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看完这一卷,所有读者心里只有一个想法:纪正变得好强好厉害。
 不管是那种杀伐果断的性格,还是以一敌百的武功,都给人一种好牛X的感觉。
 当然,古代是不懂什么叫牛X,但大概意思就是这样。
 在池非看来,这一卷就是给纪正装X用的。
 一个原本弱小受欺的少年,经过几年的潜心苦练后,终于开始展露锋芒,这种套路就算在现代网文界,也是经常会用到的。
 在这个时代用上这种套路,在众多读者看来何止是爽快,简直是惊艳。
 其中,读者觉得最精彩的是关于纪正性情大变那段描写,由原本一个单纯老实的少年变成一个做事随心,亦正亦邪之人。
 这种性格的主角读者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让他们觉得十分新鲜和真实。
 把纪正塑造成如今这个样子,这是一种冒险,也是一种尝试。
 很幸运,绝大部分读者很自然地喜欢上了这种全新的主角性格。觉得这样的纪正不仅真实,而且非常让人有期待感。
 另外对于纪正一边隐藏自己的身份一边却冒死救苏小小的故事安排,读者们看得十分感动。
 尤其是事后他悄悄把丢失的兵器还给苏小小,然后又悄悄离开时,让所有人都觉得这样的纪正既让人佩服又让人心疼。
 如果说前几卷都是剧情辅垫的话,那这第六卷就是主角开始展露锋芒的一卷,让人看得十分爽。
 让读者觉得爽是很重要的,就跟池非之前说的那样。同样是YY,有逻辑通顺、剧情丰满的好YY。也有不讲逻辑,只追求无脑快感的烂YY。让读者爽也是如此,道理是一样的。
 总之这第六卷让读者们看得十分过瘾,大感爽快,并且更加期待接下来纪正会做什么事,又会遇到什么事。
 在书的最后一页,同样是作者的后言部分。
 池非先生还是像往常一样多谢各位读者的支持和捧场,并告知第七卷同样是在下个月初出版。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最后还多了一段这样的话:
 最近经朋友介绍,得知在城西柳园路一带开了家名为随缘皂店的新店。店里卖的是一种名叫肥皂的东西,据说比澡豆更好用,既可以洗澡又可以洗衣服。
 好奇之下,我到那家店去试了试,果然很用好,不管是洗手还是洗衣服都很干净。
 除了肥皂以外,店内还有一种要贵得多的洗澡用品,名叫香皂。顾名思议,这香皂就是带有香味的肥皂。
 我买了一块回家试用了一下,的确有香味,而且外形也更加精致好看,洗完澡感觉很清爽。
 这香皂好是好,就是太贵了,更适合富贵人家使用,我这个小作者还是用普通肥皂算了。
 因为感觉这肥皂挺好用,不仅比澡豆便宜,而且去污力也更强,所以忍不住向各位推荐一下,并非有意帮那家店宣传。
 如有冒犯之处,请各位不要见怪,咱们下次再见。
 ………………………………
 看到这段书后言的时候,简书棋感觉自己仿佛被雷劈到了,脑子完全是懵的。
 过了一会,他脑中只有一个想法:无耻!太无耻了!
 某人竟然在自己的书里帮自己卖的东西打广告,而且还装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
 太无耻了!
 不管简书棋怎么想,从《仙侠》第六卷发售的第二天起,随缘皂店就彻底火了,火到无人不识的地步。
 无数读者蜂涌而来,就为了看看这间连鼎鼎有名的池非先生也忍不住推荐的新店。
 由于人实在太多,几乎把整个店门口围着水泄不通。这还只是前面部分,后面还有大把人等着呢。
 早有准备的池非请来几个嗓门特别大的汉子,然后让他们一边敲锣一边大声叫着维持秩序防止意外发生。
 当所有人稍微静下来后,池非就像第一天开店那样,叫大牛现场演示肥皂的清洁能力。
 大牛也被这么多人吓到了,但还是硬着头皮当众演示起来。
 在看完大牛的演示后,那些来看热闹的人也惊叹于这肥皂的去污力。
 有些好奇的读者干脆大声问:池非先生在书中提过的“香皂”究竟多少钱一块。
 当听到一块小小的香皂竟然要十两银子时,顿时在人群当中引发了一阵骚动。
 这时,嗓门较大的大牛就代替池非大声说:“这香皂是我当家用特别的配方制作的,里面含有多种名贵香料,而且制作时间也比普通肥皂要长得多,所以才卖这么贵。
 不过这玩意是给有钱人用的,我们买这普通肥皂就行了。虽然没有香味,但用来洗澡洗衣服也是很好用的。”
 众人一听也有道理,如果这香皂真是用名贵香料所作,而且做的时间也更长,卖贵点也很正常。反正那是给有钱人用的,他们买普通的肥皂就可以了。
 于是,在几个敲锣大嗓公的安排下,许多人开始排成了长龙轮流购买肥皂这新鲜事实。
 虽然大部分人买的都是肥皂,但人龙当中也有一些小厮打扮的人,他们买的可不是平民百姓用的肥皂,而是最贵的香皂。
 看着第一个小厮把十两白花花的银子交给那个年轻得过份的“掌柜”,换来一块包装精致的香皂时,很多人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
 接下来,又开始陆陆续续地有小厮模样的人买香皂,虽然只是少数,但也足够让许多人看得目瞪口呆。
 到了打烊的时候,池非算了一下,光是香皂就卖了二十九块,足足赚了二百九十两。至于罐装的肥皂更是只剩下五罐了,需要赶紧补货了。
 也就是从那天起,京城很多人认识到了香皂和肥皂这两种全新的洗涤产品。
 尤其是那香皂,一块就要十两银子,贵得吓人,但即使是这样还是会有人买。
 暴利啊,实在是暴利啊!这是许多人的想法。
第81章。081 可以商量
 随后几天,香皂的销量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几乎每天都能卖出三十块以上。
