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仙侠》的池非先生有没有来。
 这个问题不仅书商们想知道,许多同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