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池非回礼道:“两位过奖了。我不过是个平民百姓,只想赚些本份钱。
 以后店里的生意肯定会大不如前,但应该还能做得下去,只不过不复暴利而已,各位就当普通营生好了。”
 马掌柜赞同道:“赚些本份钱好,至少赚得心安理得。东家的确是个明白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以后就辛苦两位前辈了。”
 “东家客气了,这是我们的本份。”
 “东家放心,我们会把店经营好的。”
 从店里出来后,池非看到不远处有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正拿着一个破碗向沿途行人乞讨。
 池非经过他的时候,顺手掏了几个铜钱放在他碗里。
 那个老乞丐连忙对他作辑道谢。
 池非觉得这个老乞丐有点面熟,想了一会才想起,这个老乞丐正是曾经跟苏真一起待在城外破庙里那个流民。不知他是怎么从城外进到城里来的。
 当时他这身体原主苏真在破庙里暂住的时候,因为怕别人欺负他年纪小,就装作这个老乞丐的亲属经常待在他身边。可以说,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这个老乞丐的确在某种程度下保护了苏真。
 认出他后,池非从身上拿出一锭足有二两的银子重新放到他碗里。
 看到池非的举动,那个老乞丐顿时惊呆了。他从未见过有人会把银子给乞丐,而且施舍的对象竟然还是他这样的人。
 “这银子,是我代某人多谢老丈的,老丈就请安心收下吧。在下告辞了。”池非向他拱手作了一辑,然后转身离开了。
 老乞丐把银子紧紧握在手里,仍然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只能呆呆地看着那个人逐渐走远。
 直到现在,他都没认出这个少年就是曾经跟他一起住在城外破庙里的那个孩子。
 另一边,池非走在路上的时候,看着街道两边繁华热闹的景象,再联想起刚刚那个老乞丐,不禁有些感概。
 就在一年前,他就跟这个老乞丐一样,过着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艰难日子。
 然而一年后,他就成了身家数万两,还有两家铺子和一家四合院的京城小有钱人。
 这一切,都来自于他所写的小说。
 如今,他已经是京城颇有名气的一个话本作者,读者无数。
 在被众人追捧的同时,他经常会提醒自己: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的确,他现在已经名成利就。只要不败家作死的话,基本可以舒舒服服地过完这一辈子。
 然而,这就是他想要的最终结果吗?
 池非扪心自问,觉得并非如此。
 他虽然没什么大志,但也不满足于混吃等死的生活,他觉得自己应该还有其他事可以做。
 不过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先做好眼前事,好好把《仙侠》这本带给他无数名声和银子的小说写完再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饭要一点一点地吃,事要一点一点地做。慢慢来吧,来日方长。
 ………………………………
 至此,第一卷正式结束,敬请观看第二卷。
第92章。092 春去秋来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过去了。
 在这一年里,京城发生了不少事。
 其中最大的事,是大皇子和二皇子两位殿下先后迎娶正妃。
 大皇子妃周氏是前国子监祭酒周大人的嫡女,这门婚事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定下了。
 之所以叫前国子监祭酒,那是因为周大人在三年前因急病去世了。
 大皇子妃周氏是守完三年孝后才跟大皇子成的婚,否则两人早就成其好事。
 二皇子妃吴氏是长春侯的嫡女,就家势和地位而言,比出身书香世家的周氏显然要更胜一筹。
 同年六月,皇上将大皇子从礼部调到工部,暂领工部左侍郎一职。
 相比于执掌五城兵马司这个重要职位的二皇子来说,被调到工部的大皇子看上去要逊色不少。
 在许多读书人和士人眼中,工匠的地位是很低的,连农人都比不上。
 所以在六部当中,工部往往被排在了最后的位置,这是很多官员的共识。
 大皇子由好好的礼部调到较差的工部,这何尝不是一种无形的降级,这不得不让人浮想连翩。
 相对于众人的各种揣测,大皇子本人倒是表现得十分平静,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
 进入工部后,他像在礼部时一样,十分认真地跟着工部尚书学习各种日常事务。
 其态度谦虚,温文有礼,完全没有身为皇子的架子。
 这让那些原本就支持嫡长传承的传统文人官员大为欣赏,纷纷对大皇子的为人称赞不已。
 虽然宫里还有其他几位皇子,但这些皇子普遍年纪太小,最大不过八岁,最小也才两岁。
 因此不仅早已成年,如今各自都已经成婚的大皇子和二皇子两人,自然而然就成了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
 除了年纪优势外,两位皇子的母妃身份也非同小可。
 大皇子的母亲就不用说了,正儿八经的正宫皇后,一国之母,身份尊贵无比。
 而且皇后还是先帝在位时,亲自赐婚于当时还是皇子的今上的正妃。可以说是跟今上一起过来的少年夫妻。
 而二皇子的母妃谢贵妃更不得了,她是太后的亲侄女,安国公的嫡长女,是太后真正的娘家人。
 这谢贵妃不仅出身高贵,而且长得貌若天仙,刚一进宫就得到了今上的青眼,对她宠爱有加。