 原本做出来的两百多块香皂已经只剩下不到七十块了。
 还好池非在开店的时候又另外找之前的木匠订做了三百个模具,只要再过几天等那批新香皂干透后,就有新货上架了。
 同样地,那种正方形的大陶罐他也一起多做了三十个,同样也是要等几天才有一批新的肥皂售卖。
 除了新的模具和陶罐以外,凡是用过的模具和陶罐他也会立刻用来制作新的香皂和肥皂,不过会在上面贴上生产日期,这样就不会出现把未做好的半成品当成品出售了。
 香皂的销量之所以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主要原因正是因为池非那波无比鸡贼的操作。
 现在喜欢《仙侠》的读者,不仅有普通平民读者,还有不少是有钱有势的富贵人家。
 要知道这里是京城,天子脚下,整个大魏聚集了最多权贵的地方。
 十银两子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一笔不少的数目,然而对于这些富贵人家来说,根本什么也不是。
 他们随便买一件瓷器或首饰就是几百两甚至上千两的价钱,十两银子一块的香皂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不值一题的小玩意而已。
 所以因为看了《仙侠》第六卷而抱着尝鲜的心态去买香皂回来试用的有钱人家公子或小姐,大有人在。
 很多人用完之后,发现这香皂的确很好用。不仅本身有香味,而且用它来洗澡后感觉特别干净,完全没有油腻的感觉。于是很多人会把这种新鲜物件推荐给亲朋好友,让他们也试试。
 这一传十,十传百,在上流社会中,香皂的口碑在不知不觉间,慢慢就建立起来了。
 很多经亲朋好友推荐的有钱人去买的时候,却听说已经卖完了,需要再等几天才有新货。
 这种卖断货的情况,更给人一种这香皂的确是个好东西,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买呢。
 然而这一等,就等了将近十天时间,始终还没有新货上市,这更让人对这种新事物充满好奇。
 实际上,第二批香皂早就已经做好。但池非忽然改变了主意,决定先压一下货暂时不上架。他要制作古代版的饥饿营销,他要吊一下这些有钱人的胃口。
 果然,十天后,当香皂再次上架后,跟之前无人问津的情况完全相反,很多人直接就奔着香皂的货架去了。
 在卖出一百多块后,池非又停止了供货,声称这香皂工艺复杂,用料名贵,花的时间远比普通肥皂要多得多。如今现货已经卖完了,需要再等上一段时间才有新货上架。
 这一来二去,还真让他做出了一种假象,让人以为这香皂工艺复杂难做,所以产量有限的印象。
 慢慢地,这香皂成了上流社会新兴流行的事物。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正因为有人买得到,有人买不到,再加上它又是新兴流行事物,所以逐渐成了奇货可居的新鲜玩意。
 导致后来每逢有新货上架的时候,几乎一天之内就会被抢购一空。
 那白花花的银子简直不是钱似的,个个都抢着买。
 张小娥和大牛完全被当家搞糊涂了,不明白他为什么明明有货却不卖,但香皂的销量火爆他们是看得到的。
 对比之前无人问津的情况,现在简直是天壤之别。
 仅仅一个月时间,香皂和肥皂就成了全京城最火热的新事物,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知道这新鲜事物。
 其中普通肥皂的销量是最大的,不仅比澡豆便宜,而且去污力更强,基本上用过的人还会再买。一时间,原本非常好卖的澡豆和皂粉几乎无人问津,风头全被这肥皂抢去了。
 这波热潮不仅让消费者看到了香皂和肥皂的好处,就连那些唯利是图的大商家也开始注意到了这家小小的随缘皂店。
 这些商人能够成为京城有名的大商家,自然个个都是人精。
 他们经过观察后,也看到了这香皂所产生的暴利。
 一块十两银子是什么概念?一百块就是一千两了,许多店铺一个月的纯利还赚不到这个数目的一半呢。
 关于那年轻掌柜声称这香皂工艺复杂、用料名贵的说法,这些商人其实是不太相信的。
 他们对比过香皂和肥皂,发现两者只有两个区别,一是自带香味,二是形状好看。
 先说这形状,他们一眼就看出,这形状分明就是用模具做出来的。
 也就是说,只要有合适的模具,想做出同样形状的东西轻而易举。
 只有这香味还真有点技术难度。他们做过试验,不管切成几块,每一块都是有香味的,也就是说,这香皂的确是自带香味。
 但要说这香味的添加是否真像那年轻掌柜所说的那么难,他们就很怀疑了。
 他们知道,很多东西其实是有窍门的,只要知道窍门,想复制出来其实很简单。
 只有不懂行的才会觉得很复杂。就像造纸和造墨一样,懂行的人做出来很简单,不懂的人任他想破天都想不出是如何造的。
 也不是没有商人想过自己做出这肥皂,但一来他们不知道原料究竟是什么,二来这是人家的独门秘方,哪有这么简单就破解出来。所以大多都放弃了。
 虽然做不出来,但可以进货啊。于是,很多商家开始派人去随缘皂店跟那年轻掌柜谈,想从他那里进货香皂和肥皂。
 对方却回答,因为这玩意工艺复杂,产量有限,所以没办法供货给其他店铺,敬请谅解。
 听到这个回答,被派去洽谈的人知道没戏了。
 然而接下来,那年轻掌柜的一句话让他听懵了。
 “虽然小店没办法供货给贵店,但如果贵店想买这配方的话,倒是可以商量。”
 什么?他们肯卖配方?!
 听到这个回复,凡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