 仅仅三年时间,就由贵人迅速晋升至贵妃,地位仅在皇后之下,其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据传当她诞下二皇子的时候,今上抱着二皇子十分高兴地说了一句:“此子肖我。”
 这话是从宫里传出来的,不知真假。但今上对二皇子的偏爱倒是谁都能看出来。
 不仅弓马是今上亲自教的,而且从小就被今上抱在膝盖上读书,跟他母妃一样受尽宠爱。
 相比之下,今上对于大皇子就明显冷淡许多。
 虽然跟二皇子一样,从小就请名师教导各种学识,但很少会表现出亲昵的态度。
 当两位皇子相继成人后,今上把大皇子指派到了礼部,而把二皇子派到了户部。
 最近这两年,又把二皇子从户部调到了五城兵马司,全都是重要的位置。
 所有人都看出,今上的确是偏爱二皇子的。
 而且从他迟迟不肯立大皇子为太子这一点来看,将来这皇位到底会花落谁家现在真的很难说。
 由于二皇子血缘上的外公安国公是根深蒂固的世家家主,而且手握西南军兵权,代表的是勋贵世家的利益,所以许多世家大族都偏向于二皇子。
 而那些传统的士大夫和官员,则大多选择支持大皇子。毕竟嫡长继承制,是数千年来的宗法传统,怎能轻易违背。
 而且大皇子本人谦逊温和,礼遇文人,比喜好舞刀弄枪的二皇子更具明君之相,因此大多科举出身的文人士大夫都偏向于大皇子这边。
 随着两位皇子的势力不断增加,两边人马在不断壮大的同时开始发生激烈竞争,这已是京城上层社会心照不宣的秘密。
 不过这些都是皇家的事,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些事情离他们太遥远,他们更关心与自身有关的事。
 例如从去年起,京城一下子多了数十家杂货店开始售卖香皂和肥皂,而且价格全都一样。
 凡是用过肥皂的人都知道这是好东西,不仅能洗衣服也能洗澡,而且去污力远比皂粉和澡豆要好得多,所以买的人越来越多。
 但可惜这东西刚出的时候只有一家店有售,经常供不应求,想买也买不到。
 如今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店有售,平民百姓们自然高兴。
 于是传统的皂粉和澡豆几乎一下子成了无人问津的过气产品,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好用便宜的肥皂。
 至于那些有钱人,自然会选择不仅造型好看,而且还自带芳香的香皂作为专用的洗涤物品。
 虽然十两银子一块的价格的确很贵,但对于有钱人来说倒也算不上什么,所以那些出售香皂的杂货店大多卖得很好。
 除了在京城出售以外,各大商家还把香皂和肥皂大量销往外地。
 仅仅半年时间,香皂和肥皂这两样新鲜物品很快就火遍了大江南北多个省,让那些大商家们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对于全京城以及外地众多喜爱话本的读者们来说,这些事情根本不值一提,他们现在最关心的是《仙侠》的番外篇什么时候出。
 就在两个月前,一共十六卷,合计二百三十多万字的《仙侠》正式结束了。
 这部足足让读者们追了将近一年半时间的奇幻大作终于迎来了完结,这让许多读者感到既不舍又伤感。
 在这一年半时间里,他们看着主角纪正一步步成长,历经无数苦难和艰险,最后终于得道成仙。
 其间纪正所经历的种种奇遇,以及各种曲折的剧情,让众多读者把自己完全代入到了角色当中,随着纪正的喜而喜,悲而悲,仿佛与纪正一样经历着这一切。
 如今故事已经完结,却还有许多人感到意犹未尽,久久都无法平静下来。
 还好,池非先生在最后一卷的书后言声明,两个月后将会推出一本番外篇,到时会把正文当中许多未交代的事情说清楚。
 虽然不知道什么叫番外篇,但只要还有得看,读者们就心满意足了。
 随着《仙侠》的持续大热,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同类型作品,就连许多设定和套路也是照抄《仙侠》的。
 然而,这些跟风作品跟《仙侠》一比,马上就成了被人唾弃的对象。
 在鄙视这些毫无创意的跟风作品时,已经被养刁了胃口的读者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仙侠》一出,谁与争锋。
 当然,这句话的原文并不是这样说的,原文是:无锋一出,谁与争锋。
 这里所谓的“无锋”,指的是主角纪正后期所用的一把钝剑。
 在故事后期,纪正就是凭着这把如烧火棍一般毫不起眼的钝剑打遍天下无敌手。
 许多读者至今还清楚记得纪正用无锋一剑逼退包括昆仑山掌门在内多个顶尖高手时,那种无比霸气的场面。
 那情景,让人看得那叫一个爽啊,简直比六月天喝冰水还要爽。
第93章。093 第八卷
 “小兄弟你来了,快到里面坐。”一看到池非,金掌柜大喜过望,连忙把他请到内堂。
 双方寒喧一番后,池非把一叠厚厚的手稿拿出来放在桌上说:“掌柜,这是《仙侠》番外篇的稿子,拖到这么晚才写好,不好意思。”
 “哪里哪里,一点也不晚。”
 金掌柜如获至宝一般捧起稿子小心地翻了一下,然后放下稿子笑着说:“你可不知道,最近天天都有读者过来问这件事。
 他们习惯了每个月月初就能看到新书,所以这几天经常有人过来店里问你这番外篇出了没有。
 我只好一遍又一遍地跟他们解释,要下个月才有,下个月才有,真是累煞老夫了。”
 金掌柜说到这里,流露出一种言若有憾,心实喜之的满足感。
 老实说,这一年多来,他不是没有担心过池非无法把故事好好地收尾。
 毕竟这部作品实在太长,里面的故事脉络也太多,剧情方面更是屡创新高,一卷比一卷扣人心弦,让人欲罢不能。
 而池非年纪太小,只写过《梁祝》,第二本就是这《仙侠》了。
 再加上《仙侠》本身又是一个如此宏大的故事,金掌柜真的很担心他会驾驭不住这么大的摊子把故事写砸,那就太可惜了。
 还好池非并没有让他失望,故事在高潮迭起的同时,剧情发展却始终在他的掌控之内游刃有余,这让金掌柜不得不惊叹这少年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